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侧面保护装置及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6824发布日期:2018-07-17 23:4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侧面保护装置及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行车安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问题。据一项根据美国交通事故调查分析的结果:汽车正面碰撞事故占所有碰撞事故的52%,侧面碰撞事故约占31%,随着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乘员正面碰撞防护已经做得相对充分,而对于儿童乘员侧面的防护措施却显得不足。现今国家针对儿童乘员侧面保护的相关法律及标准还不够完善,欧洲ECE以及中国C-NCAP的产品测试并没有硬性要求安全座椅对侧面撞击的保护,另外,儿童安全座椅上可配备的侧碰吸能装置的设计不够科学,结构不够可靠,有些甚至不能保证安全性的相关要求。因此,安全座椅可装配的安全可靠,实用有效的侧碰缓冲吸能装置以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便显得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侧面保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侧面保护装置,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侧面保护装置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侧部,所述侧面保护装置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侧部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通气板和风板,所述通气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通气板和所述风板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侧面保护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中的吸能材料,当汽车发生撞击时,作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冲击力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腔室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上、下、前、后四侧中的一侧,所述通气板上设有使所述第一腔室的气流与所述第二腔室的气流相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风板上设有使所述第二腔室的气流通向所述壳体外部的阻尼孔。

优选地,所述吸能材料为复合气泡层。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气泡层由多层气泡垫沿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左右方向依次顺序堆叠复合而成,相邻两层所述气泡垫之间设置有垫膜。

更进一步地,相邻两层所述气泡垫上的气泡的位置相错开。

更进一步地,相邻两层所述气泡垫上的气泡位于同一直线延伸方向上。

优选地,所述通气板和所述风板分别设有两组,所述壳体中形成两个所述第二腔室,两个所述第二腔室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和下部。

优选地,所述通气板和所述风板均设置有多个,二者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通气板上设有多个所述通气孔,每个所述风板上设有多个所述阻尼孔。

优选地,所述侧面保护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座椅本体之间的垫板。

优选地,所述座椅本体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座部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靠背部,所述侧面保护装置设置在所述靠背部的侧部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儿童安全座椅,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具有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侧面保护装置,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侧面保护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侧面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具有多级缓冲吸能作用,结构合理,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侧面保护装置在儿童安全座椅上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侧面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泡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侧面保护装置设置在儿童安全座椅的靠近汽车车门的一侧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座部100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靠背部200,座部100的后部和靠背部200的下部相交,本实用新型的侧面保护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靠背部200的侧部的上部,如图1所示。这样,当侧面保护装置发生撞击而发生破坏时,可更换新的侧面保护装置。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通气板2、风板3和吸能材料4,壳体1可拆卸地设置在座椅本体的侧部,在壳体1和座椅本体之间形成一封闭的容腔,通气板2和风板3均设置在该容腔中,通气板2与壳体1之间形成第一腔室51,通气板2与风板3之间形成第二腔室52,吸能材料4设置在第一腔室51中,当汽车发生撞击时,作用在第一腔室51中的冲击力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腔室52至少设置在第一腔室51的上、下、前、后四侧中的一侧。通气板2上设有使第一腔室51中的气流与第二腔室52中的气流相流通的通气孔。风板3上设置有阻尼孔31,通过阻尼孔31可使第二腔室52与壳体1的外部的气流相流通。

通气板2和风板3均可设有多个,二者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通气板2和风板3分别设有两组,这样,在壳体1中形成两个第二腔室52,两个第二腔室52分别位于第一腔室51的上部和下部。

为提高该侧面防护装置的安全性能,壳体1由耐高温、耐磨损、具有良好隔音性能、强度及韧性均符合要求的材料制成。

吸能材料4的材料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不易燃,耐腐蚀,这样,还可防止发生撞击时起火,从而造成对儿童的二次伤害。本实施例中,吸能材料4采用复合气泡层,复合气泡层由多层气泡垫41沿儿童安全座椅的左右方向依次顺序堆叠复合而成,相邻两层气泡垫41之间设置有垫膜42。各层气泡垫41在设置时,相邻两层气泡垫41上的气泡的位置相错开,或者相邻两层气泡垫41上的气泡位于同一直线延伸方向上均可,优选,相邻两层气泡垫41上的气泡的位置相互错开。这样使得复合气泡层不容易被压溃而发生破坏,进而保证儿童乘员的侧面安全,而当碰撞冲击超过复合气泡层所规定的强度标准时,气泡便会被压溃,从而使侧面保护装置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

每个通气板2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每个风板3上设置有多个阻尼孔31,通气板2上的通气孔为密布的小孔,这样,在复合气泡层的气泡被压溃时可将气体疏导至第二腔室52中,风板3上的阻尼孔31起到进一步的缓冲吸能的作用,经过阻尼孔31的气体通过设置在壳体1上的小孔11排放到壳体1的外部。本实施例中,阻尼孔31与壳体1上的小孔11的中心轴线沿同一直线方向延伸。

该侧面保护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与座椅本体之间的垫板6,通过垫板6可防止汽车发生侧面撞击时,作用在壳体1上的力直接作用到座椅本体上,从而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当汽车发生侧面撞击时,儿童安全座椅受到侧面碰撞冲击,冲击能量通过侧面保护装置的壳体1作用于第一腔室51中的复合气泡层上,当撞击所产生的冲击能量超过一定强度时,复合气泡层上的气泡因受到大于标定强度的压力而被压溃,外溢的气体通过通气板2上的通气孔进入到第二腔室52中,然后经风板3上的阻尼孔31再次进行缓冲吸能作用后,由壳体1上的小孔排放到壳体1的外部。

综上所述,该侧面保护装置具有多级缓冲吸能性能,结构合理,安全可靠,隔音,防燃性能良好,并能有效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被动安全性及事后安全性,降低在侧碰事故中儿童乘员受到伤害的风险,提高了座椅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能,具备良好的普及性。

上述关于方向的定义,均是以儿童安全座椅处于使用状态下定义的,座部在儿童安全座椅中所处的位置为下部,靠背部即位于座部的上方,当儿童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时,其面部朝向的方向为前,背部朝向的方向为后,以儿童的左手侧为左侧,儿童的右手侧为右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