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动车车顶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620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低速电动车车顶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的顶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低速电动车车顶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低速电动车市场(包括电动三轮车与电动四轮车),属于全封闭车型,其前后左右都是玻璃框架结构。现有结构复杂,制造成本不菲,且存在后期维护困难等不足。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适用于低速电动车车顶的车顶分离装置,以克服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磁力翻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低速电动车车顶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杆、旋转伸缩杆以及柔性的篷布;所述篷布呈矩形状,篷布尾端固定安装于低速电动车后座后方的厢体,篷布前端卡接于低速电动车的前挡风玻璃上端;所述支撑杆间隔布设于篷布的内侧;所述支撑杆呈弧状;所述旋转伸缩杆分布于篷布的左右两侧,所述旋转伸缩杆底部转动安装于低速电动车的侧面,顶部固定安装于篷布的侧面前端。

所述支撑杆沿着低速电动车的左右横向分布;且所述支撑杆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包括一体设置的外垫片、中垫片和内垫片;所述外垫片和内垫片分设于中垫片两侧,且外垫片的长度大于内垫片的长度;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固定安装于中垫片。

本低速电动车车顶分离装置,采用敞开式折叠设计,实现篷布的收紧和展开,可适用于低速行驶的三轮车与电动四轮车等电动车车型。本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方便在现有电动车上改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封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敞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杆1、旋转伸缩杆2、篷布3、橡胶垫4、外垫片4a、中垫片4b、内垫片4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低速电动车车顶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杆1、旋转伸缩杆2以及柔性的篷布3;所述篷布3呈矩形状,篷布3尾端固定安装于低速电动车后座后方的厢体,篷布3前端卡接于低速电动车的前挡风玻璃上端;所述支撑杆1间隔布设于篷布3的内侧;所述支撑杆1呈弧状;所述旋转伸缩杆2分布于篷布3的左右两侧,所述旋转伸缩杆2底部转动安装于低速电动车的侧面,顶部固定安装于篷布3的侧面前端。

所述支撑杆1沿着低速电动车的左右横向分布;且所述支撑杆1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支撑杆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橡胶垫4;所述橡胶垫4包括一体设置的外垫片4a、中垫片4b和内垫片4c;所述外垫片4a和内垫片4c分设于中垫片4b两侧,且外垫片4a的长度大于内垫片4c的长度;所述支撑杆1的端部固定安装于中垫片4b。通过增大外垫片4a的面积,提高橡胶垫4与车内壁的摩擦力。内垫片4c的设置,防止车内人员触碰到尖锐物体受伤。外垫片4a和内垫片4c也可以夹设于车内手柄等部位,从而固定支撑杆1的位置。

旋转伸缩杆2下端转动安装于低速电动车的侧面且位于车门的后部。旋转伸缩杆2为伸缩式结构,可采用折叠式雨伞的伞柄相同的结构。

低速电动车车顶分离装置,采用敞开式折叠设计,敞开状态时,旋转伸缩杆2往车后翻转,支撑杆1相互靠近堆叠,篷布3折叠;封闭状态时,旋转伸缩杆2往车前翻转,支撑杆1间隙设置,篷布3展开,起到遮阳防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