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式插秧机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312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乘坐式插秧机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备于乘坐式插秧机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公知有在行驶车辆的后部装配有栽植装置的构造的乘坐式插秧机。在行驶车辆中装载有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用于将发动机动力传递至行驶车辆的车轮的行驶用变速器、以及用于从该行驶用变速器取出动力并向栽植装置输出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另一方面,在栽植装置中装备有栽苗台、(回转式的)插植爪等,另外,装备有栽植用变速器,所述栽植用变速器用于接收来自行驶车辆中的所述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所具备的动力取出轴(以下称为“PTO轴”)的动力来对栽苗台、插植爪等进行驱动。

所述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具有对所述PTO轴进行轴支承的齿轮箱,而且,在该齿轮箱中轴支承有用于接收从所述行驶用变速器取出的动力的输入轴,另外,收容有用于对PTO轴的输出旋转相对于该输入轴的输入旋转的速度比进行调整的变速齿轮机构。通过由该变速齿轮机构对PTO轴的旋转速度进行调整,从而对相对于行驶车辆的行驶速度的栽植装置的插植爪的旋转速度进行调整,所以基于插植爪的株(苗)的栽植间隔得到调整。

而且,对于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而言,在所述齿轮箱内,将相对于PTO轴旋转相对自如的输出轴环绕设置于该PTO轴,并相对于输入轴、PTO轴、以及输出轴平行地将中间轴延伸设置。所述变速齿轮机构由第一变速齿轮机构以及第二变速齿轮机构构成,所述第一变速齿轮机构构成为从输入轴向中间轴传递动力,所述第二变速齿轮机构构成为从中间轴向输出轴传递动力。即,在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中,作为输出轴(PTO轴)相对于输入轴的齿轮比(速度比),提供第一变速齿轮机构所具有的变速级数乘以第二变速齿轮机构所具有的变速级数后的级数的齿轮比。并且,在该齿轮箱内设置有构成为使从输出轴向PTO轴的动力传递断开、接通的离合器(栽植离合器),通过卡合该离合器,从行驶车辆的该PTO轴向栽植装置的栽植用变速器传递动力,通过断开该离合器,阻断从行驶车辆向栽植装置的动力传递。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701514号公报

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以往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中,在齿轮箱内,将输入轴与PTO轴配置在同一轴芯上。即,在齿轮箱内,靠近齿轮箱的前壁地配置输入轴,且PTO轴的前部旋转相对自如地嵌入到该输入轴的后部内,输出轴被环绕设置在从输入轴的后端向后方延伸的PTO轴的后部。因此,输入轴被轴支承于齿轮箱的前壁,但未被轴支承于齿轮箱的后壁,另一方面,PTO轴被轴支承于齿轮箱的后壁,但未被轴支承于齿轮箱的前壁。即,在输入轴及PTO轴各自可以说是被单臂支承于齿轮箱的状态下,输入轴的后部对嵌入于此的PTO轴的前部进行支承(或者,PTO轴的前部对装嵌于此的输入轴的后部进行支承)。当该输入轴、PTO轴的相互的支承强度不足时,输入轴或PTO轴会产生挠度,为了防止这一问题,需要将齿轮箱的前壁、后壁的输入轴、PTO轴的支承构造构成为十分坚固的结构。

而且,所述离合器设置于从输出轴的后端向后方延伸的PTO轴的后部,并被配置在齿轮箱的后壁附近。因此,在齿轮箱内,构成于输入轴与中间轴之间的第一变速齿轮机构被配置在齿轮箱的前壁附近,离合器被配置在齿轮箱的后壁附近,并且,构成于中间轴与输出轴之间的第二变速齿轮机构在前后方向被配置在第一变速齿轮机构与离合器之间。即,在被配置在同一轴心上的输入轴、PTO轴之中,第一变速齿轮机构的负荷施加于输入轴,前后配设的第二变速齿轮机构和离合器的负荷施加于PTO轴,另外,在这样的状态下,同设置有第二变速齿轮机构的部分相比,被嵌入到输入轴的后部的PTO轴的前部进一步向前方延伸,所以齿轮箱内的PTO轴的轴长很长,且施加于输入轴及PTO轴的挠度负荷增加,难以长期维持这些轴没有挠曲地合理地发挥功能的期间(确保耐久性)。另外,对于齿轮箱而言,为了确保输入轴、PTO轴的耐久性,还需要进行将为了确保它们的支承强度的前壁、后壁的壁厚增大等的加工,会导致成本高。而且,为了确保输入轴、PTO轴的轴长,齿轮箱自身在前后方向上扩张,会成为对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的、进而会成为对将其装载于行驶车辆的乘坐式插秧机整体的紧凑化的阻碍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是一种乘坐式插秧机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所述乘坐式插秧机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是设置于乘坐式插秧机的行驶车辆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所述乘坐式插秧机是将栽植装置连结于所述行驶车辆而成的,所述乘坐式插秧机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具备: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用于接收来自设置于该行驶车辆的动力源的动力;PTO轴,所述PTO轴用于向该栽植装置传递动力;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相对于该输入轴平行地被延伸设置;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相对于该PTO轴能够相对旋转地被环绕设置在该PTO轴;第一变速齿轮机构,所述第一变速齿轮机构构成为从该输入轴向该中间轴传递动力;第二变速齿轮机构,所述第二变速齿轮机构构成为从该中间轴向该输出轴传递动力;离合器,所述离合器构成为使从该输出轴向该PTO轴的动力传递断开、接通;以及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对该输入轴、该PTO轴、该中间轴、该输出轴、该第一变速齿轮机构、该第二变速齿轮机构、以及该离合器进行收容。并且,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手段,本实用新型的乘坐式插秧机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输入轴、该PTO轴及该中间轴相互平行地被配置,并分别被该齿轮箱的对置状的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双臂支承。

另外,在所述乘坐式插秧机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中,所述第一变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二变速齿轮机构在所述输入轴、所述动力取出轴、以及所述中间轴的轴芯方向相互偏置,并将该第一变速齿轮机构靠近所述齿轮箱的所述第一壁部地配置,将该第二变速齿轮机构靠近所述齿轮箱的所述第二壁部地配置。并且,将所述离合器设置在所述PTO轴的从所述输出轴朝向该第一壁部突出的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中,对于以往作为被配置在同一轴心上的结构的输入轴及PTO轴而言,其不仅相对于中间轴平行,输入轴、PTO轴相对于彼此也平行,即,被异心配置且各自被齿轮箱的第一、第二壁部双臂支承,并且也不存在容易产生挠度那样的将输入轴、PTO轴彼此连结在同一轴心上的部分,所以能够充分地确保基于齿轮箱的输入轴、PTO轴各自的支承强度,并将齿轮箱内的这些轴没有挠度且较长地维持成正常的状态,且即便不使齿轮箱的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的壁厚如此厚,也能够确保这样的耐久性,所以能对成本抑制作出贡献,另外,也能对基于这些轴的轴心方向的齿轮箱的缩短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以及将其装载在行驶车辆上的乘坐式插秧机整体的紧凑化作出贡献。

另外,对于离合器而言,以往,在输入轴、PTO轴的轴心方向上,其隔着第二变速齿轮机构而被配置在与设置于输入轴的第一变速齿轮机构相反的一侧,而在本实用新型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中,如上所述,PTO轴相对于输入轴平行地被配置并被双臂支承于齿轮箱的第一、第二壁部,伴随于此,设置于PTO轴的离合器也能够与构成于输入轴与中间轴之间的第一变速齿轮机构一起被配置在齿轮箱的第一壁部的附近,另外,由此第二变速齿轮机构也能够不在其间夹设离合器地靠近齿轮箱的第二壁部来配置。通过设为这样的第一变速齿轮机构、第二变速齿轮机构、以及离合器的布局,还能够进一步促进输入轴、PTO轴的支承强度的确保、以及这些轴的轴心方向的齿轮箱等的紧凑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的乘坐式插秧机的动力系统的框架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3是所述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所述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基于图2的V-V线向视的所述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的展开剖视图。

图6是表示所述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的叉轴的俯视剖视图。

图7是不等速驱动齿轮及不等速从动齿轮的后视概略图。

附图标记说明

50 齿轮箱

51 前壳体(齿轮箱50的第一壁部)

52 后壳体(齿轮箱50的第二壁部)

54 (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输入轴

55 (株间距调整用变速)中间轴

56 (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输出轴

57 (第二栽植)PTO轴

60 (株间距调整用)第一变速齿轮机构

70 (株间距调整用)第二变速齿轮机构

80 (栽植PTO)离合器

90 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对图1所示的乘坐式插秧机的动力系统构造进行说明。乘坐式插秧机是在具备前轮20及后轮30的行驶车辆中装配栽植装置100而成的。在栽植装置100中装备有栽植变速箱101、栽植驱动轴103、栽植传动箱104、回转箱105、插植爪106等。在栽植变速箱101内收容有用于向插植爪106、附图之外的栽苗台等传递动力的齿轮机构等。作为该齿轮机构的输入轴,栽植输入轴102从栽植变速箱101向前方突出,另一方面,作为该齿轮机构的插植爪106驱动用的输出轴,栽植驱动轴103从栽植变速箱101向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在栽植驱动轴103上并列设置有与栽植条数相应的数目的栽植传动箱104,左右一对回转箱105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各栽植传动箱104,一对插植爪106支承于各回转箱105。

栽植驱动轴103的旋转动力经由各栽植传动箱104而被传递至各回转箱105,由此使各回转箱105旋转,从而将该插植爪106所把持的苗(株)栽植于田圃。对于基于该栽植装置100的栽植作业而言,在行驶车辆的行驶中,栽植变速箱101从行驶车辆接收动力,装备于各回转箱105的一对插植爪106中的一方的插植爪106所插植的苗与其正后方的另一方的插植爪106所插植的苗之间的间隔是“株间距”。

另一方面,在行驶车辆中装载有:动力源的发动机1、(经由后述前轴箱18)对前轮20进行支承的行驶变速箱4、对后轮30进行支承的后轴箱24、以及构成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90的齿轮箱50。该齿轮箱50对PTO轴(后述第二栽植PTO轴57)进行轴支承,所述PTO轴(后述第二栽植PTO轴57)用于将从行驶变速箱4取出的发动机动力传递至栽植装置100的栽植变速箱101。

在行驶变速箱4的左右一侧安装有作为组合液压泵3a及液压马达3b而成的主变速装置的液压式变速装置(HST)3。在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作为HST3的输入轴的液压泵3a的泵轴5之间夹设有带传动装置2,发动机1的输出经由带传动装置2而被传递至泵轴5。利用泵轴5的旋转,对使液压泵3a进行驱动,利用液压泵3a所排出的油,对液压马达3b进行驱动,并对作为HST3的输出轴的液压马达3b的马达轴6进行驱动。液压泵3a是具有可动斜板的可变容积式液压泵,利用可动斜板的倾斜角度及方向的改变来改变液压泵3a的容积及排出方向,由此,改变液压马达3b的马达轴6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

此外,在行驶变速箱4的与HST3左右相反一侧安装有外置液压泵单元7,HST3的液压泵3a的泵轴5贯通行驶用变速箱体4并被设为外置液压泵单元7的液压泵的驱动轴。外置液压泵单元7的液压泵被用于向例如栽植装置100的升降用的液压致动器、行驶车辆的前轮FW操舵用的动力转向液压致动器的油供给等,另外,被用作向构成于HST3的液压泵3a与液压马达3b之间的闭回路的油补给用的供给泵。

马达轴6作为行驶副变速输入轴6被延伸设置在行驶变速箱4内,另外,在行驶用变速箱体4内相对于行驶副变速输入轴6平行地轴支承有行驶副变速输出轴8。在行驶副变速输入轴6上固设有高速驱动齿轮11及低速驱动齿轮12,另一方面,将具有高速从动齿轮13a及低速从动齿轮13b的拨叉13相对于行驶副变速用输出轴8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心方向滑动地装配在行驶副变速输出轴8上,通过使拨叉13滑动,从而使该高速从动齿轮13a及低速从动齿轮13b中的一方与行驶副变速用输入轴6上的高速驱动齿轮11及低速驱动齿轮12中的相应一方的齿轮啮合,并经由由啮合的驱动、从动齿轮构成的齿轮列而从行驶副变速用输入轴(即HST3的输出轴)6向行驶副变速用输出轴8传递动力。像这样,在行驶变速箱4内构成有由行驶副变速输入轴6、行驶副变速输出轴8、高速驱动齿轮11、低速驱动齿轮12、以及拨叉13等构成的齿轮式的行驶副变速装置10。

在行驶变速箱4内设置有通常的锥齿轮式的差动装置15,在差动装置15的输入齿轮即主齿轮15a上啮合有固设于行驶副变速输出轴8的末端小齿轮14,由此,行驶副变速装置10的输出即行驶副变速输出轴8的旋转动力经由由末端小齿轮14及主齿轮15a构成的减速齿轮列而被传递至差动装置15。

左右一对差动输出轴16在同一轴心上从差动装置15向左右延伸设置。此外,在一方的差动输出轴16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左右的差动输出轴16差动的差速锁止装置17。在行驶变速箱4的左右两侧,相对于行驶变速箱4沿左右方向转动相对自如地安装有中心立轴箱18,在各中心立轴箱18的上部轴支承有各差动输出轴17的外端部,在各中心立轴箱18的下部轴支承有各前轮20的车轴20a。在各中心立轴箱18内轴支承有兼作传动轴的中心立轴19,固设于中心立轴19的上部的锥齿轮19a与固设于差动输出轴16的外端部的锥齿轮16a啮合,固设于中心立轴19的下部的锥齿轮19b与固设于车轴20a的锥齿轮20b啮合。这样,前轮20通过经由相对于行驶用变速箱体4左右转动自如的中心立轴箱18而被支承,从而作为操舵轮发挥功能,且通过经由差动输出轴16及中心立轴19而被联动连接,从而作为驱动轮发挥功能。

在行驶变速箱4内,相对于差动输出轴16平行(即左右方向)地轴支承有后轮驱动中间轴21,另外,沿相对于后轮驱动中间轴21垂直方向的前后方向轴支承有后轮驱动PTO轴22。固设(形成)于后轮驱动中间轴21的平齿轮21a与差动装置15的主齿轮15a啮合,另外,固设(形成)于后轮驱动中间轴21的锥齿轮21b与固设(形成)于后轮驱动PTO轴22的前端部的锥齿轮22a啮合。这样,行驶副变速装置10的输出即行驶副变速输出轴8的旋转动力不是经由差动装置16而是经由由齿轮14、15a、21a、21b、22a构成的齿轮列,被传递至后轮驱动PTO轴22。

在后轴箱24内轴支承有前后方向的输入轴25及左右方向的侧离合器轴26,固设于输入轴25的锥齿轮25a与固设于侧离合器轴26的锥齿轮26a啮合。在从行驶变速箱4向后方突出的后轮驱动PTO轴22的后端与从后轴箱24向前方突出的输入轴25的前端之间夹设有带万向接头的传动轴23。这样,后轮驱动PTO轴22的旋转动力经由传动轴23、输入轴25及锥齿轮25a、26a而被传递至侧离合器轴26。

后轴箱24的左右两侧部向下方延伸,后轴箱24的整体形成为门型。在后轴箱24的下方延伸状的左右各侧部的下部轴支承有左右各后轮30的车轴30a,而且,在该下方延伸状的左右各侧部的上部轴支承有中间轴29。在侧离合器轴26的隔着所述锥齿轮26a的左右两侧部分分别设置有侧离合器27,在形成于各侧离合器27的侧离合器齿轮27a与各后轮30的车轴30a之间借助中间轴29构成有减速齿轮列28。这样,对于左右各后轮30而言,其成为如下状态:通过装入侧离合器27,从而经由同侧的减速齿轮列28从侧离合器轴26接收动力而被驱动,另一方面,通过断开侧离合器27,从而不接收来自侧离合器轴26接收的动力。在畦田未耕地(日文:枕地)转弯时等,与附图之外的方向盘操作联动而断开转弯内侧的侧离合器27,停止转弯内侧的后轮30的驱动地进行转弯。

如上所述,HST3的输出经由行驶变速箱4内的行驶副变速装置10而被传递至行驶车辆的前轮20及后轮30。此外,在行驶变速箱4内,在行驶副变速输出轴8的端部设置有停车制动器9,通过操作停车制动器9,对配置于行驶副变速输出轴8的传动下游侧的前轮20及后轮30进行制动。

另一方面,在行驶变速箱4内,相对于行驶副变速输出轴8平行地轴支承有栽植传动轴44,固设于行驶副变速输入轴6的齿轮41与固设于栽植传动轴44的齿轮43经由空转自如地被装嵌在行驶副变速输出轴8上的惰轮42而啮合,HST3的输出即行驶副变速输入轴6的旋转动力不是经过作为行驶副变速装置10的齿轮列,而是经由由齿轮41、42、43构成的减速齿轮列,被传递至栽植传动轴44。在行驶变速箱4的左右一侧部轴支承有第一栽植PTO轴45,且在行驶变速箱4内,固设(形成)于第一栽植PTO轴45的锥齿轮45a与固设(形成)于栽植传动轴44的顶端的锥齿轮44a啮合。第一栽植PTO轴45的顶端部从行驶变速箱4突出,并在从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90的齿轮箱50向前方突出的株间距调整用输入轴54的前端与第一栽植PTO轴45的突出顶端部之间夹设有带万向接头的传动轴46。

在齿轮箱50内轴支承有相互平行的前后方向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输入轴54(以下,简称为“输入轴54”)、株间距调整用变速中间轴55(以下,简称为“中间轴55”)、第二栽植PTO轴57(以下,简称为“PTO轴57”),在PTO轴57的外周上装嵌有筒状的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输出轴56(以下,简称为“输出轴56”)。为了经由传动轴46从第一栽植PTO轴45接收动力,输入轴54的前端部从如前所述的齿轮箱50向前方突出,另一方面,PTO轴57的后端部从齿轮箱50向后方突出,经由带万向接头的传动轴91而被连结在从如前所述的栽植装置100的栽植变速箱101向前方突出的栽植输入轴102上。

在齿轮箱50内,在输入轴54的前部与中间轴55的前部之间构成有高低两级的株间距调整用第一变速齿轮机构60(以下,简称为“第一变速齿轮机构60”),另一方面,在第一变速齿轮机构60的下游侧,在中间轴55的后部与输出轴56的后部之间构成有三级的株间距调整用第二变速齿轮机构70(以下,简称为“第二变速齿轮机构70”)。而且,在齿轮箱50内,PTO轴57的前部比输出轴56的前端向前方突出,在该PTO轴57的前部与输出轴56的前端之间构成有栽植PTO离合器80(以下,简称为“离合器80”)。

根据图2至图7对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90进行详述。如图4~图6所示,株间距调整用变速装置90的齿轮箱50隔着假想的左右方向的铅垂接合面J而将前壳体51的后端面与后壳体52的前端面接合,并如图3、图4所示,构成为通过螺栓53而将前后壳体51、52紧固。

如图2及图5所示,在前壳体51下部的前端壁形成有内外(前后)贯通状的轴孔51a,将输入轴54插通到装嵌在轴孔51a内的轴承54a中,如图2、图4~图6所示,使该输入轴54的前端部从齿轮箱50(前壳体51)向前方突出。而且,如对照图2、图3、图5可知的那样,在前壳体51的前端壁的轴孔51a的左上方及右上方的部分分别形成有内(后)侧开口状且外(前)侧闭口状的轴承凹部51b、51c,在轴承凹部51b内经由轴承55a对中间轴55的前端部进行轴支承,在轴承凹部51c内经由轴承57a对PTO轴57的前端部进行轴支承。而且,如对照图2、图3、图6可知的那样,在轴承凹部51b、51c的斜上方,在轴孔51a的铅垂上方的位置,在前壳体51上部的前端壁形成有内(后)侧开口状且外(前)侧闭口状的凹部51d,并将沿相对于输入轴54、中间轴55、输出轴56、PTO轴57平行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叉轴58的前端部嵌入到该凹部51d中。

另一方面,如对照图2、图3、图5、图6可知的那样,在后壳体52的后端壁形成有与前壳体51的轴孔51a对置的内(前)侧开口状且外(后)侧闭口状的轴承凹部52a、与轴承凹部51b对置的内(前)侧开口状且外(后)侧闭口状的轴承凹部52b、与轴承凹部51c对置的内外(前后)贯通状的轴孔52c、以及与凹部51d对置的内(前)侧开口状且外(后)侧闭口状的凹部52d。在轴承凹部52a内经由轴承54b轴支承有输入轴54的后端部,在轴承凹部52b内经由轴承55b轴支承有中间轴55的后端部。另外,如图5所示,PTO轴57被插通到装嵌在轴孔52c内的轴承57b中,如图3~图6所示,使该PTO轴57的后端部从齿轮箱50(后壳体52)向后方突出。叉轴58的后端部嵌入到凹部52d中。

如上所述,输入轴54、中间轴55、PTO轴57、以及叉轴58被齿轮箱50的前壁部(前壳体51的前端壁)及后壁部(后壳体52的后端壁)双臂支承。并且,在齿轮箱50内,输出轴56被环绕设置在被这样双臂支承的PTO轴57的后部,在比输出轴56靠前方的PTO轴57的前部设置有栽植PTO离合器80。

如图5所示,在齿轮箱50内,前后两个第一变速驱动齿轮61、62利用花键嵌合而被装配在输入轴54的前部,另外,在两个第一变速驱动齿轮61、62之间设置有用于在轴心方向对第一变速驱动齿轮61、62进行定位的筒状的垫圈63。这样,固设于输入轴54的前部的两个第一变速驱动齿轮61、62的直径相同,但齿数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后侧的第一变速驱动齿轮62的齿数多于前侧的第一变速驱动齿轮61的齿数。因此,将前侧作为低速驱动齿轮61,将后侧作为高速驱动齿轮62。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中间轴55的前部,相对于中间轴55不能相对旋转且在轴芯方向上滑动自如地装嵌有拨叉64,在拨叉64上能够与第一变速驱动齿轮61、62中的任一方进行啮合地形成有第一变速从动齿轮64a。在拨叉64上形成有叉槽64b,如对照图2、图5、图6可知的那样,经由叉槽64b与拨叉64嵌合的叉65的基端轴衬部65a在轴芯方向上滑动自如地被装嵌在叉轴58的前部。如图2及图6所示,左右一对突起65b从基端轴衬部65a的上端部向上方突出设置,并在这些突起65b之间卡合后述臂66a。另一方面,如图2、图4、图6所示,铅垂的株间距调整用第一变速操作轴66(以下,简称为“第一变速操作轴66”)被插通到形成于齿轮箱50的前壳体51的上部的铅垂的轴孔51e中,而被枢轴支承于前壳体51。如图2、图6所示,构成为:在齿轮箱50内,通过将从第一变速操作轴66的底端延伸设置的臂66a的顶端嵌入到两突起65b之间的槽中,并将臂66a与叉65卡合,从而随着第一变速操作轴66的以自身的铅垂轴芯为中心的转动,叉65沿着叉轴58在轴芯方向上滑动。

如上所述,由被设置在齿轮箱50内的输入轴54、中间轴55、用于从输入轴54向中间轴55传递动力的第一变速驱动齿轮61、62、以及形成第一变速从动齿轮64a的拨叉64来构成所述第一变速齿轮机构60,另外,由被设置在齿轮箱50内的叉轴58、叉65、以及第一变速操作轴66来构成第一变速齿轮机构60的齿轮轴用操作机构。

通过使叉65沿着叉轴58滑动,从而将拨叉64的位置切换成使第一变速从动齿轮64a与低速驱动齿轮61啮合的低速齿轮位置、和使第一变速从动齿轮64a与高速驱动齿轮62啮合的高速齿轮位置这两个位置。第一变速操作轴66与被设置在行驶车辆上的控制杆、开关等株间距调整用第一变速操作工具操作连接,并由该操作工具的操作而如前所述地进行转动,从而如图4所示,被切换成与拨叉64的所述低速齿轮位置相对应的株间距调整用第一变速低速位置60L(以下,简称为“低速位置60L”)、和与拨叉64的所述高速齿轮位置相对应的株间距调整用第一变速高速位置60H(以下,简称为“高速位置60H”)这两个位置。

如图6所示,在叉轴58的前部外周部的供叉65的基端轴衬部65a装嵌的部分形成有前后两个环状槽。前侧的环状槽是用于将拨叉64定位在所述低速齿轮位置的止动槽58a,后侧的环状槽是用于将拨叉64定位在所述高速齿轮位置的止动槽58b。在叉65的基端轴衬部65a设置有止动球65c、以及朝向叉轴58的外周面对止动球65c进行施力的止动弹簧65d。

在第一变速操作轴66从高速位置60H向低速位置60L转动时,拨叉64沿着中间轴55向前方滑动,不久,被止动弹簧65d施力的止动球65c嵌入到止动槽58a中,从而将拨叉64定位在所述低速齿轮位置。即,成为第一变速齿轮机构60被设定成经由低速驱动齿轮61、第一变速从动齿轮64a而从输入轴54向中间轴55传递动力的低速级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第一变速操作轴66从低速位置60L向高速位置60H转动时,拨叉64沿着中间轴55向后方滑动,止动球65c嵌入到止动槽58b中,从而将拨叉64定位在所述高速齿轮位置。即,成为第一变速齿轮机构60被设定成经由高速驱动齿轮62、第一变速从动齿轮64a而从输入轴54向中间轴55传递动力的高速级的状态。

如图5所示,在齿轮箱50内,在中间轴55的后部,为了构成第二变速齿轮机构70,按从前到后的顺序利用花键嵌合装配有三个第二变速驱动齿轮71、72、73,另外,为了在轴心方向对第二变速驱动齿轮71、72、73进行定位,分别在第二变速驱动齿轮71、72之间设置有筒状的垫圈74,而且在第二变速驱动齿轮72、73之间设置有筒状的垫圈75。

这样,在固设于中间轴55的三个第二变速驱动齿轮71、72、73之中,如图5及图7所示,前部的第二变速驱动齿轮71是偏心齿轮,将其作为不等速驱动齿轮71。另一方面,中间部的第二变速驱动齿轮72及后部的第二变速驱动齿轮73分别是在整周范围内具有固定的直径长度的等速齿轮,由于使第二变速驱动齿轮73的直径长度大于第二变速驱动齿轮72,所以将第二变速驱动齿轮72作为低速等速驱动齿轮72,将第二变速驱动齿轮73作为高速等速驱动齿轮73。

另一方面,如图5及图7所示,在旋转相对自如地环绕设置于PTO轴57的后部的输出轴56的前部,相对于输出轴56旋转相对自如地装嵌有偏心齿轮即不等速从动齿轮76。不等速从动齿轮76被挡圈76b卡止,以防止沿着输出轴56在轴芯方向上移动,始终与不等速驱动齿轮71啮合。利用这些齿轮71、76来构成株间距调整用第二变速齿轮机构70的不等速齿轮列。在中间轴55的旋转动力经由由齿轮71、76构成的不等速齿轮列被传递至输出轴56时,输出轴56进行不等速旋转,即,以在一次旋转中角速度发生变化的状态进行旋转。由此,栽植装置100中的回转箱105进行不等速旋转,能够提高基于插植爪106的栽植准确度。

如图5所示,在低速从动齿轮76的后方,拨叉77以相对于输出轴56不能相对旋转且沿着输出轴56在轴芯方向上能够滑动的方式利用花键嵌合被装嵌在输出轴56上。在拨叉77的前端形成有构成啮合离合器的离合器爪77a,与离合器爪77a相对应地,如图5及图7所示,在低速从动齿轮76上形成有离合器槽76a。在拨叉77沿着输出轴56向前方滑动且离合器爪77a嵌入到离合器槽76a中时,不等速从动齿轮76经由拨叉77不能相对旋转地与输出轴56卡合,如前所述,中间轴55的旋转动力经由由偏心齿轮71、76构成的不等速齿轮列被传递至输出轴56,输出轴56成为以低速且不等速地进行旋转的状态。将此状态作为第二变速齿轮机构70被设定成不等速级的状态。

如图5所示,在拨叉77沿前后形成有低速等速从动齿轮77b及高速等速从动齿轮77c,同低速等速驱动齿轮72与高速等速驱动齿轮73的直径长度差相应地,使高速等速从动齿轮77c的直径长度小于低速等速从动齿轮77b的直径长度。在将离合器爪77a从不等速从动齿轮76的离合器槽76a取下并从不等速从动齿轮76向后方将拨叉77分离的状态(即,将拨叉77与不等速从动齿轮76之间的离合器断开的状态)下,能够使低速等速从动齿轮77b与低速等速驱动齿轮72啮合,另外,能够使高速等速从动齿轮77c与高速等速驱动齿轮73啮合。低速等速从动齿轮77b与高速等速从动齿轮77c之间的输出轴56上的轴芯方向的距离小于垫圈75所界定的低速等速驱动齿轮72与高速等速驱动齿轮73之间的中间轴55上的轴芯方向的距离,由此,在低速等速从动齿轮77b与低速等速驱动齿轮72啮合时,高速等速从动齿轮77c不与高速等速驱动齿轮73啮合,另外,在高速等速从动齿轮77c与高速等速驱动齿轮73啮合时,低速等速从动齿轮77b不与低速等速驱动齿轮72啮合。

如图5所示,在拨叉77上形成有叉槽77d,如图2、图5及图6所示,经由叉槽77d与拨叉77嵌合的叉78的基端轴衬部78a在轴芯方向上滑动自如地被装嵌在叉轴58的后部。如图2及图6所示,左右一对突起78b从基端轴衬部78a的上端部向上方突出设置,并在这些突起78b之间卡合后述臂79a。另一方面,如图3及图4所示,在齿轮箱50的后壳体52的上部形成有铅垂的轴孔52e,铅垂的株间距调整用第二变速操作轴79(以下,简称为“第二变速操作轴79”)被插通到该轴孔中,并如图3、图4及图6所示,在后壳体52的上部对第二变速操作轴79进行枢轴支承。如图6所示,另外,如参照图2及图5所示的叉65及第一变速操作轴66可知的那样,构成为:在齿轮箱50内,通过将从第二变速操作轴79的底端延伸设置的臂79a的顶端嵌入到两突起78b之间的槽中,并将臂79a与叉78的卡合,从而随着第二变速操作轴79的以自身的铅垂轴芯为中心的转动,叉78沿着叉轴58在轴芯方向上滑动。

通过使叉78沿着叉轴58滑动,拨叉77的位置被切换成将离合器爪77a嵌入到不等速从动齿轮76的离合器槽76a中的不等速齿轮位置、使低速等速从动齿轮77b与低速等速驱动齿轮72啮合的低速等速齿轮位置、以及使高速等速从动齿轮77c与高速等速驱动齿轮73啮合的高速等速齿轮位置这三个位置。第二变速操作轴79与被设置在行驶车辆上的控制杆、开关等株间距调整用第二变速操作工具操作连接,并由该操作工具的操作而如前所述地进行转动,从而如图4所示,被切换成与拨叉77的所述不等速齿轮位置相对应的插植爪106的不等速旋转用的株间距调整用第二变速位置70L(以下,简称为“不等速栽植位置70L”)、与拨叉77的所述低速等速齿轮位置相对应的插植爪106的低速等速旋转用的株间距调整用第二变速位置70M(以下,简称为“低速等速栽植位置70M”)、以及与拨叉77的所述高速等速齿轮位置相对应的插植爪106的高速等速旋转用的株间距调整用第二变速位置70H(以下,简称为“高速等速栽植位置70H”)这三个位置。

如图6所示,在叉轴58的后部外周部的供叉78的基端轴衬部78a装嵌的部分,沿前后形成有三个环状槽。前部的环状槽是用于将拨叉77定位在所述不等速齿轮位置的止动槽58c,中间部的环状槽是用于将拨叉77定位在所述低速等速齿轮位置的止动槽58d,后部的环状槽是用于将拨叉77定位在所述高速等速齿轮位置的止动槽58e。在叉78的基端轴衬部78a设置有止动球78c、以及朝向叉轴58的外周面对止动球78c进行施力的止动弹簧78d。

随着使第二变速操作轴79向不等速栽植位置70L转动,拨叉77沿着输出轴56向前方滑动,在第二变速操作轴79到达不等速栽植位置70L的时刻,被止动弹簧78d施力的止动球78c嵌入到止动槽58c中,从而将拨叉77定位在所述不等速齿轮位置。即,成为第二变速齿轮机构70被设定成经由不等速驱动齿轮71、不等速从动齿轮76而从中间轴55向输出轴56传递动力的不等速齿轮级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使第二变速操作轴79从不等速栽植位置70L转动时,离合器爪77a从离合器槽76a取下,拨叉77向后方滑动,在第二变速操作轴79到达低速等速栽植位置70M的时刻,止动球78c嵌入到止动槽58d中,从而将拨叉77定位在所述低速等速齿轮位置。即,成为第二变速齿轮机构70被设定成经由低速等速驱动齿轮72、低速等速从动齿轮77b而从中间轴55向输出轴56传递动力的低速等速齿轮级的状态。

而且,在使第二变速操作轴79从低速等速栽植位置70M向高速等速栽植位置70H转动时,拨叉77进一步向后方滑动,在第二变速操作轴79到达高速等速栽植位置70H的时刻,止动球78c嵌入到止动槽58e中,从而将拨叉77定位在所述高速等速齿轮位置。即,成为第二变速齿轮机构70被设定成经由高速等速驱动齿轮73、高速等速从动齿轮77c而从中间轴55向输出轴56传递动力的高速等速齿轮级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齿轮箱50内,针对株间距调整用,能够对两级的第一变速齿轮级和三级的第二变速齿轮级进行设定,能够形成总计六级的变速。若进一步具体而言,通过将第二变速操作轴79配置在不等速栽植位置70L,能够使栽植装置100的回转箱105不等速地旋转并使基于插植爪106的栽植动作成为不等速运动,对于该不等速栽植动作而言,根据将第一变速操作轴66设为低速位置60L还是设为高速位置60H,来选择将该动作设为低速还是设为高速,从而确保合适的株间距。对于将第二变速操作轴79配置在低速等速栽植位置70M的插植爪106的低速等速栽植动作以及将第二变速操作轴79配置在高速等速栽植位置70H的插植爪106的高速等速栽植动作而言,各自也能够利用第一变速操作轴66的操作进行高速低速两级的选择,能够确保合适的株间距。

如上所述,由被设置在齿轮箱50内的中间轴55、输出轴56、用于从中间轴55向输出轴56传递动力的第二变速驱动齿轮71、72、73、不等速从动齿轮76、以及形成等速从动齿轮77b、77c的拨叉77,来构成所述第二变速齿轮机构70,另外,由被设置在齿轮箱50内的叉轴58、叉78、以及第二变速操作轴79来构成第二变速齿轮机构70的齿轮轴用操作机构。

在此,对叉65、78的规格化构造以及第一变速操作轴66、第二变速操作轴79的规格化构造进行说明。

首先,如由图2及图6可知的那样,设置于叉65的基端轴衬部65a的上端的突起65b、65b和设置于叉78的基端轴衬部78a的上端的突起78b、78b在左右方向即叉轴58的水平的径向都被配置在叉轴58的中央。另外,由于被配置在相同的叉轴58上,所以突起65b、65b与突起78b、78b的高度也一致。因此,叉65的突起65b与叉78的突起78b在主视或后视时大致完全重叠,成为一方将另一方遮挡在背后的状态。因此,被嵌入到突起65b、65b之间的槽中的臂66a的顶端部和被嵌入到突起78b、78b之间的槽中的臂79a的顶端部也相同地,在左右方向即叉轴58的水平的径向都被配置在叉轴58的中央,另外,在高度上也相互一致,所以在主视或后视时大致完全重叠,成为一方将另一方遮挡在背后的状态。

并且,如由图2~图4及图6可知的那样,第一变速操作轴66、第二变速操作轴79及中间轴55在主视时相对于将输出轴56环绕设置的PTO轴57位于左右相反侧,被配置在穿过叉轴58的轴心的假想的铅垂线L1的左右一侧,在主视或后视时,两轴66、79大致完全重叠,成为一方将另一方大致完全遮挡在背后的状态。这样的第一变速操作轴66及第二变速操作轴79的布局通过构成为如下结构来实现:使为了如图2及图4所示那样对第一变速操作轴66进行轴支承而在前壳体51的上部形成的铅垂的轴孔51e、和为了如图3及图4所示那样对第二变速操作轴79进行轴支承而在后壳体52的上部形成的铅垂的轴孔52e的大小、形状、以及被配置的高度(具体而言,是轴孔的上端、下端的高度)相同,另外,在叉轴58的径向使距叉轴58的距离相同。

因此,能够使第一变速操作轴66及第二变速操作轴79的被插通到各轴孔51e、52e中的主体部分在轴心长度及直径长度上为相同的大小,另外,能够将第一变速操作轴66的臂66a和第二变速操作轴79的臂79a配置成相同的高度,使臂66a的从第一变速操作轴66的下端到叉65的突起65b、65b之间的槽为止的延伸长度相同,所以能够使臂66a与臂79a为相同的形状、大小。因此,既能够将固设(或形成)有臂的状态的一个轴部件作为带臂66a的第一变速操作轴66来使用,又能够将其作为带臂79a的第二变速操作轴79来使用,能够促进零件的规格化、通用化并对低成本化作出贡献。

另一方面,如由图2可知的那样,在主视时,中间轴55与将输出轴56环绕设置的PTO轴57隔着穿过叉轴58的轴心的假想的铅垂线L1而左右对称地被配置,从叉轴58到中间轴55为止的轴间距离与从叉轴58到输出轴56为止的轴间距离相等。这样的中间轴55、PTO轴57及叉轴58的布局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前壳体51中,将轴承凹部51b、51c形成为在主视时隔着穿过凹部51d的中心的铅垂线L2而左右对称地被配置,并且,在后壳体52中,将轴承凹部52b、轴孔52c、以及叉孔52d形成为相对于前壳体51的轴承凹部51b、51c以及叉孔51d前后对称,即,将轴承凹部52b、轴孔52c形成为在后视(参照图3)时隔着穿过凹部52d的铅垂线L3而左右对称地被配置。

如上所述,通过将中间轴55及PTO轴57隔着叉轴58而左右对称地配置,从而使叉65的从基端轴衬部65a到被嵌入到拨叉64的叉槽64b中的叉顶端部为止的延伸长度与叉78的从基端轴衬部65a到被嵌入到拨叉77的叉槽77d中的叉顶端部为止的延伸长度相等。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用于与臂66a的顶端部卡合的突起65b、65b和用于与臂79a的顶端部卡合的突起78b、78b的高度及齿轮箱5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一致。

因此,在主视时,对于叉65的从基端轴衬部65a到被嵌入到叉槽64b中的顶端部为止的延伸方向、和叉78的从基端轴衬部78a到被嵌入到叉槽77d中的顶端部为止的延伸方向而言,在主视时,一方是左方,另一方是右方,两者不同,但是,叉65的该延伸方向与突起65b的突出方向所成的角度同叉77的该延伸方向与突起65b的突出方向所成的角度大致相同。这意味着,在不改变突起65a的高度及左右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若使叉65的前后反转,则能够将其直接作为叉78来使用。即,只要使(装配有止动球及止动弹簧的)一个叉构件前后反转,就既能够作为第一变速齿轮机构60用的叉65来使用,又能够作为第二变速齿轮机构70用的叉78来使用,能够促进零件的规格化、通用化并对低成本化作出贡献。

即,如前所述,考虑到对这些轴进行轴支承的齿轮箱50(前、后壳体51、52)的轴孔、轴衬等的配置等而形成为在主视时,第一变速操作轴66及第二变速操作轴79各自的相对于叉轴58的相对位置彼此一致,而且,在主视时,中间轴55及PTO轴57隔着叉轴58而左右对称地被配置,从而能够实现第一变速操作轴66及第二变速操作轴79的规格化以及(包括止动球65c、78c及止动弹簧65d、78d在内的)叉65、78的规格化。

如图5所示,在齿轮箱50内,在不等速从动齿轮76的正前方的输出轴56的前端部固设有离合器构件81,在其前端部形成有离合器齿81a。并且,在从输出轴56的前端突出的PTO轴57的前部,利用花键嵌合而相对于PTO轴57不能相对旋转且沿着PTO轴57在轴芯方向上滑动自如地装嵌有离合器拨叉82。在该轴82的后端部形成有离合器齿82a,利用离合器构件80的离合器齿81a和离合器拨叉82的离合器齿82a来构成啮合式的所述离合器80。即,将使离合器齿81a、82a彼此啮合的状态作为离合器80的卡合状态,将使离合器齿82a从离合器齿81a取下的状态作为离合器80的分离状态。

如图5所示,在离合器拨叉82的前端与将PTO轴57的前端部轴支承在前壳体51上的轴承57a的后端之间,在PTO轴57上卷装有离合器弹簧84。利用该离合器弹簧84,离合器拨叉82向后方即使离合器齿82a与离合器齿81a啮合的方向被施力。即,PTO离合器80向成为卡合状态的方向被施力。

如图2及图5所示,在离合器拨叉82上,相对于离合器拨叉82沿轴芯方向不能相对移动地设置有离合器凸轮83。另一方面,如图2~图4所示,在前壳体51的上部的与第一变速操作轴66左右相反一侧的部分,沿上下能够滑动地轴支承有铅垂的离合器操作轴85,并与被设置在行驶车辆上的控制杆、开关等栽植离合器操作工具操作连接,利用该操作工具的操作,能够切换成离合器卡合位置接通(ON)和位于其下方的离合器分离位置断开(OFF)这两个位置。此外,为了对这两个位置进行定位,设置有附图之外的合适的定位元件。

在被配置成离合器卡合位置接通(ON)的期间,齿轮箱50内的离合器操作轴85的下端部从离合器凸轮83分离,从而被配置在离合器凸轮83的上方。因此,离合器凸轮83及离合器拨叉82不受离合器操作轴85限制,利用离合器弹簧84的作用力,成为离合器齿81a、82a啮合的状态,即,PTO离合器80成为卡合状态。

在将离合器操作轴85向离合器分离位置断开(OFF)压下时,齿轮箱50内的离合器操作轴85的下端部与离合器凸轮83抵接,进而随着离合器操作轴85的下端部下降,抵抗离合器弹簧84地向前方压动离合器凸轮83。相伴于此,离合器拨叉82向前方滑动,不久,离合器齿82a从离合器齿81a偏离,PTO离合器80成为分离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