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淋车辆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121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雨淋车辆后视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雨淋车辆后视镜。



背景技术:

现今交通设施建设愈加发达,但是依然满足不了汽车数量的急速膨胀。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85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已达1.84亿辆;其中汽车1.8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4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2.96亿人。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交通事故数量,据统计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每年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

在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因素中,恶劣天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雨雪天气条件下,路面湿滑、附着力小、磨擦系数降低,运行中的车辆在制动、紧急加速或者是转弯时,因惯性易导致车辆侧滑、侧翻、旋转,引发交通事故。然而驾驶员最头痛的难题是雨滴附着在车辆两侧的后视镜上,导致无法查看车辆后方情况,在变道时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现在一些车辆后方安装摄像头,可是在雨天摄像头还是被雨滴阻挡,拍摄的车辆后方的画面模糊不清。

传统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种,使用新型玻璃材质和增加雨罩,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完美的不沾水玻璃材质应用于汽车市场,增加雨罩阻挡了部分视野,却仍然不能阻挡四面八方随风降落的雨水。所以亟需一种新型的车辆后视镜,解决雨天后视镜被雨滴附着,导致无法查看车辆后方视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雨水附着在车辆后视镜的问题,提供一种防雨淋车辆后视镜,它利用车辆前进产生的气体流动,在后视镜的镜面附近形成一层气体保护层,原本要降落在镜面上的雨滴随气流飘散,停车后镜面仍会附着雨滴,但车辆一旦前行,雨滴立即被吹干,镜面马上变得干净。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雨淋车辆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机安装板、电机、螺母、升降盖、镜面、大螺钉、小螺钉。

所述壳体为长方体,棱角处圆角呈流线型,长方体前后均向中间开设矩形孔洞,其中前方孔洞小,后方孔洞大,两孔洞相通,这样在后方孔洞最深处形成一个环形平面;围绕前方孔洞,在环形平面上开设有壳体大螺钉孔,在前方孔洞的底面,向下开设有壳体气孔,将壳体的前方孔洞与外界相连通。

所述壳体的前方孔洞的顶面和侧面上,靠近前方边缘处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壳体的后方孔洞的顶面和侧面上,靠近后方边缘处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壳体内部开设有多个平滑的气流通道,将进气孔和排气孔一一对应相连通。

所述电机安装板为矩形片状板,前后方向开设有大螺钉孔,通过大螺钉安装在壳体的环形平面上。

所述电机通过小螺钉安装在电机安装板的前方,电机的输出轴朝向前方,输出轴上加工成螺纹丝杠。

所述螺母后端设有法兰,法兰上开设有小螺钉孔,螺母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螺母通过小螺钉安装在升降盖的螺母安装孔内。

所述升降盖为矩形块状板,后侧中央处由后向前开设有螺母安装孔,升降盖恰好安装在壳体的前方孔洞内。

所述镜面粘贴在电机安装板的后侧面上。

本发明的原理为: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母构成丝杠螺母机构,通过电机正反转,螺母带动升降盖沿着输出轴轴线方向运动。在初始状态时,升降盖的前侧面与壳体的前侧面共面,进气孔被升降盖的顶面和侧面挡住;当下雨天时,启动电机正转开关,螺母带动升降盖向电机方向移动,露出进气孔,空气从进气孔进入,通过气流通道,由排气孔排出,镜面的上方和两侧同时向中央位置形成流动气流,覆盖在镜面上,形成一层气流层,雨滴一旦靠近镜面即被冲散;在停车时镜面上粘上雨滴,汽车一旦开动,排气孔的气流将镜面上雨滴迅速吹落,使得镜面迅速变的干净。

当雨天过后,启动电机反转开关,螺母带动升降盖反向电机移动,升降盖的顶面和侧面重新覆盖进气孔,最终回到初始状态。

本发明一种防雨淋车辆后视镜具有如下优点:

(1)利用丝杠螺母机构,将旋转动作转换为直线运动;

(2)利用脉冲发生器结合步进电机,控制旋转运动的方向;

(3)根据汽车前行动作,利用气压形成气流保护膜,阻碍水滴接触镜面。

所以,这种防雨淋车辆后视镜,依靠车辆前进产生的气体气压,在后视镜的镜面附近形成一层气体保护层,原本要降落在镜面上的雨滴随气流飘散,停车后镜面仍会附着雨滴,但车辆一旦前行,雨滴立即被吹干,镜面马上变得干净,有效减少和预防雨天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本发明中镜面一侧视角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升降盖在初始位置时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升降盖在缩入壳体时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剖切线A-A的位置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升降盖在初始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6本发明的升降盖在缩入壳体时的剖视图。

图7本发明中镜面一侧视角的整体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本发明中升降盖一侧视角的整体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本发明中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发明中的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壳体、101-壳体大螺钉孔、102-壳体气孔、2-电机安装板、201-大螺钉孔、3-电机、301-输出轴、4-螺母、401-螺纹孔、402-小螺钉孔、403-螺母气孔、5-升降盖、501-螺母安装孔、502-升降盖小螺钉孔、6-镜面、7-大螺钉、8-小螺钉、a-进气孔、b-气流通道、c-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防雨淋车辆后视镜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防雨淋车辆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机安装板2、电机3、螺母4、升降盖5、镜面6、大螺钉7、小螺钉8。

如图11所示,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棱角处圆角呈流线型,长方体前后均向中间开设矩形孔洞,其中前方孔洞小,后方孔洞大,两孔洞相通,这样在后方孔洞最深处形成一个环形平面;围绕前方孔洞,在环形平面上开设有壳体大螺钉孔101,在前方孔洞的底面,向下开设有壳体气孔102,将壳体1的前方孔洞与外界相连通。

如图1、图3、图11所示,所述壳体1的前方孔洞的顶面和侧面上,靠近前方边缘处开设有多个进气孔a;所述壳体1的后方孔洞的顶面和侧面上,靠近后方边缘处开设有多个排气孔c;壳体1内部开设有多个平滑的气流通道b,将进气孔a和排气孔c一一对应相连通。

如图7、图9所示,所述电机安装板2为矩形片状板,前后方向开设有大螺钉孔201,通过大螺钉7安装在壳体1的环形平面上。

进一步讲,所述电机安装板2上的大螺钉孔201为由后向前开设的沉孔。

如图10所示,所述电机3通过小螺钉8安装在电机安装板2的前方,电机3的输出轴301朝向前方,输出轴301加工成螺纹丝杠。

进一步讲,所述电机3为步进电机,当输入为正脉冲时,电机正传;当输入为负脉冲时,电机反转。

如图8所示,所述螺母4的后端设有法兰,法兰上开设有小螺钉孔402,螺母4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401,螺母4通过小螺钉8安装在升降盖5的螺母安装孔501内。

进一步讲,在所述螺母4的螺纹孔401的一侧,开设有螺母气孔403,在螺母4安装到升降盖5上后,保持螺母安装孔501与壳体1的前方孔洞的气体相连通。

如图2、图3、图7、图9所示,所述升降盖5为矩形块状板,后侧中央处由后向前开设有螺母安装孔501,升降盖5恰好安装在壳体1的前方孔洞内。

进一步讲,所述螺母安装孔501是沉孔但非通孔,沉孔平台上开设有升降盖小螺钉孔502。

如图1、图4、图7、图9所示,所述镜面6粘贴在电机安装板2的后侧面上。

如图5、图6、图12所示,电机3的输出轴301与螺母4构成丝杠螺母机构,通过电机3正反转,螺母4带动升降盖5沿着输出轴301轴线方向运动。在初始状态时,升降盖5的前侧面与壳体1的前侧面共面,进气孔a被升降盖5的顶面和侧面挡住;当下雨天时,启动电机3正转开关,螺母4带动升降盖5向电机3方向移动,露出进气孔a,空气从进气孔a进入,通过气流通道b,由排气孔c排出,镜面6的上方和两侧同时向中央位置形成流动气流,覆盖在镜面6上,形成一层气流层,雨滴一旦靠近镜面6即被冲散;在停车时镜面6上粘上雨滴,汽车一旦开动,排气孔c的气流将镜面6上的雨滴迅速吹落,使得镜面6迅速变的干净。

如图3所示,升降盖5在朝电机3的方向移动后,后视镜的前方形成一个凹坑,而汽车在前行中,气流汇集到后视镜的前方凹坑,进气孔a处的气压大于排气孔c处的气压,使得排气孔c处排出的气流速度快并且强度高。

当雨天过后,启动电机反转开关,螺母4带动升降盖5背向电机2移动,升降盖5的顶面和侧面重新覆盖进气孔a,最终回到初始状态。

进一步讲,车辆内部安装有脉冲发生器,开启正脉冲开关,电机接收到正脉冲,电机正转;开启负脉冲开关,电机接收到负脉冲,电机反转。

进一步讲,如图7、图9、图11所示,升降盖5和壳体1的前方孔洞完全贴合,电机安装板2和壳体1的后方孔洞最内面也完全贴合,为了保证升降盖5的顺利移动,维持后视镜内外气压相同,在壳体1的前方孔洞的底面向下开设壳体气孔102;

同样原理,如图7、图8所示,电机3的输出轴301在升降盖5的螺母安装孔501内移动,为了维持螺母安装孔501内气压和壳体1的前方孔洞内的气压相同,开设螺母气孔403。

本发明中的方向设定是以车辆的车头方向为前方,车尾方向为后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