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457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诸如钥匙丢了或者车坏了等致使车无法移动的情况。如果强行拖动车辆,费时费力,车身的重量大部分压在轮子上,会对轮子造成一定的损伤。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改进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车辆移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车辆移动装置,它包括承压板、可伸缩横杆结构和行走轮组件,所述可伸缩横杆结构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安插于所述第一横杆内,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上均开有多个调节孔,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的外侧分别与对应的承压板连接,每个承压板下方设置一组行走轮组件,每个行走轮组件包括辊轴和安装于所述辊轴两端的行走轮,所述承压板下部焊接多根加强轴,每根加强轴的端部设有圈环,所述圈环套于所述辊轴上。

进一步的,为防止轮胎打滑,在所述承压板的表面粘附有橡胶面。

进一步的,为更加稳固轮子,方便移动故障车辆,所述橡胶面上开有卡入轮子的卡槽。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车辆移动装置,配套使用套移动装置,将故障车辆的轮子压在承压板上,依靠两组行走轮移动,用绳索牵引车辆,或使用较轻的力推动车辆,车辆即可实现快速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承压板,2、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调节孔,5、螺栓,6、辊轴,7、行走轮,8、加强轴,9、圈环,10、橡胶面,1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图1所示,本发明的车辆移动装置,它包括承压板1、可伸缩横杆结构和行走轮组件,可伸缩横杆结构包括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3,第二横杆3安插于第一横杆2内,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3上均开有多个调节孔4,通过螺栓5安插于不同的调节孔4内,来调节横杆的长度,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3的外侧分别与对应的承压板1连接,每个承压板1下方设置一组行走轮组件,每个行走轮组件包括辊轴6和安装于辊轴6两端的行走轮7,承压板1下部焊接多根加强轴8,加强轴8的端部焊接有圈环9,圈环9套于辊轴6上。

根据车子轮子的大小,调节前后承压板1之间的距离,故障车辆的轮子压在承压板1上,通过下方的行走轮组件移动,前后两组行走轮组件一同移动,减轻了故障车辆对承压板1上的压力,可轻松实现移动。

为防止轮胎打滑,承压板1的表面粘附有橡胶面10。

为更加稳固轮子,方便移动故障车辆,橡胶面10上开有卡入轮子的卡槽11。

本发明的车辆移动装置,配套使用4套移动装置,将故障车辆的轮子压在承压板1上,依靠两组行走轮移动,用绳索牵引车辆,或使用较轻的力推动车辆,车辆即可实现快速移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车辆移动装置,它包括承压板、可伸缩横杆结构和行走轮组件,可伸缩横杆结构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二横杆安插于所述第一横杆内,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上均开有多个调节孔,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的外侧分别与对应的承压板连接,每个承压板下方设置一组行走轮组件,每个行走轮组件包括辊轴和安装于辊轴两端的行走轮,承压板下部焊接多根加强轴,每根加强轴的端部设有圈环,圈环套于所述辊轴上。本发明的车辆移动装置,配套使用套移动装置,将故障车辆的轮子压在承压板上,依靠两组行走轮移动,用绳索牵引车辆,或使用较轻的力推动车辆,车辆即可实现快速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徐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12.28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