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养护车的侧门上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8050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沥青路面养护车的侧门上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已完成沥青路面进行修补的设备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沥青路面养护车的零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大幅度增长,全国已修建了高速公路网以及地区之间的沥青路面网络。沥青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由于各种车辆的快速增加,载重车辆严重超载,沥青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多数沥青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包、车辙、泛油、坑槽、网裂缝等病害,严重地影响到行车安全,沥青路面养护里程与日倍增,对路面养护车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现有的具有单一功能的沥青路面养护车辆,用时长、效率低、总体成本高,不能同时做到快速到位、快速修补、快速撤离的“三快”目的,导致过往车辆滞留等待时间过长,交通堵塞。针对沥青路面损坏程度,将修复沥青道路的多种设备集于一车,既可以达到快速到位、快速修补、快速撤离的目的,提高公路的行车通畅性,也可以降低沥青路面的维修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已生产了几种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现有沥青道路养护车一般采用掀式侧门,这种结构的掀式侧门,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产品的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但是这种结构的掀式侧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现,在施工作业时,打开掀式侧门,增加了沥青道路养护车辆的宽度,影响到交通安全,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需封闭交通,各种车辆需改道行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沥青路面养护车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施工作业时不占用车辆宽度的沥青路面养护车的侧门上翻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料仓框的上部左右两侧设置有1块固定板,每块固定板上前侧设置有上翻转臂门板联接耳、后侧设置有气弹簧支架, 料仓框的下部左右两侧设置有个下翻转臂联接耳,门板的内表面上部左右两侧设置有1个上翻转臂门板联接耳,门板的内表面下部左右两侧设置有1个门板下联接耳,上翻转臂的长臂设置在上翻转臂门板联接耳上、短臂设置在气弹簧支架上,下翻转臂的一端设置在门板下联接耳上、另一端设置下翻转臂联接耳上,左侧的3个气弹簧的压力缸设置在左侧的气弹簧支架上、活塞杆设置在左侧的上翻转臂上,右侧的3个气弹簧的压力缸设置在右侧的气弹簧支架上、活塞杆设置在右侧的上翻转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翻转臂的几何形状是一段为直段、另一端是与直段连为一体的圆弧段,圆弧段圆周角β为60°~90°,在直段的端部加工有长臂联接孔、圆弧段上加工有铰轴联接孔和短臂联接孔,长臂联接孔和铰轴联接孔的中心线与短臂联接孔和铰轴联接孔的中心线夹角α为90°~120°,长臂联接孔心与铰轴联接孔心距L2是短臂联接孔心与铰轴联接孔心距L1的4~6倍,长臂联接孔安装螺杆用于上翻转臂的长臂与上翻转臂门板联接耳联接,短臂联接孔安装铰轴用于上翻转臂的短臂与气弹簧的活塞杆联接,铰轴联接孔安装铰轴用于上翻转臂的短臂与气弹簧支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翻转臂的几何形状是一段为直段、另一端是与直段连为一体的圆弧段,圆弧段圆周角β为75°,在直段的端部加工有长臂联接孔、圆弧段上加工有铰轴联接孔和短臂联接孔,长臂联接孔和铰轴联接孔的中心线与短臂联接孔和铰轴联接孔的中心线夹角α为100°,长臂联接孔心与铰轴联接孔心距L2是短臂联接孔心与铰轴联接孔心距L1的5倍,长臂联接孔安装螺杆用于上翻转臂的长臂与上翻转臂门板联接耳联接,短臂联接孔a安装铰轴用于上翻转臂的短臂与气弹簧的活塞杆联接,铰轴联接孔安装铰轴用于上翻转臂的短臂与气弹簧支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门板上安装两个上翻转臂和两个下翻转臂构成四连杆铰链,与车体联接,采用气弹簧很方便地将侧门上翻打开,打开侧门时不占用车辆宽度空间,不影响交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上翻转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2中,本实施例的沥青路面养护车的侧门上翻装置由料仓框1、固定板2、气弹簧支架3、气弹簧4、门板5、上翻转臂6、上翻转臂门板联接耳7、下翻转臂联接耳8、下翻转臂9、门板下联接耳10联接构成。

在料仓框1的上部左右两侧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各固定联接安装有1块固定板2,每块固定板2上前侧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安装有上翻转臂门板联接耳7、后侧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安装有气弹簧支架3,料仓框1的下部左右两侧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各固定联接安装有1个下翻转臂联接耳8。门板5的内表面上部左右两侧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各固定联接安装有1个上翻转臂门板联接耳7,门板5的内表面下部左右两侧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各固定联接安装有1个门板下联接耳10。上翻转臂6的长臂用螺杆安装在上翻转臂门板联接耳7上、上翻转臂6的短臂用铰轴活动联接安装在气弹簧支架3上。下翻转臂9的一端用螺杆安装在门板下联接耳10上,下翻转臂9的另一端用螺杆安装在下翻转臂联接耳8上,本实施例的下翻转臂9为直板结构。左侧的3个气弹簧4的压力缸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安装在左侧的气弹簧支架3上、活塞杆用铰轴联接件安装在左侧的上翻转臂6上、右侧的3个气弹簧4的压力缸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安装在右侧的气弹簧支架3上、活塞杆铰轴联接件安装在右侧的上翻转臂6上,本实施例的气弹簧4为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动力,型号为YQ10/22-110-280(O-B)200,推力为200N,也可采用1个推力为600N的气弹簧4。

图3给出了本实施例上翻转臂6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本实施例上翻转臂6的几何形状是一段为直段、另一端是与直段连为一体的圆弧段,圆弧段圆周角β为75°,在直段的端部加工有长臂联接孔c、圆弧段上加工有铰轴联接孔b和短臂联接孔a,长臂联接孔c和铰轴联接孔b的中心线与短臂联接孔a和铰轴联接孔b的中心线夹角α为100°,长臂联接孔心与铰轴联接孔心距L2是短臂联接孔心与铰轴联接孔心距L1的5倍,长臂联接孔c安装螺杆用于上翻转臂6的长臂与上翻转臂门板联接耳7联接,短臂联接孔a用于安装铰轴与气弹簧4的活塞杆联接,铰轴联接孔b安装铰轴用于上翻转臂6的短臂与气弹簧支架3联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上翻转臂6的几何形状是一段为直段、另一端是与直段连为一体的圆弧段,圆弧段圆周角β为60°,在直段的端部加工有长臂联接孔c、圆弧段上加工有铰轴联接孔b和短臂联接孔a,长臂联接孔c和铰轴联接孔b的中心线与短臂联接孔a和铰轴联接孔b的中心线夹角α为90°,长臂联接孔心与铰轴联接孔心距L2是短臂联接孔心与铰轴联接孔心距L1的4倍长臂联接孔c安装螺杆用于上翻转臂6的长臂与上翻转臂门板联接耳7联接,短臂联接孔a用于安装铰轴与气弹簧4的活塞杆联接,铰轴联接孔b安装铰轴用于上翻转臂6的短臂与气弹簧支架3联接。

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上翻转臂6的几何形状是一段为直段、另一端是与直段连为一体的圆弧段,圆弧段圆周角β为90°,在直段的端部加工有长臂联接孔c、圆弧段上加工有铰轴联接孔b和短臂联接孔a,长臂联接孔c和铰轴联接孔b的中心线与短臂联接孔a和铰轴联接孔b的中心线夹角α为120°,长臂联接孔心与铰轴联接孔心距L2是短臂联接孔心与铰轴联接孔心距L1的6倍,长臂联接孔c安装螺杆用于上翻转臂6的长臂与上翻转臂门板联接耳7联接,短臂联接孔a用于安装铰轴与气弹簧4的活塞杆联接,铰轴联接孔b安装铰轴用于上翻转臂6的短臂与气弹簧支架3联接。

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开启舱门过程中,通过门板5上的拉手向外拉出一定距离后,气弹簧4产生的推力大于门板5重力,门板5自行举升至最高点;在关闭舱门过程中,需用手拉住门板5向下用力,使得门板5向下运动,气弹簧4产生的推力小于门板5重力时即可松手,门板5自动关闭到位;在舱门关闭状态下,气弹簧4被压缩,对门板5产生推力,通过上翻转臂6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拉紧门板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