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温区恒温冷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7538发布日期:2018-10-30 15:4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餐饮保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温区恒温冷藏车。



背景技术:

冷藏车属于特种专用车的一种,是冷链运输必不可少的运输载体。现有的冷藏车其温度变化区间为环境温度到零下18℃,当夏季外界温度大于需求温度时,能够满足运输要求,然而在某些特种专用运输环境中,如在冬季运输温度要求40℃时,现有市场上保温冷藏车大多采用太阳能对冷藏车厢体内部加热,太阳能受天气影响较大,其先天性的缺陷直接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现有市场上还存在一些在箱盖和箱体上设置保温层的冷藏车,这种冷藏车的保温时间较短,远远达不到热熟食品的保温效果,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既可以制冷又可以制热的,且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多温区恒温冷藏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多温区恒温冷藏车,包括厢体、冷机总成、底盘和车头,所述冷机总成包括冷冻系统和冷凝器,所述冷冻系统设于所述厢体前端内部,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厢体前端外部,所述厢体内还设有水箱总成和换热器,所述底盘设有加热器和燃油箱,所述换热器置于所述水箱总成上并连通,所述加热器通过循环水管与所述水箱总成和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燃油箱通过循环油管连通。本发明中所述水箱总成、所述换热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燃油箱共同组成的制热系统,所述水箱中的循环水通过所述循环水管传送至所述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将通过所述循环油管输送过来的所述燃油箱中的柴油在燃烧室中燃烧,循环水经所述加热器的热交换变成高温热水,再通过所述循环水管输送至所述换热器,此时所述换热器中的高温热水与所述厢体内部空气循环对流,使所述厢体内部空气升温从而实现整个所述厢体温度升高。本发明中制热系统与所述冷机总成的制冷系统一起构成了制热制冷系统,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满足了零下18℃-50℃多温区中任意温度的食物恒温运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厢体内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所述厢体内部的温度。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车头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与所述车头内的控制器电连接,可以将所述厢体内部的温度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所述厢体内部温度控制制冷加热系统自动运行。

所述水箱总成包括水箱支架和水箱,所述水箱通过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加热器连通,所述加热器通过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水箱与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水箱支架上并连通,再通过所述循环水管将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换热器及所述水箱贯通,所述水箱内的循环水即可形成一个循环,所述加热器可根据所述厢体内部温度的需要,进而控制循环水的温度。

所述水箱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可实时对循环水路温度进行监控。

所述水箱支架均采用食品级304不锈钢管,不锈钢管采用不锈钢焊条进行焊接。一方面保证了所述水箱支架的整体强度和所述厢体内部水、酸、碱对所述水箱支架的腐蚀,另一方面也满足了食品级运输的要求。

所述循环水管选用优质铜管。保证循环水对所述循环水管的腐蚀。

所述循环水管外层设有5mm厚的聚氨酯隔热棉。能有效减少循环水运行过程中热量损失。

所述加热器配备有循环水泵。可有效防止系统热效应过载。

所述换热器设为多个且并联安装。多个所述换热器并联安装,有效提升加热器的抗故障能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制热系统与所述冷机总成制冷系统一起构成了制热制冷系统,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在零下18℃-50℃多温区中实现任意温度的食物恒温运输。

2、本发明中所述厢体内的部件均采用符合食品运输的材质和加工工艺,干净卫生且不易腐蚀。

3、本发明中可实时对所述厢体和所述循环水管中循环水进行温度监控且采用自动控制,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4、本发明中热量损失小、利用率高,而且抗故障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制热器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厢体,2.冷冻系统,3.水箱总成,4.换热器,5.循环水管,6.加热器,7.循环油管,8.燃油箱,9.底盘,10.车头,11.冷凝器,12.第一温度传感器,13.第二温度传感器,14.循环水泵,31.水箱支架,32.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发明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多温区恒温冷藏车,包括厢体1、冷机总成、底盘9和车头10,所述冷机总成包括冷冻系统2和冷凝器11,所述冷冻系统2设于所述厢体1前端内部,所述冷凝器11设于所述厢体1前端外部,所述厢体1内还设有水箱总成3和换热器4,所述底盘9设有加热器6和燃油箱8,所述换热器4置于所述水箱总成3上并连通,所述加热器6通过循环水管5与所述水箱总成3和所述换热器4连通,所述加热器6与所述燃油箱8通过循环油管7连通。本发明中所述水箱总成、所述换热器4、所述加热器6和所述燃油箱8共同组成的制热系统,所述水箱32中的循环水通过所述循环水管5传送至所述加热器6,所述加热器6将通过所述循环油管7输送过来的所述燃油箱8中的柴油在燃烧室中燃烧,循环水经所述加热器6的热交换变成高温热水,再通过所述循环水管5输送至所述换热器4,此时所述换热器4中的高温热水与所述厢体1内部空气循环对流,使所述厢体1内部空气升温从而实现整个所述厢体温度升高。本发明中制热系统与所述冷机总成的制冷系统一起构成了制热制冷系统,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满足了在零下18℃-50℃多温区中任意温度的食物恒温运输。

如图1所示,所述厢体1内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与所述车头10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将实时检测的所述厢体1内部的温度传输给所述车头10内的控制器,当所述厢体1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给予所述冷机总成停止工作的信号,制冷系统停止工作,同时控制器给予所述加热器6一个工作的信号,所述加热器自动点火,加热系统开始工作,直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检测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控制器给予所述加热器6停止工作的信号,此时制冷加热系统自动停止工作;当所述厢体1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给予所述冷机总成工作的信号,制冷系统开始工作,同时控制器给予所述加热器一个停止信号,所述加热器停止工作,直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检测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控制器给予所述冷机总成停止工作的信号,此时制冷加热系统自动停止工作。

如图2所示,所述水箱总成3包括水箱支架31和水箱32,所述水箱32通过所述循环水管5与所述加热器6连通,所述加热器6通过所述循环水管5与所述换热器4连通。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水箱32与所述换热器4设于所述水箱支架31上并连通,再通过所述循环水管5将所述加热器6与所述换热器4及所述水箱32贯通,循环水在所述水箱32、所述加热器6和所述换热器4之间形成一个循环,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检测的所述厢体1内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给予所述加热器一个工作的信号,此时所述加热器6自动点火,所述水箱32内的循环水通过所述加热器6时,就会与所述加热器6进行热交换,高温循环水就会通过所述循环水管5进入所述换热器4,所述换热器4通过内部的散热系统与所述厢体1内部的空气循环对流,使所述厢体1内部的低温空气加热为高温空气,进而实现所述厢体1内部温度的升高;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检测的所述厢体1内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给予所述加热器一个停止工作的信号,此时所述加热器6停止工作,因所述加热器6不再工作,所述水箱32内的循环水仅在整个循环系统运行,不会与所述加热器6和所述厢体1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如图2所示,所述水箱32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3。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实时监控所述循环水管5的循环水温度,防止所述循环水管5中循环水的温度过高而导致所述加热器6烧坏。

如图2所示,所述水箱支架31采用食品级304不锈钢管,不锈钢管采用不锈钢焊条进行焊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水箱支架31选用40×40×1.5的不锈钢方管,在满足整个所述水箱支架31的整体强度同时,也保证了所述厢体1内部的水、酸、碱对所述水箱支架31的腐蚀;同时所述水箱支架31的不锈钢管之间采用不锈钢焊条进行焊接,进一步保证了运输食品对内部材质选用的需求。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水箱32的材质选用304不锈钢,并通过不锈钢焊丝进行焊接。

如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管5选用优质铜管。所述循环水管5外层设有5mm厚的聚氨酯隔热棉。所述水箱32内的循环水通过所述循环水管5进入所述加热器6,和所述换热器4的过程中,循环水所带的部分热量会随着所属循环水管5散失掉,通过在铜制的所述循环水管5外层包覆5mm厚的聚氨酯隔热棉,能够有效减少循环水运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如图2所示,所述加热器6配备有循环水泵14。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泵14用以系统温度过高或者火花塞点火失败时的系统热效应过载时,强制所述循环水泵14工作,避免所述加热器6被烧坏。

如图2所示,所述换热器4设为多个且并联安装。本具体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换热器4并联安装在所述水箱支架31上,每个所述换热器4独立与所述水箱32和所述加热器6形成一个循环,即使在制热系统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某一个所述换热器4发生故障时,其余的所述换热器4也不受其影响,可以正常运转,故并联安装的多个所述换热器4大大提升了所述制热系统的抗故障能力。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仅代表不同部件,而非表示先后顺序。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