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除霜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4100发布日期:2018-08-04 14:0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利用空气的车窗或挡风玻璃的清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除霜器、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特别是客车,由于车内人员较多,人员的呼吸就会导致车内湿度增大,前挡风玻璃在车内车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高湿度的空气遇到外界寒冷的环境之后容易液化凝结或者附着在前挡风玻璃上,影响司机的视线,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大多数车辆上均设有除霜器,通过除霜器来达到除霜的目的。通常的汽车除霜器的水发热体与辅助加热器或者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相连,除霜器内设有风机,风机将空气抽入通过除霜器内水发热体的加热之后,使加热后的空气均匀吹送到挡风玻璃内侧,加热前挡风玻璃以达到除霜的目的。

对于纯电动车来说因为没有发动机,在需要除霜时只能依靠电除霜器或水暖除霜器。如果仅仅采用水暖除霜器除霜,需要将整车辅助加热器打开后将整个水暖系统中的循环介质全部加热后,将热量传递至水暖除霜器后去除前挡风玻璃上的霜雾,在初冬或者车内温度比较适宜无需采用取暖措施时,开启水暖除霜器对水暖系统介质加热仅仅用于除霜作业,就会造成热量的浪费进而造成能源的浪费;如果仅仅采用电除霜器,在初冬或者内温度比较适宜无需采用取暖措施时,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但在寒冬或者车内温度较低需要取暖措施时,仍然需要采取水暖除霜器才能满足车内取暖的同时将热量传递到除霜器达到除霜的目的。

授权公告号CN205033901U、授权公告日为2016.02.1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除霜器及使用该除霜器的客车,该除霜器包括轴流风机和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包括水暖元件和电暖元件,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感知温度的变化来调节除霜器的工作模式——电暖除霜模式、水暖除霜模式和混合除霜模式,来解决单一的发热元件的除霜器除霜效果不稳定或者耗能大的问题。但是电暖元件和水暖元件分开布置的方式,使除霜器占用空间增大,且更为笨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霜器,以解决现有除霜器对不同除霜作业下适应能力差且较为笨重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该除霜器的加热装置及使用该除霜器的车辆。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除霜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水散热单元设有散热壳体,电发热单元固定在散热壳体上,通过在不同除霜作业时使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之间合理切换,解决了现有除霜器对不同除霜作业下适应能力差的问题;将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固定在一起,解决了现有的除霜器较为笨重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另外,电发热单元可以通过置于水散热单元的散热壳体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发热单元设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电发热单元之间设有所述的水散热单元,使加热装置中全部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均能利用散热壳体来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散热单元设有至少两个,且水散热单元与电发热单元交替布置,提高水散热单元和电发热单元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之间设有导热层,增大电发热单元和散热壳体间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四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热层为硅胶或硅脂,成本较低,导热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一种至第五种技术方案中任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散热单元为管带式散热器,散热壳体上设有翅片结构,采用管带式散热器结构较为简单,与标准板翅式换热器相比质量较轻,波浪形的翅片可以提高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一种至第五种技术方案中任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散热单元的主体材质为铝或铜,铝和铜的热通量比铁的效率高,且价格与金、银相比更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八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第一种至第五种技术方案中任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发热单元为PTC发热体,PTC发热体热阻小、换热效率高,并且不会像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减少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加热装置包括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水散热单元设有散热壳体,电发热单元固定在散热壳体上,通过在不同除霜作业时使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之间合理切换,解决了现有除霜器对不同除霜作业下适应能力差的问题;将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固定在一起,使电发热单元时可以通过置于水散热单元的散热壳体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解决了现有的除霜器较为笨重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发热单元设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电发热单元之间设有所述的水散热单元,使加热装置中全部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均能利用散热壳体来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散热单元设有至少两个,且水散热单元与电发热单元交替布置,提高水散热单元和电发热单元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之间设有导热层,增大电发热单元和散热壳体间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四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热层为硅胶或硅脂,成本较低,导热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一种至第五种技术方案中任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散热单元为管带式散热器,散热壳体上设有翅片结构,采用管带式散热器结构较为简单,与标准板翅式换热器相比质量较轻,波浪形的翅片可以提高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一种至第五种技术方案中任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散热单元的主体材质为铝或铜,铝和铜的热通量比铁的效率高,且价格与金、银相比更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八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第一种至第五种技术方案中任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发热单元为PTC发热体,PTC发热体热阻小、换热效率高,并且不会像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减少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车辆包括水暖系统,水暖系统包括供热元件、除霜器和用于将热量从供热元件带到除霜器的循环管路,所述除霜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水散热单元设有散热壳体,电发热单元固定在散热壳体上,通过在不同除霜作业时使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之间合理切换,解决了现有除霜器对不同除霜作业下适应能力差的问题;将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固定在一起,使电发热单元时可以通过置于水散热单元的散热壳体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解决了现有的除霜器较为笨重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发热单元设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电发热单元之间设有所述的水散热单元,使加热装置中全部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均能利用散热壳体来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散热单元设有至少两个,且水散热单元与电发热单元交替布置,提高水散热单元和电发热单元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之间设有导热层,增大电发热单元和散热壳体间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四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热层为硅胶或硅脂,成本较低,导热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一种至第五种技术方案中任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散热单元为管带式散热器,散热壳体上设有翅片结构,采用管带式散热器结构较为简单,与标准板翅式换热器相比质量较轻,波浪形的翅片可以提高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一种至第五种技术方案中任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水散热单元的主体材质为铝或铜,铝和铜的热通量比铁的效率高,且价格与金、银相比更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八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第一种至第五种技术方案中任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发热单元为PTC发热体,PTC发热体热阻小、换热效率高,并且不会像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的加热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2的加热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3的加热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除霜器包括壳体2,壳体2上设有进风口1和出风口5,壳体2内靠近进风口1处设有风机3,风机3的入风口朝向壳体2的进风口1,风机3的出风口朝向壳体2的出风口5,为了减少除霜器的整体尺寸,本实施例中风机3选用轴流风机。

壳体2内还设有加热装置4,加热装置4置于风机3和壳体2的出风口5之间,通过风机3的作用,将经由加热装置4加热的空气通过壳体2的出风口5送至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达到除霜的目的。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4包括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由于PTC发热体优良的换热效率和相比于电热管类加热器的安全性,本实施例选用PTC发热体7作为电发热单元,为了进一步减重,本实施例选用管带式散热器8作为水散热单元。管带式散热器8包括散热器壳体,散热器壳体包括一个用于通循环水的扁管8-2和置于扁管8-2两侧的波浪形的翅片结构8-1,其中,散热器壳体构成水散热单元的散热壳体,本实施例中选用四个PTC发热体7和三个管带式散热器8,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PTC发热体7和管带式散热器8的选用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但是PTC发热体7和管带式散热器8均至少要有一个。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换热效率,PTC发热体7和管带式散热器8交替布置,PTC发热体7和管带式散热器8的翅片结构8-1接触,将PTC发热体7产生的热量引导到翅片结构8-1上,增大PTC发热体7的换热面积,以此来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每两个相邻的PTC发热体7之间均设置一个管带式散热器8,且PTC发热体7和翅片8-1之间涂覆有硅胶10,提高PTC发热体7和翅片8-1的导热效率,以此来提高PTC发热体7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其中硅胶10构成置于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之间的导热层。

本实施例中,管带式散热器8的散热器壳体中的主体材质为铝,在保证良好的换热效率的前提下,减少管带式散热器8的整体重量。

本实施例中,壳体上分别设有用于为PTC发热体7和风机3供电的电源接口6和电源接口9。

本实施例中,风机3把未加热的空气通过壳体2的入风口1抽入,经由加热装置4加热后通过壳体2的出风口5均匀吹送到前挡风玻璃上,达到除霜的目的。当在初冬或者车内温度比较适宜无需采用取暖措施时,PTC发热体7通电打开,采用电能快速加热流经PTC发热体7与翅片8-1间的空气,达到除霜的目的;当在寒冬或者车内温度较低需要取暖措施时,打开辅助加热器或发动机冷却循环管路,加热循环水或将发动机冷却液流入管带式散热器8的扁管8-2中,将流经翅片8-1的空气进行加热,达到除霜的目的。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除霜方式,避免热量的浪费,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2,与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3所示,相邻的PTC发热体27之间设置两个管带式散热器28。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3,与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4所示,PTC发热体37和管带式散热器38的均设有两个,且PTC发热体37和管带式散热器38交替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4,与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散热壳体为金属波纹板。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5,与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电发热单元为电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6,与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电发热单元和水散热单元之间不设置导热层,PTC发热体与管带式散热器上的翅片结构直接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7,与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导热层为铜板。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8,与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导热层为硅脂。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9,与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水散热单元为管片式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0,与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散热器壳体的主体材质为铜。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加热装置与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相同,不再赘述。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还可以用于代替汽车上其他的加热装置,比如车载取暖器等,当然也可以用于其他的水暖系统中,比如锅炉暖气系统等。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车辆包括水暖系统,水暖系统包括为车内及各组件提供热量的供热元件,除霜器和用于将供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引入除霜器的循环水管路,所述的除霜器与本实用新型的除霜器的具体实施例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霜器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热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除霜器、车辆的其他实施例,电加热单元可以是任意的电热管类加热器或者电阻类加热器;风机可以采用离心式、斜流式或横流式风机;散热器壳体的主体材质为铁或钢。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出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