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充气轮胎及其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3638发布日期:2018-07-24 20:4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及其车轮。



背景技术:

现有充气轮胎需要充气,容易发生爆胎,而现有的非气轮胎仅将轮胎横向部分掏空,意图达到减震与降重效果,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非充气轮胎减震效果差的缺点,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及其车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非充气轮胎,包括内圈、外圈和第一连接片,所有第一连接片都固定在内圈和外圈之间,设定内圈前后两侧面为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上设有多个延内圈轴向方向凸起的凸块。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为非充气式,第一连接片连接内圈和外圈,第一连接片起到支撑作用,轮胎两侧都设有凸块,轮胎通过凸块与轮毂卡合连接,轮胎与轮毂之间固定牢靠,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片的数量至少为三片,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所有第一连接片形成支撑体,支撑体上设有多个缓冲孔。缓冲孔使得车轮在路面上行驶更加平稳,同时缓冲孔也减省了轮胎整体重量,节省了加工轮胎的材料。

作为优选,内圈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两内圈之间固定有数量至少为三片的第二连接片。多个内圈上的凸块与轮毂卡合连接,从而使得轮胎与轮毂固定更加的牢靠。

作为优选,外圈径向方向上,外圈内侧壁固定有数量至少为一个的圆环,一个圆环分别将缓冲孔、内圈和第一连接片分隔成两份。圆环为支撑环,增强外圈的抗压强度,从而使得外圈不会被轻易剧烈形变。

一种车轮,包括轮毂,轮毂包括轮辋,还包括非充气轮胎,设定轮辋左右两侧用于固定轮胎侧板为固定板,固定板内侧壁上都设有卡口,内圈的凸块与卡口卡合连接。轮胎上的凸块与轮辋上的卡口卡合连接,从而使得轮胎与轮毂固定牢靠,且两者之间连接方便。

作为优选,内圈上的凸块与轮辋上的卡口卡合时,设定第一连接片前后两侧面为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与固定板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轮胎在受到外力冲击时,间隙供轮胎发生形变,没有间隙时,轮辋的边缘容易切割轮胎,从而保证了车轮在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作为优选,卡口为通孔或者为卡槽。卡口的两种方式,通孔式的卡口使得轮胎上的凸块能够伸出轮辋外端面,从而使得轮胎和轮辋固定的更加牢靠,卡槽式的卡口使得避免轮胎上的凸块不外露,保证凸块的完整性。

作为优选,轮毂沿着径向方向上分为左轮毂和右轮毂,左轮毂与右轮毂螺栓固定连接。轮毂的分离式结构,方便轮胎的安装,同时使得凸块与卡口能够顺利卡合。

作为优选,左轮毂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数量至少为三块的第一固定块,右轮毂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数量与第一固定块相等的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快通过螺栓连接,从而使得左轮毂和右轮毂固定在一起,轮毂拆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轮胎为非充气式,第一连接片连接内圈和外圈,第一连接片起到支撑作用,缓冲孔使得车轮在路面上行驶更加平稳,同时缓冲孔也减省了轮胎整体重量,节省了加工轮胎的材料,轮胎和轮毂通过卡合的方式来连接,安装方便,轮胎与轮辋之间的间隙供轮胎径向移动变形,保证车轮行驶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非充气轮胎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轮毂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非充气轮胎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轮毂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缓冲孔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内圈、11—外圈、12—第一连接片、13—第二连接片、14—圆环、20—轮毂、101—第一侧面、102—凸块、121—缓冲孔、122—第二侧面、200—间隙、201—固定板、202—左轮毂、203—右轮毂、2011—卡口、2021—第一固定块、2031—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非充气轮胎,如图1-3所示,包括内圈10、外圈11和第一连接片12,本实施例内圈10、外圈11和第一连接片12通过橡胶一体成型,所有第一连接片12都固定在内圈10和外圈11之间,设定内圈10前后两侧面为第一侧面101,第一侧面101上设有多个延内圈10轴向方向凸起的凸块102,凸块102均布在同一圆周上。

第一连接片12的数量至少为三片,内圈10和外圈11之间的所有第一连接片12形成支撑体,支撑体上设有多个缓冲孔121,缓冲孔121的横截面为蜂窝孔。

内圈1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内圈10的数量为两个,相邻两内圈 10之间固定有数量至少为三片的第二连接片13。

一种车轮,包括轮毂20,轮毂20包括轮辋,还包括非充气轮胎,设定轮辋左右两侧用于固定轮胎侧板为固定板201,固定板201内侧壁上都设有卡口 2011,卡口2011为通孔,通孔为条形通孔,内圈10的凸块102与卡口2011卡合连接,凸块102为条形凸块,条形凸块与条形通孔连接强度高,凸块102伸出固定板201的外侧壁。

内圈10上的凸块102与轮辋上的卡口2011卡合时,设定第一连接片12前后两侧面为第二侧面122,第二侧面122与固定板201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200。

轮毂20沿着径向方向上分为左轮毂202和右轮毂203,左轮毂202与右轮毂203螺栓固定连接。

左轮毂202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数量至少为三块的第一固定块2021,第一固定块2021与左轮毂202一体式,本实施例第一固定块2021的数量为三块,第一固定块2021均布在同一圆周面上,右轮毂203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数量与第一固定块2021相等的第二固定块2031,第一固定块2021与第二固定块20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实施例2

如图4-7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特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实施例2中,缓冲孔12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孔,外圈11径向方向上,外圈11内侧壁固定有数量至少为一个的圆环14,本实施例圆环14数量为一个,一个圆环14分别将缓冲孔121、内圈10和第一连接片12分隔成两份。

固定板201内侧壁上的卡口2011为条形卡槽。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特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实施例3中缓冲孔121的横截面为梯形孔。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