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解刹手柄的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6995发布日期:2018-08-24 19:1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轮领域,尤其是一种带解刹手柄的脚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脚轮,尤其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脚手架、医疗行业中的病床和推车等使用的脚轮,因其操作简便,安装方便,结构可靠,应用日趋广泛。脚轮能够使所承载的器具能够灵活方便地移动。由于任何物体都需要在移动完毕之后保持在某一位置静止不动,因此有必要在脚轮上设置一个制动装置。

然而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带刹车的脚轮通常通过多个转轴来实现刹车,结构往往较为复杂。此外,刹车结构操作也不甚方便,要么启动刹车不方便,要么解除刹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刹车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带解刹手柄的脚轮。

一种带解刹手柄的脚轮,包括连接座、支撑架和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底架,所述底架上设有解刹手柄;所述解刹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手柄本体一端上的手柄,所述手柄本体与所述底架通过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连接,在所述底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销钉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底架上设有凸台,所述手柄本体一端抵接在所述凸台边沿上;所述滚轮和所述解刹手柄之间设有弹片,所述弹片通过弹性轴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弹性轴通过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轴槽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弹性轴可在轴槽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弹片的一端设有顶台,所述顶台可抵接在所述手柄本体与所述手柄形成的空间中,所述顶台上设有可抵接在所述滚轮表面的刹车片;当所述第二销钉处于滑槽顶端时,所述凸台抵接在所述手柄本体一端的上侧,所述顶台抵接在所述手柄本体另一端的第一下角,所述弹性轴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刹车片悬空;当所述第二销钉处于滑槽底端时,所述顶台抵接在所述手柄本体一端的第二下角,所述顶台抵接在所述手柄本体与所述手柄形成的空间中,所述弹性轴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并呈弹性变形状态,以使所述刹车片抵压在所述滚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角和所述第二下角均为圆角;所述凸台的边沿设有圆角;所述顶台由圆弧形台面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本体与所述手柄形成的空间与所述顶台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片上设置所述刹车片的反方向还设有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弹性可抵接在所述底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与所述支撑架的连接点与所述顶台之间的弹片上设置有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弹性抵接在所述底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刹车片为齿型刹车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一端的上角设有凸块,以抵接在所述凸台的上侧端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解刹手柄的脚轮通过设置可在底架上变换位置的解刹手柄,既能够使刹车片抵接在滚轮上实现脚轮制动,又能够通过调整位置使刹车片离开滚轮解除制动,一个解刹手柄可实现脚轮的制动和非制动,制动稳定,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带解刹手柄的脚轮的非刹车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带解刹手柄的脚轮的刹车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解刹手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弹片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解刹手柄的脚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连接座100、支撑架200和滚轮300,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的配件,例如连接座100上的支架,连接支撑架200和连接座100的连接轴等等,滚轮300安装在支撑架200上。连接座100上设有底架400,在底架400上设有解刹手柄610。底架400至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凸台410,即凸出安装由解刹手柄610的平面的平台,以便于解刹手柄610抵靠在该平台上形成支撑。解刹手柄610包括手柄本体600和手柄本体600一端上的手柄610,而手柄本体600与底架400通过第一销钉601和第二销钉602连接,通过销钉连接使得手柄本体600能够在底架400上活动变换位置,而手柄610的设置则为手柄本体600的变换位置提供方便的着力点。如图3所示,在底架400上设有与第二销钉602相匹配的滑槽603,该滑槽603有底端608和顶端607以及连接底端608和顶端607的中间的槽道,第二销钉602可自由在滑槽603中活动。所述手柄本体600一端可抵接在所述凸台410边沿上。滚轮300和解刹手柄610之间设有弹片500,该弹片500通过弹性轴601连接在支撑架200上。如图4所示,弹性轴601通过设置在支撑架200上的轴槽540与支撑架200连接,该弹性轴601可在轴槽540的第一位置541和第二位置542之间运动,即在轴槽540的左端和右端之间活动,当弹性轴601在第一位置541时,该弹性轴601处于松弛状态并不产生弹力,当弹性轴601处于第二位置542时,则弹性轴601处于弹性状态,所产生的弹力可使其向第一位置541移动。弹片500的一端设有顶台510,该顶台510可抵接在手柄本体600与手柄610形成的空间604中,而顶台510上设有可抵接在滚轮300表面的刹车片700,优选的,所述刹车片700为齿型刹车片700。当第二销钉602处于滑槽603顶端607时,所述凸台410抵接在手柄本体600一端的上侧,所述顶台510抵接在所述手柄本体600另一端的第一下角605,同时弹性轴601处于第一位置541,所述刹车片700悬空,即整个刹车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二销钉602处于滑槽603底端608时,所述顶台510抵接在手柄本体600一端的第二下角606,所述顶台510抵接在所述手柄本体600与所述手柄610形成的空间604中,以使所述刹车片700抵压在所述滚轮300上,由于解刹手柄本体600所呈现的形状,使得其一端顶在底架400的凸台410上,另一端抵压在顶台510上,将刹车片700抵压在滚轮300上,脚轮处于制动状态,而与此同时,弹性轴601处于轴槽540的第二位置542上并呈弹性变形状态。当继续将手柄610往下压,将解刹手柄610从凸台410上脱离并恢复解刹手柄610到非制动状态,在恢复过程中通过调节第二销钉602在滑槽603中的位置防止解刹手柄610与凸台410相抵接,在弹性轴601的弹力作用下,即可恢复到非制动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防止位置变换中产生阻碍,所述第一下角605和所述第二下角606均为圆角,凸台410的边沿也设有圆角,而所述顶台510由圆弧形台面组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手柄本体600与所述手柄610形成的空间604与所述顶台510相匹配,也呈现圆弧形,以便于顶台510的稳定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片500上设置所述刹车片700的反方向还设有第一延伸段520,所述第一延伸段520弹性可抵接在所述底架400上。当脚轮上的刹车装置处于刹车状态时,第一延伸段520可以加大弹片500的弹力,以使作用在刹块上的力加大,产生较大的制动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弹片500与所述支撑架200的连接点与所述顶台510之间的弹片500上设置有第二延伸段530,所述第二延伸段530弹性抵接在所述底架400上。设置第二延伸段530使得弹片500对刹车片700的弹性作用更大,产生更大的制动作用。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为防止手柄本体600过度抵接在凸台410上,即避免手柄本体600一端的上角与凸台410相抵接,这种情况发生时手柄610会处于一种非稳定状态,在手柄本体600一端的上角设有凸块620,以抵接在凸台410的上侧端面。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