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旅行靠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0475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汽车旅行靠枕。



背景技术:

汽车靠枕是一种汽车内饰,也是一种汽车健康用品。汽车靠枕是用来来调节人体与座位接触点以获得更舒适的角度来减轻疲劳,不同类型的汽车靠枕也可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汽车靠枕也可以是装饰品,通过汽车靠枕的色彩及质料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能使汽车内部陈设艺术效果更佳丰富多彩。现有的汽车靠枕都是放置汽车座位上或者固定于座位靠背上,无法调节靠枕的高度,从而无法适应所有人群,大大降低了使用范围,而且摆放位置不当,还会给人体带来不适,严重影响乘客的心情。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旅行靠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旅行靠枕,包括颈枕和腰枕,所述颈枕位于所述腰枕上方,所述颈枕背面底部设置有织带套一,所述腰枕背面顶部设置有织带套二,所述织带套一和所述织带套二内部穿插设有固定织带,所述固定织带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织带套一和所述织带套二通过卡扣卡槽连接,所述颈枕底面靠近所述固定织带处设置有限位卡扣一,所述腰枕顶面靠近所述固定织带处设置有限位卡扣二,所述限位卡扣一和所述限位卡扣二为同一种限位卡扣,所述限位卡扣包括壳体、限位板、按压柱、按压板和弹簧,所述壳体与所述颈枕底面或者所述腰枕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按压柱底端与所述限位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柱顶端穿过所述壳体顶面与所述按压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限位板底面和所述壳体底面内壁上,所述固定织带穿过所述限位板顶面与所述壳体顶面内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颈枕包括固定板一、弹性外壳一、第一气囊一、第二气囊一和第三气囊一,所述织带套一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一背面,所述弹性外壳一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一正面,所述第一气囊一、所述第二气囊一和所述第三气囊一固定于所述弹性外壳一与所述固定板一正面之间,所述第二气囊一位于所述第一气囊一和所述第三气囊一之间,所述第三气囊一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一正面,所述第一气囊一固定于所述弹性外壳一内壁上,所述固定板一底面设置有进气孔一,所述进气孔一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囊一、所述第二气囊一和所述第三气囊一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腰枕包括固定板二、弹性外壳二、第一气囊二、第二气囊二和第三气囊二,所述织带套二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二背面,所述弹性外壳二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二正面,所述第一气囊二、所述第二气囊二和所述第三气囊二固定于所述弹性外壳二与所述固定板二正面之间,所述第二气囊二位于所述第一气囊二和所述第三气囊二之间,所述第三气囊二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二正面,所述第一气囊二固定于所述弹性外壳二内壁上,所述固定板二顶面设置有进气孔二,所述进气孔二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囊二、所述第二气囊二和所述第三气囊二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织带位于所述颈枕上方设置有限位杆一,所述限位杆一两端分别通过限位套一与所述固定织带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套一分别固定于所述限位杆一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织带位于所述腰枕下方设置有限位杆二,所述限位杆二两端分别通过限位套二与所述固定织带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套二分别固定于所述限位杆二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顶面设置有波纹齿一。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面内壁上设置有波纹齿二。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卡扣的外表面为光滑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固定织带竖直缠绕于座位的靠背上,然后穿过颈枕背面的织带套一与顶面的限位卡扣一和腰枕顶面的限位卡扣二与背面的织带套二,最后通过卡扣卡槽固定连接,卡扣卡槽位于座位靠背后面,颈枕和腰枕位于座位靠背正面,织带套一和织带套二的设置,使得颈枕和腰枕可沿着固定织带上下移动,限位卡扣一和限位卡扣二从而可以固定颈枕和腰枕的位置,防止颈枕和腰枕滑落,造成与人体部位发生偏差,保障乘客使用的舒适性,乘客坐在座位上,可根据自己的颈部和腰部的位置,来调节颈枕和腰枕的高度,从而达到自身的舒适性,此外,由于高度位置的可调节性,从而也使得靠枕使用于不同身形差的人群,使得靠枕的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靠枕的使用范围,限位卡扣通过采用壳体、限位板、按压柱、按压板和弹簧组成,使得限位卡扣的结构简单,而且方便使用,不按压的情况下一直保持锁死状态,从而保障颈枕和腰枕的稳定性,进而保障乘客使用的舒适性,整个结构组装简单,可拆卸,大大方便了颈枕和腰枕的更换和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旅行靠枕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旅行靠枕的后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旅行靠枕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旅行靠枕的颈枕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旅行靠枕的腰枕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旅行靠枕的限位卡扣结构图。

图中:

1、颈枕;101、固定板一;102、弹性外壳一;103、第一气囊一;104、第二气囊一;105、第三气囊一;2、腰枕;201、固定板二;202、弹性外壳二;203、第一气囊二;204、第二气囊二;205、第三气囊二;3、织带套一;4、织带套二;5、固定织带;6、卡扣卡槽;7、限位卡扣;701、壳体;702、限位板;703、按压柱;704、按压板;705、弹簧;8、进气孔一;9、进气孔二;10、限位杆一;11、限位套一;12、限位杆二;13、限位套二;14、波纹齿一;15、波纹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旅行靠枕。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旅行靠枕,包括颈枕1和腰枕2,所述颈枕1位于所述腰枕2上方,所述颈枕1背面底部设置有织带套一3,所述腰枕2背面顶部设置有织带套二4,所述织带套一3和所述织带套二4内部穿插设有固定织带5,所述固定织带5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织带套一3和所述织带套二4通过卡扣卡槽6连接,所述颈枕1底面靠近所述固定织带5处设置有限位卡扣一,所述腰枕2顶面靠近所述固定织带5处设置有限位卡扣二,所述限位卡扣一和所述限位卡扣二为同一种限位卡扣7,所述限位卡扣7包括壳体701、限位板702、按压柱703、按压板704和弹簧705,所述壳体701与所述颈枕1底面或者所述腰枕2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702位于所述壳体701内部,所述按压柱703底端与所述限位板702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柱703顶端穿过所述壳体701顶面与所述按压板704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705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限位板702底面和所述壳体701底面内壁上,所述固定织带5穿过所述限位板702顶面与所述壳体701顶面内壁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得颈枕1能够适用不同的人群,可通过采用所述颈枕1包括固定板一101、弹性外壳一102、第一气囊一103、第二气囊一104和第三气囊一105,所述织带套一3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一101背面,所述弹性外壳一102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一101正面,所述第一气囊一103、所述第二气囊一104和所述第三气囊一105固定于所述弹性外壳一102与所述固定板一101正面之间,所述第二气囊一104位于所述第一气囊一103和所述第三气囊一105之间,所述第三气囊一105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一101正面,所述第一气囊一103固定于所述弹性外壳一102内壁上,所述固定板一101底面设置有进气孔一8,所述进气孔一8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囊一103、所述第二气囊一104和所述第三气囊一105相连接来实现,通过采用颈枕1由固定板一101、弹性外壳一102、第一气囊一103、第二气囊一104和第三气囊一105组成,将颈枕1内部分成三层,乘客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颈枕1的厚度,已达到自己使用的舒适性,从而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乘客,使用范围广泛。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腰枕2能够适应不同人群,可通过采用所述腰枕2包括固定板二201、弹性外壳二202、第一气囊二203、第二气囊二204和第三气囊二205,所述织带套二4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二201背面,所述弹性外壳二202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二201正面,所述第一气囊二203、所述第二气囊二204和所述第三气囊二205固定于所述弹性外壳二202与所述固定板二201正面之间,所述第二气囊二204位于所述第一气囊二203和所述第三气囊二205之间,所述第三气囊二205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二201正面,所述第一气囊二203固定于所述弹性外壳二202内壁上,所述固定板二201顶面设置有进气孔二9,所述进气孔二9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囊二203、所述第二气囊二204和所述第三气囊二205相连接来实现,通过采用腰枕2由固定板二201、弹性外壳二202、第一气囊二203、第二气囊二204和第三气囊二205组成,将腰枕2内部分成三层,乘客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腰枕2的厚度,已达到自己使用的舒适性,从而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乘客,使用范围广泛。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固定能够织带交叉缠绕,可通过采用所述固定织带5位于所述颈枕1上方设置有限位杆一10,所述限位杆一10两端分别通过限位套一11与所述固定织带5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套一11分别固定于所述限位杆一10两端来实现,通过设置限位杆一10和限位套一11,从而可防止颈枕1上方的固定织带5交叉缠绕,保障固定织带5之间的距离相等,保障颈枕1的正常滑动,保障靠枕的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固定织带5交叉缠绕,可通过采用所述固定织带5位于所述腰枕2下方设置有限位杆二12,所述限位杆二12两端分别通过限位套二13与所述固定织带5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套二13分别固定于所述限位杆二12两端来实现,通过设置限位杆二12和限位套二13,从而可防止腰枕2下方的固定织带5交叉缠绕,保障固定织带5之间的距离相等,保障腰枕2的正常滑动,保障靠枕的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限位卡扣7的固定性能,可通过采用所述限位板702顶面设置有波纹齿一14来实现,通过设置波纹齿二15,从而增加了限位板702顶面的粗糙度,进而增大了限位板702顶面与固定织带5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颈枕1或者腰枕2滑落,大大提高了限位卡扣7的固定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限位卡扣7的固定性能,可通过采用所述壳体701顶面内壁上设置有波纹齿二15来实现,通过设置波纹齿二15,从而增加了壳体701顶面内壁的粗糙度,进而增大了壳体701顶面内壁与固定织带5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颈枕1或者腰枕2滑落,大大提高了限位卡扣7的固定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限位卡扣7表面尖锐给身体带来不适,可通过采用所述限位卡扣7的外表面为光滑表面来实现,通过采用光滑表面的限位卡扣7,从而消除了限位卡扣7尖锐的外表面,不会给人体带来不适的感觉,进而大大满足了旅客的舒适感。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固定织带5竖直缠绕于座位的靠背上,然后穿过颈枕1背面的织带套一3与顶面的限位卡扣一和腰枕2顶面的限位卡扣二与背面的织带套二4,最后通过卡扣卡槽6固定连接,卡扣卡槽6位于座位靠背后面,颈枕1和腰枕2位于座位靠背正面,织带套一3和织带套二4的设置,使得颈枕1和腰枕2可沿着固定织带5上下移动,限位卡扣一和限位卡扣二从而可以固定颈枕1和腰枕2的位置,防止颈枕1和腰枕2滑落,造成与人体部位发生偏差,保障乘客使用的舒适性,乘客坐在座位上,可根据自己的颈部和腰部的位置,来调节颈枕1和腰枕2的高度,从而达到自身的舒适性,此外,由于高度位置的可调节性,从而也使得靠枕使用于不同身形差的人群,使得靠枕的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靠枕的使用范围,限位卡扣7通过采用壳体701、限位板702、按压柱703、按压板704和弹簧705组成,使得限位卡扣7的结构简单,而且方便使用,不按压的情况下一直保持锁死状态,从而保障颈枕1和腰枕2的稳定性,进而保障乘客使用的舒适性,整个结构组装简单,可拆卸,大大方便了颈枕1和腰枕2的更换和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