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7798发布日期:2018-11-13 22:34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属于手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绿色出行工具,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自行车的数量也非常的巨大。而自行车在骑行的过程中,万一出现了问题,就会对骑行者造成很大的麻烦。由于这种自行车出问题损坏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知性,所以往往当自行车损坏的时候,骑行者无法在附近周围找到自行车修补的店,以至于只能将车推到目的地,非常的麻烦。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在自行车的一处卡接一个工具箱,但是这样容易被盗或者丢失,同时也影响自行车的美感,并且所携带的工具都只是如螺丝刀等一些常见的工具,而有一些自行车专用的工具并没有,在对自行车进行维修时,一般需要撬棒和打链器等多种工具,这些工具不方便随身携带,无法满足使用者长途骑行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该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可以同时实现撬胎、拆链、装链三种功能且操作简单、结构便捷、方便携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包括两个可组合使用的条状本体,此本体进一步包括弯钩部、手持部、缺口部和拆装部,所述弯钩部位于手持部一端,拆装部位于手持部远离弯钩部的另一端,所述缺口部位于手持部靠近拆装部的中上部;

所述手持部一端均匀开有2个U形槽从而在U形槽两侧形成3个夹爪节,所述2个U形槽和3个夹爪节构成所述拆装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作为优选,所述缺口部设置于手持部一侧表面,此缺口部为形状为平行六面体的凹槽,此平行六面体的凹槽外侧且远离拆装部一端具有一末端为弧形的凸起部。

作为优选,所述手持部内侧表面且远离缺口部一侧具有一三角形浅槽。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部的凸点与浅槽的凹点在相对于本体的同一水平面和竖直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拆装部的2个U形槽后方分别开有一向外倾斜的限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拆装部的3个夹爪节末端为向内弯曲的弧形且此3个夹爪节的内侧表面均为弧形弯曲面。

作为优选,所述手持部一侧表面开有供魔术扣嵌入的收纳槽,此收纳槽一端开有供魔术扣轴心嵌入的第一通孔,所述手持部另一侧表面具有一凸块,此凸块中央开有与收纳槽的第一通孔贯通的第二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手持部具有凸块的一侧表面开有一与凸块形状相同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与凹槽连接设置且关于连接线呈轴对称。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一磁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其本体进一步包括弯钩部、手持部、缺口部和拆装部,所述弯钩部位于手持部一端,弯钩部和手持部的设置,使得本体独立使用时,实现撬胎棒的功能,且实际运用中,撬胎棒必须2只同时使用才能实现更好的撬胎功能;其次,其拆装部的2个凹槽后方分别开有一向外倾斜的限位槽,限位槽的设置,在撬胎时,可以使得自行车车轮的车条嵌入限位槽内,从而使得本体对车胎有良好的支撑作用,轻松实现撬胎功能。

2. 本实用新型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其包括两个可组合使用的条状本体,此本体进一步包括弯钩部、手持部、缺口部和拆装部,拆装部位于手持部远离弯钩部的另一端,所述缺口部位于手持部靠近拆装部的中上部,所述手持部一端均匀开有2个凹槽从而在凹槽两侧形成3个夹爪节,所述2个凹槽和3个夹爪节构成所述拆装部,拆装部与缺口部的设置,使得2个本体通过各自的缺口部交叉之后实现活动连接,从而带动拆装部实现张开与夹紧动作,实现对自行车车链的魔术扣的拆装;其次,其缺口部设置于手持部一侧表面,此缺口部为形状为平行六面体的凹槽,此平行六面体的凹槽外侧且远离拆装部一端具有一末端为弧形的凸起部,手持部内侧表面且远离缺口部一侧具有一三角形浅槽,凸起部的凸点与浅槽的凹点在相对于本体的同一水平面和竖直面上,凸起部的凸点与浅槽的凹点的设置,使得2个本体之间夹紧动作的支点始终只有一个,使得夹紧动作稳定性好,对魔术扣的拆卸更加省力快捷、操作简单。

3. 本实用新型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其手持部一侧表面开有供魔术扣嵌入的收纳槽,此收纳槽一端开有供魔术扣轴心嵌入的第一通孔,所述手持部另一侧表面具有一凸块,此凸块中央开有与收纳槽的第一通孔贯通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设置,在不增加厚度的情况下,使得本体可以收纳轴心长度超过本体厚度的魔术扣,解决了普通工具因为厚度小于魔术扣轴心长度而不能收纳的问题,或者为了收纳魔术扣增加工具厚度而造成不方便携带与收纳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的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的本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的本体组合使用状态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本体;2、弯钩部;3、手持部;31、收纳槽;32、第一通孔;33、凸块;34、第二通孔;35、凹槽;36、磁铁;4、缺口部;5、拆装部;51、U形槽;52、夹爪节;53、限位槽;6、凸起部;7、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包括两个可组合使用的条状本体1,此本体1进一步包括弯钩部2、手持部3、缺口部4和拆装部5,所述弯钩部2位于手持部3一端,拆装部5位于手持部3远离弯钩部2的另一端,所述缺口部4位于手持部3靠近拆装部5的中上部;

所述手持部3一端均匀开有2个U形槽51从而在U形槽51两侧形成3个夹爪节52,所述2个U形槽51和3个夹爪节52构成所述拆装部5。

上述缺口部4设置于手持部3一侧表面,此缺口部4为形状为平行六面体的凹槽,此平行六面体的凹槽外侧且远离拆装部5一端具有一末端为弧形的凸起部6;上述手持部3内侧表面且远离缺口部4一侧具有一三角形浅槽7;上述凸起部6的凸点与浅槽7的凹点在相对于本体1的同一水平面和竖直面上;上述拆装部5的2个U形槽51后方分别开有一向外倾斜的限位槽53。

实施例2: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包括两个可组合使用的条状本体1,此本体1进一步包括弯钩部2、手持部3、缺口部4和拆装部5,所述弯钩部2位于手持部3一端,拆装部5位于手持部3远离弯钩部2的另一端,所述缺口部4位于手持部3靠近拆装部5的中上部;

所述手持部3一端均匀开有2个U形槽51从而在U形槽51两侧形成3个夹爪节52,所述2个U形槽51和3个夹爪节52构成所述拆装部5。

上述拆装部5的3个夹爪节52末端为向内弯曲的弧形且此3个夹爪节52的内侧表面均为弧形弯曲面;上述手持部3一侧表面开有供魔术扣嵌入的收纳槽31,此收纳槽31一端开有供魔术扣轴心嵌入的第一通孔32,所述手持部3另一侧表面具有一凸块33,此凸块33中央开有与收纳槽31的第一通孔32贯通的第二通孔34;上述手持部3具有凸块33的一侧表面开有一与凸块33形状相同的凹槽35;上述凸块33与凹槽35连接设置且关于连接线呈轴对称;上述收纳槽31内设置有一磁铁36。

实际使用时,单独本体可以作为撬胎棒使用,两个本体通过缺口部组合成为链条魔术扣的拆装工具,对链条进行拆装;使用完毕后,两个本体重叠放置,本体的凸块陷入另一个本体的凹槽内实现紧密配合,再通过收纳槽内的磁铁的吸合实现对两个本体的组合固定;此外,备用魔术扣嵌入本体的收纳槽内,魔术扣的轴心嵌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实现对魔术扣的收纳,且魔术扣的轴心最长可以是本体厚度的2倍,因此可以实现对现有各种尺寸魔术扣的收纳。

采用上述用于自行车的多功能工具时,其可以同时实现撬胎、拆链、装链三种功能且操作简单、结构便捷、方便携带;弯钩部和手持部的设置,使得本体独立使用时,实现撬胎棒的功能,且实际运用中,撬胎棒必须2只同时使用才能实现更好的撬胎功能;其次,限位槽的设置,在撬胎时,可以使得自行车车轮的车条嵌入限位槽内,从而使得本体对车胎有良好的支撑作用,轻松实现撬胎功能;再次,拆装部与缺口部的设置,使得2个本体通过各自的缺口部交叉之后实现活动连接,从而带动拆装部实现张开与夹紧动作,实现对自行车车链的魔术扣的拆装;再次,凸起部的凸点与浅槽的凹点的设置,使得2个本体之间夹紧动作的支点始终只有一个,使得夹紧动作稳定性好,对魔术扣的拆卸更加省力快捷、操作简单;再次,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设置,在不增加厚度的情况下,使得本体可以收纳轴心长度超过本体厚度的魔术扣,解决了普通工具因为厚度小于魔术扣轴心长度而不能收纳的问题,或者为了收纳魔术扣增加工具厚度而造成不方便携带与收纳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