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距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231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车距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领域,具体地说是车距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汽车的数量在逐年递增,随着车辆的数量不断增多,交通堵塞、停车位不足以及交通事故等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交通事故频发不仅会对车辆造成损伤而且还对驾驶人员以及乘车人员的身体造成创伤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如何降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是近年来人们所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无法对后方了解后方的车况,从而易导致追尾,目前通过车距控制装置的测量端固定安装,在转弯时会导致测量端汽车一起转动,故而测量端的声波或者激光发射的方向发生较大偏移故而测量的车距远大于实际距离,不能准确的测量车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距控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车距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连接车距监测装置,所述的车距监测装置包括车距测量器,所述的车距测量器的外周设置透明筒,所述的车距测量器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导线能穿过透明筒,所述的透明筒顶部与汽车后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汽车底部设置竖杆,所述的竖杆的顶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的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汽车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竖杆的底部安装车距测量器,所述的车距测量器底部与转杆的顶部连接,所述的转杆的底部连接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的第二轴承的外圈安装在平板,所述的平板与透明筒的底部连接,所述的车距测量器两侧设置弹簧,所述的弹簧的一端与车距测量器连接,所述的弹簧的另一端与透明筒连接,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还连接预警装置、自动刹车模块、GPS模块、刹车装置以及智能终端,所述的中央处理器与预警装置、自动刹车模块以及GPS模块连接,所述的自动刹车模块与刹车装置连接,所述GPS模块与智能终端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距控制装置,所述的汽车两侧底部各安装一个车距测量器,所述的车距测量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距控制装置,所述的透明筒的两侧开设下部开口设置的透槽,所述的平板两侧与透槽对应位置安装水平的螺杆,所述的螺杆的一端与平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螺杆的另一端与穿过透槽且螺杆能沿透槽,所述的螺杆外周设置螺母,所述的平板能上下移动,所述的转杆的顶端安装第一橡胶放置座,所述的竖杆的底端安装第二橡胶放置座,所述的第一橡胶放置座与第二橡胶放置座配合能将车距测量器固定,所述的第二橡胶放置座两侧分别于对应的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与所述的车距测量器连接的导线能穿过透槽,所述的导线位于透槽的上方。

如上所述的车距控制装置,所述的平板的下方设置水平的圆板,所述的圆板外侧设置外螺纹,所述的透明筒下部内侧设置内螺纹,所述的圆板与透明筒螺纹连接,所述的圆板上固定安装数个减震器,所述的减震器的底端与圆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减震器的顶端能与平板底部接触,所述的圆板底端安装把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能在汽车转弯过程中能使车距测量器发生较小的偏转,故而有效的确保了在转弯过程中车距测量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汽车转弯时,车距测量器上下两端连接的竖杆和转杆,由于竖杆和转杆分别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故而车距测量器能水平转动,车距测量器在汽车转弯时由于惯性作用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而车距测量器发生较小偏转,车距测量器的转动幅度远小于车辆转动幅度,从而能对后部车辆进行测距时能准确测距,同时在汽车转弯完成后通过弹簧能带动车距测量器复位恢复原先位置,确保正常直线行驶过程中测量车距,弹簧的弹力系数较小,对车距测量器在转弯时影响较小,同时当汽车行驶到直线道路时,惯性的作用力降低,弹簧能带动车距测量器复位,同时透明筒能对车距测量器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其透明的材质不会影响车距测量器的使用,确保测量车距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距监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向视图;

图4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1中央处理器2车距监测装置3车距测量器4透明筒5竖杆6第一轴承7转杆8第二轴承9平板10弹簧11预警装置12自动刹车模块13GPS模块14刹车装置15智能终端16透槽17螺杆18螺母19第一橡胶放置座20第二橡胶放置座21圆板22减震器2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车距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1,所述的中央处理器1连接车距监测装置2,所述的车距监测装置2包括车距测量器3,所述的车距测量器3的外周设置透明筒4,所述的车距测量器3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器1连接,所述的导线能穿过透明筒4,所述的透明筒4顶部与汽车后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汽车底部设置竖杆5,所述的竖杆5的顶端与第一轴承6的内圈连接,所述的第一轴承6的外圈与汽车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竖杆5的底部安装车距测量器3,所述的车距测量器3底部与转杆7的顶部连接,所述的转杆7的底部连接第二轴承8的内圈,所述的第二轴承8的外圈安装在平板9,所述的平板9与透明筒4的底部连接,所述的车距测量器3两侧设置弹簧10,所述的弹簧10的一端与车距测量器3连接,所述的弹簧10的另一端与透明筒4连接,所述的中央处理器1还连接预警装置11、自动刹车模块12、GPS模块13、刹车装置14以及智能终端15,所述的中央处理器1与预警装置11、自动刹车模块12以及GPS模块13连接,所述的自动刹车模块12与刹车装置14连接,所述GPS模块13与智能终端15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汽车转弯时,车距测量器3上下两端连接的竖杆5和转杆7,由于竖杆5和转杆7分别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8,故而车距测量器3能水平转动,车距测量器3在汽车转弯时由于惯性作用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而车距测量器3发生较小偏转,车距测量器3的转动幅度远小于车辆转动幅度,从而能对后部车辆进行测距时能准确测距,同时在汽车转弯完成后通过弹簧10能带动车距测量器3复位恢复原先位置,确保正常直线行驶过程中测量车距,弹簧10的弹力系数较小,对车距测量器3在转弯时影响较小,同时当汽车行驶到直线道路时,惯性的作用力降低,弹簧10能带动车距测量器3复位,同时透明筒4能对车距测量器3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其透明的材质不会影响车距测量器3的使用,确保测量车距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汽车两侧底部各安装一个车距测量器3,所述的车距测量器3与中央处理器1连接。(由于不能测量与两侧车辆之间的距离,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通过在汽车两侧安装车距测量器3能有效的得知与两侧车辆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透明筒4的两侧开设下部开口设置的透槽16,所述的平板9两侧与透槽16对应位置安装水平的螺杆17,所述的螺杆17的一端与平板9固定连接,所述的螺杆17的另一端与穿过透槽16且螺杆17能沿透槽16,所述的螺杆17外周设置螺母18,所述的平板9能上下移动,所述的转杆7的顶端安装第一橡胶放置座19,所述的竖杆5的底端安装第二橡胶放置座20,所述的第一橡胶放置座19与第二橡胶放置座20配合能将车距测量器3固定,所述的第二橡胶放置座20两侧分别于对应的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与所述的车距测量器3连接的导线能穿过透槽16,所述的导线位于透槽16的上方。(由于车距测量器3不便于更换维修,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在车距测量器3需要维修时通过将螺杆17上的螺母18拧松从而将平板9向下移动,由于车距测量器3通过第一橡胶放置座19与第二橡胶放置座20固定,故而当平板9向下移动时会带动转杆7、第一橡胶放置座19以及车距测量器3向下移动,更换或维修完成后再将车距测量器3放上第一橡胶放置座19,然后将螺杆17对准透槽16向上移动,使第一橡胶放置座19与第二橡胶放置座20将车距测量器3夹紧,然后将螺杆17上的螺母18拧紧即可,便于维修和更换车距测量器3。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平板9的下方设置水平的圆板21,所述的圆板21外侧设置外螺纹,所述的透明筒4下部内侧设置内螺纹,所述的圆板21与透明筒4螺纹连接,所述的圆板21上固定安装数个减震器22,所述的减震器22的底端与圆板21固定连接,所述的减震器22的顶端能与平板9底部接触,所述的圆板21底端安装把手23。(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或有颠簸易导致螺母发生松动,长时间行驶易导致平板9脱落,车距测量器3随之掉落,无法正常使用,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当平板9固定后,将圆板21通过把手23拧上透明筒4,使减震器22顶部与平板9底部紧密接触,通过减震器22能很好的对平板9起到支撑作用,同时通过减震器22能有效的对汽车发生颠簸时带动车距测量器3发生的晃动,从而确保车距测量器3的正常运转。

实施例

车距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1,所述的中央处理器1连接车距监测装置2,所述的车距监测装置2包括车距测量器3,所述的车距测量器3的外周设置透明筒4,所述的车距测量器3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器1连接,所述的导线能穿过透明筒4,所述的透明筒4顶部与汽车后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汽车底部设置竖杆5,所述的竖杆5的顶端与第一轴承6的内圈连接,所述的第一轴承6的外圈与汽车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竖杆5的底部安装车距测量器3,所述的车距测量器3底部与转杆7的顶部连接,所述的转杆7的底部连接第二轴承8的内圈,所述的第二轴承8的外圈安装在平板9,所述的平板9与透明筒4的底部连接,所述的车距测量器3两侧设置弹簧10,所述的弹簧10的一端与车距测量器3连接,所述的弹簧10的另一端与透明筒4连接,所述的透明筒4的两侧开设下部开口设置的透槽16,所述的平板9两侧与透槽16对应位置安装水平的螺杆17,所述的螺杆17的一端与平板9固定连接,所述的螺杆17的另一端与穿过透槽16且螺杆17能沿透槽16,所述的螺杆17外周设置螺母18,所述的平板9能上下移动,所述的转杆7的顶端安装第一橡胶放置座19,所述的竖杆5的底端安装第二橡胶放置座20,所述的第一橡胶放置座19与第二橡胶放置座20配合能将车距测量器3固定,所述的第二橡胶放置座20两侧分别于对应的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与所述的车距测量器3连接的导线能穿过透槽16,所述的导线位于透槽16的上方,所述的平板9的下方设置水平的圆板21,所述的圆板21外侧设置外螺纹,所述的透明筒4下部内侧设置内螺纹,所述的圆板21与透明筒4螺纹连接,所述的圆板21上固定安装数个减震器22,所述的减震器22的底端与圆板21固定连接,所述的减震器22的顶端能与平板9底部接触,所述的圆板21底端安装把手23,所述的汽车两侧底部各安装一个车距测量器3,所述的车距测量器3与中央处理器1连接,所述的中央处理器1还连接预警装置11、自动刹车模块12、GPS模块13、刹车装置14以及智能终端15,所述的中央处理器1与预警装置11、自动刹车模块12以及GPS模块13连接,所述的自动刹车模块12与刹车装置14连接,所述GPS模块13与智能终端15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