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后排乘客易进入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1055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后排乘客易进入的座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后排乘客易进入的座椅。



背景技术:

拥有三排座椅的SUV、MPV轿车,当第三排乘客进入时,希望第二排座椅靠背旋转一定角度并且前移,让出足够的进入空间,方便第三排乘客进入。

目前拥有这功能座椅的现状:

a.结构太复杂,零件多,有精冲件,成本太高;

b.Y向占用空间比较大,影响座椅的整体布置;

c.EZ-Entry操作时,Fold Flat手柄会联动,影响整椅外观;

例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为某个量产项目实现EZ-Entry功能的机构,其工作原理是:

在靠背总成10单独翻倒模式(Fold Flat):拉动塑料手柄20解锁调角器30,通过拉簧40,拉动EZ-Entry挡点50,使靠背挡点60越过EZ-Entry挡点50,实现靠背10翻倒;

第三排乘客易进入模式(EZ-Entry):操作肩部手柄70,通过调角器解锁拉索80拉动内侧调角器解锁手柄90,解锁调角器30,靠背10旋转,靠背挡点60碰到EZ-Entry挡点50,靠背10继续往前旋转,EZ-Entry挡点50带动转盘31拉动cable解锁滑轨,座椅前移,实现第三排乘客易进入模式。

该量产项目实现EZ-Entry功能的机构的优点是实现EZ-entry和靠背翻平功能,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有精冲件,磨具和单件成本高,Y向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易进入座椅的机构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Y向占用空间少,成本低的便于后排乘客易进入的座椅。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于后排乘客易进入的座椅,包括座垫总成、靠背总成和滑轨总成,所述座垫总成安装在所述滑轨总成上并通过滑轨锁止机构锁止,所述靠背总成通过第一侧调角器、第二侧调角器铰接在所述座垫总成上,在第一侧调角器、第二侧调角器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解锁机构、第二解锁机构,在所述靠背总成上安装有肩部解锁手柄;所述肩部解锁手柄通过第一调角器解锁拉索、第二调角器解锁拉索分别与所述第一解锁机构、第二解锁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解锁机构和第二解锁机构分别对第一调角器、第二调角器解锁解锁并进一步对滑轨锁止机构进行解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解锁机构包括:

一与所述第一侧调角器中的第一侧调角器转轴键连接的解锁驱动件,所述解锁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调角器解锁拉索连接;

一同轴设于所述解锁驱动件上且可由所述解锁驱动件驱动回转的易进入转盘,所述易进入转盘通过一滑轨解锁拉索与所述滑轨锁止机构连接;

一铰接在所述易进入转盘上的易进入挡块;

一固定在靠背总成中的第一侧靠背骨架侧板上的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

成型在所述第一侧座垫骨架侧板上的易进入限位挡点;

一同轴设于所述解锁驱动件上且可驱动所述解锁驱动件转动的调角器解锁手柄;

一端连接所述易进入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的易进入挡块拉簧;

一端连接在所述座垫总成的第一侧座垫骨架侧板上、另一端连接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的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

一端连接在所述座垫总成的第一侧座垫骨架侧板上、另一端连接所述易进入转盘的易进入转盘复位弹簧;

所述第二解锁机构包括:

一与所述第二侧调角器中的第二侧调角器转轴键连接的调角器解锁支架,所述调角器解锁支架一方面与所述第二调角器解锁拉索连接;

一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所述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角器解锁支架的另一端上,所述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座垫总成中的第二侧座垫骨架侧板适当位置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靠背翻到同步拉索,所述靠背翻到同步拉索中的拉索线丝一端连接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角器解锁支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第一侧拉索支架,所述第一侧拉索支架固定在所述座垫总成的第一侧座垫骨架侧板上,所述滑轨解锁拉索、第一侧调角器解锁拉索、所述靠背翻到同步拉索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拉索支架上;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滑轨解锁拉索支架上,所述易进入转盘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滑轨解锁拉索支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安装在座垫总成中的第二侧座垫骨架侧板适当位置的第二侧拉索支架,所述第二调角器解锁拉索和所述靠背翻到同步拉索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拉索支架上;所述滑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拉索支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座垫总成中的第一侧座垫骨架侧板上还成型有第一侧靠背总成翻平限位点和第一侧靠背总成后翻限位挡点;在所述所述座垫总成中的第二侧座垫骨架侧板上成型有第二侧靠背总成翻平限位点和第二侧靠背总成后翻限位挡点,并在所述靠背总成中的第二侧靠背骨架侧板上适当位置的第二侧靠背前后挡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中,所述同步杆驱动件具有一延伸柄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具有一操作柄部,在所述操作柄部上设置有一反勾部,所述反勾部勾住所述同步杆驱动件的延伸柄部,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通过所述反勾部驱动所述同步杆驱动件回转。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解锁驱动件上设置有嵌入槽,在所述易进入转盘上设置有嵌块,所述嵌块嵌入到所述嵌入槽内,所述解锁驱动件通过所述嵌入槽与所述易进入转盘的上嵌块的配合带动所述易进入转盘回转。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解锁驱动件上同轴设置有一个花键孔、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其中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径大于所述花键孔的内径,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径,所述同步杆驱动件上的花键孔套在所述同步杆上;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上设置有一第一轴承孔,所述易进入转盘上设置第二轴承孔,所述易进入转盘上的第二轴承孔通过第二轴承安装第二圆柱体上,所述调节器解锁手柄上的第一轴承孔通过第一轴承安装第一圆柱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解锁驱动件上还设置有一第一侧调角器拉索连接部,所述第一侧调角器拉索中的拉索线芯连接座所述第一侧调角器拉索连接部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易进入挡块通过一销轴铰接在所述易进入转盘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易进入挡块上设置有一凹槽,当所述易进入挡块碰到所述易进入限位挡点时,所述易进入限位挡点插入到所述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解锁驱动件采用塑料制成。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便于后排乘客易进入的座椅的工作原理是:

1)、座椅易进入功能的实现

通过肩部解锁手柄拉动第一调角器解锁拉索和第二调角器解锁拉索,对第一调角器和第二调角器解锁,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被解锁后,靠背总成在扭簧回复力和乘客的操作力作用下向前翻转,靠背总成中的第一侧靠背骨架侧板上的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碰到所述易进入挡块后,通过所述易进入挡块推动所述易进入转盘回转直到所述易进入挡块碰到所述易进入限位挡点停止旋转,所述易进入转盘回转的同时通过滑轨解锁拉索对滑轨锁止机构进行解锁,滑轨锁止机构被解锁后,整个座椅向前运动;

2)、靠背总成翻平功能的实现

操作调角器解锁手柄,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一方面驱动所述解锁驱动件回转,对第一侧调角器进行解锁,另一方面通过靠背翻到同步拉索驱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支架转动,对第二侧调角器进行解锁;再一方面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通过易进入挡块拉簧向下拉动所述易进入挡块,使所述易进入挡块退出所述靠背前后挡点回转路线;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解锁后,所述靠背总成在扭簧回复力和乘客的操作力作用下向前翻转,所述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越过所述易进入挡块直到所述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碰到所述第一侧靠背总成翻平限位点,所述第二侧靠背前后挡点碰到所述第一侧靠背总成翻平限位点,靠背总成被翻平;松开调角器解锁手柄,在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同时易进入挡块拉簧和所述易进入挡块也同步复位;

3)、靠背总成由翻平状态回复至展开状态

操作调角器解锁手柄,所述调角器解锁手柄一方面驱动所述解锁驱动件回转,对第一侧调角器进行解锁,另一方面通过靠背翻到同步拉索驱动所述调角器解锁支架转动,对第二侧调角器进行解锁;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解锁后,将靠背总成向后翻转,当所述靠背前后挡点碰到所述易进入挡块时,推动所述易进入挡块向下旋转,使所述靠背前后挡点越过所述易进入挡块,靠背总成继续向后翻转至展开状态,松开调角器解锁手柄,在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调角器解锁机构与易进入机构整合在一起,减少了零件数量,使得结构简单,Y向占用空间小。同时将易进入挡块与易进入转盘的有效配合,使得易进入解锁时,调角器解锁手柄不跟随转动。再者将同步杆采用塑料制成,减少了精冲件数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易进入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便于后排乘客易进入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解锁机构中部分零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8本发明第一解锁机构中的解锁驱动件与第一侧调角器中的第一调角器转轴装配示意图。

图9为从一个方向看本发明中肩部解锁手柄通过第一侧调角器解锁拉索、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拉索分别与所述第一解锁机构、第二解锁机构连接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从另一个方向看本发明中肩部解锁手柄通过第一侧调角器解锁拉索、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拉索分别与所述第一解锁机构、第二解锁机构连接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一解锁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第二解锁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锁止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锁止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处于向后调节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处于向后调节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处于向后调节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处于向后调节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在靠背处于最靠后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落锁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最靠后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落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在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锁止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处于锁止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落锁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落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锁止位置时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锁止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锁止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锁止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锁止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37为本发明中靠背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锁止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38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转到第一锁止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保持解锁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39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转到第一锁止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保持解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40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转到第一锁止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保持解锁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转过第一锁止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均处于free Swing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转过第一锁止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均处于free Swing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43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转过第一锁止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均处于free Swing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44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翻平、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落锁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45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翻平、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落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46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翻平、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落锁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47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翻平、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48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翻平、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49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翻平、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50为本发明在靠背前后挡点碰到易进入挡块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51为本发明中靠背前后挡点碰到易进入挡块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52为图5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3为本发明中靠背前后挡点碰到易进入挡块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54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回到第一锁止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锁止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55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回到第一锁止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锁止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56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回到第一锁止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锁止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57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处于设计位置、肩部解锁手柄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58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处于设计位置、肩部解锁手柄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59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处于设计位置、肩部解锁手柄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60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处于设计位置、肩部解锁手柄处于解锁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61为图60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62为本发明靠背总成处于设计位置、肩部解锁手柄处于解锁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63为本发明靠背总成处于设计位置、肩部解锁手柄处于解锁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64为本发明靠背总成处于设计位置、肩部解锁手柄处于解锁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65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处于向前旋转位置、靠背前后挡点碰到易进入挡块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66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处于向前旋转位置、靠背前后挡点碰到易进入挡块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67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处于向前旋转位置、靠背前后挡点碰到易进入挡块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68为本发明在靠背前后挡点推动易进入挡块转到最大位置、滑轨锁止机构处于被解锁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69为本发明中靠背前后挡点推动易进入挡块转到最大位置、滑轨锁止机构处于被解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70为本发明中靠背前后挡点推动易进入挡块转到最大位置、滑轨锁止机构处于被解锁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71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处于最前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Free Swing位置、滑轨锁止机构处于被解锁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72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处于最前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Free Swing位置、滑轨锁止机构处于被解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73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处于最前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Free Swing位置、滑轨锁止机构处于被解锁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74为本发明在靠背总成处于第一锁止位置、易进入挡块处于设计位置、第一调角器和第二调角器处于落锁位置、滑轨锁止机构处于落锁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75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处于第一锁止位置、易进入挡块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落锁位置、滑轨锁止机构处于落锁位置时的第一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76为本发明中靠背总成处于第一锁止位置、易进入挡块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和第二侧调角器处于落锁位置、滑轨锁止机构处于落锁位置时的第二解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4至图14,图中所示的一种便于后排乘客易进入的座椅,包括座垫总成100、靠背总成200和滑轨总成300,座垫总成100安装在滑轨总成300上并通过滑轨锁止机构(图中未示出)锁止,靠背总成200通过第一侧调角器410、第二侧调角器420铰接在座垫总成100上。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基本上差不多,再此不在描述。

本发明的特点是在第一侧调角器410、第二侧调角器420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解锁机构700和第二解锁机构600,在靠背总成200上安装有肩部解锁手柄800。肩部解锁手柄800的安装方式与现有技术基本上相同,再此不在详细描述。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分别通过第一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10和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20与肩部解锁手柄800连接。

第一解锁机构700包括采用塑料制成的解锁驱动件710、易进入转盘720、易进入挡块730、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740、调角器解锁手柄750、易进入挡块拉簧760、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770和易进入转盘复位弹簧780。

在解锁驱动件710的中心设置有一与第一侧调角器410中的第一调角器转轴411键结合的花键孔711、第一圆柱体712和第二圆柱体713,其中第一圆柱体712的外径大于花键孔711的内径,第二圆柱体713的外径大于第一圆柱体712的外径。在解锁驱动件710的外缘设有一延伸柄部714、一嵌入槽715和一第一侧调角器拉索连接部716。

易进入转盘720的中心设置有一轴承孔721并在易转入转盘720的外缘设置有一嵌块722、一延伸柄部723和一易进入挡块安装部724。

调角器解锁手柄750的中心开设有一轴承孔751,外缘设置有一操作柄部752,在操作柄部752上设置有一反勾部753。

靠背前后挡点740呈L形状。

易进入挡块730上设置有一弹簧勾销732并在该易进入挡块730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凹槽733,另外在易进入挡块730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前、后挡点734、735。

第一解锁机构700的组装方式如下:

首先将解锁驱动件710中心的花键孔711套在第一侧调角器410中的第一调角器转轴411上,然后一轴承725套在解锁驱动件710的第二圆柱体713外径上,再将易进入转盘720中心的轴承孔721套在轴承725上,即可将易进入转盘720同轴安装在解锁驱动件710上。

在装配易进入转盘720前,先将易进入挡块730通过易进入挡块转轴731铰接在易进入转盘720的易进入挡块安装部724上。

接着,将一轴承754套在解锁驱动件710的第一圆柱体712外径上,然后将调角器解锁手柄750中心的轴承孔751套在轴承754上即可将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同轴安装在解锁驱动件710上。调角器解锁手柄750装配好以后,调角器解锁手柄750上的反勾部753勾在同步杆驱动件710的延伸柄部714上。

接着,将垫片701套在第一侧调角器410中的第一调角器转轴411上,锁紧螺母702螺纹锁紧在第一侧调角器410中的第一调角器转轴411上。

将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740焊接在靠背总成200中的第一侧靠背骨架侧板210的适当位置上。

在座垫总成100的第一侧座垫骨架侧板110的适当位置上成型有易进入限位挡点111、第一侧靠背总成翻平限位点112和第一侧靠背总成后翻限位挡点113。

另外在座垫总成100的第一侧座垫骨架侧板110的适当位置上焊接有一第二侧拉索支架703。

将易进入挡块拉簧770的一端勾在易进入挡块730上的弹簧勾销732上,另一端勾在调角器解锁手柄750的外缘适当位置上。

将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780的一端勾在调角器解锁手柄750的操作柄部752适当位置上,另一端勾在第一侧拉索支架703上。

易进入转盘复位弹簧790的一端勾在易进入转盘720的延伸柄部723适当位置上,另一端勾在第一侧拉索支架703上。

滑轨锁止机构中的滑轨解锁拉索310安装在第一侧拉索支架703上,其拉索线芯311的头部固定在易进入转盘720的延伸柄部723上。

由肩部解锁手柄800过来的第一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10安装在第一侧拉索支架703上,该第一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10中的拉索丝线811通过一丝线头812连接至解锁驱动件710的第一侧调角器拉索连接部716上。

第二解锁机构600包括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第二侧拉索支架620、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630、第二侧靠背前后挡点660。

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的中心设置有一与第二侧调角器420中的第二调角器转轴421键结合的花键孔611。

第二解锁机构600的组装方式如下:

首先将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中心的花键孔611套在第二侧调角器420中的第二调角器转轴421上,然后将锁紧螺母640螺纹锁紧在第二侧调角器420中的第二调角器转轴421上。

第二侧拉索支架620焊接在座垫总成100的第二侧骨架侧板120的适当位置上。

由肩部解锁手柄800过来的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20安装在第二侧拉索支架620上,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20中的拉索丝线821连接在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的一端上。

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630的一端勾在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的另一端上,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630的另一端勾在第二侧拉索支架620上。

将第二侧靠背前后挡点660焊接在靠背总成200中的第二侧靠背骨架侧板220的适当位置上。

在座垫总成100的第二侧座垫骨架侧板120的适当位置上成型有第二侧靠背总成翻平限位点122和第二侧靠背总成后翻限位挡点123。

另外,本发明还包括一根靠背翻到同步拉索900,靠背翻到同步拉索90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侧拉索支架703和第二侧拉索支架620上,靠背翻到同步拉索900中的拉索丝线910的第一端连接在调角器解锁手柄750的适当位置上,拉索丝线910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的一端上。

上述方便后排乘客易进入的座椅的工作原理是:

参见图15和图16,图中所示的位置是:靠背总成200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410、第二侧调角器420处于锁止位置,此时第一解锁机构700和第二解锁机构600也处于设计位置。

参见图17至图20,靠背总成200需要向后调节时,按照图19中的箭头A方向拉动调角器解锁手柄750,调角器解锁手柄750上的反勾部753通过解锁驱动件710的延伸柄部714带动解锁驱动件710也向箭头A方向运动,此时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带动解锁驱动件710同步按照图19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解锁驱动件710解锁第一侧调角器410。同时调角器解锁手柄750拉动靠背翻到同步拉索900,通过靠背翻到同步拉索900带动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转动,对第二侧调角器420进行解锁。另外调角器解锁手柄750通过易进入挡块拉簧770拉动易进入挡块730按照该图19中的箭头C方向转动,此时靠背总成110即可实现向后调节。靠背总成110向后调节的最大调节角度为16度。

当靠背总成200向后调节的最大调节角度后,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740被第一侧靠背总成后翻限位挡点113挡住,第二侧靠背前后挡点660被第二侧靠背总成后翻限位挡点123挡住。

解锁驱动件710按照图19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时,是对第一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10中的拉索丝线811进行放松。另外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带动解锁驱动件710同步按照图19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过程中,通过解锁驱动件710上的嵌入槽715与易进入转盘720上的嵌块722的配合也带动易进入转盘720同步回转,滑轨解锁拉索310呈放松状态,不对滑轨锁止结构进行解锁。

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转动时,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10也呈放松状态。

上述过程中,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630被拉伸蓄能,易进入挡块拉簧760和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770被拉伸储能,易进入转盘复位弹簧780放松。

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同步杆驱动件710、易进入转盘720转动过程中,由于易进入挡块730的前挡点734被拉下,不会碰到靠背前后挡点740。

参见图21和图22,当靠背总成200向后调节的最大调节角度后,松开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在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770的作用下,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在易进入挡块拉簧760的作用下,易进入转盘720回到初始位置,同时通过解锁驱动件710上的嵌入槽715与易进入转盘720上的嵌块722的配合,带动解锁驱动件710回到初始位置。另外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630的作用下,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也回到初始位置,使得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落锁。

参见图23和图24,图中所示的位置是:靠背总成200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410、第二侧调角器420处于锁止位置,此时第一解锁机构700和第二解锁机构600也处于设计位置。

参见图25至图28,靠背总成200需要向前调节时,按照图27中的箭头A方向拉动调角器解锁手柄750,调角器解锁手柄750上的反勾部753通过解锁驱动件710的延伸柄部714带动解锁驱动件710也向箭头A方向运动,此时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带动解锁驱动件710同步按照图27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解锁驱动件710解锁第一侧调角器410。同时调角器解锁手柄750拉动靠背翻到同步拉索900,通过靠背翻到同步拉索900带动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转动,对第二侧调角器420进行解锁。另外调角器解锁手柄750通过易进入挡块拉簧770拉动易进入挡块730按照该图19中的箭头C方向转动,此时靠背总成110即可实现向前调节都第一锁止位置。

解锁驱动件710按照图19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时,是对第一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10中的拉索丝线811进行放松。另外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带动解锁驱动件710同步按照图19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过程中,通过解锁驱动件710上的嵌入槽715与易进入转盘720上的嵌块722的配合也带动易进入转盘720同步回转,滑轨解锁拉索310呈放松状态,不对滑轨锁止结构进行解锁。

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转动时,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10也呈放松状态。

上述过程中,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630被拉伸蓄能,易进入挡块拉簧760和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770被拉伸储能,易进入转盘复位弹簧780放松。

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同步杆驱动件710、易进入转盘720转动过程中,由于易进入挡块730的前挡点734被拉下,不会碰到靠背前后挡点740。

参见图29和图30,当靠背总成200向前调节至最前位置后,松开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在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770的作用下,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在易进入挡块拉簧760的作用下,易进入转盘720回到初始位置,同时通过解锁驱动件710上的嵌入槽715与易进入转盘720上的嵌块722的配合,带动解锁驱动件710回到初始位置。另外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630的作用下,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也回到初始位置,使得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落锁。

靠背总成200翻平功能介绍:

参见图31和图33,图中所示的位置是:靠背总成200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410、第二侧调角器420处于锁止位置,此时第一解锁机构700和第二解锁机构600也处于设计位置。

在实现靠背总成翻平功能前,参见图34至图37,首先要将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解锁,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解锁过程如下:按照图36中的箭头A方向拉动调角器解锁手柄750,调角器解锁手柄750上的反勾部753通过解锁驱动件710的延伸柄部714带动解锁驱动件710也向箭头A方向运动,此时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带动解锁驱动件710同步按照图36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解锁驱动件710解锁第一侧调角器410。同时调角器解锁手柄750拉动靠背翻到同步拉索900,通过靠背翻到同步拉索900带动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转动,对第二侧调角器420进行解锁。另外调角器解锁手柄750通过易进入挡块拉簧760拉动易进入挡块730按照该图19中的箭头C方向转动,此时靠背总成110即可实现向前调节至第一锁止位置。

解锁驱动件710按照图19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时,是对第一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10中的拉索丝线811进行放松。另外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带动解锁驱动件710同步按照图19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过程中,通过解锁驱动件710上的嵌入槽715与易进入转盘720上的嵌块722的配合也带动易进入转盘720同步回转,滑轨解锁拉索310呈放松状态,不对滑轨锁止结构进行解锁。

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转动时,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10也呈放松状态。

上述过程中,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630被拉伸蓄能,易进入挡块拉簧760和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770被拉伸储能,易进入转盘复位弹簧780放松。

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同步杆驱动件710、易进入转盘720转动过程中,由于易进入挡块730的前挡点734被拉下,不会碰到靠背前后挡点740。

参见图38至图40,当靠背总成200转到第一锁止位置时,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以及第一解锁机构700、第二解锁机构600依然保护在解锁状态。

参见图41至图43,当靠背总成200转过第一锁止位置后,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处于Free Swing状态。此时松开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在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770的作用下,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在易进入挡块拉簧780的作用下,易进入转盘720回到初始位置,同时通过解锁驱动件710上的嵌入槽715与易进入转盘720上的嵌块722的配合,带动解锁驱动件710回到初始位置。另外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630的作用下,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也回到初始位置,使得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落锁。

参见图43至图46,当靠背总成200完全翻平后,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处于落锁位置,第一解锁机构700和第二解锁机构600处于初始状态。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740碰到第一侧座垫骨架侧板110上的第一侧靠背总成翻平限位点112,第二侧靠背前后挡点660碰到第二侧座垫骨架侧板120上的第二侧靠背总成翻平限位点123。

当需要将靠背总成200从翻平状态翻至第一锁止位置时,首先要将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解锁,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解锁过程参见图47至图49,按照图48中的箭头A方向拉动调角器解锁手柄750,调角器解锁手柄750上的反勾部753通过解锁驱动件710的延伸柄部714带动解锁驱动件710也向箭头A方向运动,此时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带动解锁驱动件710同步按照图36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解锁驱动件710解锁第一侧调角器410。同时调角器解锁手柄750拉动靠背翻到同步拉索900,通过靠背翻到同步拉索900带动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转动,对第二侧调角器420进行解锁。同时易进入挡块拉簧770拉动易进入挡块730按照该图48中的箭头C方向转动,此时靠背总成110即可实现向后翻转。

解锁驱动件710按照图48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时,是对第一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10中的拉索丝线811进行放松。另外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带动解锁驱动件710同步按照图48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过程中,通过解锁驱动件710上的嵌入槽715与易进入转盘720上的嵌块722的配合也带动易进入转盘720同步回转,滑轨解锁拉索310呈放松状态,不对滑轨锁止结构进行解锁。

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转动时,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10也呈放松状态。

上述过程中,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630被拉伸蓄能,易进入挡块拉簧760和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770被拉伸储能,易进入转盘复位弹簧780放松。

在第一调角器410和第二调角器420解锁后,靠背总成200按照图46中的箭头A向上翻起。

参见图50至图53,当靠背总成200按照图50中所示箭头A方向往后旋转过程中,此时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处于Free Swing状态。

松开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在调角器解锁手柄复位弹簧770的作用下,调角器解锁手柄750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在易进入挡块拉簧780的作用下,易进入转盘720回到初始位置,同时通过解锁驱动件710上的嵌入槽715与易进入转盘720上的嵌块722的配合,带动解锁驱动件710回到初始位置。另外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630的作用下,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也回到初始位置

另外在靠背总成200按照图50中所示箭头A方向往后旋转过程中,当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740碰撞到易进入挡块730,易进入挡块730受力后绕图52中箭头B方向向下旋转,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740顺利越过易进入挡块730,靠背总成200继续按照图50中所示箭头A方向往后旋转,直到靠背总成200回到第一锁止位置。易进入挡块730回到初始位置。

参见图54至图56,当靠背总成200按图47中的箭头A所示方向回到第一锁止位置后,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进入锁止状态,将靠背总成200锁止。此时第一解锁机构700和第二解锁机构600处于初始状态。

参见图57至图59,此时靠背总成200处于设计位置,肩部解锁手柄800也处于设计位置,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处于锁止位置。

当后排乘客需要进入后排座椅时,参见图60至图64,首先按照图61中所示箭头A方向向上抬起肩部解锁手柄800,肩部解锁手柄800通过第一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10和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拉索820分别驱动解锁驱动件710和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动作,分别对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进行解锁。此时调角器解锁手柄750不跟随同步杆驱动件710转动。

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解锁后,参见图65至图70,靠背总成200按照图65中的箭头A和图68中的箭头B往前旋转过程中,由于调角器解锁手柄750不跟随解锁驱动件710转动,易进入挡块730依然处于初始位置,因此跟随靠背总成200同步旋转的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740会碰到易进入挡块730的前挡点734,由于此时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处于FREE SWING状态,靠背总成200能前后转动。

在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740碰到易进入挡块730的前挡点734后,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740通过易进入挡块730带动易进入转盘720按照图65中的箭头C方向旋转,直到易进入挡块730上的凹槽733碰到易进入限位挡点111使得易进入挡块730停止转动为止。

易进入转盘720转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解锁驱动件710上的嵌入槽715与易进入转盘720上的嵌块722的配合,带动解锁驱动件710同步回转;另一方面拉动滑轨解锁拉索310中的拉索线芯311对滑轨锁止机构进行解锁,整个座椅向前移动,方便后排乘客进入。

滑轨锁止机构解锁过程中,易进入转盘复位弹簧780被拉伸蓄能,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630也被拉伸蓄能。

后排乘客进入后,靠背总成200由易进入状态回到第一锁止状态,具体过程参见图71至76,将靠背总成200按照图71中的箭头A和图74中的箭头B往后旋转至第一锁止状态过程中,跟随靠背总成200同步旋转的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740会离开易进入挡块730的前挡点734,由于此时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处于FREE SWING状态,靠背总成200能前后转动。

在第一侧靠背前后挡点740离开易进入挡块730的前挡点734后,易进入挡块730在易进入挡块复位弹簧770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易进入挡块730上的凹槽733离开易进入限位挡点111,同时易进入转盘720在易进入转盘复位弹簧780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易进入转盘720在回到初始位置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同步杆驱动件710上的嵌入槽715与易进入转盘720上的嵌块722的配合,带动解锁驱动件710也回到初始位置,另一方面松开滑轨解锁拉索310的中的拉索线芯311,使滑轨锁止机构重新回到锁止状态。另外在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复位弹簧630的作用,带动第二侧调角器解锁支架610回到初始位置。

在靠背总成200由易进入状态回到第一锁止状态后,第一侧调角器410和第二侧调角器420落锁。

第一解锁机构700和第二侧解锁机构600也回到初始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