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疗设备中控轮的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4062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疗设备中控轮的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医疗设备中控轮的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型医疗设备及智能医疗设备应运而生,高精度、高稳定性成为了这些智能医疗设备的必备条件。作为当前主流医疗设备的支撑轮结构,万向中控轮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各样的智能医疗设备中。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004970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车上的定向制动中控三挡万向轮,包括转动轮、上捏齿轮件、制动件、定位孔件和外壳件,所述的转动轮固定在外壳件内,上捏齿轮件与制动件相对应,上捏齿轮件的外轮廓与定位孔件的内孔轮廓形状一致,定向制动中控三挡万向轮的定向制动功能由上捏齿轮件的下压和转动控制,实现转向和制动一挡控制,转动轮采用充气轮胎式中控轮,其优点是弹性大、特殊超静音。上捏齿轮件的下部附有制动用摩擦片,通过与制动件的啮合起到制动的目的,上捏齿轮件与制动件采用内啮合方式。

虽然如上述的中控轮控制机构简单、成本低,但是,所述控制机构仅能针对特定尺寸和型号的中控轮进行定位制动,其通用性不强。况且,所述控制机构一般设置在中控轮的上方,且多为通过踩踏踏板来完成中控操作,这种控制机构在复杂的手术室环境中操作非常不便,也不容易判断是否达到了理想的控制效果。针对智能医疗设备而言,处在中控轮上方的控制机构容易使智能医疗设备受到来自地面细菌的侵袭,如此,增加了手术中潜在的感染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医疗器械领域,用于控制重型医疗设备或智能医疗设备底部中控轮的控制机构,仅能针对特定尺寸和型号的中控轮进行定位制动,通用性不强;而且,所述控制机构在复杂的手术室环境中操作非常不便,也不容易判断是否达到了理想的控制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医疗设备中控轮的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医疗设备上的操作杆支座、枢接在操作杆支座上的操作杆、安装在操作杆上的操作把手、安装在操作杆上的驱动轮、安装在医疗设备上的过渡杆支座、枢接在过渡杆支座上的过渡杆、安装在过渡杆上的过渡轮、安装在医疗设备上的操纵杆支座、枢接在操纵杆支座上的操纵杆、安装在操纵杆上的操纵轮、安装在操纵杆两端的制动件;所述制动件接近医疗设备中控轮的圆周表面;

所述驱动轮的数量、过渡轮的数量、操纵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驱动轮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驱动轮和位于右侧的第二驱动轮,两个过渡轮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过渡轮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过渡轮,两个操纵轮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操纵轮和位于右侧的第二操纵轮;

所述第一驱动轮、第一过渡轮和第一操纵轮上缠绕有第一绳索,第一绳索的首端缠绕在第一驱动轮上,经第一过渡轮后,第一绳索的尾端缠绕在第一操纵轮上;所述第二驱动轮、第二过渡轮和第二操纵轮上缠绕有第二绳索,第二绳索的首端缠绕在第二驱动轮上,经第二过渡轮后,第二绳索的尾端缠绕在第二操纵轮上;

所述第一绳索缠绕第一驱动轮的方向与第二绳索缠绕第二驱动轮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绳索缠绕第一过渡轮的方向与第二绳索缠绕第二过渡轮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绳索缠绕第一操纵轮的方向与第二绳索缠绕第二操纵轮的方向相反。

按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医疗设备中控轮的控制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操作者正向扳动操作把手,操作把手带动操作杆正向转动,操作杆带动驱动轮正向转动,第一驱动轮释放缠绕在其上的第一绳索,第二驱动轮使第二绳索缠绕在其上;第二驱动轮通过第二过渡轮带动第二操纵轮正向转动,第二操纵轮释放缠绕在其上的第二绳索,第一操纵轮将第一绳索缠绕在其上;所述第二操纵轮驱动操纵杆正向转动,操纵杆驱动其两端的制动件正向转动,制动件压迫在中控轮的圆周表面上,以锁定中控轮。

第二,操作者反向扳动操作把手,操作把手带动操作杆反向转动,操作杆带动驱动轮反向转动,第一驱动轮使第一绳索缠绕在其上,第二驱动轮释放缠绕在其上的第二绳索;第一驱动轮通过第一过渡轮带动第一操纵轮反向转动,第一操纵轮释放缠绕在其上的第一绳索,第二操纵轮使第二绳索缠绕在其上;所述第一操纵轮驱动操纵杆反向转动,操纵杆驱动其两端的制动件反向转动,制动件远离中控轮的圆周表面,以解锁中控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医疗设备中控轮的控制机构采用手动操作,可以根据不同中控轮的要求旋转操作把手任意角度以完成锁定/解锁中控轮的操作,通用性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机构通过绳索进行传动,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踩踏式中控轮控制机构的传动方式,传动过程更加流畅灵活;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机构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操作把手的正转和反转直观地判断出中控轮的工作状态,以避免使用者在操作时发生误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缠绕方式的一种说明,所述第一绳索逆时针缠绕在第一驱动轮上,第一绳索顺时针缠绕在第一过渡轮上,第一绳索逆时针缠绕在第一操纵轮上;所述第二绳索顺时针缠绕在第二驱动轮上,第二绳索顺时针缠绕在第二过渡轮上,第二绳索顺时针缠绕在第二操纵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材质的一种说明,所述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均为钢丝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操作杆支座、过渡杆支座、操纵杆支座的一种说明,所述操作杆支座包括安装在医疗设备上的第一轴承座安装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安装板上的第一轴承座、安装在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轴承;所述操作杆安装在第一轴承内;所述过渡杆支座包括安装在医疗设备上的第二轴承座安装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安装板上的第二轴承座、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轴承;所述过渡杆安装在第二轴承内;所述操纵杆支座包括安装在医疗设备上的第三轴承座安装板、安装在第三轴承座安装板上的第三轴承座、安装在第三轴承座上的第三轴承;所述操纵杆安装在第三轴承内。

按上述说明,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机构的过程中,使用者不需要再单独设计复杂的支撑结构,只需根据医疗设备本身结构进行布置,选择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的安装位置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操作杆具体位置的一种说明,所述操作杆位于医疗设备的上方。按上述说明,操作杆位于医疗设备上方的设计可避免智能医疗设备受到来自地面的细菌的侵袭,减少了手术中潜在的感染源,不管是对于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的智能医疗设备,还是对于患者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操作把手的一种说明,所述操作把手的一端设有U形连接块,操作把手的另一端设有球头,所述U形连接块开设第一销孔,所述操作杆开设第二销孔,所述U形连接块通过销轴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的配合安装在操作杆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提高医疗设备中控轮的可控性及控制的简便性。通过手动操作来完成中控轮的解锁及锁定操作,可以使得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机构的医疗设备能适应更加复杂的工作环境,同时避免了智能医疗设备受到来自地面的细菌的侵袭,减少了手术中潜在的感染源。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机构零部件加工简单、控制直观,只有为数不多的结构件需要进行加工制造,而且通过钢丝绳实现传动,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机构在不同的智能医疗设备中的通用性。使用时,在医疗设备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安装即可,无需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机构设计复杂的承载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医疗设备中控轮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从左侧观察所述用于医疗设备中控轮的控制机构所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1、第一驱动轮;102、第二驱动轮;11、操作杆支座;12、操作杆;13、操作把手;131、U形连接块;132、球头;

201、第一过渡轮;202、第二过渡轮;21、过渡杆支座;22、过渡杆;

301、第一操纵轮;302、第二操纵轮;31、操纵杆支座;32、操纵杆;

40、制动件;

51、第一绳索;52、第二绳索;

90、中控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一种用于医疗设备中控轮的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医疗设备上的操作杆支座11、枢接在操作杆支座上的操作杆12、安装在操作杆上的操作把手13、安装在操作杆上的驱动轮、安装在医疗设备上的过渡杆支座21、枢接在过渡杆支座上的过渡杆22、安装在过渡杆上的过渡轮、安装在医疗设备上的操纵杆支座31、枢接在操纵杆支座上的操纵杆32、安装在操纵杆上的操纵轮、安装在操纵杆两端的制动件40;所述制动件接近医疗设备中控轮90的圆周表面。

其中,所述操作杆12位于医疗设备的上方。所述操作把手13的一端设有U形连接块131,操作把手的另一端设有球头132,所述U形连接块开设第一销孔,所述操作杆12开设第二销孔,所述U形连接块通过销轴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的配合安装在操作杆上。

所述驱动轮的数量、过渡轮的数量、操纵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驱动轮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驱动轮101和位于右侧的第二驱动轮102,两个过渡轮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过渡轮201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过渡轮202,两个操纵轮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操纵轮301和位于右侧的第二操纵轮302。

所述第一驱动轮、第一过渡轮和第一操纵轮上缠绕有第一绳索51,第一绳索的首端缠绕在第一驱动轮上,经第一过渡轮后,第一绳索的尾端缠绕在第一操纵轮上;所述第二驱动轮、第二过渡轮和第二操纵轮上缠绕有第二绳索52,第二绳索的首端缠绕在第二驱动轮上,经第二过渡轮后,第二绳索的尾端缠绕在第二操纵轮上。

所述第一绳索缠绕第一驱动轮的方向与第二绳索缠绕第二驱动轮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绳索缠绕第一过渡轮的方向与第二绳索缠绕第二过渡轮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绳索缠绕第一操纵轮的方向与第二绳索缠绕第二操纵轮的方向相反。具体地,所述第一绳索51逆时针缠绕在第一驱动轮101上,第一绳索顺时针缠绕在第一过渡轮201上,第一绳索逆时针缠绕在第一操纵轮301上;所述第二绳索52顺时针缠绕在第二驱动轮102上,第二绳索顺时针缠绕在第二过渡轮202上,第二绳索顺时针缠绕在第二操纵轮302上。其中,所述第一绳索51和第二绳索52均为钢丝绳。

所述操作杆支座11包括安装在医疗设备上的第一轴承座安装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安装板上的第一轴承座、安装在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轴承;所述操作杆安装在第一轴承内。

所述过渡杆支座21包括安装在医疗设备上的第二轴承座安装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安装板上的第二轴承座、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轴承;所述过渡杆安装在第二轴承内。

所述操纵杆支座31包括安装在医疗设备上的第三轴承座安装板、安装在第三轴承座安装板上的第三轴承座、安装在第三轴承座上的第三轴承;所述操纵杆安装在第三轴承内。

实际操作中,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医疗设备中控轮的控制机构的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操作者顺时针扳动操作把手13,操作把手13带动操作杆12顺时针转动,操作杆12带动驱动轮顺时针转动,第一驱动轮101释放缠绕在其上的第一绳索51,第二驱动轮102使第二绳索52缠绕在其上;第二驱动轮102通过第二过渡轮202带动第二操纵轮302顺时针转动,第二操纵轮302释放缠绕在其上的第二绳索52,第一操纵轮301将第一绳索51缠绕在其上;所述第二操纵轮302驱动操纵杆32顺时针转动,操纵杆32驱动其两端的制动件40顺时针转动,制动件40压迫在中控轮90的圆周表面上,以锁定中控轮90。

第二,操作者逆时针扳动操作把手13,操作把手13带动操作杆12逆时针转动,操作杆12带动驱动轮逆时针转动,第一驱动轮101使第一绳索51缠绕在其上,第二驱动轮202释放缠绕在其上的第二绳索52;第一驱动轮101通过第一过渡轮201带动第一操纵轮301逆时针转动,第一操纵轮301释放缠绕在其上的第一绳索51,第二操纵轮302使第二绳索52缠绕在其上;所述第一操纵轮301驱动操纵杆32逆时针转动,操纵杆32驱动其两端的制动件40逆时针转动,制动件40远离中控轮90的圆周表面,以解锁中控轮90。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