驾驶员防疲劳安全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169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驾驶员防疲劳安全靠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驾驶员防疲劳安全靠椅,主要是为驾乘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飞船人员提供一种事前防犯、最大限度的将灾难杜绝在萌芽状态之中。它由靠椅总成、充气颈叉部件、定位滑动部件组成。使用时,将靠椅上的护头枕调整到与人的头部相适宜的高度,向下翻转充气颈叉到所需角度后给颈叉充好气,再将颈部放于颈叉内并套上皮带套、人为滑动颈叉到人体感觉最舒适的位置上、颈叉同时可随意转动,当驾驶员疲倦来临时、驾驶员只需将头部向后平移,头部自然托起、被压迫的颈椎经络血脉顿时被打通,疲劳立即消除。
【专利说明】驾驶员防疲劳安全靠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安全防护用品,特别是一种能快速消除疲劳,杜绝灾难发生的驾驶员防疲劳安全靠椅。

【背景技术】
[0002]百年来,化石燃料的开发与应用,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的步伐,以汽车、飞机、火车、轮船、飞船为主要代步工具的机械化技术日趋成熟,豪华的外观和舒适的靠背让许多怀猜梦想的人去拥有它、乘坐它、分享它带给人们的快乐和欢笑,由于大量的市场需求,制造商们在加大生产数量的同时、忽视了它的安全重点;疲劳驾驶问题。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向驾乘人员提供一种以预防为主、防犯在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靠椅总成、充气颈叉部件、定位滑动部件组成,靠椅坐板I上设有安全带锁扣2,坐板I上设有一靠背5、靠背5的上方设有一对护头杆(25、27)、护头枕26,中部设有一气囊打气包3、气囊口袋4。
[0005]上述所说的充气颈叉部件,其构成为:靠背5上设有一气囊打气包3,进气阀门18设在充气颈叉15的右边。
[0006]上述所说的定位滑动部件,其构成为:护头枕26上设有一对护头杆(25、27)与定位块7相连接,定位块7上设有变向扣24、棘轮23,棘轮23上设有一导向轴11,导向轴11上设有一对止动栓(8、22)、一对万向轴承座(9、21)、一对橡皮块(10、20)、一对滑动杆(12、19),在两个滑动杆(12、19)上设有一对定位套(14、16)与充气颈叉15相连接,充气颈叉15上设有一对定位止珠(13、17)、一个进气阀门18。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事前防犯,远离灾难。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颈叉连接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上附图所示的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中I为坐板、2为安全带锁扣、3为气囊打气包、4为气囊口袋、5为靠背、6为护头杆、7为定位块、8为止动栓、9为万向转轴座、10为橡皮块、11为导向轴、12为滑动杆、13为定位止珠、14为定位套、15为充气颈叉、16为定位套、17为定位止珠、18为进气阀门、19为滑动杆、20为橡皮块、21为万向转轴座、22为止动栓、23为棘轮、24为变向扣、25为护头杆、26为护头枕、27为护头杆。使用时,将靠椅上的护头枕26调整到与人的头部相适宜的高度,翻转充气颈叉15到适宜角度,再用气囊打气包3给充气颈叉15注气,充好气将头部放入充气颈叉15内并套上皮带套6,头部在根据人体胸部厚薄滑动到舒适位置,此时颈叉上的一对滑动杆(12、19)与一对橡皮块(10、20)相连接可使颈叉处在万向角度,驾驶员可左、右燎望,当驾驶员疲倦来临时,驾驶员只需将头部向后平移,一对滑动杆(12、19)快速连接导向轴11使头部自然托起,被压迫的颈部经络血脉顿时被打通、疲劳立即消除,既不影响行驶速度、又能达到安全越险,不使用时可将其还原成普通靠椅模样。
【权利要求】
1.一种驾驶员防疲劳安全靠椅,其特征是由靠椅总成、充气颈叉部件、定位滑动部件组成,靠椅坐板[I]上设有安全带锁扣[2],坐板[I]上设有一靠背[5]、靠背[5]的上方设有一对护头杆[25、27]、护头枕[26],中部设有一气囊打气包[3]、气囊口袋[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员防疲劳安全靠椅,其特征在于:靠背[5]上设有一气囊打气包[3],进气阀门[18]设在充气颈叉[15]的右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员防疲劳安全靠椅,其特征在于:护头枕[26]上设有一对护头杆[25、27]与定位块[7]相连接,定位块[7]上设有变向扣[24]、棘轮[23],棘轮[23]上设有一导向轴[11],导向轴[11]上设有一对止动栓[8、22]、一对万向轴承座[9、21]、一对橡皮块[10、20]、一对滑动杆[12、19],在两个滑动杆[12、19]上设有一对定位套[14、16]与充气颈叉[15]相连接,充气颈叉[15]上设有一对定位止珠[13、17]、一个进气阀门[18] ο
【文档编号】B60N2/44GK204210337SQ201420580478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刘建强 申请人:刘建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