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机械泥泞道路防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3843阅读:10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机械泥泞道路防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车辆机械泥泞道路防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田耕整、播种、扦秧、收获等过程中使用的农业机械在遇到深脚的泥田和田块中局部小泥潭的水田中作业时,通常会因不小心或不知地质情况而陷入泥潭,必须寻找许多人帮忙推拉或借助其他车辆牵引才能摆脱困境,虽然农机生产厂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做了诸多改进,但改进方案效果较差,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导致这样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不仅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还耽误农时给机手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如果处理不当会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叶轮转动来牵引机械、自动升降提升的农业机械及汽车的泥潭自救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四角位置均设有支柱,所述相邻两根支柱底部设有滑板,所述滑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叶轮装置,所述滑板上还设有驱动叶轮装置转动的电机。首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便,从而保证自身不会陷入泥潭;而能够解救被陷的机器主要通过以下原理:

通过设置的支撑板来起到固定和牵引陷入泥潭的机器的作用,将机械通过绳索固定在支撑板上时,打开设置在滑板上的电机,然后电机给叶轮装置提供动力,通过叶轮装置在泥潭里转动来带动整个装置向一个方向移动,此时陷入泥潭的机器通过牵引被拖出泥潭,从而解决这一问题。而设置的滑板能够保证本装置在泥潭里不会被陷进去,还能通过叶轮装置提供向前的滑动力然后在泥潭里滑动。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支柱上还设有用来升降支柱的气缸,所述气缸与电机连接。所述四根支柱上均设有气缸,所述气缸设置在支柱与滑板的中间;在打开电机进行工作时,电机不仅给叶轮装置提供动力,也给气缸提供电能,使得气缸提升支柱向上运动;而陷入泥潭的机器是通过绳索与支撑板连接的,支柱上升时整个支撑板也随之上升,于是支撑板通过绳索带动被陷的机器向上提并使得机器脱离泥潭,然后再通过叶轮装置带动滑出泥潭。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装置包括斜齿轮组、传动轴、支架和套在传动轴上的叶轮,所述支架固定在滑板上,所述传动轴与支架活动连接,传动轴通过斜齿轮组与电机连接。所述一侧滑板的两端均设有一个通孔,每个通孔设有一个叶轮,于是每个滑板上设有两个叶轮装置,这样能够提供更强的牵引力;而当打开电机时,电机首先带动斜齿轮组,然后斜齿轮组带动设置在支架上的传动轴,传动轴通过设置在上面的花键带动叶轮进行转动;这种传动结构稳定,扭矩和功率损失较小,减少了能量消耗。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由边框和固定在边框上的轴杆组成。所述的支撑板为中空结构,由边框和轴杆组成,而本装置在作业时是将绳索固定在轴杆上提升牵引的,而这种支撑板的结构较为轻便和坚固,不仅能够承受较大的牵引力的反作用力,还能够减轻装置的重量,进一步地减少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轴杆上套有不少于两个轴肩。在轴杆上设有轴肩是为了防止绳索固定端位移,如果绳索无法固定则会造成装置受力不均或者卸力的现象发生,采用轴肩结构就必然使轴的直径加大,而且轴肩处将因截面突变而引起应力集中,既固定了绳索,又提高了轴杆的应力承受极限。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为中空结构的防腐木板。防腐木,是将普通木材经过人工添加化学防腐剂之后,使其具有防腐蚀、防潮、防真菌、防虫蚁、防霉变以及防水等特性。能够直接接触土壤及潮湿环境。不仅能够提供较大的浮力,而且长时间泡在水中也不会被腐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轻便简单,通过设置的支柱和支柱上部的支撑板来实现拖曳被陷机器的功能,而支柱下部的具有较大面积的滑板能够保证本装置在泥潭里能够获得较大支撑力且不被陷入泥潭内,便于被陷机器的脱困;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板设置为中空框架式结构,并且在支撑板内设有轴杆,能够为提拉被陷机器的绳索提供很好的着力点,而且在轴杆上设有轴肩能够进一步固定绳索,防止绳索横向移动导致受力不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柱上增设有气缸能够提供很好的竖向提拉作用,通过电机带动使气缸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支撑板上升,使得绳索拖曳被陷机器浮出泥潭,然后进而拉出泥潭。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板,2—支柱,3—滑板,4—通孔,5—电机,6—气缸,7—传动轴,8—支架,9—叶轮,10—边框,11—轴杆,12—轴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机械泥泞道路防陷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底部四角位置均设有一根支柱2,所述相邻两根支柱2底部下部连接有滑板3,所述滑板3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内安装有叶轮装置,所述滑板3上还设有驱动叶轮装置转动的电机5。首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便,从而保证自身不会陷入泥潭;而能够解救被陷的机器主要通过以下原理:

通过设置的支撑板1起到了固定和牵引陷入泥潭的机器的作用,将机械通过绳索固定在支撑板1上时,打开设置在滑板3上的电机5,然后电机5给叶轮装置提供动力,通过叶轮装置在泥潭里转动来带动整个装置向一个方向移动,此时陷入泥潭的机器通过绳索地牵引被拖出泥潭,从而解决这一问题。而设置的滑板3能够保证本装置在泥潭里不会被陷进去,还能通过叶轮装置提供向前的滑动力然后在泥潭里滑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的每根支柱2和滑板2之间还增设有用来升降支柱2的气缸6,所述气缸6与电机5连接。所述气缸6内设有气泵,气泵工作时然后给气缸6增加气压以提供较大的升力;在打开电机5进行工作时,电机5不仅给叶轮装置提供动力,也给气缸6提供电能,使得气缸6提升支柱2向上运动;而陷入泥潭的机器是通过绳索与支撑板1连接的,支柱2上升时整个支撑板1也随之上升,于是支撑板1通过绳索带动被陷的机器向上提并使得机器脱离泥潭,然后再通过叶轮装置带动滑出泥潭。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叶轮装置包括斜齿轮组、传动轴7、支架8和套在传动轴7上的叶轮9,所述支架8固定在滑板2的通孔4周围,所述传动轴7与支架2活动连接,传动轴7通过斜齿轮组与电机5连接。每个通孔4设有一个叶轮9,于是每个滑板3上设有两个叶轮装置,这样能够提供更强的牵引力;而当打开电机5时,电机5首先带动斜齿轮组,然后斜齿轮组带动设置在支架2上的传动轴7,传动轴7通过设置在上面的花键带动叶轮9进行转动;这种传动结构稳定,扭矩和功率损失较小,减少了能量消耗。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板1由边框10和固定在边框10上的轴杆11组成。所述的支撑板1为中空结构,由边框10和轴杆11组成,所述轴杆11的设置方向与本装置的前进方向垂直,而轴杆11在边框10上等距设有多根以方便提供多个着力点;而本装置在作业时是将绳索固定在轴杆11上提升牵引的,而这种支撑板1的结构较为轻便和坚固,不仅能够承受较大的牵引力的反作用力,还能够减轻装置的重量,进一步地减少能耗。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的每根轴杆11上等距设有5个轴肩12。在轴杆11上设有轴肩12是为了防止绳索固定端位移,如果绳索无法固定则会造成装置受力不均或者卸力的现象发生,采用轴肩12就必然使轴杆11的直径加大,而且在轴肩12处将因截面突变而引起应力集中,既固定了绳索,又提高了轴杆11的应力承受极限。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滑板3为中空结构的防腐木板。防腐木,是将普通木材经过人工添加化学防腐剂之后,使其具有防腐蚀、防潮、防真菌、防虫蚁、防霉变以及防水等特性。能够直接接触土壤及潮湿环境。不仅能够提供较大的浮力,而且长时间泡在水中也不会被腐蚀。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