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和外后视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904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轨道车辆和外后视镜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和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具有至少一个镜元件的外后视镜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过空气动力学构造表征的高速列车中以及在城铁中往往只能以人工方式监控站台侧上车区域内的安全性。列车司机仅能从车窗向后看,然而这仅能为列车司机提供非常有限的视野,或者要信赖自动关闭的车门,然而这又有很高的事故隐患。

由调度车辆的领域公知的是,为了实现与该功能相关的任务而使用了外后视镜设备,其在驾驶室的区域中侧向地紧固在外壁上。这些外后视镜设备经常向外伸出较远并且在定位中是固定的或仅能手动来调节。

由文献CN 201619519 U在先公开了一种外后视镜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镜元件,该镜元件经由联接机构至少能在两个定位之间枢转,以便避免受到不利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避免后视镜被不期望地蒙上水汽。为此,设置有昂贵的四铰链动力结构,其使镜元件从展开的定位枢转到镜容纳部中的收起的定位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研发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尤其是高速列车或城铁的外后视镜设备,该外后视镜设备在结构上构造简单、体积小且紧凑并且功能可靠,以及满足了对行驶运行的(尽可能小的附加的行驶阻力)和车站运行的,尤其是对乘客的安全性的不同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通过本发明的用于轨道车辆的外后视镜设备和本发明的轨道车辆来表征。

所述外后视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镜元件,所述至少一个镜元件的定位能经由能被驱动的联接机构来调节,其中,所述联接机构构造为枢转移行机构,所述联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位置固定地支承的摆动件和至少一个移行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移行装置包括能沿引导部引导的移行元件,其中,所述镜元件至少间接地紧固在与所述移行元件以及与所述摆动件以能转动的方式联接的传递环节上。

所述轨道车辆在侧向的壁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外后视镜设备,所述外后视镜设备适合于用至少一个镜元件检测沿纵向方向在后方与外壁相邻的区域,其中,所述镜元件至少能被带到相对于所述轨道车辆的外壁区域的如下两个定位中,即,描述相对于所述外壁区域成角度的位置的、用于检测后方的区域的第一观察定位以及贴靠在所述外壁区域上或描述能至少部分下降到所述外壁区域的壁中的位置的第二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轨道车辆,其在侧向的壁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外后视镜设备,该外后视镜设备适合于以至少一个镜元件检测沿纵向方向在后方与外壁相邻的区域,该轨道车辆的特征在于,镜元件至少能被带到相对于轨道车辆的外壁区域的如下两个定位中,即,描述相对于外壁区域成角度的位置的、用于检测轨道车辆的后方的区域的第一观察定位以及贴靠在外壁区域上或描述能至少部分下降到外壁区域的壁中的位置的第二定位。

两个基本定位一方面对于驾驶员来说能够实现在驶入或驶出车站时对危机情况的识别明显变得容易,并且另一方面允许在正常行驶运行中使镜元件相对于轨道车辆的外罩无阻力地且主要免受环境影响地 进行布置。外后视镜设备由于可以翻入而在其规格确定方面可以保持得非常小,这是因为在设计时无需考虑在行驶运行中作用到这些外后视镜设备上的力。

在此,这种外后视镜设备布置在轨道车辆的前端部的区域中,尤其布置在驾驶室处,并且使在驾驶室内的观察者,尤其是列车司机能够观察到轨道车辆的后方的区域。在此,通常在停车下,尤其是在车站中,运用到镜元件的第一定位,以便识别出异常情况并且避免在驶入和驶出时发生事故。此外,该定位在调度运行时也是有利的。

为了在行驶期间不会由于在靠前的列车端部的区域中的伸出的元件而在空气动力学上产生影响,可以将镜元件带到第二定位中。在第二定位中,该镜元件或承载该镜元件的元件与外壁齐平,或者甚至能相对于该外壁以下沉的方式错开地引入。

具体而言,外后视镜设备以如下方式相对于轨道车辆的前端部区域的车窗区域进行布置,即,在驶出的定位中,司机可以从内部看到该外后视镜设备。在此,该布置可以在车窗区域沿纵向方向的延伸部的区域内或者在该区域之前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的用于轨道车辆的外后视镜设备,该外后视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镜元件,该镜元件的定位能经由能被驱动的联接机构来调整,该外后视镜设备的特征在于,联接机构被构造为枢转移行机构,尤其是推摆式设施,其包括至少一个位置固定地支承的摆动件和至少一个包括能沿引导部引导的移行元件的移行装置,其中,镜元件至少间接地紧固在与移行元件以及与摆动件以能转动的方式联接的传递环节上。

在此,推摆式设施是结构上简单且尤其是不易出错的解决方案,并且允许了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不同的驱动设计。根据特别有利的第一 实施方案,推摆式设施的至少一个驱动器配属于摆动件。根据第二实施方案,推摆式设施的该驱动器配属于移行装置,尤其是该驱动器由移行元件形成或整合在该移行元件中。尤其地,第一实施方案尤其允许了结构上特别简单地实现的解决方案和最不同的驱动系统的联接。

在此,“至少间接地紧固”包含了没有相对于传递环节进行相对运动的可能性的直接的紧固的可能性,由此给出了在传递环节和镜元件的各个姿态之间的固定且一对一的配属关系。也能想到的是,具有相对运动可能性的直接的紧固,例如是经由转动轴承。此外,“至少间接地紧固”也包含有经由布置在中间的元件或机构的紧固,其中,也包括附加的机构的可能性,该附加的机构能够实现传递环节与镜元件之间的附加的相对运动。

具体而言,镜元件可以根据下面提到的变型方案之一与传递环节联接:

-镜元件直接紧固在传递环节上;

-镜元件紧固在紧固在传递环节上的构件上;

-镜元件以能相对于传递环节移动和/或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该传递环节,或者以能相对于与传递环节连接的构件移动和/或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该与传递环节连接的构件上;

-镜元件经由传递机构支承在传递环节上。

直接的紧固提供了在传递环节和镜元件的位置之间一对一配属的优点。布置在与传递环节联接的构件上的可能性主要是在布置在盖上时用于保护或加固。

传递环节与镜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的可能性允许更好的校准。与之相对地,经由传递机构的联接相对于前述的解决方案允许了进一步且特别精细的调节。

具体而言,驱动器可以由从如下驱动器组中选出的驱动器构成或由通过这些驱动器构成的组合体构成:

-气动的驱动器/气动的调节装置

-液压的驱动器/液压的调节装置

-电的驱动器/电的调节装置。

在特别有利的构造方案中,使用气动的驱动器或气动的调节装置,这是因为这些气动的驱动器或气动的调节装置反正可以经由在轨道车辆中现有的系统来供给。

在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设置的是,外后视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至少部分地支承联接机构并且/或者紧固在外壁区域中的承载装置。以功能集中的方式,将如下任务配属给该承载装置,即,紧固在壁上/相对于外壁区域定向以及用于联接机构的和驱动器的组件的承载功能和支承功能。此外,相应的设计方案也允许构造出完全预装配好的单元,根据特别优选的改进方案,该单元在设置有相应的密封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完全被收起以防环境影响。为此,承载装置以如下方式来实施,即,该承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来自如下特征组的特征:

-用于紧固和/或支承联接机构的元件和环节的容纳区域;

-用于紧固和/或支承至少一个驱动器的容纳区域;

-用于贴靠/设置用来紧固在轨道车辆壁上的紧固元件的贴靠区域和/或紧固区域。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承载装置实施为将至少沿镜元件的操作方向敞开的内部空间包围的元件,该承载装置适合于至少部分地由描述外壁区域的壁容纳或贴靠在该描述外壁区域的壁上,并且沿镜元件的操作方向设置的开口能通过盖来封闭。由此,镜元件在第二定位中很大程度上免受外部影响并且不遭受外力。为了附加地也可以排除湿气和潮湿的影响,优选在盖与承载装置之间设置密封件。

就构造移行装置来说存在多种可能性。具体而言,在引导部的类型、结构上的设计和布置方面在此可以有所区别。在此,引导部可以按滑槽、引导杆或轨道或(在材料中加入的)凹部的形式来提供。此外,这些引导部还可以实施为单一引导部或并行引导部。后一种实施方案允许了较小的单元。优选地,单个的引导部至少部分地构造为直线引导部。

在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中,

-摆动件由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承载装置中的驱动轴和抗相对转动地与该驱动轴连接的驱动操纵杆来形成;

-移行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承或紧固在承载装置上的引导部,移行元件能在该引导部上引导;

-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移行元件上的传递元件由另外的操纵杆形成,该另外的操纵杆经由转动铰链与驱动操纵杆连接并且超过转动铰链向外延长地构造;

-镜元件直接在另外的操纵杆上紧固在延长部区域中,其中,设置有盖,该盖要么单独地紧固在操纵杆上,要么承载镜元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阐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其中详细地:

图1以轨道车辆的前端区域中的截段为示例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后视镜设备;

图2a至图2c5以示意性的简化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后视镜设备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功能;

图3a至图3b示例性示出在镜元件的两个定位中的联接机构,其中,驱动器配属于摆动件;

图4示例性示出在镜元件的第二定位中的联接机构,其中,驱动器配属于移行装置;

图5a和图5b以两个视图示出推摆式设施的特别有利的构造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性的简化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视镜设备1的布置,该外视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在轨道车辆5上的镜元件2。该布置相对于轨道车辆5的壁4的外壁区域3来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该布置是以如下方式来实现,即,使在轨道车辆5的前端部区域中的驾驶室6中的观察者能够在无需离开驾驶室或无需探身出去的情况下从车窗7中进行观望时看清沿轨道车辆5的与所设立的坐标系的X方向重合的纵向方向在后方的区域,尤其是上车区域。为此,镜元件2相对于外壁区域3能被带到与该外壁区域成角度且优选也间隔开的位置中。该位置是第一定位,即,所谓的观察定位,并且通过镜元件2的相对于外壁成角度且必要时伸出去的且检测轨道车辆的后方的上车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的位置来表征。为此,外视镜设备1相对于车窗7的布置沿轨道车辆2的纵向方向要么在车窗7沿纵向方向的延伸部之内实现,要么沿纵向方向在该车窗之前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镜元件2能够被带到第二定位中,以便在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情况下在行驶运行中不会由于伸出的部分在空气动力学上产生影响以及不必针对在该情况下作用的很大的力而设计该镜元件,在第二定位中,该镜元件要么贴靠在外部区域3上,要么优选能下降到形成该外部区域的壁4中。在该第二定位中,镜元件2或承载该镜元件的元件与外壁齐平,或者甚至相对于该外壁以下沉的方式错开地引入。

图2a至图2c5借助轨道车辆5的壁4的截段以示意性地极为简化的图示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具有至少一个镜元件2的用于轨道车辆5的外视镜设备1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功能。

在此,图2a示出了具有在第一定位中的镜元件2的外视镜设备1。外视镜设备1包括例如形式为框元件的承载装置8,其能够被引入到从外侧来观察在壁4中的为此设置的开口或凹部中。在此,框元件用于 紧固在壁4上并且支撑或支承使镜元件2在定位之间运动的联接机构10的至少其中一部分。

在根据图2a的第一定位中,镜元件2相对于轨道车辆的壁4的外壁区域3成角度地布置。在示出的构造中,镜元件2在指向外壁的侧上紧固在盖9上并且因此仅借助虚线示出。与之相对地,图2b示出第二定位,其通过贴靠在外壁区域3上的或能至少部分地、优选能完全下降到该外壁区域中的并且在空气动力学上有利的位置来表征。在图2c1至图2c3中,借助穿过壁4的轴向截面示例性地给出在镜元件2和盖9相对于壁4的外壁区域3的第二定位中的可能的位置。镜可以在两个基本定位之间自由调节。

镜元件2的各个定位经由联接机构10来实现。该联接机构仅示意性地通过方框来说明。在特别有利的构造中,联接机构10包括枢转移行机构,尤其是推摆式设施11和驱动器17。

图2c1示出如下构造,其中,镜元件2布置或紧固在盖9的内侧上,并且在第二定位中,盖9与壁4的外壁区域3的外面齐平。与之相对地,图2c2示出具有使镜元件2在外壁区域3内下降到壁4中的实施方案。为此,在该壁中设置有凹部或开口。

图2c3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图2c1的构造,其中,外后视镜设备1包括形式为框架的承载装置8,该框架能被引入到壁4的外壁区域3中的凹部或开口中。承载装置8的紧固可以按任意方式来实现。优选选择能松开的连接方式。这些能松开的连接方式可以经由力锁合(Kraftschluss)或形状锁合(Formschluss)来实现。

图2c4示出了根据图2c2的但具有附加的承载单元8的实施方案。

与之相对地,图2c5说明了具有承载单元8并且使镜元件2或承 载该镜元件的盖9贴靠在壁4的外壁区域3的外面上的实施方案。

这些实施方案都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对承载装置8的具体几何结构进行限制。同样适用于在这里示例性地作为盖板给出的盖9。

优选使用具有承载装置8的实施方案,这是因为联接机构能支承在这些承载装置上,由此能提供外后视镜设备作为紧凑的预装配好的单元。

联接机构10就其功能方面实施为枢转移行机构,尤其是推摆式设施11。

图3a和图3b以示意性地极为简化的图示示出了根据具有镜元件2的两个定位的特别有利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形式为推摆式设施11的联接机构10的构造。可以理解的是,原则上也可以在两个定位之间实现镜元件2的不同的定位。

推摆式设施11包括摆动件12和能在引导部13上引导的移行元件14。移行元件14经由以能转动的方式铰接在该移行元件上的传递环节15优选直接与摆动件12联接。用于将传递环节15铰接在移行元件14上的转动铰链以20来标记。摆动件12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由位置固定的、优选相对支架固定地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承载装置8上的传递环节18形成。为此所设置的转动铰链或转动轴承以16来标记。传递环节15与摆动件12之间的联接优选直接经由转动铰链19来实现。

引导部13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来构造和定向,即,可以实现移行元件14的平移运动。在特别有利的构造方案中,在装入位置中观察,引导部的定向与纵向方向重合。然而在相应的运动学的设计的情况下同样也能想到其他实施方案。

镜元件2支承在传递环节15上,优选直接紧固在其上,也就是说,镜元件2与传递环节15之间没有附加的相对运动的可能性,由此能提供外后视镜设备的特别简单且功能可靠的实施方案。可以在转动轴承19与20之间实现在传递环节15上的紧固。然而优选地,传递元件15超过与摆动件12的联接部向外延长地实施,并且根据几何结构上的实施方案的不同,允许了镜元件2的不同的接驳可能性。

在图3a和图3b给出的实施方案中,传递元件15与还承载有镜元件2的盖9连接。

图3a示出了在第二定位中,也就是说摆进去的定位中的镜元件,而图3b给出了第一定位,也就是说观察定位,在该观察定位中,镜元件2相对于外壁成角度地定向。

在根据图3a和图3b的实施方案中,驱动器17经由摆动件12来实现。能想到气动的、液压的或机械的驱动器或由这些驱动器的组合体作为驱动单元。

与之相对地,图4以示意性地简化图示出了经由移行元件14来实现驱动器17的可能性。在该实施方案中,驱动器例如整合在该移行元件中。

图5a和图5b借助两个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的外后视镜设备1的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该外后视镜设备实施为具有至车辆的接口25的预装配好的结构单元。外视镜设备1包括承载装置8,该承载装置在所示的情况下实施为限界出用于在第二定位中容纳联接机构10和镜元件2的主要部件的内部空间26的、至少在单侧地在镜元件2的推出方向上具有开口27的形成物。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这可以盆状或箱状地成形。同样也能想到复杂的几何结构。开口27能借助盖9来封闭。

为了至少部分地布置且紧固在车辆的壁4上或其中并且进行定向,在所示的情况下,承载装置8例如可以被引入到壁的凹部中。可以设置环绕的边缘以进行贴靠,该环绕的边缘形成用于贴靠在壁上的贴靠面。

在所示的情况下,联接机构10包括驱动轴22,其支承在承载装置8中,在这里优选两侧地在彼此相对置的面区域中以能转动的方式被支承。支承部分别以转动轴承16来实现。传递环节18抗相对转动地,也就是说,没有与驱动轴22进行相对运动地与驱动轴22连接,传递环节18与驱动轴22一起承担摆动件12的作用或起到驱动操纵杆的作用。在所示的情况下,两个传递环节18彼此间隔开地布置。这些传递环节分别经由转动铰链19与传递环节15连接,传递环节15以铰链的方式铰接在移行元件14上并且与该移行元件连接。在此,设置有两个移行装置,它们分别包括引导部13和在其上引导的移行元件14。引导部13构造为并行引导部并且在所示的情况下由支承在承载装置8中的引导杆21形成。

引导部13实施为直线引导部并且能够实现移行元件14的往复平移运动。

驱动轴22与驱动器、在此是液压的或气动的调节装置连接,该调节装置使驱动轴22沿圆周方向偏转了预先限定的角度。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传递环节15和18实施为操纵杆元件。此外,传递元件15还成形为使其在从移行机构指出去的端部区域中通过如下方式承载有盖9,即,该传递元件在该端部区域中平行于盖9延伸地构造。此外,在盖9上或在与该盖连接的传递环节15上紧固有镜元件2,因此,传递环节15在该情况下也被称为后视镜支架。

摆动件12的运动传递到传递环节15上,其中,该运动由于联接而与移行元件14的平移运动叠加。相应地,使与传递元件15连接的镜元件2运动。

图5b示出了在镜元件2的偏转的定位中的从后方看的根据图5a的实施方案。能看到至车辆的接口25和承担驱动器17的功能的气动的调节装置。

在所示的情况下,镜元件2和盖固定地,也就是没有相对运动的可能性地连接。

为了能在移入的状态中使镜元件免受环境影响,优选对外后视镜设备1进行密封,并且尤其构造为收起的密封的单元。

在所示的情况下,至少承载装置8通过如下方式相对于盖9密封,即,在它们两个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24,该密封装置在镜元件的第二定位中相对于外界环境密封地封闭内部空间26。

附图标记列表

1 外视镜设备

2 镜元件

3 外壁区域

4 壁

5 轨道车辆

6 驾驶室

7 车窗区域

8 承载装置

9 盖

10 联接机构

11 推摆式设施

12 摆动件

13 引导部

14 移行元件

15 传递元件

16 转动铰链、转动轴承

17 驱动器

18 传递环节

19 转动铰链

20 转动铰链

21 引导杆

22 驱动轴

23 后视镜支架

24 密封件

25 接口

26 内部空间

27 开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