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3117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们的代步工具,用于节约人们的出行时间。随着人类资源的组件匮乏,新能源汽车成为目前人们研究的新课题。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通常采用充电桩对汽车进行充电。但是,现有的冲抵充电桩没有周围没有防撞杆,驾驶员对汽车操作不准确时会将车辆撞向充电桩并使充电桩损坏,影响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使充电桩损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位于地面以下方,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设有第一置物槽,所述第一置物槽内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报警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置物槽,所述第二置物槽内设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装置,所述第一缓冲装置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缓冲装置的数量为八至二十个,多个第一缓冲装置均匀分布在充电桩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缓冲装置远离充电桩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内嵌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置物槽的内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安装槽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的外壁和安装槽竖直设置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沿连接杆的径向竖截面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设有竖截面为T型的转动块安装槽,所述转动块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于转盘上。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顶部所处水平面与地面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置物槽内设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上设有弹簧夹,所述充电枪固定连接于弹簧夹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两个至五个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且水平设置的第一缓冲器,所述第一缓冲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充电桩本体的外壁上,多个第一缓冲器的另一端连接有同一个挡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内嵌与挡板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远离第二置物槽一端竖直设置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缓冲器,所述第二缓冲器的底部固定连接于转盘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设有控制器,多个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器的设计便于吸收新能源汽车的撞击力,使新能源能够及时停下,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的设计使新能源汽车撞倒第一缓冲装置时能够提示驾驶员及时刹车,通过转盘、限位板、连接板和转动块避免新能源汽车直接撞上充电桩本体现象的发生,有效的保护了充电桩本体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保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2转盘、3限位板、4连接板、5充电桩本体、6报警器、7第二置物槽、8第一缓冲装置、9压力传感器、10连接杆、11第二缓冲器、12转动块、13扭簧、14充电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位于地面以下方,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2,转盘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板3,限位板3的顶部设有第一置物槽,第一置物槽内转动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桩本体5,充电桩本体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报警器6,充电桩本体5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置物槽7,第二置物槽7内设有充电枪14,充电桩本体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装置8,第一缓冲装置8竖直设置,第一缓冲装置8的数量为八至二十个,多个第一缓冲装置8均匀分布在充电桩本体5的外壁上,第一缓冲装置8远离充电桩本体5的一侧外壁上内嵌有压力传感器9,第一置物槽的内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远离安装槽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4的外壁上,连接杆10的外部套设有扭簧13,扭簧13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4的外壁和安装槽竖直设置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板4的底部沿连接杆10的径向竖截面为弧形结构,限位板3的底部设有竖截面为T型的转动块安装槽,转动块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2,转动块12固定连接于转盘2上,转盘2的顶部所处水平面与地面重合,第一置物槽内设有载物板,载物板上设有弹簧夹,充电枪14固定连接于弹簧夹上,第一缓冲装置8包括两个至五个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且水平设置的第一缓冲器,第一缓冲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充电桩本体5的外壁上,多个第一缓冲器的另一端连接有同一个挡板,压力传感器9内嵌与挡板的外壁上,第一缓冲器为FDEW-525VL型缓冲器,连接板4远离第二置物槽一端竖直设置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缓冲器11,第二缓冲器1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转盘2的顶部,第二缓冲器11为DOMY-525B1A型缓冲器,充电桩本体5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为SLD-W668W型单片机,多个压力传感器9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6的输入端连接。

工作原理:当新能源汽车撞到充电桩本体5之前,压力传感器9受到新能源汽车的作用力,第一缓冲装置8吸收撞击力,控制器接收信号并使报警器6工作,提示驾驶员及时刹车,当新能源汽车继续朝充电桩本体5移动时,连接板在第一置物槽内发生形变,同时第二缓冲器11发生形变吸收部分冲击力,若新能源汽车未停止,第一缓冲装置8受到新能源汽车的作用力使转盘2带动充电桩本体5转动,使新能源汽车受到第一缓冲装置8的方向作用力,使新能源汽车朝充电桩本体5两侧移动,避免新能源汽车直接撞上充电桩本体5现象的发生,有效的保护了充电桩本体5不被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