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KW至120KW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6696发布日期:2018-12-19 05:05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90KW至120KW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90kw至120kw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开采程度不断加剧,亟需寻找可循环再生能源。其中,以汽车为代表的内燃机车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应用极为广泛。每年燃油车消耗的化石能源总量非常惊人。同时,由于排放尾气等原因,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气污染。据统计,汽车尾气已成为我国三大空气污染源之一。

根据汽车行业发展演进的主流趋势,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或者插电混动汽车占据主流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家用汽车的油箱加满只需要数分钟时间。换而言之,常见的燃油车的燃料充满周期为数分钟级。相应地,由于大容量电池充电速率限制,纯电动汽车电能充满周期数倍于甚至数十倍于燃油车燃料充满周期。为此,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桩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有充电桩正处于快速普及阶段,但是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充电效率低下、插拔可靠性较低、安全保护措施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90kw至120kw充电桩。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90kw至120kw充电桩包括设有主体框架的支撑机构、直流输出模块和接线板,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和接线板内置于主体框架,其中:

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个充电枪枪座和两个充电枪插座,其中: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位于两侧的左板和右板;位于一侧的充电枪枪座与左板固定连接,位于另一侧的充电枪枪座与右板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枪枪座内置有插座安装板,所述充电枪插座分别内嵌于位于两侧的充电枪枪座的插座安装板;

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包括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分线端子支架和多个分线端子,其中:

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设有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本体部和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延伸部,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延伸部同时位于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两侧且与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本体部一体成型;所述分线端子支架设有分线端子支架本体部和与分线端子支架本体部一体成型的分线端子支架折弯部;各个分线端子设有分线端子凸出部,所述分线端子凸出部通过螺钉与分线端子支架本体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接线板包括接线板底板、导轨和若干继电器组件,其中:

所述接线板底板设有接线板底板本体和接线板底板延伸部,所述接线板底板延伸部位于接线板底板本体两侧并且同时与接线板底板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导轨沿接线板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轨设有导轨滑槽部和导轨凸出部,所述导轨凸出部位于导轨滑槽部的两侧并且同时与导轨滑槽部一体成型,所述导轨滑槽部设有若干导轨定位孔,所述导轨定位孔通过螺钉与接线板底板本体可拆卸连接;各个继电器组件与导轨插拔连接,各个继电器组件的两侧同时设有自卡式固定件,各个自卡式固定件与导轨滑动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枪枪座包括枪座顶板、枪座内侧板、枪座外侧板、枪座后板、枪座底板和枪座延伸板,所述插座安装板与枪座顶板、枪座内侧板、枪座外侧板、枪座后板、枪座底板和枪座延伸板一体成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枪枪座具有倾斜的开口,所述插座安装板将充电枪枪座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封闭容纳腔和开放容纳腔,上述封闭容纳腔和开放容纳腔分别位于插座安装板的两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枪插座设有插座卡板,所述插座卡板具有定位孔,所述插座卡板通过定位孔与插座安装板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枪插座还设有环状凸出部,所述环状凸出部与插座卡板一体成型,所述环状凸出部内设有若干导电插孔,各个导电插孔均内置有导电插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左板和右板还分别设有直流充电枪,位于其中一侧的直流充电枪通过充电枪枪线与位于该侧的充电枪枪座相连,位于另一侧的直流充电枪通过另一充电枪枪线与位于同侧的充电枪枪座相连。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左板和右板还分别设有急停按钮,所述左板和右板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急停按钮内置于上述安装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体框架还包括前板,所述前板设有触摸屏、感应器和若干指示灯,所述触摸屏、感应器和各个指示灯分别内嵌于前板,所述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第一充电指示灯、第一故障指示灯、第二充电指示灯和第二故障指示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直流输出模块还包括两个第一铜排、两个第二铜排、六个第一电容和两个熔断器,其中:

各个第一电容设有第一电容本体和与第一电容本体相连的第一电容基底和两个第一电容极性端子,所述第一电容基底通过螺钉与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本体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铜排呈平板状,所述第二铜排呈折线状,其中三个第一电容沿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本体部的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在沿上述长度方向排列的三个第一电容一侧设置一个第一电容,在沿上述长度方向排列的三个第一电容的另一侧设置两个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铜排的中部设有一个中部贯通孔,所述第一铜排的两端端部各设有一个端部贯通孔;

沿上述长度方向排列的三个第一电容中的居中设置的第一电容的两个第一电容极性端子分别内接于两个第一铜排中的位于一端端部的贯通孔,两个第一铜排中的位于另一端端部的贯通孔分别套接于沿上述长度方向排列的三个第一电容中的位于两侧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电容极性端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各个继电器组件设有若干继电器,各个继电器组件的继电器顺次排列并且相互接触。

本发明公开的90kw至120kw充电桩,其有益效果在于,在主体框架的两侧同时设置充电枪枪座和线盘,在直流输出模块、接线板等处科学合理地分区设置元器件,达到优化元器件整体布局的目的,以便适应90kw至120kw充电桩的高功率等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隐去前板)。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主视结构图。

图6是图5中a区域的支撑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再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隐去枪座外侧板)。

图8是图7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直流输出模块的立体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直流输出模块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直流输出模块的俯视方向的平面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直流输出模块的侧视方向的平面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接线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接线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接线板的俯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0-支撑机构;110-主体框架;111-前板;112-后板;113-左板;114-右板;115-顶板;116-底座;121-百叶;122-线盘;123-过滤网;130-充电枪枪座;131-枪座顶板;132-枪座内侧板;133-枪座外侧板;134-枪座后板;135-插座安装板;136-枪座底板;137-枪座延伸板;138-散热孔;139-贯通孔;141-线缆加强支架;142-管卡;150-充电枪插座;151-插座卡板;152-环状凸出部;153-导电插针;154-导电插孔;155-第二凸出部;156-定位孔;161-电源指示灯;162-第一充电指示灯;163-第一故障指示灯;164-第二充电指示灯;165-第二故障指示灯;166-触摸屏;167-感应器;168-急停按钮;170-直流充电枪;171-充电枪枪线;200-直流输出模块;210-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211-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本体部;212-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延伸部;220-分线端子支架;221-分线端子支架本体部;222-分线端子支架折弯部;230-分线端子;231-分线端子凸出部;232-分线端子延伸部;240-第一铜排;241-第二铜排;242-第三铜排;243-第四铜排;244-连接片;250-第一电容;251-第一电容本体;252-第一电容极性端子;253-第一电容基座;260-第二电容;261-第三电容;270-熔断器;271-熔断器定位片;280-封闭式接线端子;291-螺杆;292-弹垫;293-平垫;294-螺钉;300-接线板;310-接线板底板;311-接线板底板本体;312-接线板底板延伸部;320-导轨;321-导轨滑槽部;322-导轨定位孔;323-导轨凸出部;330-继电器组件;331-继电器;340-自卡式固定件;341-固定件卡槽;350-线槽;351-线槽定位孔;36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0kw至120kw充电桩,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15,图1至图15分别示出了所述90kw至120kw充电桩的外部/内部结构。

优选地,所述90kw至120kw充电桩包括设有主体框架110的支撑机构100、直流输出模块200和接线板300,所述直流输出模块200和接线板300内置于主体框架110,其中:

所述支撑机构100还包括两个充电枪枪座130和两个充电枪插座150,其中:

所述主体框架110包括位于两侧的左板113和右板114;

位于一侧的充电枪枪座130与左板113固定连接,位于另一侧的充电枪枪座130与右板114固定连接;

所述充电枪枪座130内置有插座安装板135,所述充电枪插座150分别内嵌于位于两侧的充电枪枪座130的插座安装板135;

所述直流输出模块200包括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210、分线端子支架220和多个分线端子230,其中:

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210设有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本体部211和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延伸部212,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延伸部212同时位于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211两侧且与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本体部211一体成型;

所述分线端子支架220设有分线端子支架本体部221和与分线端子支架本体部221一体成型的分线端子支架折弯部222;

各个分线端子230设有分线端子凸出部231,所述分线端子凸出部231通过螺钉294与分线端子支架本体部221可拆卸连接,各个分线端子230用于接入并且传输90kw至120kw充电桩的大电流;

所述接线板300包括接线板底板310、导轨320和若干继电器组件330,其中:

所述接线板底板310设有接线板底板本体311和接线板底板延伸部312,所述接线板底板延伸部312位于接线板底板本体311两侧并且同时与接线板底板本体311一体成型;

所述导轨320沿接线板底板3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轨320设有导轨滑槽部321和导轨凸出部323,所述导轨凸出部323位于导轨滑槽部321的两侧并且同时与导轨滑槽部321一体成型,所述导轨滑槽部321设有若干导轨定位孔322,所述导轨定位孔322通过螺钉360与接线板底板本体311可拆卸连接;

各个继电器组件320与导轨320插拔连接,各个继电器组件320的两侧同时设有自卡式固定件340,各个自卡式固定件340与导轨320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框架110还包括前板111、后板112、顶板115和底座116,所述左板113和右板114与前板111、后板112、顶板115和底座116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板112设有若干百叶121,相邻百叶121相互接触并且同时设置于后板112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左板113和右板114同时设有线盘122和两个过滤网123,所述线盘122与左板113或者右板114固定连接,各个过滤网123内嵌于左板113或者右板114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枪枪座130包括枪座顶板131、枪座内侧板132、枪座外侧板133、枪座后板134、枪座底板136和枪座延伸板137,所述插座安装板135与枪座顶板131、枪座内侧板132、枪座外侧板133、枪座后板134、枪座底板136和枪座延伸板137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枪座内侧板132与左板113或者右板114焊接连接。

其中,所述枪座延伸板137具有若干散热孔138。

其中,所述枪座底板136具有贯通孔139。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枪枪座130具有倾斜的开口,所述插座安装板135将充电枪枪座13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封闭容纳腔和开放容纳腔,上述封闭容纳腔和开放容纳腔分别位于插座安装板135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枪枪座130还包括线缆加强支架141和两个管卡142,所述线缆加强支架141和管卡142均内置于上述封闭容纳腔。

其中,所述管卡142相对设置,所述管卡142包围形成的容纳空间的轴线与贯通孔139的轴线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枪插座150设有插座卡板151,所述插座卡板151具有定位孔156,所述插座卡板151通过定位孔156与插座安装板135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枪插座150还设有环状凸出部152,所述环状凸出部152与插座卡板151一体成型,所述环状凸出部152内设有若干导电插孔154,各个导电插孔154均内置有导电插针153。

其中,所述导电插孔154和导电插针153的内径具有多种规格。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枪插座150还设有第二凸出部155,所述第二凸出部155位于环状凸出部152的外侧,所述第二凸出部155与插座卡板151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左板113和右板114还分别设有直流充电枪170,位于其中一侧的直流充电枪170通过充电枪枪线171与位于该侧的充电枪枪座130相连,位于另一侧的直流充电枪170通过另一充电枪枪线171与位于同侧的充电枪枪座130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左板113和右板114还分别设有急停按钮168,所述左板113和右板114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急停按钮168内置于上述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前板111还设有触摸屏166、感应器167和若干指示灯,所述触摸屏166、感应器167和各个指示灯分别内嵌于前板111。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161、第一充电指示灯162、第一故障指示灯163、第二充电指示灯164和第二故障指示灯165。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指示灯162和第一故障指示灯163用于指示位于左板113的直流充电枪170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充电指示灯164和第二故障指示灯165用于指示位于右板114的直流充电枪170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分线端子230的数量优选为4个。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输出模块200还包括两个第一铜排240、两个第二铜排241、六个第一电容250和两个熔断器270,其中:

各个第一电容250设有第一电容本体251和与第一电容本体251相连的第一电容基底253和两个第一电容极性端子252,所述第一电容基底253通过螺钉294与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本体部211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铜排240呈平板状,所述第二铜排241呈折线状,其中三个第一电容250沿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本体部212的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在沿上述长度方向排列的三个第一电容250一侧设置一个第一电容250,在沿上述长度方向排列的三个第一电容250的另一侧设置两个第一电容250;

所述第一铜排240的中部设有一个中部贯通孔,所述第一铜排240的两端端部各设有一个端部贯通孔;

沿上述长度方向排列的三个第一电容250中的居中设置的第一电容250的两个第一电容极性端子252分别内接于两个第一铜排240中的位于一端端部的贯通孔,两个第一铜排240中的位于另一端端部的贯通孔分别套接于沿上述长度方向排列的三个第一电容250中的位于两侧的第一电容250的第一电容极性端子25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铜排24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贯通孔,所述熔断器270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熔断器定位片271,所述分线端子230设有分线端子延伸部232;

所述第二铜排241的位于一侧的第二贯通孔通过螺杆291与第一铜排240的中部贯通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铜排241的位于另一侧的第二贯通孔通过螺杆291与熔断器270的位于一侧的熔断器定位片271可拆卸连接,所述熔断器270的位于另一侧的熔断器定位片271通过螺杆291与分线端子延伸部232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输出模块200还包括两个第三铜排242、两个第四铜排243、两个第二电容260和两个第三电容261,其中:

所述第三铜排242呈折线状,所述第三铜排242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三贯通孔;

所述第四铜排243呈折线状,所述第四铜排243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四贯通孔;

所述分线端子230设有分线端子延伸部232;

所述第二铜排241的位于一侧的第二贯通孔通过螺杆291同时与第二电容260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三铜排242的位于一侧的第三贯通孔套接于第一电容250的其中一个第一电容极性端子252,所述第三铜排242的位于另一侧的第三贯通孔通过螺杆291与第三电容261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四铜排243的位于一侧的第四贯通孔套接于第一电容250的另一个第一电容极性端子252,所述第四铜排243的位于另一侧的第四贯通孔通过螺杆与分线端子延伸部232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输出模块200还包括两个连接片244,所述连接片244呈平板状,所述连接片244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五贯通孔,所述连接片244的位于一侧的第五贯通孔通过螺杆291同时与第三铜排242和第三电容26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片244的位于另一侧的第五贯通孔通过螺杆291与第三电容261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291与第三铜排242之间进一步设有弹垫292和平垫293,所述第三铜排242与第三电容261之间进一步设有平垫293。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输出模块200还包括两个封闭式接线端子280,所述封闭式接线端子280与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210相连。

其中,所述螺杆291优选采用外六角螺杆。

其中,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延伸部212的厚度(远)小于直流输出模块定位板本体部211的厚度。

其中,所述继电器组件330的数量优选为3个。

进一步地,各个继电器组件330设有若干继电器331,各个继电器组件330的继电器331顺次排列并且相互接触。

其中,所述继电器组件330的继电器331的数量为5个或者6个。

进一步地,所述自卡式固定件340具有两个固定件卡槽341,位于两侧的固定件卡槽341分别卡接于导轨凸出部323。

进一步地,沿所述接线板底板本体311的外周缘分别设有四个线槽350,各个线槽350具有若干线槽定位孔351,所述线槽定位孔351通过螺钉360与接线板底板本体311可拆卸连接。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