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牵引矿用卡车制动电阻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5967发布日期:2018-06-08 19:4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交流牵引矿用卡车制动电阻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电阻领域,具体涉及交流牵引矿用卡车制动电阻组件。



背景技术:

电阻制动是机车的一种制动方式,广泛应用于电力机车。在制动过程中,将原来驱动轮对的牵引电动机转变为发电机,利用车的惯性由轮对带动电动机转子旋转而发电,从而产生反转力矩,消耗列车的动能,达到产生制动作用的目的。而电机发出的电流通过专门设置的电阻器,采用通风散热将热量消散于大气。目前制动电阻装置的保护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风机的失风保护,风机工作的时候,机车系统读取风机风压,二是制动电阻的电阻单元的温度保护。取风机风压时,需要气管将压力导出,由于风压不是很大,容易使灰尘在气管里沉积造成气管堵塞,从而检测不到风压而造成误报警。现有的温度保护,是在电阻元件上读取一段电阻的阻值,然后与标准电阻进行对比,达到某个设定的值的时候给出报警型号,然而在电阻单元上直接读取阻值,电阻单元上千伏的高压容易损坏温度传感器。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01621006685.1,名称一种制动电阻负压通风散热及防雨装置),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它至少包括由壳体构成的流道和流道内的制动电阻,流道中间的风机单元;壳体构成的流道呈左右对称结构,左右对称的流道两端低、中间高,由两端向中间斜着向上过渡,两端流道各固定有制动电阻,左右对称的流道中部纵向固定风机单元;风机单元包括:电机隔离机构、出风口防护网、风机叶片、防雨帽、风机电机;风机顶部为出风口防护网,在风机电机与构架之间设置有电机隔离机构。这种方式,仅仅是在电机转轴上设置的防止雨水流入电机的挡雨结构,但是扇叶旋转过程中,会将雨水甩出,飞溅到电阻原件上。此外,这种结构由于整体呈倒V型,结构不够紧凑,需要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防雨,且冷却效果优异的交流牵引矿用卡车制动电阻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为圆柱体形,顶端开口,壳体底部设置一个进风段,进风段底面封闭,立面上开设均匀分布的进风口,进风段的上端为壳体的安装段,安装段底部固定安装架;

安装架中心固定一个上下开口的圆柱形导流筒,导流筒内固定一个电机,电机的转子中的转轴与导流筒以及壳体同轴,转轴两端伸出电机的机壳,转轴顶端固定一个排风轴流扇叶,底端固定一个进风轴流扇叶,进风轴流扇叶位于进风段内,排风轴流扇叶伸出导流筒外;

转轴上还固定涡流扇叶,涡流扇叶通过固定在转轴上的固定盘与转轴固定连接,固定盘位于排风轴流扇叶和导流筒顶端之间,涡流扇叶为长方形,纵向设置,其底端与安装架之间的距离不大于三厘米;

制动电阻围绕导流筒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端开口处固定一个用于防止雨水进入的挡液环,挡液环的上方固定一个防雨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还包括一个可拆段,可拆段位于安装段的上方,可拆段与安装段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接线盒和监控装置,含有若干电缆固定头,还有接线端子TB、接续端子JX2和3常开1常闭交流接触器KM1、3常开1常闭交流接触器KM2、3常开1常闭交流接触器KM3,以及温度比较器和三极管,所述电机是4极、6极或2极、4极双速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筒内壁上设置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防止雨水飞溅到电阻原件上,且具有优异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 是图1A-A向剖视图。

图3 是电机示意图。

图4 、图5 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换控制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至3所示,一种交流牵引矿用卡车制动电阻组件,包括壳体10,壳体10为圆柱体形,顶端开口,壳体10底部设置一个进风段13,进风段13底面封闭,立面上开设均匀分布的进风口,进风段13的上端为壳体10的安装段15,安装段15底部固定安装架;

安装架中心固定一个上下开口的圆柱形导流筒33,导流筒33内固定一个电机30,电机30的转子中的转轴与导流筒33以及壳体10同轴,转轴两端伸出电机30的机壳,转轴顶端固定一个排风轴流扇叶31,底端固定一个进风轴流扇叶34,进风轴流扇叶34位于进风段13内,排风轴流扇叶31伸出导流筒33外;

转轴上还固定涡流扇叶32,涡流扇叶32通过固定在转轴上的固定盘与转轴固定连接,固定盘位于排风轴流扇叶31和导流筒33顶端之间,涡流扇叶32为长方形,纵向设置,其底端与安装架之间的距离不大于三厘米;

制动电阻20围绕导流筒33均匀分布。

电机带动进风轴流扇叶34从进风段13的进风口抽吸冷风,冷风一方面进入到壳体10与导流筒33之间,另一方面进入导流筒33,进入导流筒33内的用于冷却电机30,进入壳体10和导流筒33之间的用于冷却电阻原件20。两个轴流扇叶将冷风从导流筒底端抽向壳体顶端排出,涡流扇叶在径向上向电阻原件吹风,同时,排风轴流扇叶带动气流整体向上流通,达到高效快速的冷却效果。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10的顶端开口处固定一个用于防止雨水进入的挡液环12,挡液环12的上方固定一个防雨帽11。挡液环和防雨帽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进入壳体10。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10还包括一个可拆段14,可拆段14位于安装段15的上方,可拆段14与安装段15可拆卸连接。可拆段能够方便内部元器件的维修和更换。

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接线盒和监控装置,含有若干电缆固定头,还有接线端子TB、接续端子JX2和3常开1常闭交流接触器KM1、3常开1常闭交流接触器KM2、3常开1常闭交流接触器KM3,以及温度比较器和三极管,所述电机30是4极、6极或2极、4极双速电机。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筒33内壁上设置隔热层。隔热层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电机热量向电阻原件散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