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2314阅读:2230来源:国知局
气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阀。



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汽车驻车制动通常是由储能弹簧制动气室与手控阀来实现的(即通常所说的断气刹);由于储能弹簧制动气室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因此该结构只适用于大型汽车中、后桥。而汽车前桥为了控制汽车转向的需要,所采用的气室相对于中后桥气室体积明显偏小,无法安装储能弹簧进行驻车制动,即现有大型汽车前桥只能进行行车制动,无法利用能安装储能弹簧的大气室进行驻车制动。在坡道驻车制动中,通常由于仅依靠中后桥驻车制动的制动力不足而引发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响应快、安全性能好的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阀,它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安装座,安装座与其上方的按钮的中部铰接,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气道、阀体进气通道、阀体排气通道以及气缸进气通道,所述气道于阀体内横向布置,气道的右端与阀体进气通道连通,阀体进气通道上下贯穿阀体,所述阀体排气通道于气道的左端向下连通至阀体的底面,所述气缸进气通道于气道的中段向下连通至阀体的底面;

阀体进气通道从上至下为五个尺寸的台阶孔,阀体进气通道从上至下依次分为阀体进气通道第一孔、阀体进气通道第二孔、阀体进气通道第三孔、阀体进气通道第四孔以及阀体进气通道第五孔;

进气芯总成位于阀体进气通道内,进气芯总成的上端连接按钮的右端底部,进气芯总成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接触块、进气段以及限位块,所述接触块的外径尺寸与阀体进气通道第一孔的内径匹配,所述限位块位于阀体进气通道第二孔内,进气段的外径尺寸小于阀体进气通道第一孔的内径,所述限位块的外径尺寸大于阀体进气通道第一孔的内径尺寸;

所述阀体进气通道第三孔内设置有上中下布置的隔离网、第一气管接头以及第一骨架油封,隔离网的顶面紧贴阀体进气通道第三孔的顶面,隔离网的顶面与限位块的底部直接连接有第一弹簧;

气道从右向左依次包括内孔依次增大的气道第一孔、气道第二孔以及气道第三孔;

定位芯总成包括定位芯套,定位芯套的形成一个挡块,该挡块位于气道第三孔内,定位芯套的左段位于气道第二孔内,定位芯套内设置有左右布置的缓冲块以及阀芯,所述缓冲块以及阀芯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缓冲块的左端伸出定位芯套左端以外,缓冲块的左端与按钮的左端向下的延伸段接触,阀芯的右端伸出定位芯套右端以外,阀芯包括一个伸入定位芯套内部的细长连接段以及位于定位芯套右方的阀芯主体段,阀芯主体段的外径尺寸与气道第二孔的内径尺寸匹配。

接触块的中段设置有一圈环槽,该环槽内设置有第一O型圈。

限位块的顶面上设置有一个油封。

所述阀体进气通道第四孔以及阀体进气通道第五孔内设置有第二气管接头,第二气管接头下端设置有阀体进气口。

定位芯套的右端设置有第二O型圈。

所述阀体排气通道从上至下设置有四个逐渐增大的台阶孔,所述阀体排气通道的下端为排泄气口。

所述气缸进气通道从上至下设置有四个逐渐增大的台阶孔,第三个台阶孔内设置有第二骨架油封,第四个台阶孔内设置有第三气管接头,第三气管接头的下端设置有气缸进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气阀具有响应快、安全性能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阀体的示意图。

图3为定位芯总成的示意图。

其中:

阀体1、安装座101、气道102、气道第一孔102.1、气道第二孔102.2、气道第三孔102.3、阀体进气通道103、阀体进气通道第一孔103.1、阀体进气通道第二孔103.2、阀体进气通道第三孔103.3、阀体进气通道第四孔103.4、阀体进气通道第五孔103.5、阀体排气通道104、气缸进气通道105、第二骨架油封105.1、第三气管接头105.2、气缸进气口105.3

按钮2

进气芯总成3、接触块301、进气段302、限位块303、隔离网304、第一气管接头305、第一骨架油封306、第一弹簧307、第二气管接头308、阀体进气口309。

定位芯总成4、定位芯套401、缓冲块402、阀芯403、第二弹簧404、细长连接段403.1、阀芯主体段403.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气阀,它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安装座101,安装座101与其上方的按钮2的中部铰接,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气道102、阀体进气通道103、阀体排气通道104以及气缸进气通道105,所述气道102于阀体1内横向布置,气道102的右端与阀体进气通道103连通,阀体进气通道103上下贯穿阀体1,所述阀体排气通道104于气道102的左端向下连通至阀体1的底面,所述气缸进气通道105于气道102的中段向下连通至阀体1的底面;

阀体进气通道103从上至下为五个尺寸的台阶孔,阀体进气通道103从上至下依次分为阀体进气通道第一孔103.1、阀体进气通道第二孔103.2、阀体进气通道第三孔103.3、阀体进气通道第四孔103.4以及阀体进气通道第五孔103.5;

进气芯总成3位于阀体进气通道103内,进气芯总成3的上端连接按钮2的右端底部,进气芯总成3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接触块301、进气段302以及限位块303,所述接触块301的外径尺寸与阀体进气通道第一孔103.1的内径匹配,接触块301的中段设置有一圈环槽,该环槽内设置有第一O型圈,所述限位块303位于阀体进气通道第二孔103.2内,进气段302的外径尺寸小于阀体进气通道第一孔103.1的内径,使得进气段302与阀体进气通道第一孔103.1之间形成间隙供进气,所述限位块303的外径尺寸大于阀体进气通道第一孔103.1的内径尺寸,限位块303的顶面上设置有一个油封,油封用于与阀体进气通道第二孔103.2的顶面接触;

所述阀体进气通道第三孔103.3内设置有上中下布置的隔离网304、第一气管接头305以及第一骨架油封306,隔离网304的顶面紧贴阀体进气通道第三孔103.3的顶面,隔离网304的顶面与限位块303的底部直接连接有第一弹簧307,所述阀体进气通道第四孔103.4以及阀体进气通道第五孔103.5内设置有第二气管接头308,第二气管接头308下端设置有阀体进气口309。

气道102从右向左依次包括内孔依次增大的气道第一孔102.1、气道第二孔102.2以及气道第三孔102.3;

定位芯总成4包括定位芯套401,定位芯套401的形成一个挡块,该挡块位于气道第三孔102.3内,定位芯套401的左段位于气道第二孔102.2内,定位芯套40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O型圈,定位芯套401内设置有左右布置的缓冲块402以及阀芯403,所述缓冲块402以及阀芯403之间通过第二弹簧404连接,所述缓冲块402的左端伸出定位芯套401左端以外,缓冲块402的左端与按钮2的左端向下的延伸段接触,阀芯403的右端伸出定位芯套401右端以外,阀芯403包括一个伸入定位芯套401内部的细长连接段403.1以及位于定位芯套401右方的阀芯主体段403.2,阀芯主体段403.2的外径尺寸与气道第二孔102.2的内径尺寸匹配;根据动作不同,阀芯主体403.2能够在气缸进气通道105的上端左右移动;

所述阀体排气通道104从上至下设置有四个逐渐增大的台阶孔,所述阀体排气通道104的下端为排泄气口;

所述气缸进气通道105从上至下设置有四个逐渐增大的台阶孔,第三个台阶孔内设置有第二骨架油封105.1,第四个台阶孔内设置有第三气管接头105.2,第三气管接头105.2的下端设置有气缸进气口105.3。

工作原理:

通过汽车客车和卡车气泵产生的气进入阀体进气口309,平时不调整气动转向,气阀开关处于关闭气不进,第一弹簧307的作用下,使第一弹簧307向上推紧限位块303使得阀体进气通道103不进气,当要调整气动转向时,按钮2的右端下压,使限位块303向下动作,第一弹簧307压缩,阀体进气通道103进气,气从阀体进气通道103通过气道第一孔102.1进入气道第二孔102.2内,推动阀芯403向左移动,第二弹簧404压缩,使得阀芯403的阀芯主体段403.2与定位芯套401左端接触,封住了阀体排气通道104,气从气缸进气通道105的气缸进气口进入其下方的气缸;

当按钮2的右端停止按下,由于第一弹簧307的恢复,阀体进气口309停止送气,阀体进气通道103处小气泄漏,第二弹簧缓缓回复使得阀芯403向右移动,这一段时间达到延时时间,当按钮2按下左端,使推力传递到缓冲块压缩第二弹簧,直接把气排出排泄气口,使单向气缸恢复,靠气缸压缩弹簧力,使气尽快排出,处于恢复原状态锁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