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片缓冲式压力释放组装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3834发布日期:2019-01-14 19:2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风门片缓冲式压力释放组装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并且要求在2016年3月11日提交的题为“pressurereliefassemblyhavingunderflapcushion”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307,031的优先权权益,该申请全文援引加入本文中。

本公开的实施例概括地涉及通风或压力释放装置,该通风或压力释放装置构造成用在封闭区域诸如汽车中,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减小噪声和/或改进压力释放组装件的密封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交通工具的内部舱室通常包括舱室通风口或压力释放装置。在没有这种装置的情形下,交通工具舱室内部的空气压力会损伤乘员的耳膜。此外,当交通工具门闭合时,交通工具内的空气压力需要释放,否则门将不闭合。如果在不具有通风或压力释放装置的交通工具中启动气囊,则乘员的耳膜可能受损伤。

通常压力释放装置隐藏于视线之外。例如,可能在行李箱中或者车身框架柱结构中发现压力释放装置。每个压力释放装置均被适配成允许空气通过封闭结构离开,同时还防止显著量的空气、灰尘、水或其它污染物进入封闭区域。因此,压力释放装置本质上是单向阀或单向止回阀,且被构造成根据客户规格维持小量背压。

传统的压力释放装置包括塑料壳体,该塑料壳体具有多个空气通道。轻质膜定位在空气通道之上,并且构造成允许空气向着一个方向通过。为了允许空气通过,轻质膜响应于空气流而从主体打开。通常,密封件设置在主体周围,并且在组装时用于密封匹配结构中的孔。密封件通常在二次模制操作中模制在主体周围,或者可以粘合地或化学地附接于主体。

在安装期间,压力释放装置可以卡配于结构。通常,用户按压在压力释放装置的四个角部上,以将其固定在交通工具内的结构(诸如框架或板)中的互逆孔(reciprocalhole)内。

在风门片闭合时,产生噪声,这会令乘客反感。例如,压力释放装置的风门片可在门闭合事件之后几次撞击关闭或从支承件弹开,从而产生令交通工具乘员反感的噪声。

某些已知的压力释放装置包括与风门片结合使用的毡缓冲垫。毡缓冲垫通常具有与风门片相同的周界轮廓,并且经由与风门片所使用的附接装置或机构相同的附接装置或机构固定于壳体。

然而,针对风门片和缓冲垫使用相同的附接装置通常防止缓冲垫处于压力释放装置的空气流开口的周界封围部下方或内部的凹入区域中。缓冲垫在类似形状风门片的整个表面下方的定位通常抑制、最小化或以其他方式减小在压力释放装置的周界空气流开口周围的密封,因为毡保持风门片离开开口。

图1示出已知的压力释放装置10的正面透视分解视图。压力释放装置10包括主壳体12,该主壳体限定多个空气流开口14。如图1中所示,毡缓冲垫16具有与风门片18基本上相同的尺寸和形状。缓冲垫16包括通道20,而风门片18包括通道21。壳体12包括在空气流开口14上方的柱部22。柱部22被构造成牢固地联接缓冲垫16和风门片18。具体地说,缓冲垫16首先在壳体12之上对准并且联接于壳体,以使得柱部22通过通道20牢固地连接于缓冲垫16。接下来,风门片18在缓冲垫16之上对准,以使得通道21在相应的通道20之上对准。风门片18然后借助柱部22联接于壳体,这些柱部通过通道21牢固地连接于风门片18。因此,相同的柱部22提供附接机构,这些附接机构将缓冲垫16和风门片18两者牢固地连接于壳体12。也就是说,风门片18和类似形状的缓冲垫16两者附接于相同的柱部22,且缓冲垫16首先附接于壳体12并且定位在风门片18下面。然而,由于风门片18安装在缓冲垫16之上,因而在壳体12和缓冲垫16以及风门片18之间存在泄漏路径。缓冲垫16介入在壳体12的待密封的表面和风门片18之间。总之,缓冲垫16(直接地接触壳体12围绕空气流开口14的各部分)不如风门片18密封良好。



技术实现要素:

需要一种压力释放装置,该压力释放装置缓冲风门片运动,由此减小噪声,同时提供没有泄露路径的可靠密封界面。需要一种压力释放装置,该压力释放装置减小噪声,同时维持围绕空气流开口的牢固密封。

考虑到这些需求,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释放组装件,该压力释放组装件包括壳体,该壳体界定空气通道腔室,该空气通道腔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流开口。风门片固定在空气通道腔室内。风门片构造成移动到打开位置中,以露出空气流开口来释放空气压力。缓冲垫在风门片下面固定于壳体。缓冲垫构造成缓冲风门片的运动。第一附接件将风门片牢固地联接于壳体。第二附接件将缓冲垫牢固地联接于壳体。第一附接件与第二附接件分开且不同。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附接件处于壳体的第一位置处。第二附接件处于壳体的第二位置处。第一位置不同于第二位置。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附接件在空气流开口外部,而第二附接件延伸到空气流开口中。

风门片具有第一尺寸和第一形状。缓冲垫具有第二尺寸和第二形状。第一尺寸和第一形状不同于第二尺寸和第二形状。风门片具有第一外周界。缓冲垫具有第二外周界。第一外周界大于第二外周界。风门片构造成围绕空气流开口密封地接合壳体,而缓冲垫没有干扰风门片与壳体密封地接合。

第一附接件可以包括连接柱部。第二附接件可包括钩部。至少一个引入斜面可以靠近于钩部。引入斜面构造成支承缓冲垫的部分。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第二附接件包括至少一个通道,该至少一个通道成形为穿过壳体的部分。

风门片可以由挠性热塑性弹性体形成。缓冲垫可由毡形成。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垫包括至少一个间隙孔。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该至少一个突出部从支承肋部向外延伸。当缓冲垫坐落在支承肋部上时,突出部向外延伸通过间隙孔。突出部构造成抵靠到风门片的下侧中。

附图说明

图1展示了已知的压力释放装置的正面透视分解视图。

图2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压力释放组装件的正面透视分解视图。

图3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压力释放组装件的正面透视图。

图4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压力释放组装件的壳体的空气流开口的正面透视图。

图5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跨越在压力释放组装件的壳体的空气流开口的各部分之上的缓冲垫的正面透视图。

图6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覆盖缓冲垫的风门片的正面透视图,该缓冲垫跨越在压力释放组装件的壳体的空气流开口的各部分上。

图7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压力释放组装件的后视图。

图8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压力释放组装件的正视图。

图9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缓冲垫钩部的后透视图。

图10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缓冲垫的俯视正面透视图,该缓冲垫与形成在压力释放组装件的壳体中的附接件对准。

图11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缓冲垫的俯视正面透视图,该缓冲垫固定于压力释放组装件的壳体。

图12展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缓冲垫的俯视正面透视图,该缓冲垫与压力释放组装件的壳体的附接件对准。

在详细地解释本公开的实施例之前,应理解,本公开在其应用上并不局限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或附图中示出的部件的构造和布置细节。本公开能够具有其它实施例,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践或执行。此外,应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措辞和术语是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应被视作限制。“包括”和“包含”及其变型的使用意指涵盖之后列举的项目及其等同物以及附加项目及其等同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释放组装件,该压力释放组装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缓冲垫以及一个或多个风门片。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垫和风门片在尺寸和形状上是不同的。此外,风门片通过第一组附接件(例如,钩部、搭扣、闩锁、倒钩、销或诸如此类)固定于壳体,而缓冲垫通过第二组附接件(例如,钩部、搭扣、闩锁、倒钩、销或诸如此类)固定于壳体,该第二组附接件与第一组附接件不同(例如,在不同位置处)。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释放组装件,该压力释放组装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缓冲垫,该一个或多个缓冲垫在由一个或多个对应风门片所限定的周界封围部后面或内部凹入,由此允许风门片围绕空气流开口密封,而不受缓冲垫干扰。当交通工具中引入轻微真空时,例如当窗口在高速下略微打开时,风门片和壳体之间的密封保护交通工具舱室免受颗粒和气体侵入影响。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正面透视分解视图。压力释放组装件100构造成例如固定于面板102,例如交通工具的板金属面板。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固定到通过面板102形成的开口中。例如,压力释放组装件100能卡合地固定到通过面板102形成的开口中。

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包括框架或壳体104,该框架或壳体包括多个空气通道腔室105,该多个空气通道腔室限定空气流开口106。缓冲垫108在空气通道腔室105内固定于壳体104。每个缓冲垫108可以包括例如由毡形成的平面主体109。每个缓冲垫108构造成跨越空气流开口106的至少一部分。风门片110在空气流开口106之上固定在空气通道腔室105中。缓冲垫108定位在风门片110下面。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可以包括相较所示出的更多或更少的空气通道腔室105、缓冲垫108以及风门片110。

每个空气通道腔室105包括侧向壁112,这些侧向壁分别一体地连接于顶部壁114和底部壁116。空气通道壁118(例如,由支承肋部144的上边缘部分地限定)分别在侧向壁112、顶部壁114和底部壁116之间延伸。空气通道壁118限定空气流开口106,这些空气流开口构造成允许空气通过其中。空气通道壁118从顶部壁114朝向底部壁116向上成角度。空气通道壁118的角度可以基于期望量的风门片阻力而改变。

壳体104可以由塑料诸如丙烯酸形成。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4由注塑模制聚丙烯形成。壳体104可以通过热成型工艺形成,该热成型工艺通常是制造各种塑料装置的有效且经济的方式。在制造工艺期间,塑料卷可以馈送到空腔中,且然后使用热和压力形成塑料。

并非包括多个空气通道腔室105,壳体104可以包括单个空气通道腔室105。此外,可选地,空气通道壁118可以与壳体104的平坦下侧共面,而非成角度。

在闭合位置中,风门片110覆盖空气通道壁118。每个风门片110靠近于顶部壁114锚固于壳体104。例如,每个风门片110通过第一附接件安装于壳体104,这些第一附接件例如是在空气流开口106上方向外延伸的连接柱部120。每个风门片110可以是挠性隔膜,该挠性隔膜具有靠近于上边缘125形成的通道122。连接柱部120延伸通过通道122,以将风门片110固定于壳体104。风门片110可以例如由挠性热塑性弹性体诸如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hytrel、lexan、tyvac或mylar形成。

在休止位置中,风门片110覆盖通过空气通道壁118形成的空气流开口106。在空气压力增加并且施加到风门片110的下侧中时,风门片110翻开,以使得空气流开口106露出,由此允许空气通过压力释放组装件100排出。

为了降低由翻转运动引起的振动和噪声,缓冲垫108在风门片110下方固定于壳体104。缓冲垫108在形状和尺寸上与风门片110不同。如图2中所示,相比于风门片110,缓冲垫108定尺寸并且定形成,使得它们没有延伸越过整个空气流开口106。此外,缓冲垫108通过第二附接件诸如钩部124连接于壳体104,这些第二附接件不同于连接柱部120。具体地说,钩部124处于与连接柱部120不同的位置处。连接柱部120和钩部124也可以在尺寸和形状上是不同的。可选地,第一附接件和第二附接件可以具有相同的类型,但处于不同的位置处。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正面透视图。在闭合位置中,风门片110定位在缓冲垫108之上。连接柱部120将风门片110固定于壳体104。钩部124定位在与连接柱部120不同的位置处,并且将缓冲垫108固定于壳体104。如图所示,钩部124可以延伸到空气流开口106中,而连接柱部120在空气流开口106外部(例如,在空气流开口106上方)。

参照图2和3,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包括两个毡缓冲垫108,这些毡缓冲垫设置在对应风门片110下面,这些风门片可以例如由epdm形成。缓冲垫108限定比风门片110较小的轮廓或覆盖区域,且利用安装附接件(例如,钩部124),这些安装附接件专用于缓冲垫108而非用于风门片110。在安装位置中,缓冲垫108设置在由风门片110限定的周界封围部内。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垫108并不包括夹在风门片110和壳体104的密封界面之间的部分,由此允许风门片110能在闭合位置中有效地且牢靠地围绕空气流开口106密封(而缓冲垫108不干扰密封接合)。

在所示的示例中,每个风门片110可以包括五个通道122(例如,槽),且每个通道122由壳体104的对应柱部120接纳。缓冲垫108设置在风门片110下面,或者介入在风门片110和支承结构(例如,支承肋部144)之间,以减轻可能由于风门片110在闭合时撞击壳体104和/或支承结构104而产生的噪声。

再次参照图2,具体地说,每个缓冲垫108均包括长度l1和高度h1。每个风门片110均包括长度l2和高度h2。长度l2大于长度l1,而高度h2大于高度h1。因此,风门片110所具有的外周界超出缓冲垫108的外周界。因此,当固定于壳体102并且定位在风门片110下面时,每个缓冲垫108均装配在定位于缓冲垫108正上方的对应风门片110的周界封围部内。缓冲垫108小于风门片110。虽然风门片110定尺寸并且定形成与壳体104的限定空气流开口106的外边缘部分130密封地接合,但缓冲垫108没有延伸越过外边缘部分130。因此,当风门片110闭合覆盖空气流开口106时,风门片110直接地密封地接合外边缘部分130,而缓冲垫108没有介入于风门片110和外边缘部分130之间。

每个缓冲垫108可以包括四个凸片132,这些凸片与壳体104的对应缓冲垫钩部124协配,以将缓冲垫108固定于壳体104。每个缓冲垫108还可以包括多个间隙孔134。可选地,缓冲垫108可以包括相较所示更多或更少的凸片132和间隙孔134。替代地,缓冲垫108可以并不包括间隙孔134。

为了组装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缓冲垫108可以首先经由缓冲垫钩部124附接于壳体104。然后,风门片110可以经由柱部120附接于壳体。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壳体104的空气流开口106的正面透视图。图4示出在缓冲垫108移除的情形下图2和3所示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各方面的放大视图。缓冲垫钩部124在任一侧上包括引入斜面140。引入斜面140构造成有助于将缓冲垫108引导到正确位置中,以固定于缓冲垫钩部124。例如,缓冲垫108的底部周界边缘136可以覆盖斜面140。

突出部142(例如,隆起部、支柱、柱部或诸如此类)从壳体104的支承肋部144的前表面142向外延伸。支承肋部144在闭合位置中支承风门片110。突出部142最小化或以其它方式减小风门片110和支承肋部144之间的表面接触量(也就是说,突出部142在肋部144上方支承风门片110),这进而在风门片110闭合时减小噪声。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缓冲垫108的正面透视图,该缓冲垫跨越或以其它方式通过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壳体102的空气流开口106的部分。如图5中所示,缓冲垫108附接在缓冲垫钩部124之上,且缓冲垫材料(例如,毡)足够柔软或挠性,以在斜面140或其它此类引入和/或支承特征件之上弯曲。此外,间隙孔134或切口与突出部144对准,由此允许突出部144能延伸通过其中。这样,突出部144构造成通过间隙孔134接合风门片110。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覆盖缓冲垫108的风门片110的正面透视图,该缓冲垫跨越或以其它方式通过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壳体102的空气流开口106的部分。风门片110经由分开且不同的柱部120在缓冲垫108之上附接于壳体102,这些柱部专用于风门片110,而非用于缓冲垫108。用于缓冲垫108(例如,钩部124)的安装点或附接点设置在由风门片110限定的周界封围部、覆盖区域或轮廓内,以使得整个风门片周界可密封地接合壳体104,而不受缓冲垫108干扰。

参照图4-6,连接柱部120提供用于风门片110的第一附接件,这些第一附接件在空气通道106外部。例如,连接柱部120在空气流通道106上方。相反,钩部124提供用于缓冲垫108的第二附接件,这些第二附接件可以设置在空气通道106内。例如,钩部124和斜面140可以跨越支承肋部144之间。钩部124和斜面140可以与壳体104一体地形成和模制。

图7示出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后视图。图8示出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压力释放组装件100构造成固定在面板的开口内,例如在交通工具内。

图9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缓冲垫钩部124的后透视图。如图9中所示,缓冲垫钩部124包括跨越梁150,该跨越梁在空气流通道106内在两个支承肋部140之间延伸。延伸梁152从跨越梁150向前延伸。延伸梁152的远侧自由端部包括扩张头部154。扩张头部154装配通过通道133(图2和5中示出),以将缓冲垫108牢固地联接于壳体102,所述通道经由缓冲垫108的凸片132形成。斜面140靠近于支承肋部144从跨越梁150向上和向前延伸,并且从延伸梁152隔开。

图10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缓冲垫108的俯视正面透视图,该缓冲垫与形成在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壳体104中的附接件124对准。如图所示,缓冲垫108可以包括凸片200,这些凸片从上边缘202向外延伸。在该实施例中,附接件124是槽204,该槽在空气流开口106上方形成在壳体102的框架206中。为了将缓冲垫108固定于壳体102,沿箭头a的方向推动缓冲垫108,以使得凸片200被接纳并且保持在壳体104的槽204内。如上所示,缓冲垫108通过附接件124固定于壳体104,这些附接件与用于将风门片固定于壳体104的附接件120(例如,连接柱部)是分开且不同的。凸片200可以包括侧向突出部210,这些侧向突出部有助于将凸片200固定并且维持在槽204中。如图所示,缓冲垫108可以固定在靠近于连接柱部120的位点处,所述连接柱部用于将风门片固定于壳体104,由此允许缓冲垫绕靠近于风门片的枢转轴线的轴线枢转。

图1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缓冲垫108的俯视正面透视图,该缓冲垫固定于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壳体104。如图11中所示,缓冲垫108可以固定在通道300内,这些通道形成在壳体102的支架框架302中。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垫108的凸片304通过热量的施加,例如通过热铆接(heatstaking)工艺而被固定于通道300内的支架框架302。

图1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缓冲垫108的俯视正面透视图,该缓冲垫与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壳体104的附接件124对准。附接件124可以包括夹具400,这些夹具构造成延伸通过通道402,这些通道通过缓冲垫108的凸片404(或者耳部)形成。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释放组装件,该压力释放组装件缓冲风门片运动(以减小噪声和振动),同时在风门片和壳体之间提供牢固且可靠的密封界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释放组装件,该压力释放组装件减小噪声,同时维持围绕空气流开口的牢固密封。

虽然使用各种空间和方向术语诸如顶部、底部、下部、中间、侧向、水平、垂直、前部等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应理解,这些术语仅仅参照附图中示出的定向来使用。这些定向可以颠倒、旋转或以其它方式改变,以使得上部部分是下部部分,且反之亦然,水平变为垂直等等。

前文的变型和修改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应理解,本文公开和限定的实施例延展至从正文和/或附图中提及或显而易见的各个特征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特征的所有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均构成本发明的各个替代方面。本文描述的实施例解释用于实践本发明所知的最佳模式,并且会使得本领域其它技术人员能利用本发明。权利要求应解释为包括在现有技术许可的范围内的替代实施例。

在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范围,术语“包括”和“其中”用作相应术语“包含”和“其中”的简明英语等同语。此外,在以下权利要求中使用的范围,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仅用作标示,且并不旨在对它们的对象赋予数值需求。此外,以下权利要求的限制没有写成装置加功能的形式,并且并不旨在基于35u.s.c.§112(f)解释,除非并且直至这些权利要求限制明确使用后接有功能陈述但没有进一步结构的表述“用于...装置”。

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