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障车的折叠式辅助轮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92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清障车的折叠式辅助轮放置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障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指用于放置清障车上的辅助轮的放置架。



背景技术:

辅助轮是平板型清障车必备的辅助作业作工具。随着清障环境要求的提高以及作业安全的需要,该辅助轮在平板型清障车上的放置和取放,必需符合“安全、牢靠、便捷、轻松”等人性化操作要求。但现传统的平板型清障车上的辅助轮,通常放在平板的最前端,通过一个U型槽梁将辅助轮的横杆托住,上面再用一个活动压板,配上手动螺栓将压板压住辅助轮上的横杆。这种简易的放置、固定方式,一方面平板的前端放置了辅助轮,占用了平板的有效空间,降低了平板长度的有效利用率;另一方面,辅助轮的横杆放在U型槽梁间,虽有通过拧紧螺杆将压板压住辅助轮的横杆,但由于辅助轮横杆与U型槽形梁间存有间隙,在行车时,辅助轮还是会差生晃动、摇摆,从而导致压板的压紧失效,使辅助轮从U型槽梁上脱落,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既不占用平板原有的有效装载空间,又能将辅助轮固定牢固,且取放还轻松省力、安全便捷,具有机械锁紧防盗性能的折叠式放置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清障车的折叠式辅助轮放置架,包括固定在车架底部可容辅助轮从车架侧部滑入的导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架包括与车架固定的固定导轨架和与固定导轨架铰接的折叠导轨架,车架上安装有纵向滑动的平板架,平板架上固定有可挡住折叠导轨架保持折起状态的挡块。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固定导轨架的里端固定有可容辅助轮的前轴卡入的卡位,固定导轨架的外端与折叠导轨架之间安装有用以压紧辅助轮后轴的拉紧带。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导轨架的两侧导轨为可容置辅助轮两侧的滚轮滚动的U形槽轨。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平板型清障车必备的辅助轮不会占用平板的有效装载空间,操作人员再不必爬上平板上去取放辅助轮,而是可以直接站地下,不用弯腰很自然、轻松省力地取放辅助轮。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靠,轻松省力、安全便捷地取放,机械锁紧和防盗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好辅助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始放置辅助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清障车的折叠式辅助轮放置架,包括固定在车架1底部可容辅助轮2从车架1侧部滑入的导轨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轨架包括与车架1固定的固定导轨架3和与固定导轨架3铰接的折叠导轨架4,车架1上安装有纵向滑动的平板架5,平板架5上固定有可挡住折叠导轨架4保持折起状态的挡块6。

当折叠导轨架4放平与固定导轨架3同一平面后,其延伸出平板车架外侧,方便了操作人员在导轨架上取放辅助轮,扩大了操作人员取放的活动空间。操作人员将辅助轮2放置在折叠导轨架4上,接着往里推动辅助轮2,把辅助轮2推入到固定导轨架3上,然后折起折叠导轨架4,接着移动平板架5,使平板架上的挡块6移至挡着折叠导轨架4,防止折叠导轨架4往回翻下来,保持折起状态,最后锁紧平板架5,把辅助轮2锁在放置架内。

为进一步地加强对辅助轮2的固定,减少辅助轮2的振动,可于固定导轨架3的里端固定可容辅助轮2的前轴卡入的卡位7,固定导轨架3的外端与折叠导轨架4之间安装有用以压紧辅助轮2后轴的拉紧带8。挡辅助轮2被推入至固定导轨架3的里端时,其前轴会卡入卡位7,被卡位7叉起,对其进行内侧、上、下三个方向的定位。辅助轮2的后轴则被拉紧带8压紧在固定导轨架3上。拉紧带8的一端可固定在固定导轨架3上,另一端则钩接在折起的折叠导轨架4上。

为加强辅助轮2在左右两侧的定位,所述导轨架的两侧导轨为可容置辅助轮2两侧的滚轮滚动的U形槽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