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2377发布日期:2018-06-12 18:2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货物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存储区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车辆的存储区域的货物管理系统。

车辆可以包括配置为在货物区域中支撑货物的负载底板。例如,小型货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辆通常包括位于车辆后部的货物区域。通过后部车身开口提供进出货物区域的入口,由诸如后挡板或升降门之类的后盖板选择性地关闭该开口。类似地,皮卡车包括货物区域(即货厢),通过货车后部的开口提供进出货厢的入口,并且由后挡板选择性地关闭该开口。负载底板形成货物区域或货厢的下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用于货物区域的货物管理系统,货物区域至少部分地限定在车辆的相对侧壁和负载底板之间,该系统包括设置在负载底板附近的至少一个引导表面和可调节地连接到至少一个引导表面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柱和相对于第一柱可调节的第二柱。第一柱和第二柱中的每一个包括具有上端和相对的下端的壳体。第一平移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柱和第二柱并在第一柱和第二柱之间延伸。第一平移构件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柱的上端的上部和可移动地连接到第二柱的下端的下部。

第二平移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柱和第二柱并在第一柱和第二柱之间延伸。第二平移构件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柱的上端的上部和可移动地连接到第一柱的下端的下部。第一平移构件和第二平移构件可在第一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调节,其中第一柱靠近第二柱,其中第一平移构件和第二平移构件调节到第二柱相对于第一柱的位置。

货物管理系统的至少一个引导表面包括设置在车辆的负载底板中的第一导轨和相对的第二导轨,它们配置为接收支撑结构的第一柱和第二柱。一个或多个突起从第一柱和第二柱的每个的壳体的下端延伸出。第一柱的一个或多个突起构造成可释放地接合第一导轨,并且第二柱的一个或多个突起构造成可释放地接合第二导轨。

第一柱和第二柱的每个的壳体进一步包括由壳体形成并且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其中的凹槽,其配置为当第一平移构件和第二平移构件放置在第一位置时接收第一平移构件和第二平移构件的一部分。第一柱和第二柱的每个的壳体包括形成在壳体的下端中的通道,其构造成接收第一平移构件和第二平移构件的下端的一部分。第一柱和第二柱的通道在第一柱和第二柱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大致垂直地延伸,以接收和引导第一平移构件和第二平移构件的下部。

第一平移构件和第二平移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上构件和下构件,上构件具有枢转地连接到壳体的上端的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下构件具有连接到并且可调节地穿过下端中的通道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和至少部分地在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形成在下构件中的通道。具有第一端、与下构件中的通道配合的第二端和形成在中心构件中的通道的中心构件,其至少部分地在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之间延伸。上构件的第二端通过中心构件中的通道进行调节,并且随着第二柱在第一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中心构件的第二端通过下构件中的通道进行调节。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柱和相对于第一柱可调节的第二柱。第一柱和第二柱中的每一个包括具有上端和相对的下端的壳体。第一平移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柱和第二柱并在第一柱和第二柱之间延伸。第一平移构件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柱的上端的上部和可移动地连接到第二柱的下端的下部。

第二平移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柱和第二柱并在第一柱和第二柱之间延伸。第二平移构件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柱的上端的上部和可移动地连接到第一柱的下端的下部。第一平移构件和第二平移构件可在第一位置(其中第一柱靠近第二柱)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其中第一平移构件和第二平移构件调节到第二柱相对于第一柱的位置)之间调节。

第一平移构件和第二平移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上构件和下构件,上构件具有枢转地连接到壳体的上端的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下构件具有连接到并且可调节地穿过下端中的通道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和至少部分地在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形成在下构件中的通道。具有第一端、与下构件中的通道配合的第二端和形成在中心构件中的通道的中心构件,其至少部分地在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之间延伸。上构件的第二端通过中心构件中的通道进行调节,并且随着第二柱在第一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中心构件的第二端通过下构件中的通道进行调节。

在又另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包括至少部分地限定在相对的侧壁和负载底板之间并与货物管理系统配合的货物区域。货物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负载底板附近的至少一个引导表面和可调节地连接到至少一个引导表面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柱和相对于第一柱可调节的第二柱。第一柱和第二柱中的每一个包括具有上端和相对的下端的壳体。第一平移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柱和第二柱并在第一柱和第二柱之间延伸。第一平移构件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柱的上端的上部和可移动地连接到第二柱的下端的下部。

第二平移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柱和第二柱并在第一柱和第二柱之间延伸。第二平移构件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柱的上端的上部和可移动地连接到第一柱的下端的下部。第一平移构件和第二平移构件可在第一位置(其中第一柱靠近第二柱)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其中第一平移构件和第二平移构件可调节到第二柱相对于第一柱的位置)之间调节。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布置在车辆的内部货物区域中的货物管理系统的车辆后端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处于第一或存储位置的货物管理系统的支撑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处于至少一个第二或展开位置的货物管理系统的支撑结构的透视图;

图4是处于至少一个第二或展开位置的货物管理系统的支撑结构的前平面图;

图5是第二平移构件的下端的前平面图,其可移动地连接到第一支撑柱的壳体中沿图4的部分5的通道中;并且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沿着图4的部分6的门的支撑结构的第一平移构件的互连的上和中心构件的前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只要有可能,在附图和说明书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零件或步骤。附图是简化的形式并且没有精确按照比例。为了方便和清楚,仅可以使用诸如顶部、底部、左、右、上、上面、上方、下、下面、后和前的方向术语。这些和类似的方向术语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参考附图,其中在几个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对应于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1示出了机动车辆10的示意图。为了说明性的目的示出了车辆10,并且仅示出在其中可以限定储藏室或区域12的一个可能的环境。应当理解,车辆可以是诸如飞机、全地形车辆(ATV)、船、个人移动装置、机器人等的移动平台,以实现本公开的目的。

车辆10的车身14包括后门开口16。车辆座椅18设置在车辆10的内部,并且至少通过后门开口16可接近。座椅18可以是运动型多功能车辆等中的第二或第三排座椅。或者,座椅18可以是仅具有一排座椅的车辆10中的前座,诸如皮卡车。车身14的相对侧壁20包括在车身14的车顶(未示出)和负载底板24之间延伸的内部。内部货物区域26至少部分地限定在相对侧壁20和负载底板24之间。货物区域26在座椅18之后延伸,在相对侧壁20之间,并在负载底板24上方。后盖板或门(未示出)与后门开口16配合以进一步限定货物区域26。

可以理解,在关于车辆10内的部件的位置的整个描述中可以使用相对于车辆方向的方向术语。因此,前进方向将朝向车辆10的发动机室并且与车辆10的后端相对。负载底板24可以包括与车辆10的内部相匹配的地板覆盖物或装饰,诸如地毯等。负载底板24可以大体上与后门开口16水平并平行,并且可以提供连续的表面以在其上接收和支撑物体。

另外参考图2-图4,货物管理系统30可以设置在车辆10的内部货物区域26中。货物管理系统30包括至少一个引导表面32,其靠近并与负载底板24配合。可以设想,至少一个引导表面32可以包括设置在或装入负载底板24中的至少一个轨道,其大致延伸穿过车辆10的相对侧壁20之间的内部货物区域26。如图1中所示,至少一个导轨32可以大体上垂直于车辆10的纵向轴线28延伸,但是应当理解,至少一个导轨还可以大致侧向或者其他方向延伸穿过货物区域26。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引导表面32包括与与第一侧壁20邻近设置的负载底板24配合的第一导轨32,以及与与第二侧壁21邻近设置的负载底板24配合的相对的第二导轨34。第一导轨32和第二导轨34可以一体地形成在负载底板24中,或者可以被焊接、螺栓连接、紧固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负载底板24上,使得导轨32、34集成到车辆10中以用作定位货物管理系统30和支持货物管理系统30这两种目的的导轨。

支撑结构或门36可以可释放地连接到负载底板24上方的一个或多个导轨32、34。门36可以可调节地定位在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位置38和如图3中和图4中所示的至少一个第二位置40之间,第一位置中门36处于缩回或存储位置,第二位置中门36放置在伸展或展开位置。可以设想,当门36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放置在第一位置38时,门36可以与第一导轨32分离,以便存放在车辆10中或从车辆10移除。

门36包括至少一个可释放地固定并相对于负载底板24可移动的支撑柱42。在一个实施例中,门36包括第一柱42和可相对于第一柱42调节的第二柱44。第一柱42和第二柱44中的每一个包括具有上端48和相对的下端50的柱壳体46。柱42、44的下端50可以是壳体46的末端,并且配置为接收一个或多个突起52。一个或多个突起52可以配置为可释放地接合导轨32、34的一部分。替代地,一个或多个突起52可以配置为将第一支撑柱42和第二支撑柱44定位在非车辆表面(未示出)上。

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中,一个或多个突起52可以是T形以与导轨32、34中的对应的T形槽配合以接收支撑柱42、44的突起52。在这种布置中,每个支撑柱42、44上的突起52在导轨32、34的槽中沿导轨32、34平移到期望位置。还可以想到,当门36不处于使用时,通过移动柱42、44经过轨道32、34的端部,支撑柱42、44可以从导轨32、34中的狭槽移除,来减小车辆重量并提高燃油经济性。

如以下将更详细描述的那样,门36的多个平移构件54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42、44并在它们之间延伸。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网、隔板或面板可以在柱42、44之间延伸并与多个构件54配合。门36在图1中所示的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中将内部货物区域26在前货物区域56和后货物区域58之间进行划分,以允许用户组织货物区域26并且基于在各种位置之间调整门的柱42、44来固定各种尺寸的物品。还应当理解,货物管理系统可以与单个平移构件一起使用。

当门36处于至少一个第二位置时,门36可以大致垂直于相对侧壁20、21延伸并且延伸到负载底板24。门36不限于垂直于侧壁20、21和负载底板24的实施例。例如,根据第一导轨32和第二导轨34的位置,内部货物区域26可以侧向地或其他方向分开,以将内部货物区域26定制成不同的货物区域部分,以最佳地分离、支撑和固定不同的货物负载。

现在参考图3和图4,货物管理系统的多个平移构件54包括第一平移构件60和第二平移构件80。第一平移构件60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柱42和第二柱44并在它们之间延伸。第一平移构件60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柱42的上端48的上部62和可移动地连接到第二柱44的下端50的下部64。

第二平移构件80靠近第一平移构件60设置并且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柱42和第二柱44并在它们之间延伸。第二平移构件80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柱44的上端48的上部82和可移动地连接到第一柱42的下端50的下部84。第一平移构件60和第二平移构件80可在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如图3中所示的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调节,第一位置中第一柱42靠近第二柱44设置以缩回门36,第二位置中调节第一平移构件60和第二平移构件80以将第二柱44移动离开第一柱42来伸展门36。

如图3中最佳所示,第一柱42和第二柱44中的每一个的壳体46可以形成为包括U形空腔或凹槽47。凹槽47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壳体46,并且当第一平移构件60和第二平移构件80置于图2中的第一或缩回位置时,其尺寸设计为接收第一平移构件60和第二平移构件80的至少一部分2。第一柱42和第二柱44中的每一个的壳体46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壳体46的下端50中的通道51。如图5中另外所示,第一柱42的壳体46中的通道51配置为接收第一平移构件60的下端64的一部分。第一柱42和第二柱44的壳体46中的通道51大致垂直地在第一柱42和第二柱44的上端48和下端50之间延伸,以接收和引导穿过它们的第一平移构件60和第二平移构件80的下部64、84。

应当理解,第一平移构件60和第二平移构件80可配置为各种几何形状,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构件。在图中所示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中,第二平移构件60的上部62可以包括上构件66,其具有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柱42的壳体46的上端48的第一端67和相对的第二端68。中心构件70包括可调节地连接到上构件66的第二端68的第一端71、相对的第二端72和形成在中心构件70中的通道73,该通道在第一端71和相对的第二端72之间至少部分地延伸。

如图6中最佳所示,中心构件70中的通道73配置为在其中接收上构件66的部分69,并且当第一平移构件60在第一或缩回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或展开位置之间调节时,允许上构件66的部分69通过通道73平移。

第一平移构件60的下部64可以包括下构件74,其具有连接到并且可调节地穿过壳体46的下端50中的通道51的第一端75和相对的第二端76。通道77形成在下构件74中并且至少部分地在下构件74的第一端75和相对的第二端76之间延伸。下构件74中的通道77配置为在其中接收中心构件70的部分78,并且当第一平移构件60在第一或缩回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或展开位置之间调节时,允许中心构件70的部分78通过通道77平移。

第二平移构件80可以包括与第一平移构件60类似的构造。例如,第二平移构件80的上部82可以包括上构件86,其具有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柱44的壳体46的上端48的第一端87和相对的第二端88。中心构件90包括可调节地连接到上构件86的第二端88的第一端91、相对的第二端92和形成在中心构件90中的通道93,该通道在第一端91和相对的第二端92之间至少部分地延伸。中心构件90中的通道93配置为在其中接收上构件86的部分89,并且当第二平移构件80在第一或缩回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或展开位置之间调节时,允许上构件86的部分89通过通道93平移。

第二平移构件80的下部84可以包括下构件94,其具有连接到并且可调节地穿过壳体46的下端50中的通道51的第一端95和相对的第二端96。通道97形成在下构件94中并且至少部分地在下构件94的第一端95和相对的第二端96之间延伸。下构件94中的通道97配置为在其中接收中心构件90的部分98,并且当第二平移构件80在第一或缩回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或展开位置之间调节时,允许中心构件90的部分98通过通道97平移。

详细描述和附图或图示对本公开是支持性和描述性,但是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用于实施所要求公开的一些最佳模式和其他实施例,但是存在用于实践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公开的各种替代设计和实施例。此外,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或本说明书中提及的各种实施例的特征不一定理解为彼此独立的实施例。相反,可以将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描述的每个特征与来自其他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期望特征组合,从而产生未以文字或参考附图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因此,这样的其他实施例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框架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