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载太阳能LED高亮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0213发布日期:2018-09-18 22:2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车载太阳能LED高亮灯。



背景技术:

在冬季,特别是在北方的冬季,容易形成雾霾,由于在雾霾天行车视线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虽然有些汽车会安装LED灯,但是其亮度不够,在汽车出现故障或者遇到突发路段时,这些LED灯由于没有电源供电,导致不能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载太阳能LED高亮灯,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采用的LED灯亮度不够及汽车遇到故障时不能使用LED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车载太阳能LED高亮灯,其中,所述智能车载太阳能LED高亮灯包括:

可折叠的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电连接有储电单元,所述储电单元电连接有电压电流转换器,所述电压电流转换器电连接有LED高亮灯,设置在汽车内用于控制LED高亮灯启闭的智能按钮;

所述太阳能板内设置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片为单晶硅电池片、多晶硅电池片、非晶硅电池片或薄膜硅电池片;

所述智能按钮包括控制板及设置在控制板表面的按钮帽。

优选地,所述的智能车载太阳能LED高亮灯,其中,所述太阳能板放置在汽车顶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正上方或者汽车两边车门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车载太阳能LED高亮灯,包括可折叠的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电连接有储电单元,所述储电单元电连接有电压电流转换器,所述电压电流转换器电连接有LED高亮灯,设置在汽车内用于控制LED高亮灯启闭的智能按钮;所述太阳能板内设置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片为单晶硅电池片、多晶硅电池片、非晶硅电池片或薄膜硅电池片;所述智能按钮包括控制板及设置在控制板表面的按钮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板对LED高亮灯进行供电,在北方雾霾天气时或者夜间突发事故路段时,可以直接快速打开所述LED高亮灯,有效的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车载太阳能LED高亮灯较佳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载太阳能LED高亮灯,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车载太阳能LED高亮灯较佳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车载太阳能LED高亮灯包括:可折叠的太阳能板1,所述太阳能板1电连接有储电单元2,所述储电单元2电连接有电压电流转换器3,所述电压电流转换器3电连接有LED高亮灯4,设置在汽车内用于控制LED高亮灯4启闭的智能按钮5;所述太阳能板1内设置有电池片,所述电池片为单晶硅电池片、多晶硅电池片、非晶硅电池片或薄膜硅电池片;所述智能按钮5包括控制板及设置在控制板表面的按钮帽。

所述LED高亮灯4可安装在汽车大灯内,可以安装在任一汽车大灯内,也可以安装左右两边的汽车大灯内,在正常的天气或路况下,不开启所述LED高亮灯4也不会影响正常的行车安全。在北方雾霾天气时或者夜间突发事故路段时,可以直接快速打开所述LED高亮灯。

所述LED高亮灯照射方式有两种,一是像探照灯一样采用巨光直射,能够清楚的看到汽车前方300至500米的路况;二是采用散光的形式,能够清楚的看到汽车前方及左右方向10至30米的路况,可避免撞车等意外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所提供的智能车载太阳能LED高亮灯可以应用在小轿车、中巴车或大巴车上,尤其是安装在越野车、工程车以及军事用车上。

具体实施时,所述智能按钮5能够实现对LED高亮灯4的无极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板放置在汽车顶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正上方或者汽车两边车门的两侧。

具体实施时,所述太阳能板1为可折叠式的,在不用时可折叠放置车顶的货架上或折叠放在车子的后备箱,非常实用和便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载太阳能LED高亮灯,包括可折叠的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电连接有储电单元,所述储电单元电连接有电压电流转换器,所述电压电流转换器电连接有LED高亮灯,设置在汽车内用于控制LED高亮灯启闭的智能按钮;所述太阳能板内设置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片为单晶硅电池片、多晶硅电池片、非晶硅电池片或薄膜硅电池片;所述智能按钮包括控制板及设置在控制板表面的按钮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板对LED高亮灯进行供电,在北方雾霾天气时或者夜间突发事故路段时,可以直接快速打开所述LED高亮灯,有效的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