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1759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乘用车前后都装有保险杠,保险杠除了有装饰功能之外,还能在发生碰撞时吸收并缓解冲击能力,从而保护车身和车内人员。这就要求保险杠在行驶过程中有一定强度要求,既能抵抗行车阻力也能在发生碰撞时有一定的缓和及防撞功能。

现有的一种车型中,后保险杠在行驶以及碰撞过程中强度较弱,易变形,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后保脱落。调查研究发现,安装保险杠的安装支架强度偏弱,安装支架是焊接在车身上,后保险杠总成通过塑料母座安装到后保安装支架上,即后保安装点的强度较弱,在受垂直方向载荷时易变形,不能承受较大冲击及阻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目的是提高强度,使后保险杠的安装更牢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包括用于与后保险杠连接的第一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的一侧边缘连接的第二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连接且与车身焊接的第三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的另一侧边缘连接的第四连接片、与第四连接片连接且与车身焊接的第五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与第四连接片连接,第四连接片具有让后保险杠上设置的定位柱嵌入的定位孔。

所述第一连接片为矩形片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缘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第四连接片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同一侧延伸,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大致为90度,第四连接片和第一连接片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第三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三连接片分别位于第二连接片的一侧。

所述第四连接片和所述第五连接片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五连接片分别位于第四连接片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通过在边缘增加翻边,提高整体强度,受力不易变形,确保后保险杠的安装更牢固。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与后保险杠和车身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连接片;2、第二连接片;3、第三连接片;4、第四连接片;5、第五连接片;6、第六连接片;7、第七连接片;8、定位孔;9、卡孔;10、后保险杠;11、车身;12、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包括用于与后保险杠连接的第一连接片1、与第一连接片1的一侧边缘连接的第二连接片2、与第二连接片2连接且与车身焊接的第三连接片3、与第一连接片1的另一侧边缘连接的第四连接片4、与第四连接片4连接且与车身焊接的第五连接片5,第二连接片2与第四连接片4连接,第四连接片4具有让后保险杠上设置的定位柱12嵌入的定位孔8。

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连接片1为矩形片状结构,第二连接片2与第一连接片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第四连接片4与第一连接片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片2的一侧边缘并与第四连接片4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片1和第三连接片3分别位于第二连接片2的一侧,第一连接片1和第三连接片3与第二连接片2上相对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即第一连接片1与第二连接片2的一端边缘固定连接,第三连接片3与第二连接片2的另一端边缘固定连接,设第一连接片1所在的一侧为第二连接片2的内侧,则第三连接片3朝向第二连接片2的外侧延伸。第一连接片1和第五连接片5分别位于第四连接片4的一侧,第一连接片1和第五连接片5与第四连接片4上相对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即第一连接片1与第四连接片4的一端边缘固定连接,第五连接片5与第四连接片4的另一端边缘固定连接,设第一连接片1所在的一侧为第四连接片4的内侧,则第五连接片5朝向第四连接片4的外侧延伸。第三连接片3和第五连接片5与车身为点焊连接,第三连接片3和第五连接片5并与车身贴合。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连接片2和第四连接片4朝向第一连接片1的同一侧延伸,第一连接片1和第二连接片2之间的夹角大致为90度,第四连接片4和第一连接片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三连接片3和第二连接片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四连接片4和第五连接片5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定位孔8为在第四连接片4上贯穿设置的圆孔,后保险杠上所设的定位柱12为圆柱体,定位柱12的直径与定位孔8的直径大致相等,设置定位孔8与定位柱12相配合,便于后保险杠与安装支架之间的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连接片1是通过卡扣与后保险杠进行连接,第一连接片1上设有让卡扣嵌入的卡孔9,卡孔9优选为方形孔且为在第一连接片1上贯穿设置的通孔。

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还包括与第一连接片1的一侧边缘连接的第六连接片6和与第二连接片2的一侧边缘连接的第七连接片7,第六连接片6并与第七连接片7连接。第六连接片6与第四连接片4为相对设置,第六连接片6和第四连接片4分别与第一连接片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七连接片7也与第四连接片4为相对设置,第七连接片7和第四连接片4分别与第二连接片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片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片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二连接片2位于第四俩街拍和第七连接片7之间。第六连接片6和第七连接片7的宽度较小,第六连接片6和第七连接片7作为第一连接片1一侧的翻边,第六连接片6与第一连接片1之间的夹角大致为90度,第七连接片7与第二连接片2之间的夹角大致为90度。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结构简单,强度高,易生产成型;

2、安装支架结构的加强不影响周围零部件的装配,如尾灯、后背门;

3、在后保安装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安装支架强度提高,不用对后保险杠进行结构优化,节省成本且效果显著;

4、安装支架上增加翻边且延长料边,整个结构仍保持一定的弹性及塑性,在后保受力时,仍能将能量缓冲至车身的同时也不至于强度太弱导致支架变形或后保脱落;

5、此安装支架的结构充分考虑到焊点的布置及生产可行性,最大程度上加强结构,节省成本,保证工艺可行。

基于以上特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能有效缓解后保在车身中强度较弱的缺点,解决碰撞过程中后保易脱落的问题,充分缓解碰撞时的冲击,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车辆及人员的安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