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胎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579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内置式胎压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胎压检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内置式胎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胎压检测的作用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轮胎气压进行实时自动检测,并对轮胎漏气和低气压进行报警,以确保行车安全。

汽车行驶时,如果胎压过高,则会减小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这时轮胎所承受的压力相对提高,轮胎的抓地力会受到影响。另外,当车辆经过沟坎或颠簸路面时,轮胎内没有足够空间吸收震动,除了影响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外,还会造成对悬挂系统的冲击力度加大,由此也会带来危害。同时,在高温时爆胎的隐患也会相应的增加。

胎压检测分为两种:直接式胎压检测和间接式胎压检测。直接式胎压检测是利用安装在每一个轮胎里的压力传感器来直接测量轮胎的气压,利用无线发射器将压力信息从轮胎内部发送到中央接收器模块上,然后对各轮胎气压数据进行显示。当轮胎气压太低或漏气时,系统会自动报警。间接式胎压检测的工作原理是:当某轮胎的气压降低时,车辆的重量会使该轮的滚动半径将变小,导致其转速比其他车轮快。通过比较轮胎之间的转速差别,以达到监视胎压的目的。间接式轮胎报警系统实际上是依靠计算轮胎滚动半径来对气压进行检测。

直接式胎压检测可随时测定每个轮胎内部的实际瞬压,很容易确定故障轮胎,因此,直接式胎压检测装置应用较为普遍。现有的直接式胎压检测机构分为两种,一种是内置式胎压检测机构,另一种是外置式胎压检测机构。

现有技术中的内置式胎压检测机构直接与气门芯安装,且气体穿过气门芯直接流入内置式胎压检测机构中,其之间没有设置任何过滤结构,然而,通过气门芯对车胎进行充气时,冲入的气体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粉尘,且气门芯中同样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油污,以致使这些粉尘及油污可能在流入内置式胎压检测机构,导致影响内置式胎压检测机构的检测质量,对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困扰。

由上可知,现有的胎压检测装置还不完善,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以致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式胎压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内置式胎压检测装置包括气门芯和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气门芯下端的胎压检测机构,该气门芯上端具有进气口及设置于进气口中的气针嘴,该气门芯下端设置有横向出气口,所述气门芯下端面向上开设有贯通横向出气口的纵向出气口,该纵向出气口中设置有过滤结构,以致气体经过纵向出气口中的过滤结构后在流入胎压检测机构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结构为过滤棉块,其安装于纵向出气口内壁设置的容置槽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门芯下端外围设置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与胎压检测机构螺旋固定,且该外螺纹上还螺旋固定有一挡板,该挡板下端与胎压检测机构接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胎压检测机构包括有塑胶座、一体固定于塑胶座中的金属连接座以及套盖于塑胶座后端的端盖和安装于塑胶座与端盖之间形成的安装腔内的压力检测组件,其中,所述金属连接座上端设置有一螺纹槽以及位于螺纹槽中的对接座,且该对接座设置有贯通安装腔的通气孔;所述气门芯下端螺旋固定于金属连接座的螺纹槽中,且金属连接座中的对接座伸入气门芯的纵向出气口中,并与过滤结构接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对接座上套接有一密封圈,且该密封圈置于螺纹槽底部,该密封圈与所述气门芯下端紧密接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对接座上端设置有横向开口,该横向开口连通所述通气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有PCB板、安装于PCB板上的压力传感器以及安装于PCB板下端的纽扣电池,该PCB板上端通过若干螺纹柱与金属连接座下端固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CB板下端设置有一金属导电架,所述纽扣电池安装于该金属导电架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胶座与端盖之间通过螺旋固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胶座外围成型有复数防滑凸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稳定,且于气门芯下端的纵向出气口中设置过滤结构,以致气体经过纵向出气口中的过滤结构后在流入胎压检测机构中,以致使通过流入胎压检测机构中的气体为净化后的干净气体,以此可保证胎压检测机构的检测质量,同样可保证胎压检测机构的使用寿命,令本实用新型新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胎压检测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胎压检测机构拆卸密封圈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胎压检测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胎压检测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5所示,为一种内置式胎压检测装置,其包括气门芯1和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气门芯1下端的胎压检测机构2,该气门芯1上端具有进气口及设置于进气口中的气针嘴,该气门芯1下端设置有横向出气口11,所述气门芯1下端面向上开设有贯通横向出气口11的纵向出气口12,该纵向出气口12中设置有过滤结构13,以致气体经过纵向出气口12中的过滤结构13后在流入胎压检测机构2中,以致使通过流入胎压检测机构2中的气体为净化后的干净气体,以此可保证胎压检测机构2的检测质量,同样可保证胎压检测机构2的使用寿命,令本实用新型新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过滤结构13为过滤棉块,其安装于纵向出气口12内壁设置的容置槽121中,以致可防止滤棉块乱窜。

所述气门芯1下端外围设置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与胎压检测机构2螺旋固定,且该外螺纹上还螺旋固定有一挡板14,该挡板14下端与胎压检测机构2接触。

所述胎压检测机构2包括有塑胶座21、一体固定于塑胶座21中的金属连接座22以及套盖于塑胶座21后端的端盖23和安装于塑胶座21与端盖23之间形成的安装腔20内的压力检测组件24,其中,所述塑胶座21与端盖23之间通过螺旋固定。

所述塑胶座21外围成型有复数防滑凸起211。

所述金属连接座22上端设置有一螺纹槽221以及位于螺纹槽221中的对接座222,且该对接座222设置有贯通安装腔20的通气孔201;所述气门芯1下端螺旋固定于金属连接座22的螺纹槽221中,且金属连接座22中的对接座222伸入气门芯1的纵向出气口12中,并与过滤结构13接触。

所述对接座222上套接有一密封圈223,且该密封圈223置于螺纹槽221底部,该密封圈223与所述气门芯1下端紧密接触,以致保证气门芯1与胎压检测机构连接的密闭性,并保证胎压检测机构的检测质量。

所述螺纹槽221底部还设置有若干贯通安装腔20的穿孔225,以致使在长期后,气体进入安装腔20后,存在一部分气体由穿孔225再次进入螺纹槽221,以此将置于密封圈223中的密封圈223顶起,以致使密封圈223与气门芯1下端紧密接触更加紧密。

所述对接座222上端设置有横向开口202,该横向开口202连通所述通气孔201,以致使通过气门芯的气体流经横向开口202后再流入通气孔201,防止气体直接冲击,保证保证胎压检测机构的检测质量及使用寿命。

所述压力检测组件24包括有PCB板241、安装于PCB板241上的压力传感器242以及安装于PCB板241下端的纽扣电池243,该PCB板241上端通过若干螺纹柱244与金属连接座22下端固定。其中,所述PCB板241下端设置有一金属导电架245,所述纽扣电池243安装于该金属导电架245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稳定,且于气门芯1下端的纵向出气口中设置过滤结构13,以致气体经过纵向出气口12中的过滤结构13后在流入胎压检测机构2中,以致使通过流入胎压检测机构2中的气体为净化后的干净气体,以此可保证胎压检测机构2的检测质量,同样可保证胎压检测机构2的使用寿命,令本实用新型新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