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车衣。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数量尤其是小型载客汽车的数量迅速增长,现有的车库及地下车库的车位严重不足,绝大多数的车主只能将车辆在露天停放,为了使露天停放的车辆清洁与防晒,绝大多数的小型汽车车主想要拥有车衣,这就构成了车衣广阔的应用市场。
现有的汽车防光防水的车衣大多数都是手动的与汽车分开的单独部件,使用时需要将车衣手动罩在汽车表面;另外还有一部分车衣是半自动的,半自动车衣使用时是通过手动方式展开车衣,并将车衣罩在汽车表面,在收衣的时候先手动将车衣边缘掀起,然后通过自动装置回收。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车衣不能通过自动装置实现快速的自动展开和收回。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车衣不能通过自动装置实现快速的自动展开和收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衣。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衣,所述智能车衣包括装置盒以及设于所述装置盒内的车衣、中央电机、四个副电机、四对滚轮、四个下滚轮支架、四个上滚轮支架、中心轴套和中心轴,
所述装置盒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矩形的盒盖和盒底,所述中心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盒盖和所述盒底的中部,所述中心轴套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中央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中心轴套连接,
每对滚轮包括上滚轮和下滚轮,所述四个下滚轮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盒底 四个角上,所述下滚轮安装在所述下滚轮支架上,所述四个上滚轮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盒盖的四个角,所述上滚轮安装在所述上滚轮支架上,每对滚轮中的所述上滚轮与所述下滚轮的旋转轴线平行,所述副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一对滚轮中的上滚轮或下滚轮连接,
所述车衣呈矩形,所述车衣的中心固定在所述中心轴套上,所述车衣上固定有四根导向带,每根所述导向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心轴套上,且四根所述导向带的另一端分别沿所述车衣的对角线延伸到所述车衣四个角上,各根所述导向带分别压紧于四对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带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凸棱,所述凸棱沿所述导向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下滚轮上设有与所述凸棱配合的导向凹槽。
具体地,所述导向带采用压膜有机硅胶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车衣还包括磁性垫块,所述磁性垫块安装于所述盒底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车衣还包括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安装于所述车衣的外边缘上。
具体地,所述吸附装置为橡胶磁条或若干个真空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车衣还包括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模块安装于所述盒底上,所述电路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电机和所述副电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车衣还包括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设于所述盒盖顶部,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电路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车衣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装置盒内与所述电路模块相连,所述装置盒上还设有与所述电路模块相连的充电接口。
优选地,所述中央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中心轴套相连,所述副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下滚轮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展开车衣时,通过电机带动中心轴套和下滚轮旋转,将缠绕在中心轴套上的车衣和导向带释放开,通过下滚轮和上滚轮的旋转将导向带向装置盒外推出,由导向带带动车衣展开,收回车衣时,通过下滚轮和上滚轮的旋转将导向带拉回到装置盒内,通过中心 轴套的旋转将导向带和车衣缠回到中心轴套上,从而实现了车衣的自动展开和收回,实现了车衣的收放全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车衣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车衣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带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车衣的侧视图,参见图1,该智能车衣包括装置盒1以及设于所述装置盒1内的车衣2、中央电机3、四个副电机4、四对滚轮、四个下滚轮支架7、四个上滚轮支架8、中心轴套9和中心轴10,
装置盒1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矩形的盒盖1a和盒底1b,中心轴1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盒盖1a和盒底1b的中部,中心轴套9可转动地套设于中心轴10上,中央电机3的输出轴与中心轴套9连接,
每对滚轮包括上滚轮6和下滚轮5,四个下滚轮支架7分别固定在盒底1b四个角上,下滚轮5安装在下滚轮支架7上,四个上滚轮支架8分别固定于盒盖1a的四个角,上滚轮6安装在上滚轮支架8上,每对滚轮中的上滚轮6与下滚轮5的旋转轴线平行,副电机4的输出轴与对应的一对滚轮中的上滚轮6或下滚轮5连接,
车衣2呈矩形,车衣2的中心固定在中心轴套9上,车衣2上固定有四根导向带11,每根导向带11的一端固定在中心轴套9上,且四根导向带11的另 一端分别沿车衣2的对角线延伸到车衣2四个角上,各根导向带11分别压紧于四对上滚轮6和下滚轮5之间。
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车衣前,车衣2和导向带11缠绕在中心轴套9上位于装置盒1内,使用时,先将装置盒1放置于汽车的车顶上,然后启动中央电机3和副电机4,中央电机3带动中心轴套9转动,将缠绕在中心轴套9上的导向带11和车衣2释放开,通过副电机4带动滚轮5转动,将压紧在上滚轮6和下滚轮5之间的导向带11向装置盒1外推出,导向带11带动车衣2在车身上展开,车衣2将汽车车身覆盖;当需要收回车衣时,控制中央电机3和副电机4反转,使中心轴套9和下滚轮5反转,导向带11在中心轴套9的带动下重新缠绕回中心轴套9上,车衣2随导向带11收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展开车衣时,通过电机带动中心轴套和下滚轮旋转,将缠绕在中心轴套上的车衣和导向带释放开,通过下滚轮和上滚轮的旋转将导向带向装置盒外推出,由导向带带动车衣展开,收回车衣时,通过下滚轮和上滚轮的旋转将导向带拉回到装置盒内,通过中心轴套的旋转将导向带和车衣缠回到中心轴套上,从而实现了车衣的自动展开和收回,实现了车衣的收放全自动化。
进一步地,导向带11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凸棱,凸棱沿导向带11的长度方向设置,上滚轮6和下滚轮5上设有与凸棱配合的导向凹槽。通过导向带11和滚轮上设置的相配的凹槽结构实现了导向带的限位运动,保证了导向带11始终压紧于滚轮之间且沿着预定的方向运动。
具体地,导向带11采用压膜有机硅胶制成,使导向带11具有导向刚性且同时具有能在法向弯曲的柔性。
进一步地,该智能车衣还包括磁性垫块16,磁性垫块16安装于盒底1b的底部,通过磁性垫块16将装置盒1固定于车顶上。
进一步地,该智能车衣还包括吸附装置12,吸附装置12安装于车衣2的各条边缘上,吸附装置12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车衣2的实际尺寸来设置,当车衣2完全展开覆盖在车身上时,通过吸附装置12将车衣2的边缘吸附在车身上,防止大风天气车衣2被吹起。
具体地,吸附装置12为橡胶磁条或若干个真空吸盘,这样的结构拆卸和安 装较为方便,使用灵活。
进一步地,该智能车衣还包括电路模块13,电路模块13安装于盒底1b上,电路模块13分别与中央电机3和副电机4相连,电路模块13用来控制中央电机3和副电机4的转动方向,以实现导向带11和车衣2的展开与收回。
进一步地,该智能车衣还包括控制按钮15,控制按钮15设于盒盖1a顶部,控制按钮15与电路模块13连接,控制按钮15通过控制电路模块13来操作智能车衣进行展开或收回,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该智能车衣还包括电池14,电池14安装于装置盒1内与电路模块13相连,装置盒1上还设有与电路模块13相连的充电接口,电池14向装置盒1内的电机供电,同时通过充电接口可以方便给电池14充电,让装置使用起来更方便。
优选地,中央电机3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中心轴套9相连,副电机4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下滚轮5相连,齿轮传动机构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较准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