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车用坡道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1946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车用坡道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挂车用的坡道板。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便于装卸,在挂车的尾部一般都会配置坡道板。随着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现有技术中,挂车坡道一般是采用铁或不锈钢材料,密度大,重量重,组装时间长;增加了搬运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重量减轻,能耗减少,能降低加工时间与成本的挂车用坡道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挂车用坡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边框件、前、后端盖和踏板组件,两侧边框件与前、后端盖围设成与踏板组件对应的边框结构,踏板组件的两侧端活动装嵌于边框件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两侧边框件的前端设置有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组件包括多片从前往后依次铺设的重叠式波浪纹踏板,最前端的重叠式波浪纹踏板的前端嵌入前端盖,最后端的重叠式波浪纹踏板的后端嵌入后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件的内侧设置有嵌槽,踏板组件的一端嵌入嵌槽内。

进一步地,边框件的后端底部设置有倾斜面,便于与地面接触并形成斜向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两侧边框件之间连接有多根加强杆。

进一步地,所述多根加强杆为铝杆和/或钢杆。

进一步地,所述两侧边框件、前、后端盖和踏板组件为铝制品。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由铝金属制备的两侧边框件、前、后端盖和踏板组件,两侧边框件与前、后端盖围设成与踏板组件对应的边框结构,踏板组件的两侧端活动装嵌于边框件上,重量减轻,能耗减少,轻量化设计,容易搬动使用,节省运输成本;而且,踏板采用的是重叠式波浪纹踏板设计,实现最大化强度重量比率;无焊接组装,避免高温造成的材料结构强度受影响;降低加工时间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边框件 1-1、嵌槽 1-2、倾斜面 2、前端盖 3、后端盖 4、踏板组件 5、挂钩 6、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挂车用坡道板,包括两侧边框件1、前、后端盖2、3和踏板组件4,两侧边框件与前、后端盖围设成与踏板组件对应的边框结构,踏板组件的两侧端活动装嵌于边框件上。两侧边框件的前端设置有挂钩5。所述两侧边框件、前、后端盖和踏板组件为铝制品。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组件4包括多片从前往后依次铺设的重叠式波浪纹踏板,最前端的重叠式波浪纹踏板的前端嵌入前端盖,最后端的重叠式波浪纹踏板的后端嵌入后端盖。边框件的内侧设置有嵌槽1-1,踏板组件的一端嵌入嵌槽内。边框件的后端底部设置有倾斜面1-2,便于与地面接触并形成斜向支撑。两侧边框件之间连接有多根加强杆6,多根加强杆中选用了铝杆和钢杆的组合使用形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由铝金属制备的两侧边框件、前、后端盖和踏板组件,两侧边框件与前、后端盖围设成与踏板组件对应的边框结构,踏板组件的两侧端活动装嵌于边框件上,重量减轻,能耗减少,轻量化设计,容易搬动使用,节省运输成本;而且,踏板采用的是重叠式波浪纹踏板设计,实现最大化强度重量比率;无焊接组装,避免高温造成的材料结构强度受影响;降低加工时间与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