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用紧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0180阅读:40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用紧绳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随车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用紧绳器。



背景技术:

车辆在工程建筑、物流运输等行业应用广泛,以自卸车为例,其是一种能够自行卸载货物的运输车辆,具有自动卸货、机动性强等特点,可提高货物装卸效率,节约劳动力和时间成本,已经成为当今货物运输最重要的车辆之一,它已在城市建设、公路建设、水利工程和能源工业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环保智能自卸车是新一代的“渣土车”,对环保、智能管控、产品性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智能环保自卸车一般都在货箱上盖有折叠篷布顶盖,折叠篷布顶盖用于防止渣土车沿途扬尘和泄漏抛洒,对城市坏境造成二次污染和破坏。

折叠篷布顶盖是环保智能自卸车的重要特征,折叠篷布顶盖包括篷布和支撑篷布的篷布杆,篷布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牵引滑车,并通过绕过牵引滑车的钢丝绳驱动折叠篷布顶盖展开和收拢,牵引滑车通常包括导向滑轮组,上、下对称布置、支撑篷布杆的折弯撑板和在货厢侧板加强梁上翼面的行走轮。

钢丝绳的拧紧程度关系折叠篷布顶盖的正常使用情况,然而现有结构的紧绳器主要用于普通货车钢丝绳或线束的拧紧,结构简单,通用性高,但并不适合智能环保自卸车对钢丝绳拧紧的要求,牵引滑车和钢丝绳位于车厢顶部导轨与加强梁导轨之间,主要起到动力的传输作用,因此要求紧绳器可以根据牵引滑车的结构尺寸在货厢较高位置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用紧绳器,该紧绳器可以在车辆较高位置定位,以方便拧紧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用紧绳器,所述紧绳器包括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绕绳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绕绳轮上的棘轮、控制棘轮转动方向的棘爪,以及带动所述绕绳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支架上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车辆配合定位。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包括底板以及设于底板两侧的立板,所述立板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平行板,以及由至少一块所述平行板向内倾斜形成的斜板,所述绕绳轮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平行板上,所述定位机构设在所述斜板上。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一块所述平行板向内倾斜形成的斜板,所述底板、另一块所述平行板及所述斜板之间的空间形成引导钢丝绳的导向槽。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活动套接在绕绳轮上的把手,所述棘爪包括设在支架上的第一棘爪,以及设在把手上的第二棘爪,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第二棘爪控制棘轮朝相同的方向转动。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把手包括2条连接臂,2条连接臂的一端分别活动套接在所述绕绳轮上,2条连接臂的另一端向内延伸贴合后形成手柄部。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棘爪、第二棘爪上连接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棘爪、第二棘爪与所述棘轮保持贴合。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棘轮、第二棘爪的数量均为2个,1条连接臂设有1个第二棘爪。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棘爪的厚度大于所述棘轮的厚度。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绕绳轮上设有沿周向均匀设有4个穿绳孔,所述4个穿绳孔彼此连通且构成十字形结构。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辆为自卸车,所述自卸车包括货箱本体、设在所述货箱本体上的折叠篷布顶盖,所述折叠篷布顶盖的两侧分别通过牵引滑车滑动设在所述货箱本体的侧板上,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牵引滑车的折弯撑板配合定位。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L形板,两块L形板形成的L形槽的形状与所述折弯撑板匹配;或,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内侧的L形板和外侧的竖板或平板,所述L形板的形状与所述折弯撑板匹配;或,所述定位机构为开有连接孔的板块结构,所述折弯撑板开有连接孔,板块结构通过销轴或螺栓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折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用紧绳器,增设有与车辆配合定位的定位机构,通过该自带的定位机构,紧绳器可以方便的在车辆较高位置定位或固定,无需另外或额外设置支撑或固定物,便于拧紧钢丝绳。同时,该紧绳器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可以便捷的作为随车工具,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紧绳器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绕绳轮 2—棘轮 3—定位机构 4—底板

5—平行板 6—斜板 7—把手 8—第一棘爪

9—第二棘爪 10—穿绳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用紧绳器,该紧绳器包括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绕绳轮1、固定套设在所述绕绳轮1上的棘轮2、控制棘轮2转动方向的棘爪,以及带动所述绕绳轮1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支架上设有定位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3与车辆配合定位。

上述结构的紧绳器,增设有与车辆配合定位的定位机构,通过该自带的定位机构,紧绳器可以方便的在车辆较高位置定位或固定,无需另外或额外设置支撑或固定物,便于拧紧钢丝绳。同时,该紧绳器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可以便捷的作为随车工具,方便携带。

作为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架包括底板4以及设于底板4两侧的立板,立板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平行板5,以及由至少一块平行板5向内倾斜形成的斜板6,绕绳轮1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平行板5上,定位机构3设在斜板6上。具体地,平行板5上设有轮轴孔,所述绕绳轮1的轮轴设于轮轴孔中。优选的,平行板5与斜板6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该实施例包括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两块平行板中的其中一块平行板向内倾斜形成有斜板,向内倾斜是指由支架的一侧向支架的另一侧倾斜,第二种情形是两块平行板分别向内倾斜形成有斜板,相对而言,第一种情形下的紧绳器由于仅设置有一个定位机构,成本更低,体积更小,且可以减少紧绳器与车辆的干涉,而第二种情形下的紧绳器由于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机构,因而可以方便的在车辆的两侧进行紧绳操作,当然为了减少干涉,在第二种情形下,定位机构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设在斜板上,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包括螺栓连接或卡接或销轴连接。

为了便于将钢丝绳引入紧绳器,优选的,底板4上设有用于引导钢丝绳的导向槽,具体地,两块平行设置的平行板5中的其中一块平行板5向内倾斜形成的斜板6,底板4、另外一块平行板5及斜板6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引导钢丝绳的导向槽。同时,为了方便的在绕绳轮1上缠绕钢丝绳,优选的,绕绳轮1上设有穿绳孔10。更为优选的,穿绳孔10沿绕绳轮1周向均匀布设且数量为4个,4个穿绳孔10彼此连通且构成十字形结构,由此设置,4个穿绳孔彼此垂直,便于卡住钢丝绳。

具体地,驱动机构为活动套接在绕绳轮1上的把手7,棘爪包括设在支架上的第一棘爪8,以及设在把手7上的第二棘爪9,第一棘爪8和第二棘爪9控制棘轮2朝相同的方向转动。更为具体地,第一棘爪8、第二棘爪9上连接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用于控制第一棘爪8、第二棘爪9与棘轮2保持贴合,其中,弹性部件具体可以为扭转弹簧,也可以为压缩弹簧、还可以为拉伸弹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棘爪8、第二棘爪9、以及棘轮均为现有技术或可以参考现有结构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优选的,把手7包括2条连接臂,2条连接臂的一端分别活动套接在绕绳轮1上,2条连接臂的另一端向内延伸贴合后形成手柄部。为了便于操作手柄部,手柄部外套设有防滑套,其中,防滑套可以为带有防滑凸纹或凹纹的硅胶套。为了便于操作,符合人体工程学,棘轮2、第二棘爪9的数量均为2个,1条连接臂设有1个第二棘爪9。

优选的,棘爪的厚度大于棘轮的厚度。由此设置,可以提高棘爪与棘轮的重合度,便于施加作用力。

具体地,车辆可为自卸车,自卸车包括货箱本体、设在货箱本体上的折叠篷布顶盖,折叠篷布顶盖的两侧分别通过牵引滑车滑动设在货箱本体的侧板上,优选的,定位机构3与牵引滑车的折弯撑板配合定位。

定位机构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定位机构3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L形板,两块L形板形成的L形槽的形状与折弯撑板匹配。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机构包括内侧的L形板和外侧的竖板或平板,L形板的形状与折弯撑板匹配。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机构为开有连接孔的板块结构,折弯撑板开有连接孔,板块结构通过销轴或螺栓可拆卸的设置在折弯撑板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