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00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肘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汽车用座椅上的肘靠装置,尤其涉及可无等级地调整角度的可动式肘靠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可动式的肘靠装置,7>开有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
2。这些肘靠装置构成为肘靠主体相对于座^"架可自由转动,同时作为用于锁定肘靠装置主体的转动及进行其解除的锁定弹簧而
使用盘簧。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肘靠装置具有通过巻绕在轴上的锁定弹簧而将固定轴和可动轴同轴安装的双轴结构。固定轴被固定在座片争架上,固定轴是在向座椅架进行固定的状态下用于固定锁定弹簧的轴部。可动轴被固定在肘靠主体上,与肘靠主体一起转动,以从固定轴到可动轴的方式巻绕锁定弹簧。并且,当锁定弹簧收缩时,可通过可动轴锁定肘靠主体的转动,且当锁定弹簧张开时,可动轴和肘靠主体可进行转动。
在专利文献1的肘靠装置中,虽然通过这样的双轴结构,无等级地调整肘靠主体的角度,但在这样的双轴结构中,为了确保肘靠装置的保持力(支撑将臂放在上面时的重量的力),锁定弹簧除了巻绕可动轴的匝数,还需要巻绕固定轴的匝数。因此,需要巻绕可动轴和固定轴两者的匝数,且锁定弹簧的高度变大,作为整个肘靠装置的厚度变大。因此,由于基于锁定弹簧的匝数的高度的限制,从而导致在肘靠装置的薄型化方面存在限制。
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肘靠装置是如下的单轴结构只使用用于支撑肘靠主体的转动的固定轴,且将锁定弹簧巻绕在固定轴上,进行肘靠主体的转动锁定及其解除。锁定弹簧的固定侧钩被固定在肘靠主体上,锁定弹簧的自由侧钩向张开方向或收缩方向移动。并且,自由侧钩通过向张开方向移动,从而解除基于锁定弹簧的锁定,通过向收缩方向移动,从而进行基于锁定弹簧的锁定。在这样的单轴结构中,无需将可动轴部同轴地组装于固定轴部,且不需要巻绕可动轴部的匝数,因此锁定弹簧的高度低,且可^f吏肘靠装置薄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7791号7>才艮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99547号7>才艮
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单轴结构的肘靠装置中,当锁定弹簧相对于固定轴/人可转动状态(即,锁定弹簧张开且在与固定轴之间存在间隙的非锁定或空转状态)向锁定状态(锁定弹簧收缩且巻紧在固定轴上的状态)转换时,存在直到形成锁定状态为止锁定弹簧发生挠曲(弯曲)的问题。作为肘靠装置使用方便的方法,虽然优选是瞬间地进行从非锁定状态或空转状态向锁定状态的转换,但在专利文献2的肘靠装置中,直至锁定、即直至锁定弹簧巻紧固定轴为止,在转动方向产生弯曲。在产生这^=羊的弯曲的状态下,如果在非锁定或空转状态下,为了使用肘靠装置而将胳膊放在上面,则由于该负荷,肘靠主体进行向转动方向下降相当于弯曲量的不稳定的动作。
这是因为在从张开自由侧钩且使锁定弹簧张开的锁定解除状态向锁定状态复原自由侧钩的情况下,锁定弹簧由于盘旋部之间的
5相互摩4察而/人自由侧钩一侧起依次"欠缩,但自由侧钩一侧的盘S走吾卩在与固定轴4妄触的时刻4亭止收缩动作,因此,固定侧钩一侧的盘^走部无法完全收缩,并维持在与固定轴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此将在后面的图17中进行说明。在这样的间隙存在的情况下,虽然形成不稳定状态,但如果将胳膊放到肘靠上且使负荷力向锁定方向作用,则肘靠主体向转动方向下降相当于间隙量,所以间隙消除,通过这样摆脱上述不稳、定状态。
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肘靠装置中,在进行锁定解除的板部件上设置自由动作部,通过该自由动作部向锁定解除方向按压锁定弹簧的自由侧钩并进行锁定解除,但锁定弹簧的自由侧钩的上下位置非常不稳定,4艮难进行稳定的解除。即,具有以下问题由于锁定弹簧的自由侧钩的上下位置的偏移,自由侧钩容易从自由动作部脱落。
而且,在锁定解除后,当向收容方向转动肘靠主体时,由于卡止在一体移动用嵌合部的锁定弹簧的自由侧钩/人板部件脱离,因此
考虑到肘靠主体被向收容方向强制转动,在板部件上需要大于等于实际的动作范围的移动槽。即,由于按压锁定弹簧的自由侧钩的自由动作部自然地不得不是细长的形状,因此,容易发生变形、^波损
等(参照专利文献2中的段落号

和图4)。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肘靠装置通过构成为从4吏单轴结构的肘靠装置上的锁定弹簧的自由侧钩张开且张开的状态向锁定状态,当复原自由侧钩时,/人固定侧钩一侧的盘旋部依次收缩,乂人而可缩小直至形成锁定状态的锁定弹簧的弯曲,使用方便且可无等级地进行角度的调整,并且,当解除锁定时,锁定弹簧的自由侧钩不会脱落,基于此,可防止变形和^s皮损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肘靠装置中,将肘靠主体支撑成可相对于座^"架自由转动的固定轴以具有过盈量的方
式^皮插入由具有固定侧钩和自由侧钩的螺;旋弹簧构成的锁定弹簧的内部,通过根据肘靠主体的正向或反向转动,锁定弹簧进行收缩或张开,从而进行锁定肘靠主体的转动锁定或转动锁定的解除,其中,锁定弹簧的内径和固定轴的外径中的至少一个沿轴方呈锥形;也变化。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肘靠装置包括固定轴,被固定在座椅架上;肘靠主体,固定轴穿过该肘靠主体,且将该肘靠主体支撑成可自由转动;锁定弹簧,其一端为与肘靠主体卡止的固定侧钩,其另一端为自由侧钩,并且,固定轴以具有过盈量的方式插入锁定弹簧中;解除块,自由转动地^皮设置在肘靠主体上的自由侧钩的附近;以及凸轮部件,包括锁定解除凸轮部和再锁定凸轮部,其中,在肘靠主体向收容方向转动时,锁定解除凸轮部通过解除块与自由侧钩对氐接,从而使锁定弹簧张开并进行肘靠主体的锁定解除,再锁定凸4仑部在转动方向上与锁定解除凸轮部隔开地形成,当肘靠主体向展开方向转动时,再锁定凸4仑部通过解除块与自由侧钩4氐4妄,从而佳^贞定弹簧收缩并进行肘靠主体的锁定,凸轮部件^皮设置在固定轴上,其中,在肘靠装置中,锁定弹簧的内径和固定轴的外径中的至少一个沿轴方向呈锥形地变化。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肘靠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锁定弹簧的内径以在自由状态下自由侧钩一侧的内径大于固定侧钩一侧的内径的方式呈锥形地变化。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肘靠装置,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固定轴的外径以锁定弹簧的自由侧钩一侧的外径小于锁定弹簧的固定侧钩一侧的外径的方式呈锥形;也变4匕。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肘靠装置,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锁定弹簧的固定侧钩乂人盘旋部(coil) -陂引出,引出的部分在盘旋部的附近向与盘旋部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弯曲,钩固定部件固定在肘靠主体上,其中,固定侧钩的大致全部长度被插入并被卡止在钩固定部件中。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由于用于进行固定轴的锁定及其解除的锁定弹簧的内径或固定轴的外径的至少一个沿着轴方向锥形地变化,因此,可在用于锁定的收缩和用于锁定解除的张开之间顺利地转换。因此,直至锁定状态为止的锁定弹簧的弯曲变小,容易使用且可无等级地进行角度的调整。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即使相对于位于收容位置的肘靠,向锁定解除方向的操作力作用,解除块也进行转动,锁定弹簧在锁定弹簧的自由侧钩保持抵接的状态下进行转动,因此,过度的力不对锁定弹簧和凸4仑部件等作用,从而可防止锁定才几构部的变形或破损。而且,由于锁定弹簧的自由侧钩与解除块4氐4妾,因此,解除锁定时,自由侧钩不会脱落,并可进行稳定的动作。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整体肘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 一 实施方式的收容位置上的组装状态的正视图;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4 (a)是锁定弹簧的剖视图,图4 (b)是俯^L图;图5是表示钩固定部件的设置部分的正视图;图6是钩固定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的B-B线剖视图; 图8是钩固定部件的仰一见图9 (a) (f)是用于一实施方式的角度调整动作进行说明的
图10 (a) (c)是表示锁定弹簧动作的剖视图11是本发明所使用的固定轴的其它方式的剖视图12 (a)、图12 (b)是插入肘靠主体的其它方式的剖视图13 (a)、图13 (b)是插入肘靠主体的第二其它方式的剖桶L
图14 (a)、图14 (b)是插入肘靠主体的第三其它方式的剖祸L
图15 (a)、图15 (b)是插入肘靠主体的第四其它方式的剖祸L
图16 (a)、图16 (b)是现有的肘靠装置使用的锁定弹簧的剖 —见图和俯一见图17 (a) ~ (c)是表示现有的肘靠装置使用的锁定弹簧的动 作的剖^L图;以及
图18是表示双轴结构的现有的肘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附图4示i己
1肘靠安装部
2b大4至部 4肘靠主体 5a固定侧钩 5c盘旋部 6a卡止槽 7b锁定解除凸4仑部 8解除块 12弹簧销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另外,在 各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对应相同的符号。
图1至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肘靠装置的 分解立体图,图2是收容位置上的组装状态的正视图,图3是图2 的A-A线剖视图,图4是锁定弹簧的剖视图和俯视图,图5是表示 钩固定部件的安装状态的正— 见图,图6是钩固定部件的俯视图,图 7是图6的B-B线剖视图,图8是钩固定部件的仰视图,图9是表 示整体动作的动作图,图IO是表示锁定弹簧动作的剖一见图。如图1 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肘靠装置具有肘靠主体4、固定轴2、
10
2固定轴
2c小^圣部
5锁定弹簧
5b自由侧钩
6钩固定部《牛
7凸轮部件
7c再4贞定凸4仑部
10枢轴锁定弹簧5、凸轮部件7以及解除块8,肘靠装置整体被安装在通 过焊接等固定在座椅架20上的肘靠安装部1。
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轴2形成为具有大径部2b和小4圣吾卩 2c的带阶段的形状,环形体21通过焊接等而^皮固定在小径部2c的 前端侧(肘靠安装部1侧)。该环形体21通过焊接等形成一体,乂人 而构成整个固定轴2。环形体21 ^皮固定在固定轴2的大径部2b和 小径部2c的层差面2e,同时在隔着肘靠主体4的状态下被固定在 固定轴2的小径部2c的前端侧。由此,固定轴2可向正反方向自 由转动地支撑肘靠主体4。并且,在环形体21的圆周方向的三处4立 置形成向肘靠安装部1侧突出的爪部2a,通过该爪部2a与形成在 肘靠安装部1侧的相对位置的嵌合孔la嵌合,从而整个固定轴2 以固定状态净皮安装在肘靠安装部1上。
在这样的结构中,形成通过固定轴2支撑肘靠主体4的转动的 单轴结构的肘靠装置。在图1中,箭头M"方向是收容肘靠装置 的方向,箭头"口,,方向是展开肘靠装置的方向,在实际使用状态 下,该方向成为用于保持肘靠(锁定)的方向。
肘靠主体4 乂人固定轴2沿座垫(sheet cushion )的方向延伸(参 照图9),在其基端部侧具有用于^皮固定轴2的小径部2c穿过的4翁 通孑L4a,通过将小径部2c穿过该插通孔4a, 乂人而支撑肘靠主体4
的转动。
如图4所示,锁定弹簧5 ^f吏用具有盘S走部5c、固定侧钩5a和 自由侧钩5b的螺旋弹簧,其中,该盘旋部5c巻绕在固定轴2的大 径部2b上,该固定侧钩5a /人盘4t部5c的两端部向直径方向外侧 ^f皮引出。该锁定弹簧5相对于固定轴2的大径部2b的外周面具有 过盈量且巻绕在其上。在这种情况下,盘旋部5c的内径比固定l由2 的大径部2b的外径稍小,在自由状态下,与固定轴2的大径部2b的外周面贴紧。因此,在将锁定弹簧5进行一定程度张开的状态下, 将固定轴2插入盘旋部5c内,然后,通过解除张开状态,从而盘 旋部5c变为与固定轴2的大径部2b贴紧的状态且巻绕在其上面。 在解除肘靠在收容位置^皮锁定解除时,盘旋部5c进4于张开,在进 行肘靠在展开位置(实际的使用角度位置)被锁定时,盘旋部5c 以收缩的方式^皮巻绕。
锁定弹簧5的自由侧钩5b为乂人盘》走部5c向直径方向外侧呈直 线状延伸的自由状态,在该自由状态下,与后述的解除块8和凸轮 部件7抵接,进行锁定弹簧5的张开和收缩。
锁定弹簧5的固定侧钩5a ^皮固定在肘靠主体4上。该固定侧 钩5a在与自由侧钩5b相反的侧从盘旋部5c 4皮引出,从盘旋部5c 引出的部分在盘旋部5c附近沿与盘旋部5c的轴方向呈直交状交叉 的方向弯曲,从而形成固定侧钩5a。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人盘 旋部5c的引出部分弯曲成大致U字形,从而形成固定侧钩5a。如 图1所示,为了将肘靠主体4固定于固定侧钩5a而设置钩固定部 件6。
钩固定部件6整体成形为弯曲成弓形的形状,通过焊接等^皮固 定在肘靠主体4上。在钩固定部件6上形成有与锁定弹簧5的固定 侧钩5a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略U字形)的卡止槽6a (参照图8 ), 通过将固定侧钩5a的大致全部长度插入卡止槽6a内,从而固定侧 钩5a与钩固定部件6卡止。通过该卡止,锁定弹簧5与肘靠主体4 的转动一起转动。并且,通过将固定侧钩5a的大致全部长度插入 钩固定部^f牛6并卡止,乂人而可以通过固定侧钩5a的全部长度来岸义 受肘靠的保持力。因此,即使肘靠的保持力负载于在固定侧钩5a 上,固定侧钩5a也不会变形或损坏,从而可4呆持稳定的动作。
12在本发明中,锁定弹簧5相对固定轴2的大径部2b的外周面 的过盈量不是一定的,将固定侧钩5a —侧的过盈量;殳定得大于自 由侧钩5b —侧的过盈量。在本实施方式中,4口图4所示,盘^走部 5c的内径呈锥形地变化,以便自由侧钩5b的内径D大于锁定弹簧 5的盘》走部5c上的固定侧钩5a —侧的内径d (即,D〉d )。这冲羊, 通过使盘旋部5c的内径变化,从而如在后面的图10中所述,可顺 利地进行锁定弹簧5的张开和收缩的转换,因此可缩小直到转换成 锁定状态的锁定弹簧5的弯曲,更便于使用。另外,如上所述,由 于使锁定弹簧5的盘旋部5c的内径变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 固定轴2 4吏用直径相同的轴。
解除块8被设置在锁定弹簧5的自由侧钩5b附近。解除块8 以与固定轴大致平行的方式被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固定于肘靠主 体4上的枢轴10上,其变为通过E环形14防止脱落状态。枢轴10 通过夹紧(clamping)等#1固定在肘靠主体4的孔4c中。该解除块 8通过与设置在肘靠主体4上的切起部4b抵接,从而其转动角度的 范围受到限制。
凸轮部件7安装在固定轴2上。通过将凸部2d形成在固定轴2 的大径部2b端部,将凸轮部件7的圆弧状长孑L 7a与该凸部2d嵌 合,并利用铆接等固定进行该安装。在凸轮部件7的外周,设置有 通过解除块8进行锁定弹簧5的锁定解除和再锁定的扇形的锁定解 除凸4仑部7b和再锁定凸4仑部7c。
在此,通过改变固定轴2的环形体21和凸l仑部件7的相》于角 度、即改变环形体21向固定轴2的安装相对角度位置,从而可任 意地i殳定肘靠的动作位置。并且,通过改变凸寿仑部件7的锁定解除 凸轮部7b的扇形的长度(=角度),且改变锁定解除凸轮部7b和再 锁定凸轮部7c之间的分离角度,从而可任意地设定肘靠的动作范 围。如图l和图3所示,在凸4仑部件7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嵌入固定 轴2的端部内侧的筒部7d,同时设置有螺钉孔7e,该螺钉孔7e用 于安装用于将凸轮部件7和固定轴2 —体地固定在肘靠安装部1上 的螺4丁9。
在解除块8上的锁定弹簧5的自由侧钩5b —侧的端部压入有 弹簧销12。例如,在使用肘靠时的展开位置(大致水平状态),使 肘靠主体4向收容方向(例如图9(e)的顺时针("(,方向))转 动的情况下,弹簧销12与凸轮部件7的锁定解除凸轮部7b抵接, 并进一步通过使肘靠主体4向收容方即顺时针地("?,方向)转动, 从而使锁定弹簧5张开,并成为锁定解除状态。而且,在解除块8 上,在其前端部下面形成有用于维持锁定解除状态、即用于在锁定 解除状态下支撑锁定弹簧5的自由侧钩5b的平坦部8a。
与此相对,当4吏肘靠主体4向展开方向、即逆时针地("口"方 向)转动时,弹簧销12与再锁定凸轮部7c抵接,并进一步通过4吏 肘靠主体4向展开方向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锁定弹 簧5收缩,并成为锁定(或再锁定)状态。
根据图9 (a)至图9 (f),对本实施方式的肘靠装置的角度调 整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安装在座椅102的座椅架上的肘靠主体4转动直至最 上部的9(a)的肘靠收容位置上,弹簧销12被锁定解除凸轮部7b 上推,同时,在锁定解除状态下用于对锁定弹簧5的自由侧钩5b 进行支撑的解除块8的平坦部8a ^皮i殳定在^f吏锁定弹簧5向巻回方 向扭转,且被设定为张开后的锁定解除状态(图2也表示肘靠收容 位置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在^f吏肘靠主体4向展开方向即逆时针的"口" 方向转动后的图9 (b)的位置上,在弹簧销12依然;故锁定解除凸 轮部7b上推的状态下,从而保持用于在锁定解除状态下支撑锁定 弹簧5的自由侧钩5b的解除块8的平坦部8a ^f吏锁定弹簧5向巻回 方向扭转且张开后的锁定解除状态。
在进一步^f吏肘靠主体4向展开方向即逆时4十的"p"方向转动 后的图9(c)的位置上,虽然弹簧销12离开锁定解除凸轮部7b, 但还保持解除块8的平坦部8a 4吏锁定弹簧5向巻回方向扭转且张 开后的锁定解除状态。
在该状态下,在进一步使肘靠主体4向展开方向即逆时针的"口" 方向转动,弹簧销12与再锁定凸專仑部7c4氐4妄后的图9 (dl )的位 置后,弹簧销12立即被再锁定凸轮部7c按压,虽然解除块8向逆 时针方向转动,但通过肘靠主体4的切起部4b,限制其转动范围(图 9 (d2))。随之,变为向对锁定弹簧5进行收缩的固定轴2紧固的 状态,肘靠主体4向展开方向("。"方向)的转动变为锁定(或再 锁定)状态。
如上所述,在肘靠主体4变为锁定(或再锁定)状态后,可将 肘靠主体4调整到任意的角度位置使用。即,虽然可从图9(d3) 起向收容方向即顺时4十的方向转动,^旦向逆时4i"的"口"方向 的转动被锁定,不能转动。图9 (e)表示使用时的展开位置。
如图9(f)所示,/人该状态起,如果4吏肘靠主体4进一步向收 容方向即顺时针的""方向继续转动,则弹簧销12^皮锁定解除凸 轮部7b的端部按压,并向顺时针方向转动。随之,弹簧销12被锁 定解除凸4仑部7b上推,解除块8的平坦部8a〗吏锁定弹簧5的自由 侧钩5b向巻回方向张开,变为锁定解除状态,并保持该状态。即, 变为如上述的肘靠收容位置(图9 (a))这样的锁定解除状态。在进行以上这样的动作的本实施方式中,在肘靠主体4的收容 位置上,在被强制性地进一步向顺时针的'T,方向转动的情况下, 由于弹簧销12在保持锁定弹簧5的自由侧钩5b和解除块8 4氐接后 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同时,在锁定解除凸4仑部7b上滑动,因此,没 有过度的力对锁定弹簧5或凸轮部件7等作用,这些锁定机构部不 会发生变形等的不良情况。
图10表示以上的锁定状态、锁定解除状态以及再锁定状态下 的锁定弹簧5的动作。并且,图17表示专利文献2中的锁定弹簧 105的各状态下的动作,图16表示专利文献2的锁定弹簧105。在 图16和图17中,105a是固定侧钩、105b是自由侧钩、105c是盘旋部。
如图16所示,专利文献2中的锁定弹簧105的、自由侧钩105b 一侧上的盘旋部105c的内径D和固定侧钩105a —侧上的盘旋部 105c的内径d变为相同(D=d)。在将固定轴112插入这样的锁定 弹簧105的盘旋部105c内且组装肘靠装置的情况的动作中,在锁 定状态下,如图17 (a)所示,收缩后的锁定盘^走部105c与固定轴 112的外周面贴紧。如图17 (b)所示,在锁定解除状态下,锁定 弹簧105被张开,盘旋部105c跨越其全部长度地与固定轴112之间 具有大致均等的间隙S。
从该锁定解除状态起,当向锁定弹簧105收缩的再锁定状态(参 照图9 ( d3 ))转换时,盘旋部105c 乂人自由侧钩105b侧开始依次收 缩,自由侧钩105b —侧的盘S走部105c与固定轴112 4妄触。通过该 *接触,盘^走部105c的收缩动作停止,变为在固定侧钩105a —侧的 盘旋部105c和固定轴112之间存在间隙S的不稳定状态。因此, 在图17的情况下,当将胳膊放在肘靠上且使向锁定方向的负荷力 作用时,肘靠主体向转动方向下降相当于间隙S大小的动作产生, 从而不便于4吏用。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将自由侧钩5b —侧的盘旋部5c的内径D设定成大于固定侧钩5a —侧的盘旋部5c的内径d。即,相只t于固定轴5的大径部2b的外周面的锁定弹簧5的过盈量不是一定的,将锁定弹簧5的固定侧钩5a —侧的过盈量i殳定成大于自由侧钩5b —侧的过盈量。由此,从锁定弹簧5收缩后的锁定状态(图10 (a))起锁定弹簧5进行张开且变为锁定解除(图10 (b))时,在自由侧钩5b側,对于盘旋部5c和固定轴2之间的间隙S,必然是自由侧钩5b侧大于固定侧钩5a侧。因此,当向图10 ( c )的再锁定状态转换时,从自由侧钩5b —侧的收缩不停止,从而跨越盘旋部5c整体地顺利进行收缩。通过这样顺利地进行锁定弹簧5的张开、收缩的转换,从而直至变为锁定状态为止的弯曲变小,即使对巴胳膊方丈在肘靠上,肘靠主体4也不会下降,从而可以1更于4吏用。
图18表示专利文献1等中所公开的双轴结构的现有的肘靠装置,对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了相同的符号。在图18中,130是与肘靠主体4 一体形成的可动轴。通过固定轴2的小径部2c插入该可动轴130, 乂人而形成可动轴130和固定轴2的大径部2b为同一个面的外周面。锁定弹簧150由盘簧构成,通过祐:i殳置为捆绕巻绕在可动轴130和固定轴2的大径部2b的外周面,乂人而确4呆肘靠的保持力。因此,除了固定轴2的大径部2b以外,还需要巻绕在可动轴130上的匝数,且由于锁定弹簧150的高度变大,所以作为肘靠装置整体的厚度变大,从而在肘靠装置的薄型化方面存在限制。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只4吏用固定轴2,不4吏用可动轴150,所以锁定弹簧5是巻绕在固定轴2上的匝凄t即可(参照图3)。因此,可降低锁定弹簧5的高度,基于此,可使整个肘靠装置的厚度降低,从而可进行薄型化。
1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以上的角度调整动作中,解除块8在通过弹簧销12与锁定解除凸4仑部7b和再锁定凸4仑部7c进行急剧的4氐接以及分离动作时,容易发生振动等无准备的活动和伴随该活动的异常噪声。优选为了防止该情况,最好在枢轴10和解除块8之间设置扭簧,通过一直向某个方向、例如锁定弹簧5的自由侧钩5b的方向施力或夹持解除波形弹簧等弹簧,或者通过涂覆高粘性的润滑脂,从而赋予摩擦阻力,且緩冲解除块8的活动。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虽然^^锁定弹簧5上的盘4t部5c的内径锥形地变化,^旦在本发明中,也可以4吏插入锁定弹簧5的固定轴2的大径部2b的外径锥形地变化。图11表示向固定轴2的适用例,其大径部2b的自由侧钩5b —侧的外径D小于固定侧钩5a —侧的外径d2(D2〈d2),这之间的外径呈锥形变化。通过这样设定固定轴2的大径部2b的夕卜4圣,乂人而可l吏锁定弹簧5的固定侧钩5a —侧的过盈量大于自由侧钩5b —侧的过盈量,因此,可顺利地进4亍向锁定弹簧5的张开和收缩的转换,并可提高肘靠的使用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相对于锁定弹簧5的内径和固定轴2的外径两者而i殳置上述变化,并实现锁定弹簧5的过盈量的变4b。
图12至图15分别示出了通过固定轴2和环形体21可自由转动地夹住肘靠主体4的结构的其它实施方式。
在图12的方式中,使用碟形弹簧、波形弹簧等板状的摩擦板31,摩擦板31被肘靠主体4、和固定轴2的大径部2b与小径部2c之间的层差部2e夹住。在夹住该摩擰—反31的状态下4吏环形体21与大径部2b的相反侧的肘靠主体4的面抵接,焊接固定轴2的小径部2c和环形体21之间并将其固定,可自由转动地支撑肘靠主体4。附图标记33是焊4妄部。这样,通过夹住摩〗察板31,从而可得到摩擦板31的适度的摩擦阻力,并提高操作感。
18在图13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环形体21形成阶梯形,通过环形体21的层差部和固定轴2,可自由转动地夹住肘靠主体4,在该状态下,通过焊-接部33固定环形体21和固定轴2。在这种情况下,如该图(a)所示,可^f吏用单一直4圣的固定轴2。
在图14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图13的实施方式的环形体21的同时,如图14 (a)所示,在固定轴2上设置沿外周侧延伸的凸缘部34。并且,通过环形体21的层差部和固定轴2的凸缘部34,可自由转动地夹住肘靠主体4,并通过焊*接部33将其一体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在固定轴2上的凸缘部34,可增加肘靠主体4的支撑力,因此肘靠主体4在固定轴2的轴方向不会松动,并可减轻肘靠主体4的4黄向+>动。
在图15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5 (a)所示,在固定轴2上形成两个层差部36、 37,在一个层差部36上i殳置月寸靠主体4, <吏环形体21与另一个层差部37抵接,在该抵接状态下,通过焊接部33使固定轴2和环形体21形成一体。在这样的肘靠主体4的支撑结构中,由于与图14相同地增加了肘靠主体4的支撑力,因此可减轻肘靠主体4的横向松动。并且,由于利用固定轴2的两个层差部36、 37和环形体21夹住肘靠主体4,因此夹住肘靠主体4的精度有所提高。
权利要求
1. 一种肘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肘靠装置中,将肘靠主体支撑成可相对于座椅架自由转动的固定轴以具有过盈量的方式插入由具有固定侧钩和自由侧钩的螺旋弹簧构成的锁定弹簧的内部,通过根据肘靠主体的正向或反向转动,锁定弹簧进行收缩或张开,从而进行肘靠主体的转动的锁定或解除,所述锁定弹簧的内径和固定轴的外径中的至少一个沿轴方向呈锥形地变化。
2. —种肘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轴,^皮固定在座^"架上;肘靠主体,所述固定轴穿过所述肘靠主体,且将所述肘 靠主体支撑成可自由转动;锁定弹簧,其一端为与肘靠主体卡止的固定侧钩,其另 一端为自由侧钩,并且,所述固定轴以具有过盈量的方式插入 所述锁定弹簧中;解除块,自由转动地被设置在所述肘靠主体上的自由侧 钩的附近;以及凸轮部件,包括锁定解除凸轮部和再锁定凸轮部,其中, 在肘靠主体向收容方向转动时,所述锁定解除凸轮部通过解除 块与所述自由侧钩抵接,从而使锁定弹簧张开并进行肘靠主体 的锁定解除,所述再锁定凸轮部在转动方向上与所述锁定解除 凸轮部隔开地形成,当肘靠主体向展开方向转动时,所述再锁 定凸轮部通过解除块与自由侧钩抵接,/人而使锁定弹簧收缩并 进行肘靠主体的锁定,所述凸轮部件被i殳置在所述固定轴上,在所述肘靠装置中,所述锁定弹簧的内径和固定轴的外 径中的至少 一个沿轴方向呈锥形地变化。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肘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弹簧的内径以在自由状态下自由侧钩一侧的内 径大于固定侧钩一侧的内径的方式呈锥形地变化。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肘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的外径以所述锁定弹簧的自由侧钩一侧的外 径小于所述锁定弹簧的固定侧钩一侧的外径的方式呈锥形i也变化。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肘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弹簧的固定侧钩乂人盘旋部—皮引出,引出的部分 在所述盘^走部的附近向与所述盘旋部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弯 曲,钩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肘靠主体上,其中,所述固定侧钩 的大致全部长度^皮插入并净皮卡止在所述钩固定部件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肘靠装置,其顺利地进行从锁定弹簧被张开的解除状态向收缩的锁定状态的转换,提高使用性。其包括固定轴(2),固定在座椅架上;肘靠主体(4),被固定轴(2)可自由转动地支撑;锁定弹簧(5),其一端为与肘靠主体(4)卡止的固定侧钩(5a),其另一端为自由侧钩(5b),并且,在自由状态下与固定轴(2)的外周面贴紧;解除块(8),自由转动地被设置在肘靠主体(4)的自由侧钩(5b)的附近;以及凸轮部件(7),包括锁定解除凸轮部(7b)和再锁定凸轮部(7c),其中,锁定解除凸轮部(7b)在肘靠主体(4)向收容方向转动时,使锁定弹簧(5)张开并进行肘靠主体(4)的锁定解除,再锁定凸轮部(7c)在转动方向上与锁定解除凸轮部(7b)隔开地形成,当肘靠主体(4)向展开方向转动时,使锁定弹簧(5)收缩并进行肘靠主体(4)的锁定,凸轮部件(7)被设置在固定轴(2)上。锁定弹簧(5)的内径和固定轴(2)的外径中的至少一个沿轴方向呈锥形地变化。
文档编号A47C7/54GK101478897SQ20078002467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3日
发明者北村吉治, 斋藤诚, 森本隆 申请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