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汽车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8186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汽车监控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片机、传感器、无线网络、安卓、C语言、java语言等相关技术,属于嵌入式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国务院在2015年5月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首次涉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并制定了重点领域明确的技术路线图。同12月工信部力促车联网创新政策指引明确。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也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

随着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是必然的趋势,是未来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车联网涉及汽车制造、汽车服务、通信与物联网、智能硬件与互联网等多个产业,宛若一块巨大的“蛋糕”,市场竞争激烈。据行业预测未来五年中国车联网行业产值有望超过1000亿。从车联网发展来看,目前为用户提供汽车驾驶辅助信息低成本的产品更加有市场。

车载硬件种类繁多,导航仪,倒车雷达,行车记录仪等等各为一体,无法集中式反馈给车主。头上挂着一个行车记录仪;想倒车,得用车载多媒体打开倒车影像;想导航,又得抬头看旁边的导航仪。尽管车载多媒体能够统合倒车雷达和导行,但行车记录仪却要另外购买,而且车载多媒体的占用空间太大,影响车内可用空间。人们深有体会,想要功能多,就得花相应的价钱,于是就想,能否用身边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来掌控这所有的功能,从而节省车内空间和金钱,方便车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运用现有的嵌入式物联网主流技术,构建一种智能汽车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汽车监控系统,包括服务器、若干车载终端以及安卓手机终端,所述车载终端设置于车辆中,并且车载终端与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和安卓手机终端通信连接;所述车载终端包括倒车影像/雷达、OBD数据采集模块、具备通信及数据采集功能的A20模组;所述倒车影像/雷达通过WiFi与安卓手机终端建立连接,所述OBD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蓝牙与安卓手机终端相连接,所述A20模组包含摄像头可获取图像信息,包含控制引脚可获取汽车锁车及启动状态,包含信息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优选的,所述安卓手机终端调用自身后置摄像头和存储卡,实现行车记录仪功能。

优选的,所述安卓手机终端调用自身GPS定位模块和百度地图API,实现导航功能。

优选的,所述安卓手机终端与倒车影像/雷达,用WiFi接口相连,在安卓手机终端显示倒车影像/雷达图像及信息。

优选的,所述安卓手机终端与OBD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蓝牙接口相连,实现汽车参数采集功能。

优选的,所述A20模组采集汽车图像信息和锁车及启动状态,通过无线通信将采集信息传送给服务器,并能够通过服务器接收安卓手机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

优选的,所述安卓手机终端与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获取A20模组上传的采集信息,并可通过服务器下放控制命令给A20模组,对图像采集、锁车和启动车进行控制。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以手机为载体为用户提供汽车驾驶辅助信息,其中OBD模块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蓝牙传到安卓平台,方便人们对实时以及近期行车时的汽车各种运行参数和故障的了解。并在安卓平台上整合了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行车导航、手机锁车等功能进去。节省了车内空间,提高了车主用车体验。并且使得汽车更加的安全智能,同时可以降低油耗、减缓堵塞,改善车内布局环境。

2、凭借手机为载体实现人、车、机三者互联,实现了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行车导航、汽车运行参数实时监控、手机锁车功能。让司机的手机真正成为他的信息处理和信息监控的中心,让他真正具有“一机在手,掌控全部”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车辆监控系统的硬件平台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车辆监控系统的功能划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车辆监控系统的通信接口构成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A20模组的硬件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A20模组中WIFI芯片ESP8285功能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A20模组中WIFI芯片ESP8285管脚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安卓手机为主要载体,结合车载硬件系统和网络及数据库技术,为用户提供汽车驾驶辅助信息,在安卓手机平台上整合了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雷达、行车导航、汽车参数采集、手机远程锁车启动车和车内实时图像监控功能。节省车内空间和成本,提高车主用车体验。并且使得汽车更加的安全智能,同时可以降低油耗、减缓堵塞,改善车内布局环境。系统的整体模块架构如图1。

一、安卓手机

1)行车记录仪

运用手机本身摄像头、存储卡等硬件完成行车记录仪功能,用户只需点击手机界面上的行车记录功能图标,手机便能够自动跳转到行车记录界面。同时开启自动检测功能,即行车时记录,停车时暂停。此功能完全由安卓手机实现。

2)倒车影像/雷达

考虑到新手车主倒车问题以及特殊道路不方便倒车的问题,车主挂到倒车档时,手机自动跳转到倒车影像界面,方便车主了解车后方情况。当汽车挂入倒车档,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系统接入电源,手机自动切换到倒车界面,在该界面可进行截图和录像功能,同时倒车雷达发出声音报警提示距离。

3)行车导航

考虑到新手车主上路认路困难以及到外地行车的问题,为方便车主准确的找到正确的道路以及选出最近的道路,用户可以点击安卓手机导航图标,手机自动跳转到导航界面,导航信息丰富,导航设置丰富且人性化,用户可以在其中选择目的地或是查看周边地图。

4)汽车运行参数实时监控故障云诊断

传统车载系统无法实时反映汽车的实时状况,车主也难以发觉汽车是否存在故障。为保障车主能够及时发现汽车的故障,并能够了解到故障发生在何处,用户可以点击参数监控图标,以查看汽车各参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并且可以查看历史行车参数记录。

5)手机远程锁车、启动车

传统锁车必须用汽车专用的车钥匙或是红外传感来锁车,这既不能知晓汽车是否上锁,也不能在发觉汽车没锁时进行远程上锁。车主有些情况下有在上车前先启动车的需求,为便于车主了解车是否锁上,并进行远程锁车、启动车,用户可以点击锁车图标进行锁车,点击启动车图标进行车启动,同时了解车是否处于上锁、启动状态。

6)车内实时图像监控

为了便于车主了解车内实时状况,用户可以点击实时图像图标来查看车内实时图像,达到对车内状况的实时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整合了传感器、安卓、无线网络、WEB服务器以及嵌入式技术,凭借手机为载体实现人、车、机三者互联,让驾驶者的手机真正成为信息处理和信息监控的中心,具有“一机在手,掌控全部”的能力。

二、车载硬件

1)倒车影像/雷达

具有WiFi接口的,车载后置摄像头/雷达。

2)汽车运行参数实时监控。

具有蓝牙接口的,OBD数据采集模块。

3)手机远程锁车、启动/图像监控

具有GPRS通信功能和数据采集处理功能的A20模组。

三、服务器端

服务器做为部分车载硬件和安卓手机通信的中间环节,负责信息的传送。

1)传送车载终端采集信息给安卓手机端

服务器接收车载终端通过A20模组以GPRS方式所发送的所有数据,包括车内图像的采集,汽车开启与否,汽车锁车与否等状态信息。

安卓手机端通过4G网络访问服务器获取车载终端提供的上述状态数据信息。

2)传送安卓手机端指令给车载终端

安卓手机端通过4G网络发送控制指令给服务器,包括查询车内环境图像,启动车辆、锁车等指令。

服务器接收安卓手机端以4G网络形式发送来的上述控制指令,并通过GPRS方式转发给A20模组,最终送达车载终端。

3)数据解析

用于收到车载终端和用户终端上传的数据后,解析所述数据并分段保存到数据库对应的数据表中。数据解析模块按照数据库中数据表的格式将数据分解后分段存储于数据库的对应数据表中,以便用户终端对数据的调用与查看等。

4)数据库

用于保存各种数据表。WEB服务器模块,WEB服务器采用的是Apache,用于实现网页显示数据,同时车主可以通过网页来与服务器通讯,例如显示车是否开启,车门是否开启,车内实时图像,并控制车与车门的开启与关闭、A20模块摄像头拍照与上传。

实施例2

一、车载模式

该模式下,手机置于车内实现如下功能:

1)行车记录仪

此功能完全运用安卓手机资源:采用手机后置摄像头,降低分辨率录像,采用优质压缩算法实现图像长时间录制,配合GPS功能可实现行驶时录像停止时停止录像功能,以节约存储空间。

2)倒车影像/雷达

此功能需车载后置摄像头和倒车雷达与安卓手机共同完成,当汽车挂入倒车档,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系统接入电源,手机自动切换到倒车界面,通过无线Wifi形式,获取倒车影像和倒车雷达信息,在该界面可进行截图和录像功能,倒车雷达同时发出声音警示信息。

3)行车导航

此功能由安卓手机提供所有资源,调用百度地图API进行开发,整个软件统一界面且统一安装,导航模块有全面语音提示,导航信息丰富,导航设置人性化。

4)汽车运行参数实时监控故障诊断

此功能由安卓手机、OBD路宝iEST527硬件模块和汽车故障诊断云服务器共同完成。OBD模块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蓝牙传到安卓手机平台,方便对车辆具体性能的实时以及近期行车时的汽车各种运行参数和故障的了解,并且可查看历史行车参数记录。

二、离车模式

该模式下,手机与车主离开汽车,实现如下功能:

1)手机远程锁车开启车

采用安信可A20模组获取车辆锁车及启动状态,通过GPRS将状态上传至服务器,安卓手机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通讯,间接获取车辆状态,并通过服务器,发送锁车及开启指令。

2)车内实时图像监控

采用安信可A20模组通过自身摄像头可获取车内环境图像,通过GPRS上传至服务器,安卓手机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通讯,从而获取车内环境图像。以此来监控车内环境的安全等。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