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大灯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203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大灯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大灯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车身前大灯需要与周边的发动机盖、前翼子板及前保险杠配合安装,使最终的车身前大灯与周边件的装配结构满足间隙及平度的技术要求。现有的汽车前大灯安装方法,汽车前大灯在车身固定配合时,前大灯通过六角螺栓、定位销固定在翼子板上;安装时定位销先与翼子板上的定位孔定位,前大灯再对齐各安装点孔,打紧螺栓将大灯安装脚固定在车身钣金上。但是,上述汽车前大灯的安装方法,定位销在前大灯的底部,装配时,无法观测定位位置,导致定位销无法准确的进入定位孔,作业人员操作不便利,影响加工效率。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定位的汽车前大灯安装组件。一种汽车前大灯安装组件,用于将一前大灯组件安装在一前翼子板上,所述前大灯组件包括一前大灯,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前大灯下侧的定位部以及设于所述前翼子板上与所述定位部相对应的连接板,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一定位柱以及至少一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上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导向缺口,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装配孔,所述定位柱用于在安装时嵌于所述定位导向缺口内,所述装配孔通过一安装螺栓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固定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汽车前大灯安装组件,在安装前大灯时,将所述定位部上的定位柱卡入所述定位导向缺口内,再通过安装螺栓将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装配孔连接,实现定位,然后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汽车车梁上的第二连接孔固定连接,实现安装汽车前大灯,并通过设置定位导向缺口,可非常快速的将所述定位柱放入所述定位导向缺口内,达到便于定位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一端与所述前翼子板连接,其自由末端与水平面垂直并向所述前大灯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前大灯组件还包括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前大灯的上侧,所述连接部的自由末端与汽车车梁连接,所述汽车车梁设有与所述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孔,每一所述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均通过一紧固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紧固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导向缺口呈“U”字形,所述定位导向缺口的口径等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导向缺口设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边并向接近地面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导向缺口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板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一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前翼子板连接,所述支撑板呈波浪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至少设有一个观测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汽车前大灯安装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圈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圈I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汽车前大灯安装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圈I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圈II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汽车前大灯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圈II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汽车车梁10定位导向缺口421前大灯31第二连接孔11装配孔422连接部32紧固件12安装螺栓21定位部41前翼子板20支撑板22定位柱411连接板42前大灯组件30第一连接孔412观测孔4233安装组件4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大灯安装组件30,用于将一前大灯组件40安装在一前翼子板20上,具体的,在装配过程中,所述翼子板20预先与汽车车梁10连接。请参阅图2至图6,所述前大灯组件30包括一前大灯31,所述安装组件30包括设于所述前大灯31下侧的定位部41以及设于所述前翼子板20上与所述定位部41相对应的连接板42,在所述定位部41上设有一定位柱411以及至少一第一连接孔412,所述连接板42上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定位柱411配合的定位导向缺口421,所述连接板42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412对应的装配孔422,所述定位柱411用于在安装时嵌于所述定位导向缺口421内,所述装配孔422通过一安装螺栓21与所述第一连接孔412固定连接。上述汽车前大灯安装组件,在安装前大灯31时,将所述定位部41上的定位柱411卡入所述定位导向缺口421内,再通过安装螺栓21将所述第一连接孔412与所述装配孔422连接,实现定位,然后将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汽车车梁10上的第二连接孔11固定连接,实现安装汽车前大灯31,并通过设置定位导向缺口421,可非常快速的将所述定位柱411放入所述定位导向缺口421内,达到便于定位的目的。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42一端与所述前翼子板20连接,其自由末端与水平面垂直并向所述前大灯31延伸,可以理解的,通过将所述连接板42与地面垂直设置,便于观测所述定位导向缺口421的位置,作业人员只需将所述定位柱411沿所述连接板42的边缘上下移动,即可将所述定位柱411放入所述定位导向缺口421,非常方便。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导向缺口421呈“U”字形,所述定位导向缺口421的口径等于所述定位柱411的直径,且所述定位导向缺口421设于所述连接板42的外侧边并向接近地面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通过上述设置,到所述定位柱411进入所述定位导向缺口421内时,可实现所述定位柱411与所述定位导向缺口421过渡配合,所述定位柱不易脱离,且所述定位导向缺口421向地面延伸,可限制所述定位柱41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使所述前大灯31在装配的过程中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大灯组件30还包括多个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设于所述前大灯31的上侧,所述连接部32的自由末端与汽车车梁10连接,所述汽车车梁10设有与所述连接部32配合的第二连接孔11,每一所述连接部32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11均通过一紧固件12连接,所述紧固件12为螺栓,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还可以为卡扣等具有连接功能的零部件,所述第二连接孔11与所述紧固件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或螺纹定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导向缺口421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板42的长度,避免所述连接板42变形。请参阅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的灯安装组件,所述第二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42的下端与一支撑板22连接,所述支撑板22的一端与所述前翼子板20连接,所述支撑板22呈波浪形,可以理解的,通过上述设置,可增加所述连接板42的强度,增加所述连接板42抵抗外力的能力。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42上至少设有一个观测孔423,便于作业人员观测连接板42后的定位部4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