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公交矫正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5597发布日期:2018-09-29 03:1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公交设施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公交车矫正座椅。



背景技术:

公交车由于其公共交通工具的属性,为了满足公共交通运输的需求,需要保证每辆公交车的载客量,所以公交车的座椅排布的比较近,这就造成了两个使用缺陷,一是没有放置物品的空间,即使将物品放在身边或腿上,对于较大的物体,也不方便在座椅上放置,二是座椅的角度不可以调节,因为座椅的前后距离比较近,如果调整座椅椅背的角度,会影响到后侧的乘客。

现有结构设计中,有在椅背、椅子下方安装储物盒的结构设计,在椅背处安装储物盒会影响后方乘客的乘坐空间,而在椅座下方安装储物盒,由于前后座椅的距离较近,并不方便使用,而且放在座椅下方,容易出现在下车时忘记拿物品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公交矫正座椅。具体设计方案为:

一种过功能公交车矫正座椅,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沿前后方向的垂直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基座的“l”形结构的垂直边为椅背、水平边为椅座,所述基座的“l”形结构垂直边与水平边的连接处为矫正连接件,所述基座通过基柱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基柱通过功能滑道与所述矫正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基座的底面安装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与所述功能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储物箱的底部安装有承载架,所述矫正连接件、功能滑道均呈弧形结构。

所述矫正连接件的外弧侧与所述功能滑道的内弧侧滑动连接,所述储物箱的顶面与所述功能滑道的外弧侧滑动连接,所述矫正连接件的外弧侧、所述储物箱的顶面均安装有嵌入所述功能滑道的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功能滑道阻尼连接,所述矫正连接件、储物箱均可以沿所述功能滑道弧形结构的弧心在前后方向的垂直截面上公转。

所述功能滑道呈条状结构,所述功能滑道条状结构的轴向方向沿左右分布,所述功能滑道的径向截面呈弧形结构,所述功能滑道的左右两端通过多个基柱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功能滑道与所述基柱与底面之间、所述基柱与功能滑道之间螺栓连接,多个所述基柱沿前后水平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

所述承载架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承载架的矩形结构的四角安装有承载弹簧,位于后侧的所述承载弹簧高度小于位于前侧的所述承压弹簧,所述承载架的后端向下倾斜,所述储物箱放置于所述承压弹簧的顶面,所述储物箱的前端底面呈弧形结构。

所述椅背、椅座上均设有限位卡,所述限位卡呈“l”形结构,所述限位卡的“l”形结构的一条边与所述基座贴合并通过轴销转动连接,另一条分别于所述椅背、椅座垂直。

所述储物箱整体呈盒装结构,所述储物箱的顶面设有悬挂滑道,所述悬挂滑道的底面与所述储物箱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滑道的顶面呈与所述功能滑道外弧侧相契合的弧形结构并通过滑轮互相连接,所述储物箱的后侧为盒盖,所述盒盖与储物箱合页连接,所述盒盖的下方向后倾斜,所述盒盖的后侧为脚踏区域,所述盒盖的前侧安装有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为带有震动箱的电控盒。

所述功能滑道的上部径向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滑轮嵌入所述“u”形结构中,所述滑轮的轮轴沿左右方向分布,所述滑轮的轮轴与功能滑道轴承连接,用于所述滑轮与所述功能滑道之间连接的轴承为阻尼轴承,所述矫正连接件嵌入所述“u”形结构中并通过橡胶条与所述滑轮的顶面过盈连接,嵌入所述功能滑道中的滑轮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功能滑道的底面呈“n”形结构,所述滑轮从下向上嵌入所述功能滑道的“n”形结构中,所述滑轮的轮轴沿左右分布,所述滑轮的轮轴与所述功能滑道轴承连接,用于所述滑轮与所述功能滑道之间连接的轴承为阻尼轴承,所述悬挂滑道贯穿与所述功能滑道的底面与滑轮之间,所述悬挂滑道的前后两端与所述储物箱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滑道的外弧侧抵住所述滑轮并通过橡胶条与所述滑轮过盈连接。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多功能公交矫正座椅,其有益效果是:

在不占用更多的空间的情况下,乘客可可以对座椅角度进行矫正调节,同时安装方便存取的储物盒,同时在下车时会有取走物品的提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多功能公交矫正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功能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基座调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储物盒调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矫正连接件;3、基柱;4、功能滑道;5、储物盒;6、承载架;7、滑轮;8、盒盖;9、电控盒;10、承压压簧;11、悬挂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一种过功能公交车矫正座椅,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沿前后方向的垂直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基座1的“l”形结构的垂直边为椅背、水平边为椅座,所述基座1的“l”形结构垂直边与水平边的连接处为矫正连接件2,所述基座1通过基柱3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基柱3通过功能滑道4与所述矫正连接件2滑动连接,所述基座1的底面安装有储物箱5,所述储物箱5与所述功能滑道4滑动连接,所述储物箱5的底部安装有承载架6,所述矫正连接件2、功能滑道4均呈弧形结构。

所述矫正连接件2的外弧侧与所述功能滑道4的内弧侧滑动连接,所述储物箱5的顶面与所述功能滑道4的外弧侧滑动连接,所述矫正连接件2的外弧侧、所述储物箱5的顶面均安装有嵌入所述功能滑道4的滑轮7,所述滑轮7与所述功能滑道4阻尼连接,所述矫正连接件2、储物箱5均可以沿所述功能滑道4弧形结构的弧心在前后方向的垂直截面上公转。

所述功能滑道4呈条状结构,所述功能滑道4条状结构的轴向方向沿左右分布,所述功能滑道4的径向截面呈弧形结构,所述功能滑道4的左右两端通过多个基柱3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功能滑道4与所述基柱3与底面之间、所述基柱3与功能滑道4之间螺栓连接,多个所述基柱3沿前后水平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

所述承载架6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承载架6的矩形结构的四角安装有承载弹簧10,位于后侧的所述承载弹簧10高度小于位于前侧的所述承压弹簧10,所述承载架6的后端向下倾斜,所述储物箱5放置于所述承压弹簧10的顶面,所述储物箱5的前端底面呈弧形结构。

所述椅背、椅座上均设有限位卡,所述限位卡呈“l”形结构,所述限位卡的“l”形结构的一条边与所述基座1贴合并通过轴销转动连接,另一条分别于所述椅背、椅座垂直。

所述储物箱5整体呈盒装结构,所述储物箱5的顶面设有悬挂滑道11,所述悬挂滑道11的底面与所述储物箱5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滑道11的顶面呈与所述功能滑道4外弧侧相契合的弧形结构并通过滑轮7互相连接,所述储物箱5的后侧为盒盖8,所述盒盖8与储物箱5合页连接,所述盒盖8的下方向后倾斜,所述盒盖8的后侧为脚踏区域,所述盒盖8的前侧安装有电控盒9,所述电控盒9为带有震动箱的电控盒。

所述功能滑道4的上部径向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滑轮7嵌入所述“u”形结构中,所述滑轮7的轮轴沿左右方向分布,所述滑轮7的轮轴与功能滑道4轴承连接,用于所述滑轮7与所述功能滑道4之间连接的轴承为阻尼轴承,所述矫正连接件2嵌入所述“u”形结构中并通过橡胶条与所述滑轮7的顶面过盈连接,嵌入所述功能滑道4中的滑轮7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功能滑道4的底面呈“n”形结构,所述滑轮7从下向上嵌入所述功能滑道4的“n”形结构中,所述滑轮7的轮轴沿左右分布,所述滑轮7的轮轴与所述功能滑道4轴承连接,用于所述滑轮7与所述功能滑道4之间连接的轴承为阻尼轴承,所述悬挂滑道11贯穿与所述功能滑道4的底面与滑轮7之间,所述悬挂滑道11的前后两端与所述储物箱5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滑道11的外弧侧抵住所述滑轮7并通过橡胶条与所述滑轮7过盈连接。

乘客坐在基座1上时,向后用力背靠椅背,椅背收到向后的推力后,所述矫正连接件2会带动基座1以所述功能滑道4的弧心为圆心公转,整体基座1向后倾斜一定的角度,使乘客坐姿得到矫正,有更舒服的乘坐体验。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公转时,椅背的放置会出现底部向前倾,顶部向下移的变化,而传统座椅的放置位置变化是椅背的底端不变,顶端向后倾,相比于传统座椅调整方式,不会对后方的乘车者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公交车这种坐骑之间较为靠近的情况下。

若有物品需要存放时,位于后方的乘客可以将物品放在位于前方的储物盒5中,

放置时,可以先将储物盒5向后拉动,所述储物盒5以所述功能滑道4的弧心为圆心在前后的垂直截面上公转,然后转到较为靠近使用者胸前的位置,而且此时盒盖8后上方,位于后方的乘客会有一个非常舒服的角度放置物品。

物品放置后,将储物盒5退回到承载架6上,储物盒5的前侧会先与所述承载架6接触,然后逐步压缩所述承载压簧10,所述储物盒5以及内部物品的重量由承载架6以及下方的承载压簧10承担,减轻所述功能滑道4、滑轮7的负荷。

储物盒5复位后,所述盒盖8处于倾斜的状态,正好适宜位于后侧的乘客将脚踏在盒盖上,与矫正位置后的座椅相适应,使乘客有一个更舒适的乘坐姿势。

可以通过在盒盖8的后侧粘贴二维码等方式,使乘客的手机与位于其前侧的储物盒5内的电控盒9建立暂时的连接,并设置下车提醒,一是可以提醒乘客不要坐过站,二是可以提醒乘客记得拿储物盒5中的物品,同时还可以通过震动的方式提醒乘客,需要乘客的脚他再盒盖8上。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