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0098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及汽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及汽车。



背景技术:

为了追求汽车的造型和配置,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大多采用扣手锁止功能来实现。目前,现有的肘靠锁普遍采用带有弹簧的翻转结构,如图1所示,该肘靠锁主要包括锁扣手11、弹簧12、轴13和挡圈14,其通过弹簧12实现肘靠锁的开启和关闭。然而,该结构成本高,组装相对困难,此外弹簧结构在开启和关闭时易因摩擦产生的异响,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及汽车,该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成本低,组装简单,在使用时不会产生异响,用户体验感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包括弹性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撑板底部的钩部,在所述弹性支撑板上设有开口,所述钩部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撑板开口的一端,并且所述钩部的末端朝向所述弹性支撑板的另一端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包括矩形开口和分别与所述矩形开口连接的两个线形开口,两个所述线形开口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矩形开口一端的两侧,所述钩部设置在两个线形开口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线形开口分别设置在所述钩部两侧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线形开口的长度与所述钩部顶部的长度相同,并且所述钩部设置在两个线形开口之间的下方。

进一步地,在所述弹性支撑板与所述钩部的两侧之间分别设有纵向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加强筋纵向延伸至所述弹性支撑板的侧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弹性支撑板与所述钩部的端面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横向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加强筋的横向延伸长度与所述线形开口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在所述弹性支撑板一端的末端设置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肘靠、储物盒和上述任一所述的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所述弹性支撑板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肘靠上,所述钩部能够钩设在所述储物盒上。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设置有弹性支撑板,利用该弹性支撑板的自身变形即可通过钩部实现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开启和关闭,在弹性支撑板上设置的开口有利于加大弹性支撑板的自身变形量,从而便于操作。该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成本低,组装简单,在使用时不会产生异响,用户体验感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弹性支撑板;2:钩部;3:矩形开口;4:线形开口;5:纵向加强筋;6:横向加强筋;7:拉手;8:储物盒;9:副仪表板饰板;10:安装孔;11:锁扣手;12:弹簧;13:轴;14: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包括弹性支撑板1和设置在弹性支撑板1底部的钩部2,在弹性支撑板1上设有开口,钩部2设置在弹性支撑板1开口的一端,并且钩部2的末端朝向弹性支撑板1的另一端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设置有弹性支撑板1,利用该弹性支撑板1的自身变形即可通过钩部2实现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开启和关闭,在弹性支撑板1上设置的开口有利于加大弹性支撑板1的自身变形量,从而便于操作。该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成本低,组装简单,在使用时不会产生异响,用户体验感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支撑板1的一端(即右端)供用户操作,从而使其发生变形,以便通过钩部2实现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开启和关闭;弹性支撑板1的另一端(即左端)用于将其固定在肘靠上。可以理解的是,弹性支撑板1应当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对其材质和成型方式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采用POM、PO66等材料注塑成型。此外,对钩部2的成型方式也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与弹性支撑板1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对开口在弹性支撑板1上的设置方式不作严格限制,可以理解的是,开口应当设置在弹性支撑板1的右端,并且钩部2也应当设置在弹性支撑板1开口的右端,以便加大弹性支撑板1的自身变形量。对开口的形状和尺寸不作严格限制,在满足加工工艺、弹性支撑板1强度以及自身变形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开口可以包括矩形开口3和分别与矩形开口3连接的两个线形开口4,两个线形开口4可以分别相对设置在矩形开口3一端的两侧,钩部2可以设置在两个线形开口4之间。该设置方式既便于加工,并且能够良好地保证弹性支撑板1的自身变形量。

进一步地,两个线形开口4可以分别设置在钩部2两侧的正上方。该设置方式较为省力,在较小力度下即可实现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开启和关闭,用户操作方便。

优选地,两个线形开口4的长度可以与钩部2顶部的长度(将钩部2顶部沿弹性支撑板1长度方向的长度设为钩部2顶部的长度)相同,并且钩部2可以设置在两个线形开口4之间的下方;此时,钩部2与矩形开口3邻接,钩部2的顶面正好位于两个线形开口4之间,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省力。

为了弥补在弹性支撑板1上设置开口从而造成的弹性支撑板1强度降低,可以在弹性支撑板1与钩部2之间设置加强筋。对加强筋的设置方式不作严格限制,在保证弹性支撑板1强度和自身变形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弹性支撑板1与钩部2的两侧之间分别设置纵向加强筋5。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弹性支撑板1的宽度方向设为纵向,将弹性支撑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为横向。纵向加强筋5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弹性支撑板1与钩部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纵向加强筋5可以纵向延伸至弹性支撑板1的侧面,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弹性支撑板1与钩部2之间的连接强度。

结合图4所示,进一步地,可以在弹性支撑板1与钩部2的端面之间设置一个以上的横向加强筋6;对横向加强筋6的设置数量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在弹性支撑板1与钩部2的端面之间相对设有两个横向加强筋6。横向加强筋6不仅能够提高弹性支撑板1与钩部2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能够将用户的操作力传递给钩部2,从而在弹性支撑板1发生变形时易于带动钩部2,以便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开启和关闭。优选地,横向加强筋6的横向延伸长度与线形开口4的长度相同,该设置方式能够较好地弥补线形开口4对于弹性支撑板1强度造成的降低。

此外,可以在弹性支撑板1一端(即右端)的末端设置拉手7,从而便于用户操作。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肘靠(未图示)、储物盒8和上述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弹性支撑板1的另一端(即左端)安装在肘靠上,钩部2能够钩设在储物盒8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肘靠以常规方式设置,例如可以设置在储物盒8上的副仪表板饰板9上;此外,弹性支撑板1可以常规方式安装在肘靠上,例如可以在弹性支撑板1的左端开设安装孔10,并且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将弹性支撑板1固定在肘靠上。

如图5所示,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在关闭状态下,钩部2钩设在储物盒8上,在需要打开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时,用户可通过拉起拉手7,使弹性支撑板1的右端发生变形,在弹性支撑板1右端变形时能够带动钩部2运动,从而使钩部2从储物盒8上脱离,实现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开启;而在需要关闭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时,弹性支撑板1可通过恢复形变而再次钩设在储物盒8上,从而实现汽车副仪表板肘靠锁的关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