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遮阳板和包括该车用遮阳板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8253发布日期:2018-11-03 00:0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遮阳板和包括该车用遮阳板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为防止行车过程中因阳光直射对司机或乘客造成眩目,汽车正驾、副驾前方会设置遮阳板,遮阳板枢转地连接到车厢顶棚上。为方便乘客照镜子,在遮阳板上会设置化妆镜,并另设照明灯,方便乘客夜间使用化妆镜。

现有的化妆镜照明灯通常与化妆镜并排设置在遮阳板上,或者将照明灯设置在顶棚上以照射化妆镜。

传统的化妆镜照明灯设置方式,因照明灯与化妆镜并排设置或直射化妆镜,使得乘客在使用化妆镜时,照明灯发出的光线直接射向人眼或者通过镜面反射至人眼,对人眼形成直接刺激,造成人眼不适,降低乘客感官体验。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遮阳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化妆镜照明灯在使用过程中易使人眼不适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遮阳板,该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和嵌设在所述遮阳板本体中的化妆镜组件,所述化妆镜组件包括光源、化妆镜以及用于承载所述化妆镜的化妆镜底座,所述化妆镜底座设有光源安装位,所述光源安装位设置成使得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能经所述遮阳板本体反射后射出。

在上述车用遮阳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化妆镜底座的侧部设有凹槽以形成所述光源安装位,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在上述车用遮阳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化妆镜底座的两侧或四周。

在上述车用遮阳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化妆镜底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所述化妆镜的化妆镜安装槽。

在上述车用遮阳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光源为led灯或光导纤维。

在上述车用遮阳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遮阳板本体上设有安装所述化妆镜组件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化妆镜组件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能从所述间隙透出。

在上述车用遮阳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侧壁的表面为弧形面。

在上述车用遮阳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化妆镜组件还包括控制器,其设置成控制所述光源缓慢点亮和/或缓慢熄灭;并且/或者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亮度调节模块。

在上述车用遮阳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亮度调节模块为手势感测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遮阳板的化妆镜底座上设置光源安装位,该光源安装位能使光源发出的光线经遮阳板本体反射后射出,即经遮阳板本体的面料反射后从遮阳板本体与化妆镜或化妆镜底座之间的缝隙射出,使光源发出的光线经遮阳板本体漫反射后变为柔光,在化妆镜边缘形成光晕,达到背光的效果,使得照射在化妆镜以及照射入人眼的光线更柔和,降低进入人眼的光照强度,减轻对人眼的直接刺激,提高人眼舒适度,同时还能提高化妆镜组件的美观度,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通过在化妆镜底座设置凹槽以形成上述光源安装位,能使光源更好地集成在化妆镜组件中。此外,凹槽能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起到很好的聚拢作用和导向作用,使射向遮阳板本体面料的光线更集中,从而达到更好的背光效果。

进一步地,在化妆镜底座的顶部设置化妆镜安装槽,将化妆镜嵌设在该安装槽内,既能很好地保护化妆镜,同时也能防止乘客使用化妆镜的过程中被化妆镜划伤。此外,该安装槽的围壁部分能作为化妆镜的边缘装饰,通过变换围壁的外观以及更换化妆镜底座材料的颜色,能为化妆镜装饰不同形状、颜色的边缘,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性。

进一步地,在遮阳板本体设置安装化妆镜的凹陷部,该凹陷部包括侧壁,使该侧壁与化妆镜组件之间具有间隙,例如该侧壁与化妆镜的边缘之间或与化妆镜底座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使光源发出的光能从间隙透出,从而形成背光效果。

更进一步地,通过将凹陷部的侧壁的表面设置为弧形面,能有效增大凹陷部用于反射光线的表面积,增强光线的漫反射,使从缝隙内射出的光线更柔和,并获得更好的背光效果。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控制器以控制光源的缓慢点亮和/或缓慢熄灭的操作,能延长顾客在点亮或熄灭光源时人眼对光照的适应时间,以使人眼能在黑暗环境中舒缓地过渡到光照环境中,或从光照环境中舒缓地过渡到黑暗环境中,进而避免人眼产生不适感。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控制器以控制光源的亮度调节的操作,使得用户在使用化妆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环境亮度的改变来调整光源的亮度,以获得更舒适的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顶棚以及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车用遮阳板,该车用遮阳板枢转地连接到顶棚上。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车辆具有前述车用遮阳板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车用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化妆镜组件的安装位置;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化妆镜底座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化妆镜底座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化妆镜底座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遮阳板;11、遮阳板本体;111、侧壁;12、化妆镜组件;121、化妆镜;122、化妆镜底座;1221、凹槽;1222、化妆镜安装槽;123、光源安装位;124、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下述的实施方式是结合乘用车来解释说明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遮阳板同样适用于卡车、公交车等类型的车辆,这种应用对象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遮阳板本体的加工工艺、遮阳板的安装方式及安装位置等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技术中的化妆镜照明灯易造成人眼不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遮阳板,旨在降低乘客使用化妆镜时光源对人眼的直接刺激,提高使用舒适性。

参照图1-6,图1为本发明的车用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化妆镜组件的安装位置;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化妆镜底座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化妆镜底座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化妆镜底座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以乘用车正驾侧的遮阳板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遮阳板同样适于配置在副驾侧。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遮阳板1包括遮阳板本体11和嵌设在遮阳板本体11中的化妆镜组件12。遮阳板本体11形成遮阳板1的基本框架,并用于支撑化妆镜组件12。遮阳板本体11通常具有注塑形成的主体框架,在主体框架中填充发泡材料,再在发泡材料外蒙皮以形成遮阳板本体11。蒙皮的材质可采用皮革、pu面料、绒质面料、针织面料、仿麂皮等。为实现内饰的美观性,遮阳板1的蒙皮至少需要与顶棚的色调接近或统一。

化妆镜组件12包括光源124、化妆镜121以及用于承载化妆镜121的化妆镜底座122。化妆镜121采用平面镜,固定安装在化妆镜底座122的顶部,化妆镜底座122嵌设在遮阳板本体11上。

化妆镜底座12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光源124的光源安装位123,光源安装位123设置成使得光源124发出的光线能经遮阳板本体11反射后射出,即光线经遮阳板本体的面料反射后从遮阳板本体与化妆镜或化妆镜底座之间的缝隙射出。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遮阳板的化妆镜底座上设置光源安装位,该光源安装位能使光源发出的光线经遮阳板本体反射后射出,即经遮阳板本体的面料反射后从遮阳板本体与化妆镜或化妆镜底座之间的缝隙射出,使光源发出的光线经遮阳板本体漫反射后变为柔光,在化妆镜边缘形成光晕,达到背光的效果,使得照射在化妆镜以及照射入人眼的光线更柔和,降低进入人眼的光照强度,减轻对人眼的直接刺激,提高人眼舒适度,同时还能提高化妆镜组件的美观度,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化妆镜底座122的侧部设有凹槽1221,以形成光源安装位123,光源124设置在该凹槽1221内。参照图4,凹槽1221设置在化妆镜底座122的上下两侧。参照图5,凹槽1221设置在化妆镜底座122的左右两侧。参照图6,凹槽1221设置在化妆镜底座122的四周。当然,凹槽1221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例如在化妆镜底座122上枢转地连接化妆镜盖板(图中未示出)后,凹槽1221可以设置在化妆镜底座122的左右两侧和下侧。通过在化妆镜底座设置凹槽以形成上述光源安装位,能使光源更好地集成在化妆镜组件中。此外,凹槽能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起到很好的聚拢作用和导向作用,使射向遮阳板本体面料的光线更集中,从而达到更好的背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可以是连续开设的长条形凹槽,可以是间隔设置的多个长度较短的凹槽。此外,当化妆镜121能如图2中完全覆盖化妆镜底座122的表面时,可以不开设凹槽,此时化妆镜121与化妆镜底座122共同形成如图4所示的凹槽,这样能减小化妆镜底座122的整体尺寸。

进一步地,化妆镜121与化妆镜底座122有多种连接组合形式。参照图2或图3,安装后的化妆镜121可以完全覆盖化妆镜底座122的顶部。参照图4中所示,安装后的化妆镜121(图中未示出)可以与化妆镜底座122的顶部适配,即化妆镜121的表面形状与化妆镜底座122的顶部的表面形状相同或相近。参照图5或图6所示,化妆镜121的表面形状较化妆镜底座122的顶部表面小,化妆镜底座122的顶部设有安装化妆镜121的化妆镜安装槽1222,以使化妆镜121嵌设在化妆镜底座122的顶部。通过在化妆镜底座的顶部设置化妆镜安装槽,将化妆镜嵌设在该安装槽内,既能很好地保护化妆镜,同时也能防止乘客使用化妆镜的过程中被化妆镜划伤。此外,该安装槽的围壁部分能作为化妆镜的边缘装饰,通过变换围壁的外观以及更换化妆镜底座材料的颜色,能为化妆镜装饰不同形状、颜色的边缘,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性。

光源124可以采用多个单独的led灯,或采用led灯带,又或者采用光导纤维,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光源。参照图2,点亮光源124后,左侧的光源124发出的光线平直地射向其左边的遮阳板本体11,右侧的光源124发出的光线平直地射向其右边的遮阳板本体11,经遮阳板本体11的面料漫反射后,从化妆镜121与遮阳板本体11之间的缝隙中射出,进而照亮化妆镜121的边缘位置,产生背光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只有在遮阳板本体11与化妆镜121或化妆镜底座122之间存在缝隙,光线才能溢出,才能产生背光效果。

进一步地,遮阳板本体11上设有安装化妆镜组件12的凹陷部(未标示),该凹陷部包括侧壁111,参照图2或图3,凹陷部的侧壁111与化妆镜组件之间具有间隙,具体地,当化妆镜121完全覆盖化妆镜底座122时,凹陷部的侧壁111与化妆镜121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隙,当化妆镜121的表面较化妆镜底座122的顶部小时,凹陷部的侧壁111与化妆镜底座122的顶部边缘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使光源发出的光能从间隙透出,进而实现背光效果。

更进一步地,凹陷部的侧壁的表面为弧形面。参照图2和图3,侧壁的顶部边缘为外凸的弧形面,位于下方的侧壁为平面;当然位于下方的侧壁也可制成弧形面,优选制成内凹的弧形面。内凹的弧形面能有效增大凹陷部用于反射光线的表面积,增强光线的漫反射,使从缝隙内射出的光线更柔和,获得更好的背光效果。外凸的弧形面能增大遮阳板本体11与化妆镜121之间的缝隙,有利于光线的溢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示例,该遮阳板还包括控制器(未示出)。该控制器用于控制光源124的缓慢点亮和/或缓慢熄灭。例如,在光源接有开关时,按下开关向光源通电,控制器则使其由暗变亮缓慢地点亮;反之,当切断光源124的供给时,控制器则使其由亮变暗缓慢地熄灭。控制器实现对光源缓慢点亮和/或缓慢熄灭的控制,可通过单片机控制来实现,也可采用其它控制器结合编程来实现。通过控制实现光源的缓慢点亮或缓慢熄灭的操作,能延长顾客在点亮或熄灭光源时人眼对光照的适应时间,以使人眼能在黑暗环境中舒缓地过渡到光照环境中,或从光照环境中舒缓地过渡到黑暗环境中,进而避免人眼产生不适感。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器还包括亮度调节模块,该亮度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光源124的亮度。亮度调节模块可以为用户通过与该遮阳板的接触来实现,例如手动旋转按钮式等。在一些例子中,该亮度调节模块为手势感测部件,可采用市场可获得的手势感测部件,从而通过感测用户的手势操作来实现对亮度的调节。这类市场可获得的手势感测部件或包括光感测部件或包括红外感测部件等。通过手势操作来调节亮度,可使用户获得更为舒适的用户体验。

更进一步地,在化妆镜底座122中形成有安装控制器的容置空间(未示出),以将控制器设置在化妆镜底座122的内部。例如将化妆镜底座122的底部向上开槽形成安装控制器的容置空间。控制器可以连接一个触发器,或者开关,以方便实现控制操作。控制器可通过单片机实现,例如采用多个串联的led灯时,可以控制单片机实现led灯的逐个点亮、由暗变亮、恒亮、由亮变暗等多种模式,既能增加使用过程中的美感,同时还能实现护眼效果。

最后,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顶棚以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车用遮阳板1,该车用遮阳板1枢转地连接到顶棚上。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车辆具有前述车用遮阳板1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