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车移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046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轮车所用的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二轮车移位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摩托车或电动车存放到狭小的空间里或窄长的车库里,为了减少空间的占用,往往要很大的力气一点点去挪动到合适的位置,费时费力且不安全,想推出来时更是麻烦,迫切需要一种可以辅助二轮车移动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依靠人力移动二轮车带来的麻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轮车移位器。

技术方案:一种二轮车移位器,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及连接部,所述第一金属板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为一组对边;所述第二金属板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金属板的第一侧边与第二金属板的第一侧边在一条直线上且通过连接部连接;第一金属板的第一侧边的两端各设一个突出部,每个突出部安装一个万向轮,远离连接部的万向轮为带刹车的万向轮;第一金属板的第二侧边的两端各设一个突出部,每个突出部安装一个万向轮,远离连接部的万向轮为带刹车的万向轮;第二金属板的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为远离连接部的两条侧边,第二金属板的第二侧边与第三侧边各设一个突出部,每个突出部各安装一个带刹车的万向轮。

有益效果:二轮车移位器(例摩托车、电动车)适合在狭小的空间或车库轻松移动摩托车,减少空间的占用,减少力气,大人小孩妇女都能轻松操作,且安全方便;还适用于各种车型,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二轮车移位器,包括第一金属板1、第二金属板2及连接部3,所述第一金属板1包括第一侧边11和第二侧边12,第一侧边11和第二侧边12为一组对边;所述第二金属板2包括第一侧边21、第二侧边22、第三侧边23和第四侧边24;第一金属板1的第一侧边11与第二金属板2的第一侧边21在一条直线上且通过连接部3连接;第一金属板1的第一侧边11的两端各安装一个万向轮:第一万向轮41和第二万向轮42,第一万向轮41较第二万向轮42远离连接部3,第一万向轮41位带刹车的万向轮;第一金属板1的第二侧边12的两端各安装一个万向轮:第三万向轮43和第四万向轮44,第三万向轮43较第四万向轮44远离连接部3,第三万向轮43为带刹车的万向轮;第二金属板2的第二侧边22、第三侧边23为远离连接部3的两条侧边,第二金属板2的第二侧边22安装一个带刹车的万向轮第五万向轮45,第二金属板2的第三侧边23安装一个带刹车的万向轮第六万向轮46。

所述连接部3包括上金属板31和下金属板(被上金属板31遮挡,图中未示出),下金属板与第一金属板1固定,上金属板31与第二金属板2固定,所述上金属板31与下金属板上各设有一条滑槽33,上金属板31与下金属板通过滑槽33中的两个螺栓32固定。可通过松紧螺栓32调节连接部3的长度,首先松开两个螺栓32,根据二轮车后轮与小撑之间的距离,调节上金属板31与下金属板的重叠部分的长度,确定好距离后再旋紧螺栓32固定好上金属板31与下金属板即可,该结构使得该二轮车移位器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二轮车,适用范围更广。

所述第二金属板2的第二侧边22与第一侧边21相邻,所述第二侧边22上的第六万向轮46安装在靠近第一侧边21的一端。

所述第一金属板1上设有四个突出部,第一万向轮41、第二万向轮42、第三万向轮43、第四万向轮44各安装在一个突出部上,突出部高于第一金属板1。突出部的设计使第一金属板1的高度不会受到万向轮高度的限制,因为太高二轮车不容易行驶到第一金属板1上方。

所述第二金属板2的上表面四周比中间高,形成一个凹槽。

所述第一金属板1与第二金属板2为钢板,厚度为6mm。

所述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为矩形,但是不限于矩形,只要第一金属板1可以支撑二轮车后轮,第二金属板2可以支撑二轮车的小撑即可。

使用时,先将二轮车移位器摆放于二轮车前面,将第一万向轮41、第三万向轮43、第五万向轮45、第六万向轮46固定刹车,防止移动,将车辆缓慢行驶到上面,二轮车停好后,后轮停在板第一金属板1四方中心位置,将二轮车的小撑打开放置在第二金属板2的凹槽中,支撑二轮车,凹槽的设计限制住小撑,避免小撑脱离第二金属板2,滑落造成危险。驾驶员下车,将第一万向轮41、第三万向轮43、第五万向轮45、第六万向轮46四个带有刹车的万向轮打开,驾驶员左手掌握车把,右手扶住车座使力,这时可随意移动车辆到想到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