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7600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油装置。

本申请基于在2016年9月30日申请的申请号p2016-192632号的日本专利申请而主张优先权,其公开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而引入本申请。



背景技术:

供油装置用于将从供油喷嘴供给的燃料引导至燃料箱,具有:通路形成部件,其形成使供油喷嘴进行插入的喷嘴插入通路;以及盖部件,其安装于该通路形成部件。并且,在通路形成部件和盖部件之间,具有用于实现喷嘴插入通路与大气的连通的环状通路。如上所述的构造在例如日本特开2013-71503号公报中进行了公开。

在如上所述的供油装置中,使环状通路在通路形成部件的上端侧与喷嘴插入通路连通,因此在与供油喷嘴插入相伴的供油时,大气有可能经由环状通路而进入至喷嘴插入通路。如上所述被导入至喷嘴插入通路的大气有时会伴随从供油喷嘴进行的燃料排放,经由与喷嘴插入通路相比的下游侧的流路而导入至燃料箱侧,参与产生箱内的燃料中的气泡。由于如上所述的情况,导致需要对在供油时大气经由环状通路向喷嘴插入通路导入的情况进行抑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能够实现为以下的方式。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供油装置。该供油装置其将从供油喷嘴供给的燃料向燃料箱进行引导,该供油装置具有:接管嘴,其具有与所述燃料箱连通的燃料流路;以及通路形成部件,其在使所述供油喷嘴插入的喷嘴插入侧安装于所述接管嘴,具有流路形成壁部和分隔壁部,该流路形成壁部在所述喷嘴插入侧的所述燃料流路中,形成所述供油喷嘴的插入流路部的至少一部分,该分隔壁部与所述插入流路部相区分地形成通路,该通路绕所述燃料流路的轴而对所述插入流路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包围。并且,该通路形成部件在所述分隔壁部处具有:大气连通孔,其使所述通路与大气连通;流路连通孔,其使所述通路与相比于所述插入流路部的下游侧的插入末端流路部连通;以及阀机构,其在供油时对所述通路中的大气的经过进行遮断、阻碍。

在该方式的供油装置中,在供油时从大气连通孔至流路连通孔之间对通路中的大气的经过进行阻碍,因此未使通路与相对于插入流路部的下游侧的插入末端流路部连通。因此,根据该方式的供油装置,除了能够抑制在供油时的大气经由通路向插入流路部的导入,还能够抑制在供油时的大气经由通路向插入末端流路部的导入。

(2)在上述方式的供油装置中,也可以设为,在固定于车辆的供油室的状态下,所述流路连通孔位于在铅垂方向上与所述大气连通孔相比的上方侧。这样的话,即使假设水从大气连通孔混入大气而进入至通路,也能够使得水难以被运送至位于在铅垂方向上与大气连通孔相比的上方侧的流路连通孔侧。

(3)在上述方式的供油装置中,也可以设为,所述通路形成部件在所述通路中,沿所述通路(62)具有对所述通路的通路剖面的一部分进行封闭的多个障碍壁部件。这样的话,即使假设水、灰尘从大气连通孔混入大气而进入,也能够在从大气流通孔流入的大气经过通路的期间,使大气与通路的多个障碍壁部件碰撞,使在大气中混入的水分、灰尘留在大气与障碍壁部件的碰撞部位。其结果,根据该方式的供油装置fs,能够进一步提高针对供油喷嘴的插入流路部的防水性和防尘性。

(4)在上述方式的供油装置中,也可以设为,所述分隔壁部在隔着所述通路相对的通路内侧壁和通路外侧壁处,沿所述通路交替地具有多个所述障碍壁部件。这样的话,大气呈锯齿状地在环状通路中进行流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提高针对供油喷嘴的插入流路部的防水性和防尘性。

此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形态实现。例如,能够以使供油喷嘴进行插入的插入口的开闭装置的方式而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从供油喷嘴供给的燃料向车辆的燃料箱进行引导的供油装置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2是在设为将接管嘴固定于车辆的供油室的姿态的基础上沿长边方向剖视观察而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3是沿图2中的3-3线将通路形成部件的要部剖断进行表示的剖断斜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4-4线对通路形成部件和其周围的部件沿长边方向剖视观察而进行表示的剖断斜视图,

图5是将插入完成时的供油喷嘴与下端开闭机构的动作相关联地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6是对将多个障碍壁部件设置于环状通路的通路外侧壁的变形例的通路形成部件和其周围的部件沿长边方向剖视观察而进行表示的剖断斜视图,

图7是对将多个障碍壁部件设置于环状通路的通路内侧壁的变形例的通路形成部件和其周围的部件沿长边方向剖视观察而进行表示的剖断斜视图,

图8是将不具有障碍壁部件的变形例的通路形成部件的要部与图3相当地剖断进行表示的剖断斜视图。

标号的说明

10…接管嘴

11…燃料流路

11d…插入末端流路部

11u…插入流路部

20…接管嘴主体

25…接管嘴连接部

25a…环状凸部

26…燃料蒸气口

26p…气体流路

26a…环状凸部

30…通路形成辅助部件

31…密封材料

32…密封唇壁

33…负压消除阀机构

34…阀体

35…弹簧

36…开口

37…中间壁

38…上端凸缘部

40…下端开闭机构

41…开闭部件

42…密封材料

60…通路形成部件

60a…通路形成部件

60b…通路形成部件

60c…通路形成部件

61…流路形成壁部

62…环状通路

63…分隔壁部

63a…通路内侧壁

63b…通路外侧壁

63c…顶棚壁

64…大气连通孔

65…障碍壁部件

65u…连通室

66…喷嘴引导凸起

67…上端凸缘部

bv…气体排放阀

fc…供油口

fe…安装部件

fn…供油喷嘴

fp…注入管

fr…供油室

fs…供油装置

ft…燃料箱

nt…燃料蒸气管

tv…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将从供油喷嘴fn供给的燃料向车辆的燃料箱ft进行引导的供油装置fs的概要的说明图。在图1及其以后的各图中,记载有表示铅垂方向的箭头g。本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fs具有:接管嘴10、燃料蒸气口26、注入管fp、止回阀tv、燃料蒸气管nt、气体排放阀bv、以及安装部件fe。接管嘴10通过安装部件fe而固定于车辆的供油室fr。作为插入口的供油口fc接受插入的供油喷嘴fn。该接管嘴10通过注入管fp及燃料蒸气管nt而与燃料箱ft连接。注入管fp为例如具有2处蛇形构造的树脂制的管,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伸缩、弯曲。该注入管fp经由止回阀tv而与燃料箱ft连接。从在供油口fc中插入的供油喷嘴fn喷出的燃料经由接管嘴10所形成的后面叙述的燃料流路和注入管fp,从止回阀tv被引导至燃料箱ft。此外,止回阀tv防止燃料从燃料箱ft向注入管fp的逆流。

燃料蒸气管nt的一端经由气体排放阀bv而与燃料箱ft连接,另一端与从接管嘴10凸出的燃料蒸气口26连接。气体排放阀bv也作为将燃料蒸气管nt与燃料箱ft进行连接的接头而起作用。包含燃料蒸气在内的箱内气体从气体排放阀bv流入至燃料蒸气管nt。燃料蒸气在从供油喷嘴fn进行的供油时与所供给的燃料一起经过注入管fp而被引导至燃料箱ft。

下面,对供油装置fs的要部结构进行详述。图2是在将接管嘴10固定于车辆的供油室rf的姿态的基础上沿长边方向剖视观察而进行表示的说明图。图3是沿图2中的3-3线将通路形成部件60的要部剖断进行表示的剖断斜视图。图4是沿图3中的4-4线对通路形成部件60和其周围的部件沿长边方向剖视观察而进行表示的剖断斜视图。如图所示,接管嘴10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地固定于供油室fr(参照图1)。接管嘴10是经由与其下端连接的注入管fp(参照图1)而将从供油喷嘴fn(参照图1)喷出的燃料向燃料箱ft进行输送的机构。接管嘴10具有:接管嘴主体20、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下端开闭机构40、以及通路形成部件60。接管嘴10在筒状形状的接管嘴主体20中从通路形成部件60侧的供油口fc至接管嘴主体末端为止形成燃料流路11。燃料流路11由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进行划分,供油口fc侧为上游侧的供油喷嘴fn的插入流路部11u,下游侧为插入末端流路部11d。

接管嘴主体20在燃料流路11的上游侧安装具有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和通路形成部件60,将燃料流路11的末端侧设为接管嘴连接部25。该接管嘴连接部25在其外周部具有环状凸部25a。注入管fp在被接管嘴连接部25插入而通过环状凸部25a防脱的状态下,与接管嘴连接部25连接。此外,接管嘴主体20从接管嘴连接部25的基部周边凸出而具有燃料蒸气口26。该燃料蒸气口26是从接管嘴主体20分支出的管体,形成从燃料流路11分支出的气体流路26p。燃料蒸气口26也在其外周部具有环状凸部26a。燃料蒸气管nt(参照图1)在被燃料蒸气口26插入而通过环状凸部26a防脱的状态下,与燃料蒸气口26连接。与燃料蒸气口26连接的燃料蒸气管nt在供油时使燃料箱ft(参照图1)的箱内的包含燃料蒸气在内的气体向接管嘴10进行回流,带来顺畅的供油。此外,燃料蒸气口26只要在接管嘴10的外周即可,可以设置于任意位置。

接管嘴主体20包含接管嘴连接部25和燃料蒸气口26,由耐燃料透过性优异的树脂材料、例如尼龙等聚酰胺(p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等而形成,对燃料的透过进行抑制。此外,将接管嘴主体20设为内外层的2层结构,也可以使外层由机械性强度优异的树脂材料、例如聚乙烯(pe)等而形成。这样的话,能够利用外层确保接管嘴主体20的机械性强度、耐冲击性。作为如上所述的外层,在采用聚乙烯的情况下,能够作为极性官能团而采用马来酸改性后的树脂材料(改性聚乙烯)。改性聚乙烯通过化学粘接而与pa进行接合,因此与内层粘接。

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从接管嘴主体20的上端开口侧插入燃料流路11,在上端凸缘部38处与接管嘴主体20热熔接。具有弹性的环状的密封材料31设置于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的外壁凹部,对接管嘴主体20的内壁与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的外壁之间液密·气密地进行密封。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具有环状的密封唇壁32和负压消除阀机构33,并且,对由供油喷嘴fn进行开闭的下端开闭机构40进行支撑。密封唇壁32在插入流路部11u与插入末端流路部11d的边界附近包围燃料流路11。密封唇壁32将下端设为用于进行燃料流路密封的环状的唇部。该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与接管嘴主体20相同地,由具有耐燃料透过性的pa等而形成。

负压消除阀机构33插入于从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的开口壁向内径侧凸出的中间壁37的下部,由弹簧35对阀体34进行保持。阀体34的前端部插入于在中间壁37形成的开口36,对该开口进行开闭。开口36在插入流路部11u与插入末端流路部11d的连接部位处开放而将两侧的流路部连通。因而,如果插入末端流路部11d侧成为负压,则阀体34由于压力差而向使弹簧35收缩一侧进行动作,使开口36开放,因此负压被负压消除阀机构33消除。即,负压消除阀机构33是在燃料箱ft的箱内压低于大气压时使开口36开放的阀机构,构成在供油时对在后面叙述的环状通路62中的大气的经过进行阻碍的阀机构的一个方式。负压消除阀机构33的阀体34也是由pa等而形成的。

下端开闭机构40插入于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在开闭部件41安装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环状的密封材料42。该下端开闭机构40使密封材料42与密封唇壁32的前端唇部抵接,对插入流路部11u进行开闭。开闭部件41能够以在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中插入的未图示的轴承部为中心而沿图中箭头方向进行转动。开闭部件41始终受到在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中插入的未图示的弹簧的预紧力。因而,下端开闭机构40在未将供油喷嘴fn插入的非供油时,使开闭部件41的密封材料42与密封唇壁32的前端唇部抵接而将插入流路部11u闭锁。另一方面,在将供油喷嘴fn插入后的供油时,由插入的供油喷嘴fn的前端对开闭部件41进行推压。其结果,下端开闭机构40使开闭部件41向接管嘴主体20的周壁侧进行转动,使插入流路部11u开放,使该流路部与插入末端流路部11d连通。下端开闭机构40的开闭部件41是由pom或pa等而形成的。

通路形成部件60在使供油喷嘴fn(参照图1)进行插入的喷嘴插入侧安装于接管嘴10。通路形成部件60具有流路形成壁部61、分隔壁部63、以及喷嘴引导凸起66。流路形成壁部61是位于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的密封唇壁32的流路内径侧的环状的部件。流路形成壁61在喷嘴插入侧的燃料流路11中形成供油喷嘴fn的插入流路部即插入流路部11u。该流路形成壁部61将供油喷嘴fn向下端开闭机构40进行引导。在通路形成部件60安装有瓣阀类型的其他部件的情况下,流路形成壁部61形成插入流路部11u的至少一部分。

分隔壁部63形成为与流路形成壁部61划分出环状通路62,该环状通路62对插入流路部11u绕其轴地进行包围。分隔壁部63由通路内侧壁63a、通路外侧壁63b以及顶棚壁63c构成,该通路内侧壁63a和通路外侧壁63b隔着环状通路62相对。通路内侧壁63a从流路形成壁部61的上端伸出。如图2所示,通路形成部件60在安装于接管嘴10的状态下,使由分隔壁部63利用上述的通路内侧壁63a、通路外侧壁63b以及顶棚壁63c围成的环状通路62与流路形成壁部61的下端侧的连通室65u连接。位于通路形成部件60的下游侧的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在图3所示的与大气连通孔64相对的位置具有中间壁37。因此,在未形成该中间壁37的剩余的区域,将上端凸缘部67设为环状通路62的底壁。如上所述,通路形成部件60在成为连通室65u的底壁的通路形成辅助部件30的中间壁37处具有开口36。该开口36作为使环状通路62与相对于插入流路部11u的下游侧的燃料流路11进行连通的流路连通孔而起作用。

通路形成部件60在分隔壁部63中的通路外侧壁63b处具有使环状通路62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孔64。开口36和大气连通孔64如图2及图4所示,在供油装置fs、具体地说接管嘴10固定于车辆的供油室fr的状态下,开口36设置为位于在铅垂方向上与大气连通孔64相比的上方侧。通路形成部件60在通路内侧壁63a和通路外侧壁63b具有多个障碍壁部件65。如图3所示,障碍壁部件65以将环状通路62的通路剖面的一部分进行封闭的方式,分别从通路内侧壁63a和通路外侧壁63b交替地凸出,沿环状通路62排列。上述结构的通路形成部件60与接管嘴主体20相同地,由具有耐燃料透过性的pa等而形成。

图5是将插入完成时的供油喷嘴fn与下端开闭机构40的动作相关联地进行表示的说明图,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fs进行的燃料供油时,供油喷嘴fn由通路形成部件60的喷嘴引导凸起66引导而插入至插入流路部11u。此时,喷嘴前端对下端开闭机构40的开闭部件41进行推压。由于随后供油喷嘴fn仍进行插入,因此如图4所示,供油喷嘴fn推动开闭部件41而使其转动,到达至插入末端流路部11d。在以上的供油喷嘴fn的插入之后,从供油喷嘴fn喷出燃料。喷出的燃料经由与接管嘴10的接管嘴连接部25连接的注入管fp而被引导至燃料箱ft(参照图1)。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fs在图1所示的安装状态下,使接管嘴10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地固定于供油室fr,使在接管嘴10安装的通路形成部件60位于车辆的供油室fr。供油装置fs在供油室fr中容许从在图2至图4所示的通路形成部件60的大气连通孔64进行的供油室内空气(大气)的流入。从大气连通孔64流入的大气经过环状通路62,在经过环状通路62的期间与环状通路62中的多个障碍壁部件65发生碰撞。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fs,在大气中混入的水分、灰尘被留在大气与障碍壁部件65碰撞的部位附近。因此,得到针对使供油喷嘴fn进行插入的插入流路部11u的高的防水性和防尘性。

本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fs在隔着环状通路62相对的通路内侧壁63a和通路外侧壁63b处,沿环状通路62交替地具有多个障碍壁部件65,因此环状通路62中的大气的流动在规定的距离上成为锯齿状。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fs,能够进一步提高使供油喷嘴fn进行插入的插入流路部11u中的防水性和防尘性。

本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fs通过负压消除阀机构33而使开口36在燃料箱ft的箱内压低于大气压时进行开放。因而,本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fs在箱内压成为与大气压几乎相同压力的供油时,由负压消除阀机构33将开口36闭锁,未使环状通路62与相对于插入流路部11u的下游侧的插入末端流路部11d连通。其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fs,能够同时抑制在供油时的大气经由环状通路62向插入流路部11u的导入、在供油时的大气经由环状通路62向插入末端流路部11d的导入。

本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fs使接管嘴10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地固定于供油室fr,在该状态下,使开口36位于在铅垂方向上与大气连通孔64相比的上方侧。因而,即使假设水从大气连通孔64混入大气而进入至环状通路62,也能够使得水难以被运送至位于在铅垂方向上与大气连通孔64相比的上方侧的开口36侧。而且,本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fs如上所述,在环状通路62中沿环状通路62交替地具有多个障碍壁部件65,因此能够进一步地使得水难以被运送至开口36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变形例,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结构而实现。例如,与发明内容一栏所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变形例中的技术特征,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实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够适当地进行替换或组合。另外,如果本说明书中未将该技术特征作为必须的技术特征而进行说明,则能够适当地进行删除。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多个障碍壁部件65交替地设置于环状通路62的通路内侧壁63a和通路外侧壁63b,但也可以将多个障碍壁部件65设置于通路内侧壁63a和通路外侧壁63b中的一者。图6是对将多个障碍壁部件65设置于环状通路62的通路外侧壁63b的变形例的通路形成部件60a和其周围的部件沿长边方向剖视观察而进行表示的剖断斜视图。图7是对将多个障碍壁部件65设置于环状通路62的通路内侧壁63a的变形例的通路形成部件60b和其周围的部件沿长边方向剖视观察而进行表示的剖断斜视图。在这些变形例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障碍壁部件65的设置数也可以考虑防水性、防尘性而适当进行设定。另外,障碍壁部件65除了图3所示的矩形剖面的板状之外,也可以设为剖面三角形状的山形的板状,或者设为相同剖面t字形状的板状。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障碍壁部件65设置于环状通路62的一部分区域,但也可以将障碍壁部件65设置于环状通路62的整个区域。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分隔壁部63,使得由环状通路62对插入流路部11u绕其轴地进行包围,也可以使环状通路62在插入流路部11u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进行包围。例如,在图3中,也可以将环状通路62设为半圆弧状的通路。另外,也可以将插入流路部11u设为包围成矩形状的通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路形成部件60中未插入其他开闭机构,但也可以安装其他开闭阀机构以对通路形成部件60进行封盖,例如通过由供油喷嘴fn推压而打开的瓣阀类型、通过供油喷嘴fn的插入而进行滑动开闭的滑动阀类型的开闭阀机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在环状通路62设置有多个障碍壁部件65,但如果在利用负压消除阀机构33的供油时的环状通路62中的大气遮断是通过开口36的闭锁而进行的,则也可以设为不具有障碍壁部件65的结构。图8是将不具有障碍壁部件65的变形例的通路形成部件60c的要部在与图3相当的位置处剖断进行表示的剖断斜视图。该通路形成部件60c具有两个大气连通孔64,使开口36位于在铅垂方向上与这些大气连通孔64相比的上方侧。因而,根据具有安装了通路形成部件60c的接管嘴10的供油装置fs,能够取得与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图8所示的通路形成部件60c在两个大气连通孔64之间将通路外侧壁63b的一部分设为向铅垂下方侧凸出的状态。因此,根据具有安装了该通路形成部件60c的接管嘴10的供油装置fs,即使水从这些大气连通孔64混入大气而进入至环状通路62,也能够将该进入的水汇集于向铅垂下方侧凸出的通路外侧壁63b。因此,能够使得水难以被运送至开口36侧。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负压消除阀机构33设为在供油时对环状通路62中的大气的经过进行阻碍的阀机构的一个方式,但也可以设为在供油时将大气连通孔64闭锁、或者将环状通路62的局部部位闭锁的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