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5653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交通工具座椅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交通工具包括汽车的座椅调节主要有二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人手动调节;一种是利用汽车上的控制装置进行调节,但是两种调节方式均只能调节到固定的几个位置,且且每次调节都需要重新调节无法针对不同的人快捷地自动调节至特定的状态,存在调节过程不方便,调节范围有限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汽车座椅控制装置[申请号:201520342313.5],所述智能手机内设置有应用软件,所述座椅上设置有座椅调节单元,所述座椅调节单元包括用于调节座椅前后的第一电机和用于调节座椅高度的第二电机,所述控制装置包含微处理器,用于发射无线信号的无线发射器,用于接收无线信号的无线接收器;所述座椅调节单元的控制端和无线发射模块的输入端对应电连接微处理器的两个输出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

又如,一种汽车座椅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申请号:cn201210199093.6],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汽车点火启动后,驾驶员通过选择按钮启动汽车座椅自动调节;第二步:摄像头对驾驶员整体进行捕获,将驾驶员的个体的位置信息传给中央处理单元;第三步:中央处理单元通过内部计算,调节座椅调节电机调节座椅的前后调节和座椅椅背的倾斜度调节;第四步:压力传感器收集数据,通过模糊神经网络算法计算驾驶员乘坐已调节过的座椅的舒适度;第五步:将舒适度与存储单元中的专家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有误差则控制座椅调节电机进行微调。

上述两个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调节过程不方便,调节范围有限等问题,且能够记忆驾驶员或乘客调节座椅的参数以供后续快捷调节,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例如只能对单个作为进行局部调节,无法对交通工具内的作为进行整体调节,对于火车、高铁、飞机、大巴等大型交通工具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灵活且方便地调节座椅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座椅通过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包括:

s1:通过安装于智能终端的应用软件连接用于控制交通工具座椅进行调节的座椅控制系统;

s2:当接收到整体调节命令时通过应用软件中的整体调节模块对交通工具内所有的交通工具座椅进行整体调节;

s3:当接收到局部调节命令时通过应用软件中的局部调节模块对交通工具内相应的交通工具座椅进行局部调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对交通工具内的座椅进行整体调节或局部调节,调节灵活、可控性强。

在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中,在步骤s1中,所述的应用软件通过无线模块与座椅控制系统无线连接,且该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和zigbee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中,在步骤s2中,所述的整体调节模块通过控制座椅控制系统的整体调节控制模块对交通工具内所有的交通工具座椅进行整体调节。

在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中,在步骤s3中,所述的局部调节模块通过控制座椅控制系统的局部调节控制模块对交通工具内相应的交通工具座椅进行局部调节。

在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中,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的登录信息,并在用户请求连接交通工具的座椅控制系统时调用后台系统中关于该用户的用户信息,同时判断该用户是否为第一次连接该交通工具的座椅控制系统,若是,则提供控制界面;

否则,提供请求用户输入标识符的请求窗口,并在用户输入准确的标识符后将该用户的登陆信息与标识符以对应关系保存至后台系统。

在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中,在步骤s2和/或步骤s3中,记录用户的设置参数,并将设置参数上传至后台系统与该用户的登陆信息以映射关系进行保存。

在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中,当用户非首次调节相应交通工具的座椅时,调用记录于后台系统中该用户关于该交通工具的历史设置参数,并在用户选择其中一组设置参数的时候直接将该设置参数发送给座椅控制系统的中央处理器使座椅调节至该设置参数对应的状态。

在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中,所述的登陆信息包括账号信息和/或密码信息,所述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信息、相应用户连接过的所有交通工具的标识符信息,以及每辆交通工具对应的历史设置参数信息。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系统,包括智能终端、后台系统和座椅控制系统,所述的后台系统和座椅控制系统分别通过无线模块连接于智能终端,所述的智能终端内安装有用于控制座椅进行调节的应用软件模块,所述的应用软件模块包括整体调节模块和局部调节模块,且所述的整体调节模块和局部调节模块均连接于参数设置模块,所述的座椅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和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整体调节控制模块和局部调节控制模块,所述的后台系统包括用户信息保存模块,其中,

整体调节模块:用于对相应交通工具内的座椅进行整体调节;

局部调节模块:用于对相应交通工具内的相应座椅进行局部调节;

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输入包括前后移动参数、上下移动参数和座椅靠背倾斜度参数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的调节参数;

中央处理器:用于与智能终端进行通信,接收智能终端的控制信息,同时返回控制数据;

整体调节控制模块:用于针对整体调节模块的控制信息对交通工具内的座椅进行整体调节;

局部调节控制模块:用于针对局部调节模块的控制信息对交通工具内的相应座椅进行局部调节;

用户信息保存模块:用于保存包括用户的账号信息、密码信息和用户名信息的用户信息。

在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系统中,所述的软件应用模块还包括标识符输入模块和首次连接判断模块,所述的后台系统包括标识符保存模块,所述的用户信息保存模块还包括已连交通工具标识符保存模块和设置参数保存模块,其中,

标识符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特定的标识符以授权与标识符对应的座椅控制系统相连接;

首次连接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是否为首次连接相应的座椅控制系统;

已连交通工具标识符保存模块:用于保存相应用户连接过的所有交通工具的标识符信息;

标识符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有具有座椅控制系统的交通工具的标识符;

设置参数保存模块:用于保存相应用户连接过的每辆交通工具对应的历史设置参数信息。

本发明基于智能终端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及其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控制灵活、操作方便;2、针对不同用户记忆设置参数,根据历史设置参数实现快捷调节座椅;3、能够选择性地对一个交通工具上的座椅进行整体调节或局部调节,适用于所有的交通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整体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局部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系统框图。

附图标记:智能终端1;后台系统2;用户信息保存模块21;已连交通工具标识符保存模块211;设置参数保存模块212;标识符保存模块22;座椅控制系统3;中央处理器31;整体调节控制模块32;局部调节控制模块33;应用软件模块4;整体调节模块41;局部调节模块42;参数设置模块43;标识符输入模块44;首次连接判断模块4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工具座椅控制技术领域中的智能控制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座椅只能通过手动或交通工具上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带来的调节过程不便、调节范围有限,且无法针对不同的人快捷地自动调节至特定的状态等问题。

以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1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该方法包括:

s1:通过安装于智能终端1的应用软件连接用于控制交通工具座椅进行调节的座椅控制系统3;

在步骤s1中,应用软件通过无线模块与座椅控制系统3无线连接,且该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和zigbee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且本实施例中,为了优先满足当前用户的需要,采用蓝牙模块,对能够对座椅进行调节的距离进行控制,大于蓝牙模块的射程范围的人员无法对座椅进行调节。

s2:用户在应用软件上对交通工工具的座椅进行调节,当应用软件接收到用户的整体调节的操作动作时,通过应用软件中的整体调节模块41对交通工具内所有的交通工具座椅进行整体调节;

进行整体调节的维度包括座椅的整体前后移动和整体上下移动等调节动作。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整体调节模块41通过控制座椅控制系统3的整体调节控制模块32对交通工具内所有的交通工具座椅进行整体调节。

具体地,每个座椅均连接有一个座椅调节电机,每个座椅调节的电机均连接于整体调节控制模块32和局部调节控制模块33,整体调节控制模块32的调节指令同时输出到所有的电机以控制所有的电机同时进行同样的调整;

局部调节模块42发送的调节指令中携带有指向特定座椅的座椅身份信息,局部调节控制模块33将调节指令输出至对应的座椅身份信息的座椅的电机。

当然上述的座椅身份信息可以为一个座椅的身份信息,也可以为多个座椅的身份信息的身份信息组,当只有一个座椅的身份信息的时候,对该一个座椅进行单个调节,当为具有多个座椅的身份信息组时,对该多个座椅进行非单个的局部调节,身份信息组之间的身份信息可重复,例如,针对一辆大巴车内的所有座椅,应用程序中具有指代第一个座椅的座椅一调节单元、指代第二个座椅的座椅二调节单元,也具有指代第一排座椅的座椅组一调节单元、指代第一列座椅的座椅组二调节单元等。

s3:当应用软件接收到用户的局部调节操作动作时,通过应用软件中的局部调节模块42对交通工具内相应的交通工具座椅进行局部调节;

进行局部调节的维度包括单个座椅的前后移动、上下移动和靠背倾斜度控制等。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局部调节模块42通过控制座椅控制系统3的局部调节控制模块33对交通工具内相应的交通工具座椅进行局部调节。

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座椅调节的安全性,避免任何人都能对座椅进行调节,本实施例采用每一交通工具或每一交通工具的座椅控制系统3均具有唯一的标识符,应用软件与座椅控制系统3进行连接时,需要输入该唯一标识符才能得到授权,否则无法连接,更无法对相应的交通工具内的额座椅进行调节,所以,本实施例在步骤s1之前增加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的登录信息,并在用户请求连接交通工具的座椅控制系统3时调用后台系统2中关于该用户的用户信息,同时判断该用户是否为第一次连接该交通工具的座椅控制系统3,若是,则提供控制界面,此时用户可直接对交通工具内的座椅进行调整;

否则,提供请求用户输入标识符的请求窗口,并在用户输入准确的标识符后将该用户的登陆信息与标识符以对应关系保存至后台系统2,应用软件在用户输入正确的标识符后提供控制界面供用户对交通工具内的座椅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由于人们在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时,由于乘车人的数量、身高、体重、个人舒适角度等不一样,经常需要调节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座椅的高度、前后距离以及座椅的倾斜度,若某位乘客需要经常乘坐某一辆汽车内的座椅,在现有技术下,该乘客需要每次重新进行调节以使座椅调节至自己最舒适的位置,但是在本实施例,在步骤s2和/或步骤s3中,应用软件对用户的设置参数进行记录,并将设置参数上传至后台系统2与该用户的登陆信息以映射关系进行保存。

在具有历史设置参数的用户下次需要调节相应的交通工具内的相应座椅的时候,应用软件调用记录于后台系统2中该用户关于该交通工具的历史设置参数,并在用户选择其中一组设置参数的时候直接将该设置参数发送给座椅控制系统3的中央处理器31使座椅调节至该设置参数对应的状态,也就是说用户可在以前设置过参数中直接选择使座椅恢复至以前的某次设置,使调节十分方便,大大提高调节速度。

同样地,对于航空公司、公交公司等工作人员,该方案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工作人员只需用手机下载本发明的应用软件,并在成功下载软件后从各种可以的渠道获取自己管理的交通工具的唯一标识符,并通过唯一标识符与自己管理的交通工具进行连接,每次需要调整座椅的时候只需要在应用软件中找到相应的交通工具对应,然后对交通工具进行整体调节即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工作人员对所有座椅一一进行调整的问题,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进一步地,在对交通工具内的座椅进行调节的时候,还可以采用整体调节与局部调节相结合调节的方式:先采用整体调节模块41对所有座椅调节至合适的位置,然后利用局部调节模块42分别调节各个座椅以快速方便地将交通工具内的座椅调节至最合适的位置。

进一步地,应用软件的登陆信息包括账号信息和/或密码信息,所述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信息、相应用户连接过的所有交通工具的标识符信息,以及每辆交通工具对应的历史设置参数信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交通工具可以为家用的小汽车,公用的功能汽车、大巴汽车、飞机、高铁、火车等交通工具。

本实施例的智能终端1可以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

本实施例的基于智能终端1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方法能够通过已经授权的应用软件对汽车座椅进行灵活调节,且调节范围包括整体调节和局部调节,具有调节效率高、控制灵活等优点。

实施例二

如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1的交通工具座椅调节系统,包括智能终端1、后台系统2和座椅控制系统3,所述的后台系统2和座椅控制系统3分别通过无线模块连接于智能终端1,所述的智能终端1内安装有用于控制座椅进行调节的应用软件模块4,所述的应用软件模块4包括整体调节模块41和局部调节模块42,且所述的整体调节模块41和局部调节模块42均连接于参数设置模块43,所述的座椅控制系统3安装于交通工具内,每一辆可通过本发明的应用软件控制座椅的交通工具均具有一套座椅控制系统3,且所述的座椅控制系统3包括中央处理器31和与中央处理器31连接的整体调节控制模块32和局部调节控制模块33,所述的后台系统2包括用户信息保存模块21,其中,

整体调节模块41:用于对相应交通工具内的座椅进行整体调节;

局部调节模块42:用于对相应交通工具内的相应座椅进行局部调节;

参数设置模块43:用于输入包括前后移动参数、上下移动参数和座椅靠背倾斜度参数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的调节参数;

中央处理器31:用于与智能终端1进行通信,接收智能终端1的控制信息,同时返回控制数据;

整体调节控制模块32:用于针对整体调节模块41的控制信息对交通工具内的座椅进行整体调节;

局部调节控制模块33:用于针对局部调节模块42的控制信息对交通工具内的相应座椅进行局部调节;

用户信息保存模块21:用于保存包括用户的账号信息、密码信息和用户名信息的用户信息。

进一步地,软件应用模块还包括标识符输入模块44和首次连接判断模块45,所述的后台系统2包括标识符保存模块22,所述的用户信息保存模块21还包括已连交通工具标识符保存模块211和设置参数保存模块212,其中,

标识符输入模块44:用于输入特定的标识符以授权与标识符对应的座椅控制系统3相连接;

首次连接判断模块45:用于判断用户是否为首次连接相应的座椅控制系统3,判断方式为调用保存于后台系统2中该用户的已连交通工具标识符保存模块211中的所有标识符,并寻找是否存在当前座椅控制系统3对应的标识符即可;

已连交通工具标识符保存模块211:用于保存相应用户连接过的所有交通工具的标识符信息;

标识符保存模块22:用于保存所有具有座椅控制系统3的交通工具的标识符;

设置参数保存模块212:用于保存相应用户连接过的每辆交通工具对应的历史设置参数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1采用智能手机,通过对已经授权的手机app对汽车座椅进行灵活调节,并且记忆相应用户对其所有设置过参数的座椅的设置参数,在用户再一次需要调整座椅的时候,只需调用先前的数据即可,使用十分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智能终端1;后台系统2;用户信息保存模块21;已连交通工具标识符保存模块211;设置参数保存模块212;标识符保存模块22;座椅控制系统3;中央处理器31;整体调节控制模块32;局部调节控制模块33;应用软件模块4;整体调节模块41;局部调节模块42;参数设置模块43;标识符输入模块44;首次连接判断模块4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