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与汽车座椅的结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6544阅读:992来源:国知局
轮椅与汽车座椅的结合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轮椅与汽车座椅的结合机构,尤指一种汽车座椅以手动或电动方式转换为轮椅的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行动不便者上、下汽车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因为行动不便者无法自轮椅移至汽车座椅上,通常需要他人的协助才能顺利地坐上汽车或由汽车座椅上移至轮椅,对于照顾者或被照顾者而言,皆可能因抱持姿势不正确或施力过当而造成双方身体上的伤害。

有部份业者针对上述需求,设计具有转向与移动功能的汽车座椅装置,使座椅能略微移出汽车车门外,以方便行动不便者上、下车辆。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m323406号“汽车座椅行进控制装置”、公告第586500号“汽车座椅行进控制装置”、公告第338022号“汽车座椅之旋转构造”、公告第200416023号“车辆用座椅”及公告第200518961号“座式载具自动进出汽车并成为汽车座椅之无障碍装置”,然而详观上述前案专利结构,实不难以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1.该结构仅以弧形的滑移方式将座椅滑移出车门外,此将受限于车门宽度大小,车门宽度太小乘客脚部则易碰触门框,不易滑移出车门外。2.轮椅没有扶手,行动不便使用者较不舒适;如设置固定式扶手,则一般使用者不便正常上下车。3.该轮椅装置的座垫高度约为小腿高度加上基座高度,若安装于一般轿车内,则车顶高度不足。4.该轮椅装置采用电动压缸来驱动,无手动模式操作说明,如遭遇故障,则无法以手动方式操作释放或回收轮椅。因此,对于行动不便人士依旧必须转换座椅,轮椅则必须另外收纳,对于照顾者及被照顾者皆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与汽车座椅的结合机构,可以摒除现有产品的缺点,以增进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手段:

一种轮椅与汽车座椅的结合机构,包括:

一座椅,安装在汽车车体内部;

一座椅骨架,安装在座椅底部,该座椅骨架上具设置至少一卡块;

一移动机构,安装在座椅骨架下方,其上设置至少一卡槽,该卡槽供座椅骨架的卡块卡掣,移动机构下方设一插片及一带有锁槽的锁片;

一升降机构,安装在移动机构旁侧,其上方设置一手摇杆、一马达、一螺杆及至少一滑杆,以提供升降功能,升降机构上并设有一延伸座,利用一轴心固定,以提供移动机构上的座椅翻转功能,延伸座一端的轴杆连接至移动机构;

一旋转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下方,其下端有轴承,以较省力的方式完成转向作业;及

一滑动轨道,连接于旋转机构下方,该滑动轨道上具有卡槽供座椅骨架的轮脚及移动机构下方的插片卡掣,滑动轨道上设一锁杆,以固锁移动机构下方锁片上的锁槽,来固定移动机构于滑动轨道上,滑动轨道上有一推杆带动下方的卡板,卡板卡住齿板,来调整座椅于车内前后的位置。

该机构可供一般行动不便者搭乘汽车后不必再转换到另一台轮椅上,该机构可直接将汽车座椅转变为轮椅;当反向操作时,即可折收轮椅,将此轮椅与汽车座椅结合的装置安装于车上,以方便行动不便者乘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背视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取下座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向与前移、脱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下降时座椅骨架完全脱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座椅

11把手

12可弯折的扶手

20座椅骨架

23卡块

24卡块

25轮脚

30移动机构

31卡槽

32卡槽

33插片

34锁片

341锁槽

35滑轮

36支撑架

361锁栓

40升降机构

41手摇杆

42螺杆

43滑杆

44延伸座

441轴杆

45轴心

46马达

461齿轮

462螺杆

47控制箱

50旋转机构

51轴承

60滑动轨道

61锁杆

62卡槽

63推杆

64卡板

65齿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轮椅与汽车座椅的结合机构包括座椅10、座椅骨架20、移动机构30、升降机构40、旋转机构50及滑动轨道60;其中设置在汽车车体内部的座椅10安装在座椅骨架20上,座椅骨架20卡接在移动机构30上;如图4所示,一延伸座44由一轴心45固定在升降机构40上,使移动机构30上的座椅10(如图1)可往后翻转,升降机构40设置在移动机构30旁侧,旋转机构50安装在升降机构40下方,该旋转机构50连接于滑动轨道60上,滑动轨道60用以调整座椅10于车内的前、后位置。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汽车内部座椅10安装在座椅骨架20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汽车内部座椅10的背侧设有二可弯折的把手11,把手11拉伸时可方便看护推动座椅10(即轮椅)以前进或后退者;其中汽车内部座椅10的两侧设有二可弯折的扶手12,扶手12平放时可增加乘坐者的舒适性。

配合图2及图3所示,欲将座椅骨架20与移动机构30分离时,先解除滑动轨道60上的锁杆61,使之脱离移动机构30锁片34上的锁槽341的卡掣,使用者手动操控升降机构40的手摇杆41,利用螺杆42及其周边的滑杆43,以带动升降机构40上升;再者,本发明亦可在升降机构40上安装一马达46及一控制箱47,利用按压控制箱47上的开关,带动马达46上的齿轮461及螺杆462转动,以启动升降机构40上升或下降。另,移动机构30的插片33可脱离滑动轨道60的卡槽62的卡掣(如图3)。

配合图4所示,使用者用手扳动移动机构30与座椅骨架20同时在旋转机构50的滑动轨道60上旋转(约转向110度)。参阅图2所示,旋转机构50的下端设有轴承51,以较省力的方式完成转向作业。配合图5所示,再拉动移动机构30与翻转座椅骨架20向车门外延伸,其中移动机构30在升降机构40延伸座44一端延伸的轴杆441前后滑移,移动机构30为方便与座椅骨架20结合,于四角端分别设有一滑轮35,并于支撑架36最外侧设置一锁栓361,以供移动机构30与座椅骨架20定位;移动机构30带动的座椅骨架20脱离后,座椅骨架20的三具可弯折的轮脚25便可释放下来,再推动座椅骨架20向后,令座椅骨架20内侧的二卡块23、24脱离移动机构30的二卡槽31、32的卡掣;再操控升降机构40的手摇杆41或按压控制箱47上的开关启动马达46,利用螺杆42及其周边的滑杆43,以带动升降机构40下降,直到轮脚25支撑地面并脱离移动机构30;如此该座椅骨架20便可向前移动,使座椅骨架20结合座椅10形成一般的轮椅装置,以方便运送病患者。

配合图2所示,使用者用手扳动滑动轨道60上的推杆63,推杆63带动卡板64脱离齿板65,可使滑动轨道60前后滑动,方便于移动机构30与座椅骨架20移出车门框。

当本发明的轮椅装置欲形成汽车座椅时,如上所示的步骤反向操作,便可轻易地以手动方式将轮椅装置回收至汽车内部形成一般的汽车座椅。

综上所述,本发明轮椅与汽车座椅的结合机构,可安装于车上形成一般汽车座椅来使用,欲供行动不便者使用时,不需离开座椅再转换至一般的轮椅,直接便可将座椅转换成轮椅,以方便行动不便者使用;本发明以手动操作方式便可将安装在汽车内部的座椅,改变成一般的轮椅,反之亦可将轮椅改变成汽车座椅,其不但操作简单且以人为操作方式便可为之,故具经济效益,如此的发明一项创新的专利,因而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