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侧围空腔吸音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83698阅读:1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侧围空腔吸音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侧围空腔吸音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交通方便性的同时,人们不断追求高安全性高品质的驾乘体验,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汽车的安静性和舒适性,各大汽车厂也对整车室内的噪音进行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传统汽车上虽然在侧围饰板背部加装吸音棉,但是一直无法有效阻隔来自外部的胎噪、路噪、风噪。车身侧围存在封闭箱体加强梁所形成的旁路空腔结构;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在侧围空腔产生高速的气流场,从而产生和传递噪音及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用侧围空腔吸音棉机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用侧围空腔吸音棉,包括由弹性体制成的外层袋子,外层袋子内填充有碎泡棉并且进行封口。

所述外层袋子通过螺扣扭紧封口。

所述外层袋子由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制成。

所述外层袋子由55%~70%重量的epdm与30%~45%重量的pp组成。不含增塑剂,耐老化和耐臭氧性强,延伸性好,耐紫外性墙,表面美观。

所述外层袋子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mm。

所述碎泡棉为聚氨酯发泡类材料。

所述碎泡棉由a、b两种组份组成,两种组份的重量比例为100:45~50;

所述的a组份为聚酯多元醇,其重量成分为:

聚酯85~90份;

水1~1.5份;

复合稳定剂0.5~0.6份;

起发催化剂0.4~0.6份;

凝胶催化剂0.3~0.7份;

流平剂1~2份;

交联剂0.2~0.6份;

复合催化剂0.6~0.9份;

开孔剂2.2~3.5份;

所述的b组份为异氰酸酯。其中,复合稳定剂使用有机硅油;起发催化剂使用二氯甲烷,作用为减少缺料;凝胶催化剂由25%三乙烯二胺,75%1,4丁二醇混合物组成,主要作用是改变脱模时间;流平剂可用改性聚硅氧烷,可以有效减少泡棉发泡过程中的收缩;交联剂主要使用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可以提高产品的回弹性;复合催化剂可用双(二甲氨基乙基)醚,流动性好,可以改善缺料情况,是一种高效发泡催化剂;开孔剂主要使用聚丁二烯和气相二氧化硅,可以促进泡沫的开孔,提高吸音效果。异氰酸酯可采用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或其它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具有后熟化块、反应速度快、耐老化等优点。

所述碎泡棉的粒径为1mm~10mm。

上述的汽车用侧围空腔吸音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发泡机中设置a组分和b组分的流量,

所述的a组份为聚酯多元醇,所述的b组份为异氰酸酯,a、b两种组份的重量比例为100:45~50;

(2)设置好相关参数后开始打发泡料,打料时间为10~20s,打料后放置5~10min即得pur发泡棉;

(3)将上述(2)制备的pur发泡棉移到打碎机中,打碎后的粒径范围为1mm~10mm;

(4)将弹性体通过吹塑的方法形成外层袋子,将步骤(3)打碎后的pur发泡棉填充至外层袋子中,然后封口。

步骤(2)中,设置的相关参数具体如下:调节发泡压力,a组份料压力设置为145±15pa,b组份料设置为110±15pa,控制a/b料罐温度,a/b料罐温度:26±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外层袋子由弹性体制成,内部填充碎泡棉,能阻隔断噪音和振动传递的路径,同时由于内部材料多孔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吸音性能,可随意安装,设计灵活,能密封各种车身内部的空腔,且不需要额外装配,直接可以放置于车身内部的空腔处。

附图说明

图1为吸音棉的结构示意图,a为右视图,b为主视图,图中,1为外层袋子,2为螺扣。

图2为装入吸音棉的汽车与未装入吸音棉的汽车相比进行噪音测试的结果。

图3为吸音棉吸音测试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可更好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制备碎泡棉

碎泡棉为聚氨酯发泡类材料,是由a、b两种组份组成,两种组份的重量比例为:100:45。其中a组份中各原料的含量如表一所示,b组份为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具体采用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其中,凝胶催化剂由25%三乙烯二胺和75%1,4丁二醇混合组成。开孔剂使用聚丁二烯和气相二氧化硅。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a组份中的各原料混合,和b组份分别加入发泡机中,设置a组份和b组份的流量:设置流量时,起高压,旋转流量计,流量设置中把实际的高低压流量填入,a组份和b组份流量设置为a组份料:240±10g/sb组份料:120±10g/s。通过流量设置控制a组份和b组份的重量比例;

(2)、调节发泡压力,a组份料压力设置为145±15pa,b组份料设置为110±15pa,然通过冷水机控制a/b料罐温度,a/b料罐温度:26±2℃。设置好相关参数后开始打发泡料,打料时间为10~20s,打料后放置5~10min即得pur发泡棉;

(3)、将上述(2)制备的pur发泡棉移到打碎机中,打碎后的粒径范围为1mm~10mm。

二、制备外层袋子

外层袋子由tpo即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制成,成分为55%重量的epdm与45%重量的pp组成,吹塑成袋子形状,吹塑后厚度要求1mm以内。

三、组合形成吸音棉

将打碎后的pur发泡棉填充进外层袋子中,然后封口形成吸音棉。

将吸音棉装入汽车侧围空腔后,与未装入吸音棉的汽车,共同进行噪音测试,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车内噪音较没有增加吸音棉,增加侧围空腔吸音棉后,前排车内噪声声压级有约1db的效果优化;后排车内噪声声压级有约2db的效果优化。

将吸音棉进行吸音测试,测试数据如图3,在中频和高频的吸音系数较好。

实施例2

一、制备碎泡棉

碎泡棉为聚氨酯发泡类材料,是由a、b两种组份组成,两种组份的重量比例为:100:50。其中a组份中各原料的含量如表一所示,b组份为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具体采用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其中,凝胶催化剂由25%三乙烯二胺和75%1,4丁二醇混合组成。开孔剂使用聚丁二烯和气相二氧化硅。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a组份中的各原料混合,和b组份分别加入发泡机中,设置a组份和b组份的流量:设置流量时,起高压,旋转流量计,流量设置中把实际的高低压流量填入,a组份和b组份流量设置为a组份料:240±10g/sb组份料:120±10g/s。通过流量设置控制a组份和b组份的重量比例;

(2)、调节发泡压力,a组份料压力设置为145±15pa,b组份料设置为110±15pa,然通过冷水机控制a/b料罐温度,a/b料罐温度:26±2℃。设置好相关参数后开始打发泡料,打料时间为10~20s,打料后放置5~10min即得pur发泡棉;

(3)、将上述(2)制备的pur发泡棉移到打碎机中,打碎后的粒径范围为1mm~10mm。

二、制备外层袋子

外层袋子由tpo即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制成,成分为70%重量的epdm与30%重量的pp组成,吹塑成袋子形状,吹塑后厚度要求1mm以内。

三、组合形成吸音棉

将打碎后的pur发泡棉填充进外层袋子中,然后封口形成吸音棉。

经过测试,隔噪吸音的效果与实施例1相近,可明显降噪。

实施例3

一、制备碎泡棉

碎泡棉为聚氨酯发泡类材料,是由a、b两种组份组成,两种组份的重量比例为:100:50。其中a组份中各原料的含量如表一所示,b组份为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具体采用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其中,凝胶催化剂由25%三乙烯二胺和75%1,4丁二醇混合组成。开孔剂使用聚丁二烯和气相二氧化硅。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a组份中的各原料混合,和b组份分别加入发泡机中,设置a组份和b组份的流量:设置流量时,起高压,旋转流量计,流量设置中把实际的高低压流量填入,a组份和b组份流量设置为a组份料:240±10g/sb组份料:120±10g/s。通过流量设置控制a组份和b组份的重量比例;

(2)、调节发泡压力,a组份料压力设置为145±15pa,b组份料设置为110±15pa,然通过冷水机控制a/b料罐温度,a/b料罐温度:26±2℃。设置好相关参数后开始打发泡料,打料时间为10~20s,打料后放置5~10min即得pur发泡棉;

(3)、将上述(2)制备的pur发泡棉移到打碎机中,打碎后的粒径范围为1mm~10mm。

二、制备外层袋子

外层袋子由tpo即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制成,成分为65%重量的epdm与35%重量的pp组成,吹塑成袋子形状,吹塑后厚度要求1mm以内。

三、组合形成吸音棉

将打碎后的pur发泡棉填充进外层袋子中,然后封口形成吸音棉。

经过测试,隔噪吸音的效果与实施例1相近,可明显降噪。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凡是依发明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