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油门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4915发布日期:2019-11-12 22:33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油门踏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油门踏板,属于机械结构设计,这种结构的油门踏板安全性高、舒适性好,适用于汽车等机动车辆的车速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的机械式油门踏板逐渐被电子式油门踏板所代替,电子式油门踏板是利用电子信号来控制油门的开合,具有高精度、低影响、寿命长等优点。电子式油门踏板分为悬挂式和地板式两种。

悬挂式油门踏板安装在座舱前方位置,由于有的国家汽车驾驶舱的位置在左边;有的国家,汽车驾驶舱的位置在右边。而驾驶舱前方的空间在左边和右边是不一样的。这使得悬挂式油门踏板经常需要设计一个左边的油门踏板和一个右边的油门踏板。这样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开发周期也更长。

由于地板式油门踏板要安装在座舱位置,可以不需要设计一个左边的油门踏板和一个右边的油门踏板。但是对汽车的安装空间要求较高。现有卧式油门踏板一方面尺寸较大,要安装在不同型号的车内时受到限制。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车型设计不同的油门踏板。这要求开发更多的零件并开发更多的模具,同样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开发周期也更长。另一方面,不符合人机工学,驾驶员使用时容易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尺寸小,符合人机工学,用户体验良好的卧式油门踏板。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电子油门踏板,包括:

踏板,踏板第一端具有一相对于所述踏板可转动的T形杆,所述基座壳体第一端具有T形槽,所述T形杆插接于所述T形槽中;其中:踏板的T形杆与基座壳体T形槽相铰接,或轴孔连接;

基座壳体,是安装在车上的固定部分,其中:连接孔是连杆伸入基座壳体的固定腔内的通道,固定腔内设置有两个转动组件,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分别与第一安装衬环和第二安装衬环配合,起到固定基座壳体的作用;基座壳体T形槽和踏板的T形杆相铰接或轴孔连接,固定腔第一轴和固定腔第二轴分别是两个转动组件的旋转轴;

连杆,其中:连杆第一端与踏板连接,连杆第二端的半圆槽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腔上的连接孔伸入所述固定腔内,并与所述摇杆第一端中的轴成轴孔连接;

摇杆,其中:摇杆第一端中的连接轴与连杆第二端中的半圆槽成轴孔连接,摇杆第二端绕固定腔内的第一轴旋转;

挤压部件,其中,挤压部件旋转孔和固定腔第二轴成轴孔连接,挤压部件下部和弹性装置接触,弹性装置对其施加一个弹力,使得挤压部件绕固定腔第二轴产生逆时针运动趋势,造成与摇杆挤压并产生摩擦阻尼;

弹性装置,包括主弹簧和保险弹簧,主弹簧套在保险弹簧外面,两者同时工作,弹性装置夹在摇杆中的弹簧槽和挤压部件下部分之间;

踏板向下运动时,带动连杆和摇杆的运动,并通过弹性装置对挤压部件产生压力,从而使得挤压部件和摇杆接触的部分产生摩擦阻尼,阻碍踏板的运动趋势,踩踏力较大;而在松开踏板时,同样由于阻尼力的存在,对踏板运动造成阻碍,踩踏力会小。

优选的,所述摇杆第一端具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杆第二端具有一半圆槽,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半圆槽成轴孔连接。

优选的,所述摇杆的旋转轴是固定腔第一轴,它设置在靠近所述基座壳体第一端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挤压部件的旋转轴是固定腔第二轴,它设置在靠近所述基座壳体第二端位置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腔具有一可拆卸的腔盖,且电子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腔盖内。

优选的,所述挤压部件上部是一弧形,该弧形的中心与固定腔第一轴的中心重合。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卧式油门踏板具有低成本,易开发,易生产,用户体验良好等优点。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基于人机工学对踏板的尺寸进行优化,在符合人机工学的基础尽可能减少整体尺寸,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采用四连杆的基础结构,结构稳定性好,不易出现卡死现象。

(3)双阻尼结构设计使得踩踏板的力小于松开踏板的力,降低驾驶疲劳,改善用户体验。

(4)挤压部件是可活动的,并且挤压部件只有在踏板受力时才会和摇杆之间产生摩擦阻尼,在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卧式油门踏板的三维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卧式油门踏板部分零件(未包含腔盖)的装配图。

图中有:

踏板1,包括:踏板第一端11、T形杆12;

基座壳体2,包括:基座壳体第一端21、基座壳体第二端22、连接孔23、固定腔24、第一安装孔25、第二安装孔26、T形槽27、固定腔第一轴241、固定腔第二轴242;

连杆3,包括:连杆第一端31、连杆第二端32、半圆槽321;

挤压部件4,包括:挤压部件上部41、挤压部件下部42、挤压部件旋转孔43;

腔盖5;

弹性装置6,包括:主弹簧61、保险弹簧62;

摇杆7,包括:摇杆第一端71、摇杆第二端72、弹簧槽73、连接轴711;

第一安装衬环8;

第二安装衬环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卧式油门踏板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是一种卧式油门踏板,该油门踏板包括:踏板1、基座壳体2、连杆3、挤压部件4、腔盖5、弹性装置6、摇杆7、第一安装衬环8、第二安装衬环9。

具体而言,踏板第一端11具有一T形杆12,基座壳体第一端21具有一T形槽27,所述T形杆12插接于所述T形槽27中。基座壳体第二端22具有一固定腔24,在固定腔24内,摇杆第二端72和固定腔第一轴241成轴孔连接,摇杆第二端72可绕固定腔第一轴241旋转,摇杆第一端71中的连接轴711和连杆第二端32中的半圆槽321成轴孔连接,摇杆第一端71顶部是弧形状,和挤压部件上部41相贴合,同时,摇杆第二端72连接有霍尔元件,把踏板的旋转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油门控制系统。挤压部件4和固定腔第二轴242呈轴孔连接,在弹性装置6的弹力挤压下会有绕固定腔第二轴242转动的趋势,从而使得和摇杆7接触的部分产生挤压和摩擦阻尼。挤压部件上部41是弧形,弧形的中心和固定腔第一轴241同心,挤压部件下部42和弹性装置6接触,并和固定腔24的底部有一定的夹角。固定腔24靠近挤压部件的侧面是圆弧状,其圆弧中心和固定腔第一轴241重合。弹性装置6安装在弹簧槽73和挤压部件下部42之间。踏板1的运动会带动摇杆7的转动,从而对挤压部件4产生向下的压力,使挤压部件4产生逆时针转动的趋势,对摇杆7产生摩擦阻尼。固定腔24还可以包括一可拆卸的腔盖5,腔盖5可通过卡扣的方式与基座壳体2上的固定腔24相连。

踏板第一端11具有一可相对于踏板1转动的T形杆12,该T形杆12与基座壳体2中的T形槽27相匹配且可插接于其中。应当知晓的是,踏板第一端11与基座壳体第一端21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该实施例所示出的T形杆与T形槽之间的组合,常规的铰接方式以及轴孔连接方式均适用于此。

基座壳体2是安装在车上的固定部分,基座壳体第一端21具有T形槽27,基座壳体第二端22具有一固定腔24,所述固定腔24内设置有两个转动组件以及电子感应装置。第一安装衬环8和第二安装衬环9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孔25和第二安装孔24上。

连杆第一端31设置有两个凸台,在踏板1背面相对于连杆3的位置设置有可收容凸台的收容部(未示出),收容部与连杆第一端31的凸台之间呈轴孔连接。连杆第二端32具有一半圆槽321,其通过设置在固定腔24上的连接孔23伸入该固定腔内,与摇杆7的连接轴711形成轴孔连接。所述连接孔23位于固定腔24上,且靠近基座壳体第二端22的位置。

摇杆第二端72和霍尔元件相连,踏板转动的同时霍尔元件会同时旋转,把踏板旋转的角度转化为电信号传递出去,从而达到控制油门的作用,同时摇杆第二端72绕固定腔第一轴241旋转。摇杆第一端71具有一连接轴711,而连杆第二端32具有一半圆槽321,所述连接轴711与所述半圆槽321形成轴孔连接。摇杆第一端71的顶部和挤压部件上部41接触的部分是弧形,和挤压部件上部41的内表面贴合。

挤压部件4可绕固定腔第二轴242旋转,挤压部件上部41是弧形结构,弧形的圆心和固定腔第一轴241的中心重合,挤压部件下部42和弹性装置6接触,考虑到挤压变形,挤压部件下部42和固定腔24底部有一定的夹角。

本发明将转动组件的旋转轴以及电子感应装置移至靠近固定腔第一轴241的位置,将挤压部件4的旋转轴设置在固定腔第二轴242,这将使得固定腔的尺寸明显变小。

通过减小基座壳体2中固定腔24的尺寸,踏板1的长度可以缩短。从而使油门踏板整体高度降低。

本发明依据人机工学,参考相关的人体尺寸,确定油门踏板的整体尺寸。在符合人机工学的基础上,减小踏板和零部件尺寸,从而减少制造成本和安装所需空间。

用户体验的改善是因为对内部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松开踩踏时脚踝所使用的力会小于踩踏时的力,这种迟滞效果可以降低驾驶员的驾驶疲劳。

迟滞效果通过摇杆第一端71的顶部和挤压部件上部41之间的摩擦产生,由于摩擦阻尼所起到的作用始终是阻碍踏板1的运动,所以踩下踏板时的力会大于松开踏板时的力。

具体使用过程描述:踏板1向下踩踏时带动摇杆7运动,对弹性装置6造成挤压,使得挤压部件4有绕固定腔第二轴242逆时针旋转的趋势,从而对摇杆第一端71的顶部造成挤压,两者接触部分产生摩擦阻尼,阻碍摇杆7的旋转,间接地阻碍踏板1的运动,所以,驾驶员踩下踏板1的过程中要克服弹簧力和摩擦阻尼力,踩踏力较大。而在松开踏板的过程中,弹性装置的弹力向上,而驾驶员踩踏的力和摩擦阻尼力则向下,所以,松开踏板过程中,驾驶员所需踩踏力较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驾驶员的驾驶疲劳,改善用户体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