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的磨损和滚动阻力性能的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9085发布日期:2018-08-03 11: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所述径向胎体增强件包括由增强元件的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形成的胎冠增强件,橡胶配混物的层C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的至少端部之间,所述胎冠增强件沿径向被胎面覆盖,所述胎面通过两个胎侧而结合至两个胎圈,胎冠增强件包括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所述胎面包括旨在与道路表面接触并且形成接触表面的胎面表面,所述胎面包括至少一个至少在赤道平面的区域中延伸的中心部和两个轴向外部,并且所述胎面至少在所述中心部中具有至少一个倾斜定向的切口,其特征在于,在至少所述中心部中在全新轮胎上测量的所述至少一个倾斜定向的切口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胎面厚度的40%,在所述至少一个倾斜定向的切口的底部处测量的宽度与在全新轮胎的胎面表面处测量的所述至少一个倾斜定向的切口的宽度的比例大于1.2,并且层C在10%伸长下的拉伸弹性模量小于8MPa,层C的用tan(δ)max表示的最大tan(δ)值小于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倾斜定向的切口的底部处测量的宽度严格大于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倾斜定向的切口的底部处测量的宽度优选小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橡胶配混物的层C为弹性体配混物,所述弹性体配混物基于天然橡胶或基于主要具有顺式-1,4-键的合成聚异戊二烯并任选基于至少一种其他二烯弹性体并基于增强填料,在共混物的情况下,天然橡胶或合成聚异戊二烯相对于所使用的其他二烯弹性体的含量以主要含量存在,所述增强填料由如下组成:

a)BET比表面积大于60m2/g的炭黑,

i.当压缩吸油数(COAN)大于85时,所使用的含量在20至40phr之间,

ii.当压缩吸油数(COAN)小于85时,所使用的含量在20至60phr之间,

b)BET比表面积小于60m2/g的炭黑,无论其吸油数如何,所使用的含量在20至80phr之间,优选在30至50phr之间,

c)BET比表面积在30至260m2/g之间的包含SiOH和/或AlOH表面官能团的二氧化硅和/或氧化铝类型的白填料,所述白填料选自沉淀或热解二氧化硅、氧化铝或铝硅酸盐,或在合成过程中或合成之后改性的炭黑,所使用的含量在20至80phr之间,优选在30至50phr之间,或

d)(a)中描述的炭黑和/或(b)中描述的炭黑和/或(c)中描述的白填料的共混物,其中填料的总含量在20至80phr之间,优选在40至60phr之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所述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各自由插在两个橡胶配混物的压延层之间的增强元件形成,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工作胎冠层的至少一个压延层在10%伸长下的伸长弹性模量小于8.5MPa,并且至少一个工作胎冠层的所述至少一个压延层的用tan(δ)max表示的最大tan(δ)值小于0.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工作胎冠层的所述至少一个压延层为弹性体配混物,所述弹性体配混物基于天然橡胶或基于主要具有顺式-1,4-键的合成聚异戊二烯并任选基于至少一种其他二烯弹性体并基于增强填料,在共混物的情况下,天然橡胶或合成聚异戊二烯相对于所使用的其他二烯弹性体的含量以主要含量存在,所述增强填料由如下组成:

a)BET比表面积大于60m2/g的炭黑,

i.当压缩吸油数(COAN)大于85时,所使用的含量在20至40phr之间,

ii.当压缩吸油数(COAN)小于85时,所使用的含量在20至60phr之间,

b)BET比表面积小于60m2/g的炭黑,无论其吸油数如何,所使用的含量在20至80phr之间,优选在30至50phr之间,

c)BET比表面积在30至260m2/g之间的包含SiOH和/或AlOH表面官能团的二氧化硅和/或氧化铝类型的白填料,所述白填料选自沉淀或热解二氧化硅、氧化铝或铝硅酸盐,或在合成过程中或合成之后改性的炭黑,所使用的含量在20至80phr之间,优选在30至50phr之间,或

d)(a)中描述的炭黑和/或(b)中描述的炭黑和/或(c)中描述的白填料的共混物,其中填料的总含量在20至80phr之间,优选在40至60phr之间。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一层C在10%伸长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与至少一个工作胎冠层的所述至少一个压延层在10%伸长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之间的差值小于2MPa。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所述轮胎至少在所述中心部中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定向的切口,其特征在于,在全新轮胎上的至少所述中心部中测量的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定向的切口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胎面厚度的40%,在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定向的切口的底部处测量的宽度与在全新轮胎的胎面表面处测量的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定向的切口的宽度的比例大于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定向的切口的底部处测量的宽度严格大于3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定向的切口的底部处测量的宽度优选小于10mm。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所述轮胎至少在所述中心部中具有至少一个横向定向的切口,其特征在于,在全新轮胎上的至少所述中心部中测量的所述至少一个横向定向的切口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胎面厚度的40%,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横向定向的切口的底部处测量的宽度与在全新轮胎的胎面表面处测量的所述至少一个横向定向的切口的宽度的比例大于1.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横向定向的切口的底部处测量的宽度严格大于2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横向定向的切口的底部处测量的宽度优选小于10mm。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周向增强元件的层沿径向设置在两个工作胎冠层之间。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胎冠增强件由增强元件的至少两个工作胎冠层形成,所述增强元件优选不可伸展,从一层至另一层交叉并且与周向方向形成在10°至45°之间的角度。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周向增强元件的层的增强元件为金属增强元件,所述金属增强元件在0.7%伸长下具有在10至120GPa之间的割线模量以及小于150GPa的最大切线模量。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胎冠增强件的径向外部通过被称为弹性增强元件的增强元件的被称为保护帘布层的至少一个附加帘布层进行补充,所述被称为弹性增强元件的增强元件相对于周向方向以在10°至45°之间的角度定向,且方向与由与其径向相邻的工作帘布层的不可伸展的元件形成的角度相同。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胎冠增强件还具有由与周向方向形成大于45°的角度的金属增强元件形成的三角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