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共享汽车需求的智能电动汽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3423发布日期:2018-09-14 23:04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享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共享汽车需求的智能电动汽车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在生活中的日益普及,其信息化、智能化的程度不断提升,“电动汽车+互联网+自动驾驶”的出行模式,已势在必行。而随着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与发展,共享汽车已为电动汽车提供了将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深入融合的最佳平台,只有将智能电动汽车技术与共享汽车运营模式紧密结合起来,才能释放电动汽车造福社会的潜能,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消费者的体验要求。目前共享汽车平台采用自助提车的服务方式,自动化程度低,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的一种基于共享汽车需求的智能电动汽车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共享汽车需求的智能电动汽车结构,包括:

安装有自动泊车控制模块的车辆控制系统;

智能车载终端,所述的智能车载终端通过无线互联网和平台服务器连接、通过CAN网络和车辆控制系统连接并且通过蓝牙网络和车载蓝牙系统连接;

车载蓝牙系统,所述的车载蓝牙系统通过蓝牙网络和智能手机连接、通过信号线和车辆控制系统连接,并且通过蓝牙网络和智能车载终端连接;

三台超声波雷达,所述的三台超声波雷达分别安装在车身的左前、右前和尾部位置,三台超声波雷达分别通过信号线和车辆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三台超声波雷达用于进行交通路况识别和障碍物避让;

全景摄像头,所述的全景摄像头安装在车头位置,通过信号线和车辆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全景摄像头用于路况信息的记录;

北斗卫星导航和GPS定位系统,所述的北斗卫星导航和GPS定位系统安装在驾驶室内,北斗卫星导航和GPS定位系统通过信号线和车辆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北斗卫星导航和GPS定位系统用于寻址定位地点并导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共享模式的理念与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创建了电动汽车与共享平台产业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共享汽车需求的智能电动汽车结构的各车载系统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共享汽车需求的智能电动汽车结构信号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车辆是在现有车辆基础上的改进。

结合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共享汽车需求的智能电动汽车结构,包括:

安装有自动泊车控制模块的车辆控制系统;

智能车载终端,所述的智能车载终端通过无线互联网和平台服务器连接、通过CAN网络和车辆控制系统连接并且通过蓝牙网络和车载蓝牙系统连接;

车载蓝牙系统,所述的车载蓝牙系统通过蓝牙网络和智能手机连接、通过信号线和车辆控制系统连接,并且通过蓝牙网络和智能车载终端连接;

三台超声波雷达,所述的三台超声波雷达分别安装在车身的左前、右前和尾部位置,三台超声波雷达分别通过信号线和车辆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三台超声波雷达用于进行交通路况识别和障碍物避让;

全景摄像头,所述的全景摄像头安装在车头位置,通过信号线和车辆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全景摄像头用于路况信息的记录;

北斗卫星导航和GPS定位系统,所述的北斗卫星导航和GPS定位系统安装在驾驶室内,北斗卫星导航和GPS定位系统通过信号线和车辆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北斗卫星导航和GPS定位系统用于寻址定位地点并导航。

本车辆的操作具体步骤为:

共享汽车平台服务器通过无线互联网分别与用户正式注册的平台客户端和智能车载终端通信,接收客户端操作请求并通过智能车载终端与车辆控制系统交互信息,车辆控制系统利用平台服务器规划具体路线,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和GPS定位系统寻址定位地点并导航,然后驱动车辆行驶前往约定地点,途中通过全景摄像头实现路况信息的记录,利用超声波探测雷达进行路况及障碍物的识别和躲避,利用自动泊车控制模块控制转向系统,实现自动转向,并对车辆进行驱动和制动的控制,控制车辆进入低速自动驾驶模式前往约定地点(该功能采用成熟技术的自动泊车模块来实现自动泊车控制模块,自动泊车控制模块安装在车辆控制系统中以控制转向系统,实现自动转向,并对车辆进行驱动和制动的控制);车辆到达后,用户通过互联网或者蓝牙系统与车辆匹配进入人工驾驶模式。

平台服务器可以采用现有的滴滴等平台服务器。

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细节优化,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