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与轮毂的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859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与轮毂的连接方法,其功能在于提供一种爆胎后仍能长久行驶的安全轮胎,只需将嵌入胎腔内已破损的那个微气囊进行更换式维修即可,更换新的轮胎只需利用内六角扳手将轮毂凹槽开口端的固定螺栓旋转出来,轮胎与轮毂就可实现分离。



背景技术:

1913-1926年,因发明了帘线和炭黑技术,为轮胎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轮胎外缘的标准化,制造工艺的逐渐完善,生产速度比以前提高了,轮胎的产量与日俱增。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轮胎技术一直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如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轿车轮胎由低压轮胎过渡到超低压轮胎,40年代轮胎开始逐步向宽轮辋过渡,40年代末无内胎轮胎出现,50年代低断面轮胎问世。

1946年米其林公司为子午线轮胎申请了专利,许多新技术的出现得益于米其林公司首创的子午线结构轮胎,子午线轮胎的发明是轮胎工业中的一场革命。子午线轮胎一经面试,就很快占据整个市场,被几乎所有类型的汽车使用,近30年里令其它同行难以望其项背。与斜交线轮胎相比子午线轮胎的优势是:寿命长、接地面大、抓地更好节省燃油消耗、转弯稳定、刺破率低。缺点:恶劣极端条件下仍会爆胎从而引发交通事故,一旦刺破需有专业人员进行修补。

RSC防爆轮胎,泄气的情况下仍然可以80公里/小时的车速行驶200公里。相对于子午线轮胎而言,RSC防爆轮胎从安全性划分级别可定位第二代产品。RSC防爆轮胎缺点:舒适性不好、减震偏硬,只适合沥青路面跑,2、修补非常麻烦,一般的卸胎机拆不下来,以至于防爆胎被扎就得换新的,3、轮胎较重胎噪大。

二代RSC防爆轮胎仍然不是理想的产品,于是人们开始探索研发第三代免充气轮胎,如:米其林公司推出的TweeL免充气轮胎,尤其是美国公司发明的一款无需充气的蜂巢轮胎。该产品由美国国防部资助研发,资助金额高达1800万美元,这种仿生轮胎它将原来的充气部分用用六角形蜂巢结构来代替,可起到与传统轮胎类似的减震作用。其优点:有能力信封道路危险及节省维修费用,其最大缺陷在于:外观无法满足中高级轿车的美观要求,其次是重量承载能力、舒适性、胎噪等问题能否同时进行优化。

子午胎、防爆胎、免充气轮胎都有其优点和缺点,2014年春节闲暇之余上网看“我爱发明”,其中有项发明的节目名称为“车轮滚滚”。心想这一设计构思十年前在鄙人的大脑中就大致成型,只是用材和结构有所不同,若自己对先前的构想进行优化想必会更好。通过搜索类似的产品还真不少,如:米其林公司推出的TweeL免充气轮胎、美国公司发明的蜂巢轮胎。历经二个多月的折腾,鄙人吸纳所有轮胎产品的技术特征和优点,将之融合再创新,通过相关数据和小的模型证实,基本确信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其综合性能优于现有轮胎产品。

2014年07月16日,本人对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申请了发明专利,(申请号:201410131174.2)当时是依据模型的构造进行申请材料的撰写,确切的说该发明只是尚未打磨的原石。2015年2月-4月28日鄙人对原始的发明构想进行进一步优化,采用纯手工方法做出了可用于汽车行驶测试的轮胎样品,测试结果证明,即使轮胎被扎破或爆掉其中一个胎囊,其仍然能正常行驶,只是会有点颠簸。申请号201410131174.2的发明只记载轮胎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并未对专用轮毂的构造、轮胎与专用轮毂的连接固定方法进行阐述,轿车轮胎和卡车应选用胎腔的数量和排列结构也未进行区分讲解,轿车轮胎的胎压是高好还是低好呢?

通过对用户的询问调查,反馈的一致建议是:轿车轮胎的胎腔内微气囊的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充起气来必然麻烦,尤其是一开始心里上没法接受!是的,过多还会增加成本,但太少 产品性能又必将受影响,通过优化和计算得出28或30个胎腔是最佳的平衡点!最核心的问题:胎腔内30个独立的微气囊整体充气时可以做到一致性,若胎压采用高压,长久的行驶胎压的一致性,即使胎没扎破漏气可能也会出现偏差,就会导致行车的颠簸;轿车轮胎中的微气囊的胎压应设置为低压,即使长久的使用胎压的一致性稍有偏差,其舒适性和行驶基本不受影响!

传统轮胎与轮毂的连接固定是依靠气压来实现的,而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与专用轮毂连接不是靠气压来固定的。专用轮毂与传统轮毂的构造差异太大,轮毂的轮面类似胎面为平面,以45°间隔设置一道凹槽,就是8道起固定作用的凹槽;反之轮胎的内环面上需设有与轮毂凹槽相匹配的8个胎凸体,轮胎通过轮毂凹槽一端的开口端滑移卡入凹槽内,另一端为闭口端,轮毂凹槽的开口端需配置一个圆形卡环封堵,卡环与轮毂(8)上设有数个螺栓孔,旋上螺栓,轮胎与轮毂实现连接固定。

为了确保发明获得更好的保护,鄙人很有必要对优化后的技术方案申请新的发明专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与轮毂的连接方法,其功能在于提供一种爆胎后仍能长久行驶的安全轮胎,只需将嵌入胎腔内已破损的那个微气囊进行更换式维修即可,更换新的轮胎只需利用内六角扳手将轮毂凹槽开口端的固定螺栓旋转出来,轮胎与轮毂就可实现分离。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与轮毂的连接方法,其中:绕轮胎一周360°,胎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形状一致的口字形胎腔,胎腔的数量以28或30个为最佳,每个胎腔内嵌入一个带隐形气嘴的微气囊组合成一阵列,微气囊的形状、尺寸需与口字形胎腔高度吻合,微气囊内的气压设定为低压,利用气压即可固定在口字形胎腔内,同时又可提供很好的减震效果,微气囊扎破或爆掉无需修补,只需进行更换;轮胎与轮毂的连接固定不是靠气压来实现的,轮毂的轮面类似胎面为平面,轮毂轮面上需设有数道轮毂凹槽,以45°间隔设置一道深约15mm、宽约15mm、长的数值约为轮毂宽度减去15mm,即轮毂轮面上需设有8道起固定作用的轮毂凹槽,反之轮胎的内环面上需设有与轮毂凹槽相匹配的8个胎凸体,轮胎通过轮毂凹槽一端的开口端滑移卡入凹槽内,另一端为闭口端,轮毂凹槽的开口端需配置一个圆形卡环封堵,卡环和轮毂上设有数个螺栓孔,旋上螺栓,轮胎与轮毂实现连接固定。

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与轮毂的连接方法,其中:卡车轮胎需采用双层排列的口字形胎腔,由双层口字形胎腔构成的胎体支撑框架,其结构的承载力和胎体高度更适宜,口字形胎腔内的微气囊的胎压需设置为高压,可提供更好的承载力。

本发明的优点:传统轮胎与轮毂的连接固定是靠气压来实现的,扎破或爆胎需拆卸机拆下来修补,该发明是依靠专用轮毂轮面上的凹槽与轮胎内环上的胎凸体来实现连接的,轮胎扎破或爆胎无需卸胎机拆下来修补,只需对嵌入胎腔内已破损的那个微气囊进行更换式维修即可;胎面磨损寿命已到后,更换新的轮胎也无需卸胎机,只需利用内六角扳手将轮毂凹槽开口端的固定螺栓旋转出来,轮胎与轮毂就可实现分离。

附图说明

图为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与轮毂的连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胎面1、口字形胎腔2、隐形气嘴3、微气囊4、胎凸体5、轮毂凹槽6、轮胎7、轮毂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与轮毂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绕轮胎一周360°,胎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形状一致的口字形胎腔(2),口字形胎腔(2)的数量以28或 30个为最佳,每个口字形胎腔(2)内嵌入一个带隐形气嘴(3)的微气囊(4)组合成一阵列,微气囊(4)的形状、尺寸需与口字形胎腔(2)高度吻合,微气囊(4)内的气压设定为低压,利用气压即可固定在口字形胎腔(2)内,同时又可提供很好的减震效果,微气囊(4)扎破或爆掉无需修补,只需进行更换;轮胎(7)与轮毂(8)的连接固定不是靠气压来实现的,轮毂(8)的轮面类似胎面(1)为平面,轮毂(8)轮面上需设有数道轮毂凹槽(6),以45°间隔设置一道深约15mm、宽约15mm、长的数值约为轮毂宽度减去15mm,即轮毂(8)轮面上需设有8道起固定作用的轮毂凹槽(6),反之轮胎(7)的内环面上需设有与轮毂凹槽(6)相匹配的8个胎凸体(5),轮胎(7)通过轮毂凹槽(6)一端的开口端滑移卡入凹槽内,另一端为闭口端,轮毂凹槽(6)的开口端需配置一个圆形卡环封堵,卡环与轮毂(8)上设有数个螺栓孔,旋上螺栓,轮胎(7)与轮毂(8)实现连接固定,更换新的轮胎(7)只需利用内六角扳手将螺栓旋转出来。

实施例2、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与轮毂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卡车的轮胎(7)需采用双层排列的口字形胎腔(2),由双层口字形胎腔(2)构成的胎体支撑框架,其结构的承载力和胎体高度更适宜,口字形胎腔(2)内的微气囊(4)的胎压需设置为高压,可提供更好的承载力。

实施例3、嵌入式微气囊阵列安全轮胎与轮毂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胎侧面上的口字形胎腔(2)的形状也可制成其它的形状,当胎腔形状设计成O形、三角形、六边形,嵌入胎腔内的微气囊(4)的形状、尺寸需制成相匹配的O形、三角形、六边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