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强的子午线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3648发布日期:2018-07-24 20:43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强的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轮胎的需求和要求逐步提高。

子午线轮胎的胎体帘线呈径向排列,胎体帘布层数少,胎侧柔软,胎圈刚性不足,受力过大,轮胎行驶时,稳定性差。因此,胎圈部位需要加强,但在加强的同时,又必须考虑怎样使增强的胎圈与柔软的胎侧之间有一个适宜的刚性过度,防止产生应力集中,引起胎圈脱层、断裂或折断等其他类型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稳定性强的子午线轮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轮辋、胎圈和内胎;所述的轮辋上安装有胎圈,胎圈内设置有内胎;所述的胎圈包含内衬层、钢丝帘布层、软三角胶、硬三角胶、钢丝圈、胎侧胶、子口护胶、加强层;所述的内衬层的内侧设置有钢丝帘布层,钢丝帘布层的内侧设置有软三角胶和硬三角胶,硬三角胶的底部设置有钢丝圈;所述的内衬层和钢丝帘布层的一端向左侧折弯,且内衬层的底部折弯处外部以及钢丝帘布层的一端外部设置有子口护胶;所述的子口护胶与钢丝帘布层之间设置有加强层;所述的子口护胶的上方设置有胎侧胶。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丝帘布层向左侧折弯一端的位置高于内衬层向左侧折弯一端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丝圈的截面为正六角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丝圈的外周包覆有纤维帘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强层为钢丝帘布加强层。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由于硬三角胶的应力较大,加强层的刚性较高,保证了胎圈的刚性,同时,用不同形状的软三角胶填充使刚性的胎圈逐步过度到柔软的胎侧,子口护胶在与轮辋接触的胎圈部位,防止胎圈磨损;所述的截面为正六角形状的钢丝圈强度高,工艺制造方便,生产效率高。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子午线轮胎,胎圈的刚性好,与柔软的胎侧之间有一个适宜的刚性过度,解决了应力集中导致的胎圈脱层、断裂或折断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轮辋1、胎圈2、内胎3、内衬层4、钢丝帘布层5、软三角胶6、硬三角胶7、钢丝圈8、胎侧胶9、子口护胶10、加强层11、纤维帘布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轮辋1、胎圈2和内胎3;所述的轮辋1上安装有胎圈2,胎圈2内设置有内胎3;所述的胎圈2包含内衬层4、钢丝帘布层5、软三角胶6、硬三角胶7、钢丝圈8、胎侧胶9、子口护胶10、加强层11;所述的内衬层4的内侧设置有钢丝帘布层5,钢丝帘布层5的内侧设置有软三角胶6和硬三角胶7,硬三角胶7的底部设置有钢丝圈8;所述的内衬层4和钢丝帘布层5的一端向左侧折弯,且内衬层4的底部折弯处外部以及钢丝帘布层5的一端外部设置有子口护胶10;所述的子口护胶10与钢丝帘布层5之间设置有加强层11;所述的子口护胶10的上方设置有胎侧胶9。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丝帘布层5向左侧折弯一端的位置高于内衬层4向左侧折弯一端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丝圈8的截面为正六角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丝圈8的外周包覆有纤维帘布12。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强层11为钢丝帘布加强层。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由于硬三角胶7的应力较大,加强层11的刚性较高,保证了胎圈的刚性,同时,用不同形状的软三角胶6填充使刚性的胎圈逐步过度到柔软的胎侧,子口护胶10在与轮辋接触的胎圈部位,防止胎圈磨损;所述的截面为正六角形状的钢丝圈8强度高,工艺制造方便,生产效率高。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子午线轮胎,胎圈的刚性好,与柔软的胎侧之间有一个适宜的刚性过度,解决了应力集中导致的胎圈脱层、断裂或折断等问题,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