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8450发布日期:2019-01-19 00:0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热交换系统具备加热器芯加热系统和内燃机冷却系统,所述加热器芯加热系统用于利用热交换水加热加热器芯,所述加热器芯对为了车辆的室内的制热而向车辆的室内供给的空气进行加热,所述内燃机冷却系统用于利用热交换水冷却内燃机。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具备上述加热器芯加热系统和上述内燃机冷却系统的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热交换系统(以下,称为“现有系统”)的加热器芯加热系统具有作为使热交换水循环的水路的加热器水路及使热交换水在该加热器水路循环的加热器泵。而且,现有系统的内燃机冷却系统具有作为使热交换水循环的水路的内燃机水路及使热交换水在该内燃机水路循环的内燃机泵。

而且,现有系统具备对内燃机水路向加热器水路的连通和内燃机水路从加热器水路的分离进行切换的连通系统。

适用于现有系统的上述控制装置(以下,称为“现有装置”)在冷却内燃机的热交换水的温度比预定的温度低时,将加热器水路从内燃机水路分离。

另一方面,在冷却内燃机的热交换水的温度成为了上述预定的温度以上的情况下,现有装置构成为,通过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并向加热器水路供给冷却内燃机而温度变高了的热交换水,从而利用对内燃机进行了冷却的热交换水的热对加热器芯进行加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0797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热交换系统中,要求使加热器泵工作,以使得为了将加热器芯的温度维持为预定温度而需要向加热器芯供给的流量(以下,称为“要求芯流量”)的热交换水被向加热器芯供给。

在此,在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了的情况下,热交换系统整体的流路阻力会变化。因此,在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的前后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及内燃机泵的占空比为恒定的情况下,向加热器芯供给的流量(以下,称为“芯流量”)会变化。

因此,若在要求芯流量的热交换水被向加热器芯供给着时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则有可能芯流量变得比要求芯流量少。若芯流量变得比要求芯流量少,则为了车辆的室内的制热而向车辆的室内供给的空气(热风)的温度会下降而有可能给车辆的乘员带来不愉快感。

本发明是为了应对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芯流量不变得比要求芯流量少的方式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的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适用于具备加热器芯加热系统(30)、内燃机冷却系统(10)以及连通系统(60)的热交换系统。

所述加热器芯加热系统(30)是用于利用热交换水加热加热器芯(31)的系统,所述加热器芯(31)对为了车辆的室内的制热而向所述车辆的室内供给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器芯加热系统具有作为使热交换水循环的水路的加热器水路(40、33w、41、31w、42、43、34w、44)、对在所述加热器水路循环的热交换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33、34)以及使热交换水在所述加热器水路循环的加热器泵(32)。

所述内燃机冷却系统(10)是用于利用热交换水冷却内燃机(11)的系统。所述内燃机冷却系统具有作为使热交换水循环的水路的内燃机水路(16、11w、17、18、12w、19)及使热交换水在所述内燃机水路循环的内燃机泵(15)。

所述连通系统(60)是使所述内燃机水路与所述加热器水路连通的系统,且是如下系统:构成为使所述内燃机水路与所述加热器水路连通,以使得热交换水从所述内燃机水路流入所述加热器水路并且热交换水从所述加热器水路向所述内燃机水路流出。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具备控制所述加热器泵、所述内燃机泵以及所述连通系统的工作的控制部(90)。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要求了所述车辆的室内的制热这一制热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参照在图14的步骤1420中判定为“是”的情况),控制所述加热器泵的占空比,以使得在所述加热器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成为作为其要求流量的要求芯流量(参照图13的步骤1390的处理)。

而且,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要求了所述内燃机水路中的热交换水的循环这一内燃机循环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参照在图14的步骤1405中判定为“是”的情况),控制所述内燃机泵的占空比,以使得在所述内燃机水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成为作为其要求流量的要求内燃机流量(参照图13的步骤1390的处理)。

而且,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包括所述制热条件成立了这一条件在内的连通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参照在图13的步骤1310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使所述连通系统工作而使所述内燃机水路与所述加热器水路连通,并控制所述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及所述内燃机泵的占空比,以使得在所述加热器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被控制为所述要求芯流量且在所述内燃机水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被控制为所述要求内燃机流量(参照图13的步骤1340及步骤1370的处理)。

而且,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如下特定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参照在图13的步骤1330中判定为“是”的情况),进行利用所述连通系统使所述内燃机水路与所述加热器水路连通的控制及使所述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增大的控制,然后,进行使所述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参照图13的步骤1340的处理),所述特定条件是为了在利用所述连通系统使所述内燃机水路与所述加热器水路连通了时将在所述加热器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所述要求芯流量且将在所述内燃机水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所述要求内燃机流量而需要进行使所述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及使所述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增大的控制的这一条件。

在内燃机水路未与加热器水路连通的状态下加热器泵的占空比被减小时,作为在加热器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的芯流量下降。因此,有可能芯流量变得比上述要求芯流量少。而且,即使在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的状态下,若在内燃机泵的占空比被增大之前加热器泵的占空比被减小,则芯流量会下降而有可能变得比上述要求芯流量少。如前所述,若芯流量变得比要求芯流量少,则向车辆的室内供给的空气(热风)的温度会下降而有可能给车辆的乘员带来不愉快感。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在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且内燃机泵的占空比被增大之后,进行加热器泵的占空比的减小。因此,芯流量变得比要求芯流量少的可能性小。因此,能够减小向车辆的室内供给的空气(热风)的温度下降而给车辆的乘员带来不愉快感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特定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参照在图13的步骤1330中判定为“是”的情况),进行使所述连通系统工作而使所述内燃机水路与所述加热器水路连通的控制及使所述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增大的控制,然后,在流入所述加热器芯的热交换水的流量开始增大之后进行使所述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参照图13的步骤1340的处理)。

若加热器泵的占空比被减小,则芯流量下降。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在加热器泵的占空比被减小的时间点下芯流量增大了。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减小芯流量变得比要求芯流量少的可能性。

而且,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热交换系统可以构成为,如下特定水路中的热交换水的流动的方向在所述内燃机水路未与所述加热器水路连通的情况下和在所述内燃机水路与所述加热器水路连通的情况下相反,所述特定水路是来自所述内燃机水路的热交换水所流入的所述加热器水路的部分与向所述内燃机水路的热交换水所流出的所述加热器水路的部分之间的所述加热器水路。在该情况下,所述加热器芯加热系统可以在所述特定水路具备排热回收器作为所述热交换器,所述排热回收器利用从所述内燃机排出的排气的热对在所述加热器水路循环的热交换水进行加热。而且,在该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特定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参照在图13的步骤1330中判定为“是”的情况),进行使所述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增大的控制,然后,进行使所述连通系统工作而使所述内燃机水路与所述加热器水路连通的控制(参照图13的步骤1340的处理)。

当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时,特定水路中的热交换水的流动的方向逆转。因此,在排热回收器配设于特定水路的情况下,若在内燃机泵的占空比被增大之前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则在特定水路中的热交换水的流动的方向逆转的前后的期间,在排热回收器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总的量(以下,称为“总量”)下降。在该情况下,总量变得比为了抑制排热回收器的过热而需要在排热回收器流动的量(以下,称为“要求量”)少。若总量比要求量少,则有可能发生排热回收器的过热。

然而,若在内燃机泵的占空比被增大之后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则在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了时,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已被增大,结果,在内燃机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变大。因此,在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之后,特定水路中的热交换水的流动的逆转快速地完成。因此,在特定水路中的热交换水的流动的方向逆转的前后的期间,总量变得比要求量少的程度变小。因此,能够增大能够抑制排热回收器的过热的可能性。

而且,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中,所述连通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内燃机循环条件成立了这一条件。

若在内燃机泵不工作时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则不得不仅利用加热器泵使热交换水在内燃机水路及加热器水路循环,在该情况下,有可能加热器泵的负荷变得过大。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在内燃机泵工作着的情况下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因此,能够减小在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了的情况下加热器泵的负荷变得过大的可能性。

而且,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中,所述连通条件可以包括在所述内燃机水路未与所述加热器水路连通时在所述内燃机水路循环的热交换水的温度比在所述加热器水路循环的热交换水的温度高这一条件。

据此,在内燃机水路循环的热交换水的温度比在加热器水路循环的热交换水的温度高。因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形:由于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而热交换水从内燃机水路流入到加热器水路导致在加热器水路循环的热交换水的温度下降。

而且,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中,所述内燃机水路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内燃机的内部的内燃机内部水路。在该情况下,所述内燃机循环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内燃机内部水路内的热交换水的温度为预定温度以上这一条件。

而且,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中,所述内燃机循环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内燃机的不同的两个部分的温度差为预定温度差以上这一条件。

而且,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中,所述内燃机循环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内燃机运转着这一条件。

在上述说明中,为了帮助发明的理解,对于与实施方式对应的发明的构成,带括号地标注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附图标记,但发明的各构成要素并不限定于由所述附图标记规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其他特征以及附带的优点可根据参照以下的附图而记述的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容易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以下,称为“实施装置”)的热交换系统的整体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热泵的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排热回收器的图。

图4是与图1同样的图,且是示出热交换水的流动的图。

图5是与图1同样的图,且是示出热交换水的流动的图。

图6是与图1同样的图,且是示出热交换水的流动的图。

图7是与图1同样的图,且是示出热交换水的流动的图。

图8是与图1同样的图,且是示出热交换水的流动的图。

图9是与图1同样的图,且是示出热交换水的流动的图。

图10是与图1同样的图,且是示出热交换水的流动的图。

图11是示出进行了与实施装置的控制不同的控制的情况下的热交换水的流量的变化等的时间图。

图12是示出进行了实施装置的控制的情况下的热交换水的流量的变化等的时间图。

图13是示出图1所示的ecu的cpu(以下,仅称为“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cpu执行的例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热交换系统具备“用于利用热交换水冷却内燃机11的内燃机冷却系统10”及“用于利用热交换水加热芯31的加热器芯加热系统30”。以下,将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称为“实施装置”。

内燃机冷却系统10具有作为用于使热交换水循环的水路的内燃机水路。加热器芯加热系统30具有作为用于使热交换水循环的水路的加热器水路。

热交换系统具有使“内燃机冷却系统10的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芯加热系统30的加热器水路”连通或分离的系统60。以下,将内燃机冷却系统10仅称为“冷却系统10”,将加热器芯加热系统30仅称为“加热系统30”,将系统60称为“连通系统60”,将使冷却系统10的内燃机水路与加热系统30的加热器水路连通的情况称为“系统连通”。

冷却系统10具备内燃机内部水路11w、散热器12、egr冷却器13、散热器流量控制阀14r、egr冷却器流量控制阀14e、内燃机水泵15、内燃机入口水路16、内燃机出口水路17、散热器入口水路18、散热器出口水路19、egr冷却器入口水路20以及egr冷却器出口水路21。以下,将内燃机水泵15称为“内燃机泵15”。

内燃机内部水路11w是形成在内燃机11的未图示的汽缸盖及汽缸体的内部的通路,且是供作为与汽缸盖及汽缸体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介质的热交换水流动的通路。热交换水一般是冷却水或被称为散热器液或冷却液的液体。

当温度比内燃机11的温度低的热交换水在内燃机内部水路11w流动时,利用该热交换水冷却内燃机11,当温度比内燃机11的温度高的热交换水在内燃机内部水路11w流动时,利用该热交换水对内燃机11进行预热。

散热器12包括“划定供热交换水流动的通路12w的管”及“安装于该管的许多翅片”等。当温度比散热器12的翅片的温度高的热交换水在上述管所划定的通路12w(以下,称为“散热器内部水路12w”)流动时,该热交换水被冷却。

egr冷却器13包括“划定供热交换水流动的通路13w的管”及“安装于该管的多个翅片”等。当温度比egr冷却器13的翅片的温度低的热交换水在上述管所划定的通路13w(以下,称为“egr冷却器内部水路13w”)流动时,利用该热交换水对翅片进行冷却。

egr冷却器13是利用如下的排气再循环系统对向燃烧室供给的排气进行冷却的装置,所述排气再循环系统是通过将从内燃机11的燃烧室向排气通路排出的排气向进气通路导入从而将排气向燃烧室供给的系统。以下,将利用排气再循环系统向燃烧室供给的排气称为“egr气体”。

内燃机入口水路16、内燃机出口水路17、散热器入口水路18、散热器出口水路19、egr冷却器入口水路20以及egr冷却器出口水路21分别是供热交换水流动的通路,利用管进行划定。

内燃机泵15是由电力进行驱动的电动式的水泵,配设于内燃机入口水路16。内燃机入口水路16的下游端连接于内燃机内部水路11w的入口。内燃机内部水路11w的出口连接于内燃机出口水路17的上游端。

内燃机出口水路17的下游端在连接部p1处连接于散热器入口水路18的上游端及egr冷却器入口水路20的上游端。散热器入口水路18的下游端连接于散热器内部水路12w的入口。散热器内部水路12w的出口连接于散热器出口水路19的上游端。egr冷却器入口水路20的下游端连接于egr冷却器内部水路13w的入口。egr冷却器内部水路13w的出口连接于egr冷却器出口水路21的上游端。散热器出口水路19的下游端及egr冷却器出口水路21的下游端在连接部p2处连接于内燃机入口水路16的上游端。

冷却系统10的内燃机水路由内燃机内部水路11w、内燃机出口水路17、散热器入口水路18、散热器内部水路12w、散热器出口水路19、egr冷却器入口水路20、egr冷却器内部水路13w、egr冷却器出口水路21以及内燃机入口水路16形成。

然而,冷却系统10的内燃机水路可以由内燃机内部水路11w、内燃机出口水路17、散热器入口水路18、散热器内部水路12w、散热器出口水路19以及内燃机入口水路16形成。或者,冷却系统10的内燃机水路可以由内燃机内部水路11w、内燃机出口水路17、egr冷却器入口水路20、egr冷却器内部水路13w、egr冷却器出口水路21以及内燃机入口水路16形成。

散热器流量控制阀14r(以下,称为“第1控制阀14r”)配设于散热器出口水路19。第1控制阀14r是对在散热器出口水路19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进行控制的阀,其开度越大,则通过第1控制阀14r的热交换水的流量越大。

egr冷却器流量控制阀14e(以下,称为“第2控制阀14e”)配设于egr冷却器出口水路21。第2控制阀14e是对在egr冷却器出口水路21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进行控制的阀,其开度越大,则通过第2控制阀14e的热交换水的流量越大。此外,冷却系统10也可以不具备第2控制阀14e。

加热系统30具备加热器芯31、加热器水泵32、热泵33、排热回收器34、鼓风机(英文:blower)35、热泵入口水路40、加热器芯入口水路41、加热器芯出口水路42、第1排热回收器水路43、第2排热回收器水路44、加热器开关78以及温度设定开关79。

以下,将加热器芯31称为“芯31”,将加热器水泵32称为“加热器泵32”,将加热器芯入口水路41称为“芯入口水路41”,将加热器芯出口水路42称为“芯出口水路42”,将第1排热回收器水路43称为“第1ehr水路43”,将第2排热回收器水路44称为“第2ehr水路44”。

热泵入口水路40、芯入口水路41、芯出口水路42、第1ehr水路43以及第2ehr水路44分别是供热交换水流动的通路,利用管进行划定。

芯31包括“划定供热交换水流动的通路31w的管”及“安装于该管的许多翅片”等。当温度比芯31的翅片的温度高的热交换水在上述管所划定的通路31w(以下,称为“芯内部水路31w”)流动时,利用该热交换水对翅片进行加热。因此,芯31被在芯内部水路31w流动的热交换水加热。

如图2所示,热泵33包括热交换器331、冷凝器332、膨胀阀333、蒸发器334以及压缩机335等。热交换器331具有供热交换水流动的通路(以下,称为“热泵内部水路33w”)。

当使压缩机335工作时,热介质被从压缩机335排出,该热介质依次通过压缩机335、冷凝器332、膨胀阀333以及蒸发器334而流动,并被取入到压缩机335。在热介质通过蒸发器334时,热介质夺取蒸发器334的外部的热而蒸发。并且,在热介质通过冷凝器332时,热介质放出热而冷凝。因从该热介质放出的热而使热交换器331的温度上升,因该热交换器331的热而使在热泵内部水路33w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温度上升。

因此,热泵33是对在加热器水路循环的热交换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

如图3所示,排热回收器34包括热交换器341、排气入口管342、排气出口管343以及排气控制阀344等。

热交换器341具有“供热交换水流动的通路34w”及“供从内燃机11的燃烧室排出的排气流动的通路34g”。以下,将通路34w称为“ehr内部水路34w”,将通路34g称为“ehr排气通路34g”。

排气控制阀344配设于排气管112所划定的排气通路113。排气管112以排气通路113与内燃机11的未图示的排气道连通的方式安装于内燃机11。

排气入口管342划定排气入口通路34g1。排气入口管342的上游端以排气入口通路34g1与排气通路113连通的方式在排气控制阀344的上游侧的位置处连接于排气管112。排气入口管342的下游端以排气入口通路34g1与ehr排气通路34g的入口连通的方式安装于热交换器341。

排气出口管343划定排气出口通路34g2。排气出口管343的上游端以排气出口通路34g2与ehr排气通路34g的出口连通的方式安装于热交换器341。排气出口管343的下游端以排气出口通路34g2与排气通路113连通的方式在排气控制阀344的下游侧的位置处连接于排气管112。

在排气控制阀344开阀着的情况下,排气能够通过排气控制阀344。在该情况下,排气的大部分通过排气控制阀344而向排气控制阀344的下游侧的排气通路113流动。因此,流入排气入口通路34g1的排气几乎没有。

另一方面,在排气控制阀344闭阀着的情况下,排气无法通过排气控制阀344。在该情况下,大致全部的排气流入排气入口通路34g1。流入到排气入口通路34g1的排气依次流经ehr排气通路34g及排气出口通路34g2,并流入排气控制阀344下游的排气通路113。

在排气通过ehr排气通路34g时,热交换器341由排气的热加热。在ehr内部水路34w流动的热交换水由热交换器341的热加热。

因此,排热回收器34是对在加热器水路循环的热交换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

加热器泵32是由电力进行驱动的电动式的水泵,配设于芯出口水路42。芯出口水路42的下游端在连接部p3处连接于第1ehr水路43的一端。第1ehr水路43的另一端连接于ehr内部水路34w的一端。ehr内部水路34w的另一端连接于第2ehr水路44的一端。第2ehr水路44的另一端在连接部p4处连接于热泵入口水路40的上游端。热泵入口水路40的下游端连接于热泵内部水路33w的入口。热泵内部水路33w的出口连接于芯入口水路41的上游端。芯入口水路41的下游端连接于芯内部水路31w的入口。芯内部水路31w的出口连接于芯出口水路42的上游端。

加热系统30的加热器水路由芯内部水路31w、芯出口水路42、第1ehr水路43、ehr内部水路34w、第2ehr水路44、热泵入口水路40、热泵内部水路33w以及芯入口水路41形成。

连通系统60包括连通阀61、连通入口水路62以及连通出口水路63。连通入口水路62使内燃机出口水路17的部分p5连通于第2ehr水路44与热泵入口水路40的连接部p4。连通出口水路63使内燃机入口水路16的部分p6连通于芯出口水路42与第1ehr水路43的连接部p3。

连通阀61配设于连通入口水路62。在连通阀61开阀着的情况下,容许热交换水通过连通阀61,在连通阀61闭阀着的情况下,禁止热交换水通过连通阀61。

实施装置具备ecu90。ecu是电子控制单元的简称,ecu90是具有包括cpu、rom、ram以及接口(i/f)等的微型计算机作为主要构成部件的电子控制电路。cpu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器(rom)的指令(例程)来实现后述的各种功能。

ecu90连接于内燃机泵15、第2控制阀14e、水温传感器70、点火开关72、加速器踏板操作量传感器73以及曲轴角传感器74。内燃机泵15及第2控制阀14e的工作如后述那样由ecu90控制。

水温传感器70在内燃机出口水路17与连通入口水路62的连接部p5的上游侧配设于内燃机出口水路17。水温传感器70检测在连接部p5的上游侧的内燃机出口水路17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温度tweng,并将表示该温度tweng的信号向ecu90输出。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温度tweng。以下,将温度tweng称为“内燃机水温tweng”。

点火开关72由搭载有内燃机11的车辆的驾驶员进行操作,在其工作位置被设定在了接通(英文:on)位置的情况下,向ecu90输出高信号,在其工作位置被设定在了断开(英文:off)位置的情况下,向ecu90输出低信号。ecu90在接收到高信号的情况下,开始内燃机11的运转,在接收到低信号的情况下,停止内燃11的运转。

加速器踏板操作量传感器73检测未图示的加速器踏板的操作量ap,并将表示该操作量ap的信号向ecu90输出。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内燃机11的负荷kl。以下,将内燃机11的负荷kl称为“内燃机负荷kl”。

每当未图示的曲轴旋转预定角度时,曲轴角传感器74向ecu90输出脉冲信号。ecu90基于该信号等取得内燃机11的转速ne。以下,将内燃机11的转速ne称为“内燃机转速ne”。

而且,ecu90连接于加热器泵32、热泵33的压缩机335、排热回收器34的排气控制阀344、鼓风机35、连通阀61、水温传感器75、水温传感器76、加热器开关78以及温度设定开关79。加热器泵32、热泵33的压缩机335、排热回收器34的排气控制阀344、鼓风机35以及连通阀61的工作如后述那样由ecu90控制。

此外,鼓风机35是朝向芯31输送空气并利用芯31的热对该空气进行加热的装置,由芯31的热加热了的空气向车辆的室内供给。

水温传感器75配设于第2ehr水路44。水温传感器75检测从排热回收器34流出并在第2ehr水路44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温度twehr,并将表示该温度twehr的信号向ecu90输出。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温度twehr。以下,将温度twehr称为“排热回收器水温twehr”。

水温传感器76配设于芯入口水路41。水温传感器76检测从热泵33流出并流入芯31的热交换水的温度twhc,并将表示该温度twhc的信号向ecu90输出。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温度twhc。以下,将温度twhc称为“芯水温twhc”。

加热器开关78由搭载有内燃机11的车辆的驾驶员进行操作,在其工作位置被设定在了接通位置的情况下,向ecu90输出高信号,在其工作位置被设定在了断开位置的情况下,向ecu90输出低信号。ecu90在接收到高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加热器开关78被设定在了接通位置,在接收到低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加热器开关78被设定在了断开位置。

温度设定开关79是为了设定搭载有内燃机11的车辆的驾驶员希望的车辆的室内的温度而由驾驶员进行操作的开关。温度设定开关79将表示由驾驶员设定的车辆的室内的温度tset(以下,称为“室内设定温度tset”)的信号向ecu90输出。ecu90基于该信号取得室内设定温度tset。

而且,ecu90基于取得的室内设定温度tset,取得为了达到该室内设定温度tset所需的芯水温twhc(以下,称为“目标芯水温twhc_tgt”)。室内设定温度tset越高,则ecu90将目标芯水温twhc_tgt设定为越高的温度。而且,ecu90取得芯水温twhc相对于目标芯水温twhc_tgt的差δtwhc(=twhc_tgt-twhc)。以下,将差δtwhc称为“芯水温差δtwhc”。

在内燃机泵15及加热器泵32双方工作着时连通阀61闭阀(即,不进行系统连通)且第1控制阀14r开阀且第2控制阀14e开阀着的情况下,热交换水如图4所示那样流动。

即,从内燃机泵15排出的热交换水依次在内燃机入口水路16及内燃机内部水路11w流动之后,流入内燃机出口水路17。流入到内燃机出口水路17的热交换水的一部分依次在散热器入口水路18、散热器内部水路12w、散热器出口水路19以及内燃机入口水路16流动并被取入到内燃机泵15。

另一方面,流入到内燃机出口水路17的热交换水的剩余部分依次在egr冷却器入口水路20、egr冷却器内部水路13w、egr冷却器出口水路21以及内燃机入口水路16流动并被取入到内燃机泵15。

另一方面,从加热器泵32排出的热交换水依次在芯出口水路42、第1ehr水路43、ehr内部水路34w、第2ehr水路44、热泵入口水路40、热泵内部水路33w、芯入口水路41、芯内部水路31w以及芯出口水路42流动并被取入到加热器泵32。

在内燃机泵15及加热器泵32双方工作着时连通阀61闭阀(即,不进行系统连通)且第1控制阀14r开阀且第2控制阀14e闭阀着的情况下,热交换水如图5所示那样流动。

在该情况下,冷却系统10及加热系统30中的热交换水的流动除了从内燃机泵15排出的热交换水不经由egr冷却器入口水路20、egr冷却器内部水路13w以及egr冷却器出口水路21而流动之外,其他与参照图4说明了的流动相同。

在内燃机泵15及加热器泵32双方工作着时连通阀61闭阀(即,不进行系统连通)且第1控制阀14r闭阀且第2控制阀14e开阀着的情况下,热交换水如图6所示那样流动。

在该情况下,冷却系统10及加热系统30中的热交换水的流动除了从内燃机泵15排出的热交换水不经由散热器入口水路18、散热器内部水路12w以及散热器出口水路19而流动之外,其他与参照图4说明了的流动相同。

此外,参照图4至图6说明了的热交换水的流动为内燃机泵15及加热器泵32双方工作着的情况下的热交换水的流动,但在本例中,也有时仅使内燃机泵15及加热器泵32中的任一方工作。

在加热器泵32不工作而仅内燃机泵15工作着的情况下,在加热器水路中热交换水不循环,仅在内燃机水路中热交换水循环。另一方面,在内燃机泵15不工作而仅加热器泵32工作着的情况下,在内燃机水路中热交换水不循环,仅在加热器水路中热交换水循环。

在内燃机泵15及加热器泵32双方工作着时连通阀61开阀(即,进行了系统连通)且第1控制阀14r开阀且第2控制阀14e开阀着的情况下,热交换水如图7所示那样流动。

即,从内燃机泵15排出的热交换水流入内燃机内部水路11w。在内燃机内部水路11w流动并流入到内燃机出口水路17的热交换水的一部分直接在内燃机出口水路17流动并分别流入散热器入口水路18及egr冷却器入口水路20。流入到散热器入口水路18的热交换水依次在散热器内部水路12w及散热器出口水路19流动并流入内燃机入口水路16,之后,被取入到内燃机泵15。流入到egr冷却器入口水路20的热交换水依次在egr冷却器内部水路13w、egr冷却器出口水路21以及内燃机入口水路16流动并被取入到内燃机泵15。

另一方面,在内燃机内部水路11w流动并流入到内燃机出口水路17的热交换水的剩余部分在连通入口水路62流动并分别流入热泵入口水路40及第2ehr水路44。流入到热泵入口水路40的热交换水依次在热泵内部水路33w、芯入口水路41以及芯内部水路31w流动并被取入到加热器泵32。流入到第2ehr水路44的热交换水依次在ehr内部水路34w、连通出口水路63以及内燃机入口水路16流动并被取入到内燃机泵15。

而且,从加热器泵32排出的热交换水依次在芯出口水路42、连通出口水路63以及内燃机入口水路16流动并被取入到内燃机泵15。

在内燃机泵15及加热器泵32双方工作着时连通阀61开阀(即,进行了系统连通)且第1控制阀14r开阀且第2控制阀14e闭阀着的情况下,热交换水如图8所示那样流动。

在该情况下,冷却系统10及加热系统30中的热交换水的流动除了从内燃机泵15排出的热交换水不经由egr冷却器入口水路20、egr冷却器内部水路13w以及egr冷却器出口水路21而流动之外,其他与参照图7说明了的流动相同。

在内燃机泵15及加热器泵32双方工作着时连通阀61开阀(即,进行了系统连通)且第1控制阀14r闭阀且第2控制阀14e开阀着的情况下,热交换水如图9所示那样流动。

在该情况下,冷却系统10及加热系统30中的热交换水的流动除了从内燃机泵15排出的热交换水不经由散热器入口水路18、散热器内部水路12w以及散热器出口水路19而流动之外,其他与参照图7说明了的流动相同。

此外,在热交换水如图7所示那样流动着时第1控制阀14r及第2控制阀14e被闭阀了的情况下,热交换水如图10所示那样流动。在该情况下,冷却系统10及加热系统30中的热交换水的流动除了从内燃机泵15排出的热交换水不经由egr冷却器入口水路20、egr冷却器内部水路13w以及egr冷却器出口水路21而流动且不经由散热器入口水路18、散热器内部水路12w以及散热器出口水路19而流动以外,其他与参照图7说明了的流动相同。

同样地,在热交换水如图8所示那样流动着时第1控制阀14r被闭阀了的情况下,以及在热交换水如图9所示那样流动着时第2控制阀14e被闭阀了的情况下,热交换水也如图10所示那样流动。

<实施装置的工作的概要>

接着,说明实施装置的工作的概要。实施装置在要求了内燃机水路中的热交换水的循环这一条件(以下,称为“内燃机循环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通过使内燃机泵15工作而向内燃机内部水路11w供给热交换水,从而冷却内燃机11。

在本例中,内燃机循环条件在点火开关72被设定在了接通位置而内燃机11被启动之后、在内燃机泵15的工作停止的状态下内燃机内部水路11w内的热交换水的温度tweng1(以下,称为“内燃机内部水温tweng1”)成为了预定温度tweng1_th以上的情况下成立。

若内燃机内部水温tweng1变得过高,则有可能热交换水在内燃机内部水路11w内沸腾。因此,若实施装置构成为,在内燃机内部水温tweng1成为了预定温度tweng1_th以上的情况下内燃机循环条件成立,则当内燃机内部水温tweng1为预定温度tweng1_th以上时,内燃机泵15工作而使得内燃机内部水路11w内的热交换水的温度下降。因此,可抑制内燃机内部水温tweng1变得过高,结果,可抑制内燃机内部水路11w内的热交换水的沸腾。

此外,上述预定温度tweng1_th设定为为了在内燃机泵15的工作停止了的状态下抑制内燃机内部水路11w内的热交换水的沸腾而足够低的温度的上限值。

而且,内燃机内部水温tweng1也可以基于“在内燃机11的启动后由水温传感器70检测到的温度tweng”而推定,也可以将“在内燃机11的启动时由水温传感器70检测到的温度tweng”、“从内燃机11的启动起经过了的时间”以及“内燃机11的启动后的内燃机11的运转履历(特别是在内燃机11的启动后向内燃机11供给了的燃料的总的量)”等参数适当组合而推定。

或者,也可以是,将检测内燃机内部水温tweng1的水温传感器另外配设于内燃机11,并将由该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用作内燃机内部水温tweng1。

在像这样将水温传感器另外配设于内燃机11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例如在缸膛间水路(所谓的钻孔通路(英文:drillpass))形成于内燃机11时,将检测该缸膛间水路内的热交换水的温度的水温传感器配设于内燃机11,所述缸膛间水路是形成为从用于供冷却内燃机11的汽缸盖的热交换水通过的水路分支并通过形成内燃机11的燃烧室的多个缸膛间的内燃机11的部分的水路。

或者,优选的是,将检测用于供冷却内燃机11的排气歧管的热交换水通过的水路的温度的水温传感器配设于内燃机11。

而且,在本例中,内燃机循环条件在内燃机11的启动后、在内燃机泵15的工作停止的状态下在内燃机11的内部产生了预定温度差δteng_th以上的温度差δteng(以下,称为“内燃机内温度差δteng”)的情况下成立。

若在内燃机11的内部产生过大的温度差,则有可能在内燃机11的内部发生变形(日文:歪み)。因此,若实施装置构成为,在产生了预定温度差δteng_th以上的内燃机内温度差δteng的情况下内燃机循环条件成立,则当产生预定温度差δteng_th以上的内燃机内温度差δteng时,内燃机泵15工作而使得内燃机11的内部的温度差δteng变小。因此,可抑制在内燃机11的内部的过度的温度差的产生,结果,可抑制在内燃机11的内部的变形的发生。

此外,上述预定温度差δteng_th设定为为了将在内燃机泵15的工作停止了的状态下在内燃机11的内部发生的变形抑制为容许范围内的变形而足够小的温度差的上限值。

而且,在该情况下,温度差δteng将“在内燃机11的启动时由水温传感器70检测到的温度tweng”、“在内燃机11的启动后由水温传感器70检测到的温度tweng”、“从内燃机11的启动起经过了的时间”以及“内燃机11的启动后的内燃机11的运转履历(特别是在内燃机11的启动后向内燃机11供给了的燃料的总的量)”等参数适当组合而推定。

或者,也可以是,将在内燃机内部水路11w的至少两处检测内燃机内部水温tweng1的两个水温传感器另外配设于内燃机11,并将由这些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的内燃机内部水温tweng1之差用作温度差δteng。

在像这样将水温传感器另外配设于内燃机11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例如将检测对形成内燃机11的燃烧室的缸膛(缸套)的上部进行冷却的热交换水的温度的水温传感器、和检测对缸膛(缸套)的下部进行冷却的热交换水的温度的水温传感器配设于内燃机11。

此外,实施装置可以构成为在内燃机11启动了的情况下判定为内燃机循环条件成立了。或者,实施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内燃机11的起动后、在内燃机11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或者推定为达到预定温度时判定为内燃机循环条件成立了。

而且,实施装置在加热器开关78被设定在了接通位置这一条件(以下,称为“制热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通过使加热器泵32工作而向芯内部水路31w供给热交换水,从而对芯31进行加热,并且使鼓风机35工作而对车辆的室内进行制热。

在内燃机水温tweng比芯水温twhc高的情况下,通过进行系统连通而将在冷却系统10流动的热交换水向加热系统30供给,从而能够利用内燃机11的热对芯31进行加热。

因此,实施装置在内燃机循环条件及制热条件双方成立且内燃机水温tweng比芯水温twhc高这一条件(以下,称为“连通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通过使连通阀61开阀,从而进行系统连通而将在冷却系统10流动的热交换水向加热系统30供给。另一方面,在连通条件变得不成立了的情况下,实施装置使连通阀61闭阀而使系统连通结束,而停止热交换水从冷却系统10向加热系统30的供给。

在热交换水如图4所示那样流动着时连通阀61被开阀了的情况下(即,在进行了系统连通的情况下),在冷却系统10内流动的热交换水的一部分从连接部p5流入连通入口水路62。该热交换水在连通入口水路62流动并从连接部p4流入热泵入口水路40。此时,在本例的热交换系统中,从连通入口水路62流入热泵入口水路40的热交换水的压力比从第2ehr水路44流入热泵入口水路40的热交换水的压力高。

因此,当热交换水从连通入口水路62向热泵入口水路40开始流动时,从第2ehr水路44流入热泵入口水路40的热交换水的量逐渐变少。然后,从连通入口水路62流入连接部p4的热交换水的一部分开始流入第2ehr水路44。这样一来,如图7所示,热交换水变为从连接部p4朝向连接部p3流动。

因此,连接部p3与连接部p4之间的热交换水的流动的方向在连通阀61的开阀前(即,系统连通的执行前)为从连接部p3朝向连接部p4的方向,但在连通阀61的开阀后(即,系统连通的执行后)成为从连接部p4朝向连接部p3的方向。即,在连通阀61的开阀前和连通阀61的开阀后,在连接部p3与连接部p4之间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方向逆转。

在热交换水如图5所示那样流动着时连通阀61被开阀了的情况下(即,在进行了系统连通的情况下)也同样地,从连接部p3朝向连接部p4流动了的热交换水变为从连接部p4朝向连接部p3流动。

实施装置在内燃机循环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将使内燃机泵15工作的占空比de的目标值detgt(以下,称为“目标占空比detgt”)设定成,向内燃机内部水路11w供给的热交换水的流量veng(以下,称为“内燃机流量veng”)成为预定的要求流量veng_req以上。

上述要求流量veng_req是为了响应于内燃机11的过热的抑制及在冷却系统10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沸腾的抑制等对冷却系统10的要求而应向内燃机内部水路11w供给的热交换水的流量veng。

同样地,实施装置在制热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将使加热器泵32工作的占空比dh的目标值dhtgt(以下,称为“目标占空比dhtgt”)设定成,向芯内部水路31w供给的热交换水的流量vhc(以下,称为“芯流量vhc”)成为预定的要求流量vhc_req以上。

上述要求流量vhc_req是为了将芯31的温度维持为预定的温度以上而应向芯内部水路31w供给的热交换水的流量vhc。

更具体而言,实施装置在连通条件不成立时设定目标占空比detgt的情况下,将通过将内燃机转速ne及内燃机负荷kl应用于查找表mapde1(ne、kl)而取得的占空比de1设定为目标占空比detgt。在该情况下取得的占空比de1是在未进行系统连通的情况下将内燃机流量veng设为上述要求流量veng_req以上的占空比de。

另一方面,实施装置在连通条件不成立时设定目标占空比dhtgt的情况下,将通过将芯水温twhc及室内设定温度tset应用于查找表mapdh1(twhc、tset)而取得的占空比dh1设定为目标占空比dhtgt。在该情况下取得的占空比dh1是在未进行系统连通的情况下将芯流量vhc设为上述要求流量vhc_req以上的占空比dh。

而且,在连通条件成立了时设定目标占空比detgt及dhtgt的情况下,实施装置将通过将内燃机转速ne、内燃机负荷kl、芯水温twhc以及室内设定温度tset分别应用于查找表mapde2(ne、kl、twhc、tset)及mapdh2(ne、kl、twhc、tset)而取得的占空比de2及dh2分别设定为目标占空比detgt及dhtgt。

上述占空比de2是在进行着系统连通的情况下将内燃机流量veng设为上述要求流量veng_req以上的占空比de,上述占空比dh2是在进行着系统连通的情况下将芯流量vhc设为上述要求流量vhc_req以上的占空比dh。

并且,实施装置控制占空比de以使得内燃机泵15的占空比de成为目标占空比detgt,并且控制占空比dh以使得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成为目标占空比dhtgt。由此,向内燃机内部水路11w供给要求流量veng_req以上的热交换水,并且向芯内部水路31w供给要求流量vhc_req以上的热交换水。

在本例中,在处于连通阀61闭阀(即,未进行系统连通)且内燃机流量veng比芯流量vhc少的状态时连通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进行连通阀61的开阀(即,系统连通)、内燃机泵15的占空比de的增大、以及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的减小。

此时,若同时进行连通阀61的开阀、内燃机泵15的占空比de的增大、以及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的减小,则内燃机流量veng、芯流量vhc以及在ehr内部水路34w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vehr(以下,称为“排热回收器流量vehr”)如图11所示那样变化。

即,如图11所示,若在连通条件成立了时(时刻t110)同时进行使连通阀61开阀的控制、增大内燃机泵15的占空比de的控制、以及减小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的控制,则在刚进行了这些控制之后,由于占空比de的增大的影响,内燃机流量veng增大而变得比要求流量veng_req多。

另一方面,由于占空比dh的减小的影响,芯流量vhc减少而变得比要求流量vhc_req少。由于“占空比dh的减小的影响”及“欲从连通入口水路62流入连接部p4的热交换水的影响”,排热回收器流量vehr也减少而变得比要求流量vehr_req少。此外,要求流量vehr_req是为了抑制在ehr内部水路34w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沸腾而应向ehr内部水路34w供给的热交换水的流量vehr。

之后,当热交换水开始从连通入口水路62向热泵入口水路40及第2ehr水路44流入时,由于其影响,内燃机流量veng减少并以比要求流量veng_req多的量成为恒定,芯流量vhc及排热回收器流量vehr分别增大而成为要求流量vhc_req及要求流量vehr_req。此外,此时,连接部p4与连接部p3之间的热交换水的流动方向逆转。

在像这样各流量veng、流量vhc以及流量vehr变化了的情况下,在芯流量vhc的变化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thc11中,芯流量vhc比要求流量vhc_req少。因此,利用鼓风机35向车辆的室内供给的空气的温度暂时下降,结果,有可能给车辆的乘员带来不愉快感。

而且,在排热回收器流量vehr的变化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tehr11中,排热回收器流量vehr总是比要求流量vehr_req少。因此,有可能在ehr内部水路34w中发生热交换水的沸腾。

因此,实施装置在连通阀61闭阀着时连通条件成立而进行连通阀61的开阀、内燃机泵15的占空比de的增大、以及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的减小的情况下,首先,进行内燃机泵15的占空比de的增大,接着,进行连通阀61的开阀,最后,进行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的减小。

在该情况下,内燃机流量veng、芯流量vhc以及排热回收器流量vehr如图12所示那样变化。即,在时刻t120连通条件成立时,进行内燃机泵15的占空比de的增大。结果,内燃机流量veng增大。

之后,在从时刻t120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时刻t121连通阀61被开阀,结果,热交换系统整体的流路阻力下降,所以内燃机流量veng及芯流量vhc增大。另一方面,排热回收器流量vehr减少,之后,在ehr内部水路34w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动方向逆转,然后,排热回收器流量vehr增大。

之后,在从时刻t121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时刻t122进行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的减小,结果,内燃机流量veng及芯流量vhc减少,内燃机流量veng以比要求流量veng_req多的量成为恒定,芯流量vhc成为要求流量vhc_req。另一方面,排热回收器流量vehr增大而成为要求流量vehr_req。

据此,在芯流量vhc的变化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thc12中,芯流量vhc总是比要求流量vhc_req多。因此,能够减小在进行了系统连通时利用鼓风机35向车辆的室内供给的空气的温度暂时下降的可能性。

而且,在排热回收器流量vehr的变化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tehr12中在ehr内部水路34w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总的量比在图11所示的期间tehr11中在ehr内部水路34w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总的量多。因此,能够减小在进行了系统连通时在ehr内部水路34w中发生热交换水的沸腾的可能性。

而且,在内燃机流量veng的变化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teng12中,内燃机流量veng总是比要求流量veng_req多。因此,在进行了系统连通时,也能够响应于与由冷却系统10进行的冷却有关的要求,并且能够抑制内燃机内部水路11w中的热交换水的沸腾。

此外,实施装置可以构成为,在进行连通阀61的开阀、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的减小以及内燃机泵15的占空比de的增大的情况下,在从进行连通阀61的开阀起经过芯流量vhc增大的预定时间之后,进行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的减小。据此,在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被减小的时间点下芯流量vhc增大了。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减小芯流量vhc变得比要求流量vhc_req少的可能性。

<实施装置的具体工作>

接着,对实施装置的具体工作进行说明。实施装置的ecu90的cpu(以下,仅称为“cpu”)构成为,为了控制内燃机泵15的占空比de、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以及连通阀61的工作,而每当经过预定时间时执行图13中由流程图示出的例程。

因此,当成为预定的定时时,cpu从图13的步骤13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1310,判定连通条件是否成立了。在连通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310中判定为“是”,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320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330。

步骤1320:cpu通过将内燃机转速ne、内燃机负荷kl、芯水温twhc以及室内设定温度tset应用于查找表mapde2(ne、kl、twhc、tset)而取得占空比de2,并将该取得的占空比de2设定为目标占空比detgt。而且,cpu通过将内燃机转速ne、内燃机负荷kl、芯水温twhc以及室内设定温度tset应用于查找表mapdh2(ne、kl、twhc、tset)而取得占空比dh2,并将该取得的占空比dh2设定为目标占空比dhtgt。

当前进至步骤1330时,cpu判定是否在步骤1320中设定的目标占空比detgt从在紧接其之前设定的目标占空比detgt起增大了且在步骤1320中设定的目标占空比dhtgt从在紧接其之前设定的目标占空比dhtgt起减小了。

在目标占空比detgt从紧接其之前的目标占空比detgt起增大了且目标占空比dhtgt从紧接其之前的目标占空比dhtgt起减小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330中判定为“是”,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340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3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步骤1340:cpu分别隔有预定的时间间隔地依次进行将内燃机泵15的占空比de设为目标占空比detgt的控制(即,占空比de的增大)、连通阀61的开阀、以及将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设为目标占空比dhtgt的控制(即,占空比dh的减小)。

据此,能够抑制在进行了系统连通时芯流量vhc变得比要求流量vhc_req少的情形及内燃机流量veng变得比要求流量veng_req少的情形。

另一方面,在目标占空比detgt从紧接其之前的目标占空比detgt起减小了、或目标占空比dhtgt从紧接其之前的目标占空比dhtgt起增大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330中判定为“否”,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370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3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步骤1370:cpu同时进行连通阀61的开阀、将内燃机泵15的占空比de设为目标占空比detgt的控制、以及将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设为目标占空比dhtgt的控制。

在cpu执行步骤1310的处理的时间点下连通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31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1380。当前进至步骤1380时,cpu执行图14中由流程图示出的例程。

因此,当前进至步骤1380时,cpu从图14的步骤14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1405,判定内燃机循环条件是否成立了。在内燃机循环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405中判定为“是”,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410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420。

步骤1410:cpu通过将内燃机转速ne及内燃机负荷kl应用于查找表mapde1(ne、kl)而取得占空比de1,并将该取得的占空比de1设定为目标占空比detgt。

另一方面,在内燃机循环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405中判定为“否”,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415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420。

步骤1415:cpu将目标占空比detgt设定为零。

当前进至步骤1420时,cpu判定制热条件是否成立了。在制热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420中判定为“是”,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425的处理。之后,cpu经由步骤1495前进至图13的步骤1390。

步骤1425:cpu通过将芯水温twhc及室内设定温度tset应用于查找表mapdh1(twhc、tset)而取得占空比dh1,并将该取得的占空比dh1设定为目标占空比dhtgt。

另一方面,在制热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42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1430,判定外部气体(日文:外気)的温度ta比设定为比较低的温度的低温阈值(在本例中为5℃)低这一低外部气体温度条件是否成立了。在低外部气体温度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430中判定为“是”,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435的处理。之后,cpu经由步骤1495前进至图13的步骤1390。

步骤1435:cpu通过将外部气体的温度ta应用于查找表mapdh3(ta)而取得占空比dh3,并将该取得的占空比dh3设定为目标占空比dhtgt。

另一方面,在低外部气体温度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43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1440,判定作为执行排热回收器34的排气控制阀344的闭阀的条件的排热回收条件是否成立了。排热回收条件在以下的条件1至条件3这三个条件全部成立了的情况下成立。

(条件1)正在进行内燃机运转。

(条件2)对内燃机11要求的输出preq为预定值pth以下。

(条件3)芯水温twhc比预定温度twhc_th(在本例中为70℃)低。预定温度twhc_th设定为能够避免以排热回收器34的工作为起因的热交换水的沸腾的温度。

在排热回收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440中判定为“是”,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445的处理。之后,cpu经由步骤1495前进至图13的步骤1390。

步骤1445:cpu通过将芯水温twhc应用于查找表mapdh4(twhc)而取得占空比dh4,并将该取得的占空比dh4设定为目标占空比dhtgt。

另一方面,在排热回收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44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1450,判定作为进行用于避免ehr内部水路34w中的热交换水的沸腾的加热器泵32的工作的条件的沸腾避免条件是否成立了。沸腾避免条件在排热回收器水温twehr为预定温度twehr_th(在本例中为95℃)以上的情况下成立。

在沸腾避免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450中判定为“是”,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455的处理。之后,cpu经由步骤1495前进至图13的步骤1390。

步骤1455:cpu通过将排热回收器水温twehr应用于查找表mapdh5(twehr)而取得占空比dh5,并将该取得的占空比dh5设定为目标占空比dhtgt。

另一方面,在沸腾避免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450中判定为“否”,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460的处理。之后,cpu经由步骤1495前进至图13的步骤1390。

步骤1460:cpu将目标占空比dhtgt设定为零。

当前进至图13的步骤1390时,cpu同时进行连通阀61的闭阀、将占空比de设为在步骤1380(即,图14的例程)中设定的目标占空比detgt的控制、以及将占空比dh设为在步骤1380(即,图14的例程)中设定的目标占空比dhtgt的控制。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3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而且,cpu构成为,为了控制第1控制阀14r及第2控制阀14e的开闭阀,而每当经过预定时间时执行图15中由流程图示出的例程。因此,当成为预定的定时时,cpu从图15的步骤15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1505,判定是否有作为热交换水向散热器内部水路12w的供给的要求的散热器通水要求。

在本例中,在内燃机11的运转期间内燃机水温tweng为预定温度tweng_th以上的情况下,有散热器通水要求。

在有散热器通水要求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505中判定为“是”,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507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510。

步骤1507:cpu使第1控制阀14r开阀。在该情况下,由于热交换水向散热器内部水路12w供给,所以利用散热器12对热交换水进行冷却。

另一方面,在没有散热器通水要求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505中判定为“否”,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509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510。

步骤1509:cpu使第1控制阀14r闭阀。在该情况下,不向散热器内部水路12w供给热交换水。

当前进至步骤1510时,cpu判定是否有作为热交换水向egr冷却器内部水路13w的供给的要求的egr冷却器通水要求。

在本例中,根据内燃机转速ne和内燃机负荷kl决定是否进行向燃烧室导入排气的排气再循环。在由内燃机转速ne和内燃机负荷kl规定的内燃机11的运转状态(以下,称为“内燃机运转状态”)处于应进行排气再循环的运转状态的情况下,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

在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510中判定为“是”,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520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5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步骤1520:cpu使第2控制阀14e开阀。在该情况下,由于向egr冷却器内部水路13w供给热交换水,所以进行由热交换水进行的egr气体的冷却。

在没有egr冷却器通水要求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510中判定为“否”并前进至步骤1525,判定第1控制阀14r及连通阀61双方是否闭阀着。

若在第1控制阀14r及连通阀61双方闭阀着时第2控制阀14e被闭阀,则无法使热交换水在内燃机水路循环。因此,在第1控制阀14r及连通阀61双方闭阀着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525中判定为“是”,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527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5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步骤1527:cpu使第2控制阀14e开阀。

另一方面,在第1控制阀14r及连通阀61的任一方开阀着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525中判定为“否”,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530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5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步骤1530:cpu使第2控制阀14e闭阀。在该情况下,由于不向egr冷却器内部水路13w供给热交换水,所以不进行由热交换水进行的egr气体的冷却。

而且,cpu构成为,为了控制鼓风机35的工作,而每当经过预定时间时执行图16中由流程图示出的例程。因此,当成为预定的定时时,cpu从图16的步骤16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1610,判定制热条件是否成立了。

在制热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610中判定为“是”,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620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6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步骤1620:cpu使鼓风机35工作。在该情况下,向车辆的室内供给由芯31加热了的空气。

在制热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610中判定为“否”,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630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6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步骤1630:cpu使鼓风机35的工作停止。在该情况下,不进行温暖的空气向车辆的室内的供给。

而且,cpu构成为,为了控制热泵33的压缩机335的工作,而每当经过预定时间时执行图17中由流程图示出的例程。因此,当成为预定的定时时,cpu从图17的步骤17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1710,判定制热条件及低外部气体温度条件中的任一方是否成立了。

在制热条件及低外部气体温度条件中的任一方成立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710中判定为“是”,并依次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720至步骤1740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7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步骤1720:cpu取得芯水温差δtwhc。

步骤1730:cpu基于芯水温差δtwhc设定作为压缩机335的输出的目标值的目标压缩机输出pcom_tgt。在该情况下,如在图17的框b1内示出的那样,芯水温差δtwhc越大,则cpu设定越大的目标压缩机输出pcom_tgt。

步骤1740:cpu使压缩机335工作以使得压缩机335的输出成为目标压缩机输出pcom_tgt。在该情况下,进行由热泵33进行的热交换水的加热。

另一方面,在cpu执行步骤1710的处理的时间点下制热条件及低外部气体温度条件中的任一方均不成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710中判定为“否”,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750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7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步骤1750:cpu使压缩机335的工作停止。在该情况下,不进行由热泵33进行的热交换水的加热。

而且,cpu构成为,为了控制排热回收器34的排气控制阀344的开闭阀,而每当经过预定时间时执行图18中由流程图示出的例程。因此,当成为预定的定时时,cpu从图18的步骤1800起开始处理并前进至步骤1810,判定排热回收条件是否成立了。

在排热回收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810中判定为“是”,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820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8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步骤1820:cpu使排气控制阀344闭阀。在该情况下,进行由排热回收器34进行的热交换水的加热。

另一方面,在排热回收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cpu在步骤1810中判定为“否”,并进行以下叙述的步骤1830的处理。之后,cpu前进至步骤1895并暂且结束本例程。

步骤1830:cpu使排气控制阀344开阀。在该情况下,不进行由排热回收器34进行的热交换水的加热。

以上是实施装置的具体工作。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采用各种变形例。

例如,实施装置可以构成为,在连通阀61闭阀着时连通条件成立而进行连通阀61的开阀、内燃机泵15的占空比de的增大、以及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的减小的情况下,首先,进行连通阀61的开阀,接着,进行内燃机泵15的占空比de的增大,最后,进行加热器泵32的占空比dh的减小。

据此,至少可抑制在进行系统连通时内燃机流量veng变得比要求流量veng_req少的情形及芯流量vhc变得比要求流量vhc_req少的情形。

而且,实施装置也能够适用于搭载在具备内燃机和马达作为产生使车辆行驶的驱动力的装置的所谓混合动力车辆的热交换系统。

而且,实施装置也能够适用于搭载在如下的所谓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热交换系统,所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构成为具备内燃机和马达作为产生使车辆行驶的驱动力的装置并且能够从外部电源向用于积蓄用于马达的驱动的电力的电池充电。

而且,实施装置也能够适用于搭载在如下的车辆的热交换系统,所述车辆构成为,在制动器踏板被踩下且车辆的行驶速度变得比预定速度小了的情况下停止内燃机的运转,并且之后,在加速器踏板被踩下了时再次开始内燃机的运转。

而且,加热器泵32可以配设于热泵入口水路40或加热器芯入口水路41而不配设于加热器芯出口水路42。

附图标记说明

10…内燃机冷却系统,11w…内燃机内部水路,12w…散热器内部水路,15…内燃机水泵,16…内燃机入口水路,17…内燃机出口水路,18…散热器入口水路,19…散热器出口水路,30…加热器芯加热系统,31w…加热器芯内部水路,32…加热器水泵,33w…热泵内部水路,34w…排热回收器内部水路,40…热泵入口水路,41…加热器芯入口水路,42…加热器芯出口水路,43…第1排热回收器水路,44…第2排热回收器水路,60…连通系统,61…连通阀,62…连通入口水路,63…连通出口水路,90…ecu。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