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外后视镜的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0722发布日期:2018-06-26 23:1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外后视镜的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已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汽车后视镜属于重要安全件,它的镜面、外形和操纵都颇讲究。后视镜的质量及安装都有相应的行业标准,不能随意。后视镜以安装位置划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用途不一样,镜面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后视镜镜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镜,顾名思义镜面是平的,用术语表述就是“表面曲率半径R无穷大”,这与一般家庭用镜一样,可得到与目视大小相同的映像,这种平面镜常用做内后视镜。另一种是凸面镜,镜面呈球面状,具有大小不同的曲率半径,它的映像比目视小,但视野范围大,好像相机“广角镜”的作用,这种凸面镜常用做外后视镜和下后视镜。轿车及其它轻型乘用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大型商用汽车(大客车和大货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目前,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安全越来越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在大雾天气因视线受限,再加上汽车外后视镜上面粘有雾气,汽车后视镜清晰度的下降大大阻碍了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现有的汽车外后视镜的除雾装置,大部分结构复杂,采用机械擦拭的方式,使得日常维护非常不便,由于擦拭装置始终挡在后视镜上,也给驾驶员造成了一定的视觉障碍,不利于行车安全。

有鉴于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有利于行车安全的汽车外后视镜的除雾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外后视镜的除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外后视镜的除雾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玻璃镜片,所述玻璃镜片后壁设有第一电加热丝,所述外壳内部位于玻璃镜片前侧四周固定安装有吹风圈,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内部通过隔热板安装有第二电加热丝,所述干燥箱的一侧通过风管与外界空气连通,且干燥箱的另一侧通过风管与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风机的吹风口通过风管与吹风圈的一侧壁连通,所述外壳内部还安装有双金属片温控器,所述双金属片温控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加热丝和第二电加热丝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吹风圈上均匀设有吹向玻璃镜片的吹风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加热丝经过镀膜曝光蚀刻在玻璃镜片后壁上。

优选的,所述风机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外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干燥箱内部还设有活性炭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外壳外部一侧还设有连接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汽车外后视镜的除雾装置,通过在玻璃镜片后壁设置第一电加热丝,可以给玻璃镜片进行加热,保持玻璃镜片始终干燥,可有效防止雾气粘在玻璃镜片上,有利于增加玻璃镜片的清晰度,通过在外壳内部位于玻璃镜片前侧四周固定安装吹风圈,可将玻璃镜片周围的雾气吹走,可保证玻璃镜片的清晰度,从而保障行车安全。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保障行车安全,值得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镜片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箱剖视图。

图中:1外壳、2吹风圈、3玻璃镜片、4连接座、5第一电加热丝、6干燥箱、7风机、8固定座、9双金属片温控器、10活性炭过滤网、11隔热板、12第二电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汽车外后视镜的除雾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玻璃镜片3,玻璃镜片3可以将汽车后面的物体显示出来,所述玻璃镜片3后壁设有第一电加热丝5,便于给玻璃镜片3加热,所述外壳1内部位于玻璃镜片3前侧四周固定安装有吹风圈2,便于给给玻璃镜片3吹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有干燥箱6,所述干燥箱6内部通过隔热板11安装有第二电加热丝12,便于将外界空气干燥,所述干燥箱6的一侧通过风管与外界空气连通,且干燥箱6的另一侧通过风管与风机7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风机7的吹风口通过风管与吹风圈2的一侧壁连通,所述外壳1内部还安装有双金属片温控器9,所述双金属片温控器9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加热丝5和第二电加热丝12电性连接,双金属片温控器9可防止第一电加热丝5和第二电加热丝12的温度过高发生不必要的灾害,可保证该除雾装置的安全性能。

具体的,所述吹风圈2上均匀设有吹向玻璃镜片3的吹风孔,便于将玻璃镜片3周围的雾气吹走。

具体的,所述第一电加热丝5经过镀膜曝光蚀刻在玻璃镜片3后壁上,可有效防止第一电加热丝5从玻璃镜片3后壁上脱落,且加热效果好。

具体的,所述风机7通过固定座8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保证风机7稳定的运行。

具体的,所述干燥箱6内部还设有活性炭过滤网10,可对外界空气进行过滤。

具体的,所述外壳1外部一侧还设有连接座4,边缘安装该除雾装置。

工作原理:通过连接座4将该除雾装置安装在汽车外部,第一电加热丝5,可以给玻璃镜片3进行加热,保持玻璃镜片3始终干燥,可有效防止雾气粘在玻璃镜片3上,有利于增加玻璃镜片3的清晰度,通过在外壳1内部位于玻璃镜片3前侧四周固定安装吹风圈2,吹风圈2的一侧与风机7的吹风口连通,风机7将外界的风吸入干燥箱6内部进行过滤干燥,然后将干净的热空气吹入吹风圈2内部,吹风圈2上的吹气孔可将玻璃镜片3周围的雾气吹走,可保证玻璃镜片的清晰度,从而保障行车安全,双金属片温控器9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加热丝5和第二电加热丝12电性连接,可防止第一电加热丝5和第二电加热丝12的温度过高发生不必要的灾害,可保证该除雾装置的安全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