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2548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轮胎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冬季的轮胎。



背景技术:

普通夏季轮胎不能满足冬季路面使用,冬季路面多冰雪,需要轮胎具有良好的排水排雪性、优异的制动性、强大的驱动力。

中国发明专利CN 103158442 A中公开了一种冬季卡客车轮胎,该种冬季卡客车轮胎,包括胎体,胎体上设有胎面环纹块,胎面环纹块设有突起,所述胎面花纹块包括成一体式结构的第一细花纹、中间细花纹和第二细花纹,第一细花纹和中间细花纹之间的夹角α是120~140°,第二细花纹和中间细花纹之间的夹角β是120~140°。

上述现有专利,在胎面花纹块上设有突起,并且胎面花纹块包括成一体式结构的第一细花纹、中间细花纹和第二细花纹,胎面花纹块呈现双曲折结构,这种结构虽然能增大对路面的咬合力,增加车轮胎行驶面的纵向刚性,有利于轮胎在冬季路面作业。但是,其不能有效的破坏冬季雨雪天中产生的雨雪水,易导致轮胎打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轮胎不能有效存储雨雪水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能暂时存储雨雪水的轮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轮胎,包括行驶时与地面相接触的胎面,以及设置在胎面两侧的胎肩,胎面的中间沿轮胎周向的环形面为赤道平面,胎面上平行于赤道平面设置有多个沟槽,胎面上沿轮胎轴向开设有多个横槽,多个沟槽与多个横槽相交形成多个胎面块,与胎肩相邻的胎面块上设置有可存储雨雪水的水袋,水袋包括垂直于胎面块向轮胎圆心延伸的柱形槽,柱形槽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储水腔,胎面上形成的雨雪水,在柱形槽的引流下汇至储水腔存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沟槽为三个,分别为第一沟槽、第二沟槽以及第三沟槽,其中,第一沟槽设置于赤道平面的左侧,第二沟槽设置在第一沟槽的左侧,第三沟槽设置在第一沟槽的右侧,胎肩与第二沟槽之间形成第一分区,第二沟槽与第一沟槽之间形成第二分区,第一沟槽与第三沟槽之间形成第四分区,第三沟槽与胎肩之间形成第四分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第一分区包括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胎面块,相邻第一胎面块之间通过横槽间隔,第一胎面块上平行于第一沟槽均布有多个可储水的第一水袋,第一胎面块与其中一个横槽相邻的侧边为锯齿形的第一锯齿边,第一胎面块与另一个横槽相邻的侧边处设置有多个第一吸水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第二分区包括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胎面块,相邻第二胎面块之间通过横槽间隔,第二胎面块与横槽相邻的一侧侧边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吸水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第三分区包括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胎面块,相邻第三胎面块之间通过横槽间隔,第三胎面块上开设有用于排雪或水的T型槽,第三胎面块与横槽相邻的一侧侧边设置为锯齿形的第二锯齿边,该侧侧边上排设有多个第三吸水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第四分区包括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四胎面块,相邻第四胎面块之间通过横槽间隔,第四胎面块上平行于第三沟槽设置有用于储水的第二水袋,第四胎面块与横槽相邻的一侧侧边设置为锯齿形的第三锯齿边,另一侧侧边上排设有多个第四吸水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胎面上沿轮胎轴向设置有多条细纹钢片,以起到耙钉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沟槽内设置有多个突起,以降低轮胎行驶过程中的噪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胎肩的外侧边排布有多个齿形突起,以起到耙雪铲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储水腔为向内凹陷的半球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轮胎胎面上设置有能暂时存储雨雪水的水袋,有效打破水膜,提高冰雪路面的抓地力;

2、本发明的轮胎为非对称的花纹块组合设计,开放式沟槽确保了良好的排水性和排雪性,具有出色的抓地性能,释放强劲动力;

3、本发明的轮胎的胎面花纹钢片及锯齿状的花纹横沟设计,确保冰雪路面良好的牵引力和制动性,胎面布满小细纹钢片,提高轮胎初装时期的抓地力,起到耙钉效果;

4、本发明的轮胎的胎肩部采用锯齿样式凹凸设计,能保证轮胎在雪地路面也有不错的操控性能,起到耙雪铲的作用,能让车辆在冰雪路面行驶自如;

5、本发明的轮胎更适用于冬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轮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轮胎胎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轮胎胎面第一分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轮胎胎面第二分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轮胎胎面第三分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轮胎胎面第四分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水袋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胎面;11、第一沟槽;12、第二沟槽;13、第三沟槽;2、胎肩;3、第一胎面块;31、第一锯齿边;32、第一水袋;33、第一吸水孔;4、第二胎面块;41、第二吸水孔;5、第三胎面块;51、T型槽;52、第三吸水孔;53、第二锯齿边;6、第四胎面块;61、第四吸水孔;62、第二水袋;63、第三锯齿边;621、柱形槽;622、储水腔;7、横槽;8、细纹钢片;9、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以及图7,分别是本发明中轮胎的主视图以及本发明中水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轮胎,主要适用于冬季使用,该轮胎与现有轮胎一样均为圆环柱形,轮胎的外圆周面上包括行驶时与地面接触的胎面1,以及设置在胎面1两侧的胎肩2,胎面1的中间沿轮胎周向的环形面为赤道平面,胎面1上平行于赤道平面设置有多个沟槽,胎面1上沿轮胎轴向开设有多个横槽7,多个沟槽与多个横槽相交形成多个胎面块。如图7所示,上述与胎肩2相邻的胎面块上设置有可存储雨雪水的水袋,水袋包括垂直于胎面块向轮胎圆心延伸的柱形槽621,柱形槽621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储水腔622,胎面上形成的雨雪水,在柱形槽621的引流下汇至储水腔622存储;优选的,上述储水腔622为向内凹陷的半球体。

本发明中通过上述设置的水袋,能暂时储水,有效的打破了水膜,提高了冰雪路面的抓地力。同时,因胎肩分布在胎面的两侧,水袋也相应的设置在两侧的胎面块上,包括第一水袋与第二水袋,该第一水袋与第二水袋将在后续详细介绍。

结合参见图1以及图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中轮胎的沟槽为开放式,包括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沟槽11、第二沟槽12以及第三沟槽13,其中,第一沟槽11设置于赤道平面的左侧,第二沟槽12设置在第一沟槽11的左侧,第三沟槽13设置在第一沟槽11的右侧,胎肩2与第二沟槽12之间形成第一分区,第二沟槽12与第一沟槽11之间形成第二分区,第一沟槽11与第三沟槽13之间形成第四分区,第三沟槽13与胎肩2之间形成第四分区,因第一沟槽设置与赤道平面的左侧,由三个沟槽形成的胎面区域则不对称,该种设计确保了良好的排水性和排雪性,具有出色的抓地性能,释放强劲动力;上述第一分区、第二分区、第三分区以及第四分区,其面积可不相等,不等节距的分区设置提高了乘车舒适性,并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

具体的,参见图3,图3为第一分区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分区包括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胎面块3,相邻第一胎面块3之间通过横槽7间隔,第一胎面块3上平行于第一沟槽11均布有多个可储水的第一水袋32,第一胎面块3与其中一个横槽7相邻的侧边为锯齿形的第一锯齿边31,锯齿边的设置,确保了冰雪路面良好的牵引力和制动性;第一胎面块3与另一个横槽7相邻的侧边处设置有多个第一吸水孔33;通过第一吸水孔33与第一水袋32的结合设计,有效的打破了雨雪天中产生的水膜,提高冰雪路面的抓地力。另外,在第一胎面块3上密布有多条细纹钢片8,细纹钢片8为沿轮胎轴向方向排布,提高了轮胎初装时期的抓地力,起到耙钉效果,确保冰雪路面良好的牵引力和制动性。

参见图4,图4为第二分区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二分区包括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胎面块4,相邻第二胎面块4之间通过横槽7间隔,第二胎面块4与横槽7相邻的一侧侧边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吸水孔41。另外,在第二胎面块4上密布有多条细纹钢片8,细纹钢片8为沿轮胎轴向方向排布,提高了轮胎初装时期的抓地力,起到耙钉效果,确保冰雪路面良好的牵引力和制动性。

参见图5,图5为第三分区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三分区包括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胎面块5,相邻第三胎面块5之间通过横槽7间隔,第三胎面块5上开设有用于排雪或水的T型槽51,第三胎面块5与横槽7相邻的一侧侧边设置为锯齿形的第二锯齿边53,第二锯齿边的设置,同样确保了冰雪路面良好的牵引力和制动性;同时该侧侧边上排设有多个第三吸水孔52。另外,在第三胎面块5上密布有多条细纹钢片8,细纹钢片8为沿轮胎轴向方向排布,提高了轮胎初装时期的抓地力,起到耙钉效果,确保冰雪路面良好的牵引力和制动性。

参见图6,图6为第四分区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四分区包括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四胎面块6,相邻第四胎面块6之间通过横槽7间隔,第四胎面块6上平行于第三沟槽13设置有用于储水的第二水袋62,第四胎面块6与横槽7相邻的一侧侧边设置为锯齿形的第三锯齿边63,另一侧侧边上排设有多个第四吸水孔61。另外,在第四胎面块6上密布有多条细纹钢片8,细纹钢片8为沿轮胎轴向方向排布,提高了轮胎初装时期的抓地力,起到耙钉效果,确保冰雪路面良好的牵引力和制动性。

综上可看出,本发明的胎面2上沿轮胎轴向均设置有多条细纹钢片8,以起到耙钉作用。

参见图2,本发明的沟槽内还设置有多个突起9,以降低轮胎行驶过程中的噪音。

本发明的胎肩2要比普通轮胎的胎肩要宽,本发明的胎肩外侧边排布有多个齿形突起,并呈锯齿状排布,以起到耙雪铲的作用。同时,坚固的宽胎肩,提升了轮胎的耐久性,赋予轮胎转弯时的横向抓地力,同时提升路面行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让车辆在冰雪路面行驶自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